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引强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擅长:临床擅长胆汁淤积性肝病(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自身免疫性肝炎、慢性乙/丙型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肝硬化、脂肪肝、药物肝、胆囊炎的诊治。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个人擅长
临床擅长胆汁淤积性肝病(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自身免疫性肝炎、慢性乙/丙型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肝硬化、脂肪肝、药物肝、胆囊炎的诊治。展开
  • 慢性丙肝可以治好吗

    慢性丙肝一般可以治好,但如果变为肝硬化,则无法治好。 慢性丙肝是由于感染了丙肝病毒引起的,通过遵医嘱积极地抗病毒治疗,联合使用干扰素和利巴韦林片等药物,同时配合服用保肝的药物,大多数病人都可以治愈。如果半年以后检测还是阴性,那么说明已经康复了。 但是,如果慢性丙肝已经转变成为肝硬化,尤其是肝硬化失代偿期,那么治疗只能延缓病情的发展,无法完全治愈。因此,慢性丙肝患者需要尽早发现和治疗,以避免病情恶化。

    2025-04-01 14:30:26
  • 什么是小三阳

    小三阳是指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血清中HBsAg阳性、HBcAb阳性和HBeAg阳性的状态,通常表示患者处于一种活跃的病毒感染期。 小三阳状态通常代表着乙型肝炎病毒在患者体内的复制活跃期,此时患者具有较高的传染性,也更容易导致肝脏损伤。病毒复制活跃期可能导致肝脏炎症和损伤,增加患者发展为慢性乙肝、肝硬化甚至肝癌的风险。对于小三阳患者,医生通常会考虑进行抗病毒治疗,以抑制病毒的复制活动,减轻肝脏损伤并降低肝炎病毒的传播风险。患者需要定期到医院进行肝功能和病毒指标的检测,以及接受专业医生的指导和管理,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此外,小三阳患者需要采取措施避免乙型肝炎病毒的传播,例如避免与他人共用注射器、保护性性行为等。

    2025-04-01 14:30:26
  • 乙肝患者可以母乳喂养吗

    乙肝患者能否进行母乳喂养,需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乙肝妈妈在孕期服用抗病毒类药物,或宝宝出生后及时注射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进行了有效的母婴阻断,那么她们可以正常进行母乳喂养。 当乙肝妈妈处于乙肝活跃期时,为避免病毒感染,应停止母乳喂养。此外,如果宝宝口腔、食道或胃肠的局部皮肤、粘膜有破损或溃疡,为防止病毒通过血液传播,也应暂停母乳喂养。乙肝妈妈若正在服用核苷酸类药物,药物可能通过乳汁影响宝宝健康,此时也应停止母乳喂养。 因此,乙肝妈妈能否母乳喂养,需要综合考虑乙肝病毒的活动情况、宝宝的健康状况以及妈妈的治疗情况。在医生的建议下,选择最适合的喂养方式。

    2025-04-01 14:30:25
  • 乙肝表面抗体500多是怎么回事

    乙肝表面抗体500多,表示体内存在高浓度的保护性抗体。 乙肝表面抗体是人体针对乙肝病毒产生的免疫保护性物质。当乙肝表面抗体值达到500多mIU/mL时,通常表示体内存在高浓度的保护性抗体。在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后,若机体成功产生免疫反应,乙肝表面抗体值会显著升高,有效预防乙肝病毒感染。此外,曾感染过乙肝病毒但已康复的人群,其体内也会产生乙肝表面抗体,数值高低取决于个体免疫反应的强度。 乙肝表面抗体值越高,说明对乙肝病毒的免疫力越强,能够更有效地预防乙肝病毒的再次感染。

    2025-04-01 14:30:25
  • 早期肝硬化症状

    早期肝硬化症状虽不明显,但仍有迹可循,具体如下: 1.消化道症状 患者可能出现恶心、呕吐、食欲减退、腹胀及腹泻等,这些症状易被忽视,但持续出现时应警惕。 2.全身症状 包括疲劳、无力感,少数患者面部可能有色素沉着,显得面色晦暗。 3.皮肤表现 蜘蛛痣、肝掌是肝硬化患者常见的皮肤变化,此外,超过1/3的慢性肝炎或肝硬化患者面部皮肤可能呈暗黑色。 4.性激素紊乱 肝硬化会影响性激素平衡,男性可能出现乳房增大、睾丸萎缩,女性则可能出现月经紊乱、乳房缩小等症状。 这些症状虽非特异性,但持续出现时应及早就医,以便早期发现和治疗肝硬化。

    2025-04-01 14:30:25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