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ice: Undefined index: department_name in /data/web/project/39yst/www/trunk1/app/modules/ask/index.php on line 310
张引强副主任医师(67)_问答库_民福康养生
张引强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擅长:临床擅长胆汁淤积性肝病(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自身免疫性肝炎、慢性乙/丙型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肝硬化、脂肪肝、药物肝、胆囊炎的诊治。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个人擅长
临床擅长胆汁淤积性肝病(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自身免疫性肝炎、慢性乙/丙型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肝硬化、脂肪肝、药物肝、胆囊炎的诊治。展开
  • 如何对乙肝进行综合预防

    乙肝的综合预防主要依赖于疫苗接种、避免血液和体液传播、安全性行为以及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首先,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最有效的方法。乙肝疫苗可以产生保护性抗体,帮助人体抵抗乙肝病毒的感染。 其次,避免血液和体液传播也是预防乙肝的重要措施。应避免与他人共用注射器、针头、牙刷、剃须刀等可能接触血液和体液的物品,以降低乙肝病毒的传播风险。 此外,保持安全性行为也是预防乙肝的有效途径。使用安全套可以减少性传播乙肝的风险。 最后,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也有助于预防乙肝。例如,勤洗手、保持环境清洁、避免接触可能受到污染的血液和体液等。

    2025-04-01 14:30:13
  • 乙肝传染方式

    乙肝,即乙型肝炎,其主要传染方式包括性行为传播、血液传播、垂直传播(母婴传播)以及密切接触传播和医源性传播。 1、性行为传播 乙肝病毒可以存在于精液和阴道分泌物中,因此无保护的性行为可以传播乙肝病毒。 2、血液传播 乙肝病毒存在于感染者的血液中,因此与感染者的血液接触是一种常见的传播方式。比如使用被感染者使用过的针头、注射药物或血液制品及进行血液交流等都可能导致乙型肝炎的传播。 3、垂直传播(母婴传播) 乙型肝炎病毒可以通过母亲传给婴儿,在妊娠期、分娩过程和哺乳期都有传播的风险。这是乙肝最为主要的传播途径之一,将近有30%左右的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源于母婴传播。 4、密切接触传播 与乙型肝炎感染者进行密切接触也是乙型肝炎传播的途径之一。比如共用牙刷、剃刀等个人卫生用品等。 5、医源性传播 在医疗过程中,如果使用了被感染者的血液或未经消毒的医疗器械,就会造成病毒传播。比如手术、输血或其他医疗操作中使用了被感染者的血液或未经消毒的医疗器械。

    2025-04-01 14:30:13
  • 慢性肝炎病吃什么药好最快

    慢性肝炎的治疗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包括肝炎类型、病情严重程度以及个体差异等,因此并不存在一种“最快”且适用于所有患者的特效药物。然而,针对不同类型的慢性肝炎,有一些常用的治疗药物和方法。 对于慢性乙型肝炎,干扰素或核苷类似物(如恩替卡韦、替诺福韦等)是常用的抗病毒药物。这些药物可以抑制病毒的复制,减轻肝脏炎症,从而改善病情。 对于慢性丙型肝炎,索磷布韦等抗病毒药物是治疗的首选。这些药物可以有效地清除丙型肝炎病毒,达到治愈的目的。 对于自身免疫性肝炎,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是治疗的主要药物。这些药物可以调节免疫系统,减轻肝脏炎症,从而改善病情。 此外,针对慢性肝炎的症状和并发症,还可以采用一些对症治疗药物。例如,改善和恢复肝脏功能的药物(如还原型谷胱甘肽、葡萄糖醛酸内酯等)、降酶药物(如联苯双酯、苦参碱等)、退黄药物(如丹参、茵栀黄等)以及免疫调节药物(如胸腺素、香菇菌多糖等)等。 需要强调的是,慢性肝炎的治疗需要个体化,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规范治疗,避免自行用药或听信偏方等不科学的治疗方法。

    2025-04-01 14:30:13
  • 原发性胆汁肝硬化分期有哪些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现在常被称为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它的分期主要是基于其临床症状和肝功能的损害程度。PBC一般分为四期,即早期、无症状期、症状期以及失代偿期。 1、早期 这个阶段可能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或者只有轻微的非特异性症状,如乏力、皮肤瘙痒等。肝功能检查可能正常或仅轻微异常。 2、无症状期 虽然称为“无症状”,但实际上部分患者可能会有轻度不适,如易疲劳、轻度皮肤瘙痒等。此阶段的肝功能损害通常是轻度的。 3、症状期 随着病情的进展,患者会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如黄疸(皮肤、巩膜发黄)、肝区疼痛、皮肤瘙痒加重等。此时肝功能检查会显示出明显的异常。 4、失代偿期 这是PBC的最晚期,也称为终末期。患者会出现严重的肝功能损害和门脉高压症状,如腹水、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等。此时,肝脏已经不能维持其正常功能,需要进行紧急治疗,如肝移植。

    2025-04-01 14:30:13
  • 药物性肝炎传染吗

    药物性肝炎,作为一种由药物或其代谢物引起的肝损害,并不具备传染性。 药物性肝炎通常是由于长期服用副作用较大的药物,药物通过肝脏代谢时加重肝脏负担,进而引起肝损害。药物性肝炎并非由病原体感染引起,因此没有传染源和传染途径,与病毒性肝炎等传染病存在本质区别。 治疗药物性肝炎的关键在于停用可疑药物,并采取保肝措施。预防上,应避免滥用药物,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并定期进行肝功能检查。

    2025-04-01 14:30:13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