Notice: Undefined index: department_name in /data/web/project/39yst/www/trunk1/app/modules/ask/index.php on line 310
张引强副主任医师(120)_问答库_民福康养生
张引强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擅长:临床擅长胆汁淤积性肝病(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自身免疫性肝炎、慢性乙/丙型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肝硬化、脂肪肝、药物肝、胆囊炎的诊治。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个人擅长
临床擅长胆汁淤积性肝病(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自身免疫性肝炎、慢性乙/丙型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肝硬化、脂肪肝、药物肝、胆囊炎的诊治。展开
  • 乙型肝炎e抗体高什么意思

    乙型肝炎e抗体高意味着人体曾经感染过乙型肝炎病毒,但目前病毒的复制活跃度较低,传染性也相对较低。 乙型肝炎e抗体是乙肝两对半检查中的一项重要指标,其阳性结果通常表明个体在过去某个时间点感染过乙肝病毒。这一抗体的出现往往伴随着病毒复制活跃度的降低,所以,乙型肝炎e抗体高的患者一般不再处于病毒的高复制期,传染性也相对较低。 然而,乙型肝炎e抗体高也可能与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等疾病有关。如果乙型肝炎e抗体持续阳性,且伴随其他乙肝相关指标的异常,如乙肝表面抗原阳性、肝功能异常等,可能提示患者存在慢性乙型肝炎或肝硬化等疾病。此时,患者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

    2025-09-30 09:10:28
  • 肝癌早期甲胎蛋白多少

    肝癌早期甲胎蛋白情况不一,大部分患者有不同程度升高但也有部分在正常范围,正常参考值<25μg/L,肝癌时可升高甚至明显升高,不过甲胎蛋白升高还可见于慢性肝炎、肝硬化等非恶性疾病,有慢性肝病病史人群是高危人群,即使甲胎蛋白正常也需定期查肝超声,甲胎蛋白升高要排查肝癌,有慢性肝病的老年人更需密切关注甲胎蛋白及肝脏相关检查来早期发现肝癌。

    2025-09-30 09:10:05
  • 肝不好不能吃什么食物

    肝不好的人应避免或少吃高糖、高脂肪、高盐、酒精、辛辣、腌制和加工肉类食物,同时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保护肝脏健康。 1.高糖食物:肝脏是调节血糖浓度的重要器官。当肝脏功能受损时,可能会导致血糖调节失常。因此,肝不好的人应避免摄入过多的高糖食物,如糖果、巧克力、蛋糕等,以防血糖波动。 2.高脂肪食物:脂肪肝是肝脏疾病的常见类型之一。摄入过多的高脂肪食物会增加肝脏的负担,导致脂肪在肝脏内堆积,进一步损害肝功能。因此,肝不好的人应减少高脂肪食物的摄入,如油炸食品、动物内脏等。 3.高盐食物:肝脏是人体的重要代谢器官,负责调节体内的电解质平衡。摄入过多的盐会增加肝脏的代谢负担,对肝脏健康不利。因此,肝不好的人应限制盐的摄入量,避免食用过咸的食物,如咸菜、咸鱼等。 4.酒精:酒精在肝脏内代谢,会对肝细胞造成损害。对于肝不好的人来说,饮酒会加重肝脏的负担,导致病情恶化。因此,肝不好的人应绝对戒酒。 5.辛辣食物:辛辣食物容易刺激胃肠道,增加肝脏的负担。肝不好的人应避免食用辛辣食物,如辣椒、花椒等。 6.腌制食物:腌制食物中含有亚硝酸盐等致癌物质,对肝脏健康不利。肝不好的人应少吃腌制食物,如咸菜、腌肉等。 7.加工肉类:加工肉类中含有防腐剂、增色剂等化学物质,对肝脏健康有一定的影响。肝不好的人应尽量少吃加工肉类,如火腿肠、午餐肉等。 总之,肝不好的人需要注意饮食,避免摄入对肝脏有害的食物。同时,应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适量运动、戒烟限酒、避免熬夜等,以保护肝脏健康。如果肝脏疾病较为严重,应及时就医,接受专业的治疗。

