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ice: Undefined index: department_name in /data/web/project/39yst/www/trunk1/app/modules/ask/index.php on line 310
张引强副主任医师(52)_问答库_民福康养生
张引强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擅长:临床擅长胆汁淤积性肝病(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自身免疫性肝炎、慢性乙/丙型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肝硬化、脂肪肝、药物肝、胆囊炎的诊治。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个人擅长
临床擅长胆汁淤积性肝病(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自身免疫性肝炎、慢性乙/丙型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肝硬化、脂肪肝、药物肝、胆囊炎的诊治。展开
  • 乙肝可以喝葡萄酒吗

    乙肝患者不可以喝葡萄酒。 乙肝属于病毒性肝炎的一种,需要用药物进行积极的抗病毒治疗。葡萄酒中含有的酒精可能会影响治疗药物的作用,从而影响抗病毒的疗效,不利于乙肝的控制和治疗。此外,酒精主要通过肝脏代谢,会对肝脏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害。乙肝患者的肝脏功能已经受损,再饮用葡萄酒可能会加重肝脏损害,甚至可能导致肝硬化、肝癌的发生。因此,乙肝患者应避免饮用葡萄酒。

    2025-04-01 14:30:21
  • 打了乙肝疫苗还会感染乙肝吗

    打了乙肝疫苗后,仍有感染乙肝的可能性,但是概率会大大降低。 乙肝疫苗是一种预防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有效方法,通过注射疫苗可以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力,从而保护机体不受病毒感染。然而,疫苗的保护效果并不是100%的,少数人即使接种了疫苗,仍可能感染乙肝病毒。这可能与个体差异、疫苗接种次数、接种时间等因素有关。因此,即使接种了乙肝疫苗,仍需注意预防乙肝病毒的感染。

    2025-04-01 14:30:21
  • 肝硬化是什么引起的

    肝硬化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主要包括肝炎病毒感染、慢性酒精中毒、药物或化学毒物的影响、血吸虫病感染、胆汁淤积、循环障碍等。 1、肝炎病毒感染 这是导致肝硬化的主要因素之一,特别是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还有丙型或乙型加丁型重叠感染。 2、慢性酒精中毒 长期大量饮酒会导致乙醇及其中间代谢产物直接损害肝细胞,进而发展为酒精性肝硬化。 3、药物或化学毒物 长期反复接触某些化学性毒物如四氯化碳、磷等,或长期服用某些药物如甲基多巴等,可引起中毒性肝炎,最终发展为肝硬化。 4、血吸虫病感染 由于虫卵及其毒性产物反复或长期刺激肝脏汇管区,可引起汇管区结缔组织增生,最终引起血吸虫病性肝硬化。 5、胆汁淤积 高浓度的胆红素及胆汁酸可对肝细胞产生化学性损害,使其发生变性坏死而导致肝硬化。 6、循环障碍 缩窄性心包炎、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等导致肝脏长期淤血,肝细胞因缺氧而发生变性坏死和结缔组织增生,导致肝硬化。 此外,代谢障碍、营养障碍以及肥胖或糖尿病等导致的脂肪肝也可能发展为肝硬化。了解这些病因有助于预防和治疗肝硬化。

    2025-04-01 14:30:20
  • 早期肝硬化怎么治疗

    早期肝硬化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饮食管理、日常管理,有时也可考虑外科治疗。 1、药物治疗 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病毒药物、护肝药物等进行治疗。如果存在病毒感染,可以配合恩替卡韦胶囊、索磷布韦维帕他韦片等。此外,也可以适当使用降低门脉压力的药物,如心得安等。 2、饮食管理 患者需要限制钠水摄入,每天的氯化钠摄入量应在1、2到2克,每天的入水量限制在1000毫升左右。同时,应给予患者高蛋白质、高维生素、高热量和含适量脂肪且易消化的饮食,多吃含锌、镁丰富的食物,并避免刺激性食物。 3、日常管理 患者应以充分的休息和营养为主,避免饮酒、过度劳累和使用损害肝脏的药物。乙醇能造成肝细胞的损害,慢性肝炎病人肝脏对乙醇的解毒能力下降,即使少量饮酒也会加重肝细胞损害。 4、外科治疗 在某些情况下,如果早期肝硬化发现的早,也可以选择通过手术的方式来进行治疗,比如通过手术排出腹腔内的积液。 需要注意,具体的治疗方案应由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如果确诊肝硬化,建议患者不必过度紧张焦虑,及时就诊完善相关检查,明确诊断并积极治疗。

    2025-04-01 14:30:20
  • 乙肝一般在什么情况下会传染给别人

    乙肝一般在血液传播、母婴传播以及性接触等情况下会传染给别人,以下是具体的解释: 1、血液传播 乙肝病毒的血液传播是最常见的传播方式。这包括输入了含有乙肝病毒的血液或血液制品,或者与乙肝病毒感染者共用注射器、针头、手术器械等刺破皮肤的用具。另外,纹身、纹眉、穿耳洞等美容行为,如果使用的器具未经严格消毒,也可能导致乙肝病毒的传播。 2、母婴传播 乙肝病毒可以通过母婴传播,主要是在分娩过程中,婴儿接触到母亲的血液和体液而感染。为了降低母婴传播的风险,乙肝病毒感染的孕妇在孕期应接受规范的抗病毒治疗,并在婴儿出生后及时接种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 3、性接触传播 乙肝病毒可以通过性接触传播,尤其是在性伴侣之间未采取安全措施的性行为中。因此,建议与乙肝病毒感染者发生性关系时,应正确使用安全套以降低感染风险。 除了以上三种主要的传播方式外,乙肝病毒还可以通过密切接触传播,如与乙肝病毒感染者共用牙刷、剃须刀等个人用品,但这些传播方式的概率相对较低。为预防乙肝病毒的传播,建议接种乙肝疫苗、避免与乙肝病毒感染者共用个人用品、采取安全的性行为等措施。

    2025-04-01 14:30:20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