    2025-08-25 16:26:18
  • 肝硬化肝功能正常吗

    肝硬化患者的肝功能可能正常,也可能不正常,取决于病因、病情严重程度和个体差异,一般需定期检查,医生会根据结果评估病情并制定治疗方案。 一般来说,肝硬化是肝脏长期受到损害后出现的疾病。引起肝硬化的原因有很多,如病毒性肝炎(如乙肝、丙肝)、长期酗酒、脂肪肝、药物性肝损伤、自身免疫性肝病等。在肝硬化的早期,肝脏可能会通过代偿机制来维持一定的肝功能,但随着病情的进展,肝功能会逐渐受损。 当肝硬化处于代偿期时,患者的肝功能可能基本正常,但可能会出现一些非特异性的症状,如乏力、食欲减退、腹胀、恶心等。此时,医生可能会通过一些检查来评估肝脏的功能,如肝功能试验、肝脏超声、肝脏弹性成像等。 然而,当肝硬化进入失代偿期时,肝功能会明显受损,患者可能会出现一系列严重的症状,如黄疸、腹水、肝性脑病、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等。这些症状表明肝脏已经无法有效地完成各项生理功能。 对于肝硬化患者,定期进行肝功能检查非常重要。医生会根据检查结果来评估病情的进展,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治疗的目标是缓解症状、阻止病情进展、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治疗方法包括针对病因的治疗(如抗病毒治疗、戒酒等)、保肝治疗、预防并发症的治疗(如腹水的治疗、预防出血等)等。此外,患者还需要注意饮食健康、避免饮酒、避免使用对肝脏有损害的药物等。 需要注意的是,每个肝硬化患者的情况都是独特的,治疗方案应根据个体情况制定。如果对肝硬化的肝功能情况有疑问,建议咨询医生,以便获得更详细和个性化的建议。同时,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定期复查,以监测病情的变化。

    2025-08-25 16:24:48
  • 甲胎蛋白是什么意思?

    甲胎蛋白是胎儿肝细胞及卵黄囊合成的糖蛋白正常成人血清含量极低,是原发性肝癌重要肿瘤标志物肝细胞癌时显著升高超四百持续四周需疑肝癌,生殖细胞肿瘤患者也会升高,慢肝肝硬化时轻度波动升高,孕期属正常生理现象分娩后恢复,孕妇需监测动态,慢肝病患者需定期随访,儿童异常升高要警惕肝或生殖系统疾病需进一步检查。 一、甲胎蛋白的基本定义 甲胎蛋白(AFP)是一种由胎儿肝细胞及卵黄囊合成的糖蛋白,在正常成年人血清中含量极低,通常参考值小于25μg/L。 二、临床意义之原发性肝癌诊断 甲胎蛋白是诊断原发性肝癌的重要肿瘤标志物,当发生肝细胞癌时,血清中甲胎蛋白会显著升高,一般若大于400μg/L且持续四周以上,需高度怀疑肝癌,但需结合影像学等其他检查综合判断。 三、其他相关情况 生殖细胞肿瘤:某些生殖细胞肿瘤患者血清中甲胎蛋白也会升高。 慢性肝炎、肝硬化:此类患者血清中甲胎蛋白可轻度升高,多为低浓度升高,一般小于400μg/L,且会随病情变化而波动。 胎儿发育阶段:孕期时,甲胎蛋白由胎儿肝细胞及卵黄囊合成,孕妇血清中甲胎蛋白会升高,这是正常生理现象,分娩后母体血清中甲胎蛋白会逐渐恢复至正常水平。 四、特殊人群情况 孕妇:孕期甲胎蛋白升高属正常生理变化,需定期监测其动态变化以评估胎儿发育等情况。 慢性肝病患者:有慢性肝炎、肝硬化病史者需定期监测甲胎蛋白,以便早期发现肝脏病变进展或癌变可能,此类人群应遵循医生建议规范随访。 儿童:儿童时期若甲胎蛋白异常升高,要警惕肝脏或生殖系统是否存在相关疾病,需进一步检查明确病因。

    2025-08-25 16:24:07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