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引强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擅长:临床擅长胆汁淤积性肝病(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自身免疫性肝炎、慢性乙/丙型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肝硬化、脂肪肝、药物肝、胆囊炎的诊治。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个人擅长
临床擅长胆汁淤积性肝病(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自身免疫性肝炎、慢性乙/丙型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肝硬化、脂肪肝、药物肝、胆囊炎的诊治。展开
  • 小三阳转变成肝硬化和肝癌的几率大吗

    小三阳转变成肝硬化每年约0.5%-1%,受年龄、生活方式、基础疾病等影响;转变成肝癌风险较常人高,乙肝相关肝硬化患者每年约1%-3%几率发展为肝癌,也受多种因素影响,小三阳患者需定期监测,儿童和老年小三阳患者有不同特点及需注意事项。 一、小三阳转肝硬化的几率 小三阳是指乙肝五项检查中乙肝表面抗原、乙肝E抗体、乙肝核心抗体阳性。一般来说,慢性乙肝小三阳患者每年约有0.5%-1%的几率发展为肝硬化。但这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如患者的年龄,年龄较大的患者相对更容易进展;生活方式方面,长期酗酒、长期劳累等会增加进展几率;如果患者本身合并有其他基础疾病,也会影响进展速度。例如,有研究表明,乙肝病毒载量高、持续炎症活动的小三阳患者,相较于病毒载量低、炎症较轻的患者,发展为肝硬化的时间会更短。 二、小三阳转肝癌的几率 小三阳患者发生肝癌的风险较正常人明显升高,但具体几率因个体差异有所不同。一般来说,乙肝相关肝癌的发生是一个多步骤过程,在肝硬化基础上发生肝癌的几率相对较高。有资料显示,乙肝相关肝硬化患者每年约有1%-3%的几率发展为肝癌。同样受多种因素影响,年龄方面,中老年小三阳患者发生肝癌的风险相对更高;生活方式上,长期接触黄曲霉毒素等也会增加肝癌发生风险;如果患者乙肝病毒基因型为C型等,相对更容易发展为肝癌。例如,在乙肝病毒持续复制、肝硬化病史较长的小三阳患者中,肝癌的发生几率会明显高于其他情况的小三阳患者。 总体而言,小三阳患者要定期进行监测,包括肝功能、乙肝病毒载量、甲胎蛋白、肝脏超声等检查,以便早期发现病情变化,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来降低转变成肝硬化和肝癌的几率。对于特殊人群,如儿童小三阳患者,由于儿童时期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需要密切关注病情变化,因为儿童时期感染乙肝病毒后,相较于成人更易慢性化,进而增加后续发展为肝硬化、肝癌的风险;老年小三阳患者要更加注重生活方式的调整,避免加重肝脏负担的因素,同时更频繁地进行相关监测。

    2025-09-30 10:04:00
  • 药物性肝损伤可以痊愈吗

    药物性肝损伤是否可以痊愈取决于药物性肝损伤的类型与病情轻重、个体差异等多种因素,大部分患者及时停用可疑药物并采取适当支持治疗等措施可痊愈,具体需综合个体实际病情等判断。 一、药物性肝损伤的类型与病情轻重 药物性肝损伤有不同的类型,如肝细胞损伤型、胆汁淤积型等。如果是在早期发现且损伤程度较轻的情况,比如因服用某种药物后短期内出现轻度肝酶升高,及时停用可疑肝损伤药物后,部分患者是可以痊愈的。例如一些患者因使用特定抗感染药物后出现轻微肝损,停药并给予适当监测和一般支持后,肝酶可逐渐恢复正常。 二、个体差异的影响 年龄因素:儿童和老年人相对更易出现药物性肝损伤相关问题,且痊愈情况可能受年龄影响。儿童肝脏代谢等功能尚不完善,对药物的耐受和代谢能力与成人不同;老年人肝脏功能减退,药物代谢和解毒能力下降,药物性肝损伤后痊愈的时间可能更长或痊愈情况有所不同。比如儿童使用某些抗生素后出现药物性肝损伤,由于其自身修复潜力以及合理干预后,部分能痊愈,但相比成人可能需要更谨慎观察和处理。 性别因素:一般来说性别本身不是决定药物性肝损伤是否痊愈的关键因素,但可能在药物代谢等方面存在一定细微差异,不过总体上不是主导痊愈与否的核心因素。 生活方式: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助于药物性肝损伤的痊愈。例如,有良好生活方式的患者,在停用可疑药物后,保持充足睡眠、合理饮食(如摄入富含维生素等营养的食物)、避免饮酒等,更利于肝脏修复。而长期熬夜、酗酒等不良生活方式会加重肝脏负担,不利于药物性肝损伤的痊愈。 病史因素:如果患者本身有基础肝脏疾病,如乙肝、丙肝等,发生药物性肝损伤后痊愈的难度相对更大。因为原本就存在肝脏基础病变,药物性肝损伤会进一步加重肝脏损害,痊愈的时间可能更长,且预后情况可能不如原本肝脏健康的患者。 总体而言,大部分药物性肝损伤患者在及时停用可疑药物并采取适当的支持治疗等措施后是可以痊愈的,但具体情况需根据个体的实际病情、相关因素综合判断。

    2025-09-30 10:03:28
  • 大黄虫丸伤肝吗

    大黄虫丸正常规范使用一般不伤肝,但若不合理用药,如超适应证、过量用药,或存在个体差异,如本身有肝脏基础疾病、儿童肝脏发育未完善、老年人肝脏功能减退等情况时,可能对肝脏有影响,特殊人群使用需谨慎,要重视合理用药及个体差异对肝脏的影响。 一、正常规范用药时的情况 大黄虫丸主要由熟大黄、土鳖虫(炒)、水蛭(制)、虻虫(去翅足,炒)、蛴螬(炒)、干漆(煅)、桃仁、苦杏仁(炒)、黄芩、地黄、白芍、甘草等药物组成,具有活血破瘀、通经消痞的功效,在临床规范用于符合其适应证的疾病治疗时,经过大量临床应用观察,一般不会导致肝损伤。有相关药理学研究表明其成分在合理应用范围内对肝脏功能无明显损害作用机制。 二、不合理用药可能对肝的影响 1.超适应证或过量用药:若不按照医嘱超适应证使用大黄虫丸或者自行过量服用,药物中的某些成分可能会超出肝脏正常代谢负荷,增加肝脏的代谢负担,进而可能对肝脏产生不良影响。因为药物需要经过肝脏进行代谢,过多的药物成分会加重肝脏工作,干扰正常的肝脏生理功能。 2.个体差异:不同个体之间存在肝脏代谢能力等方面的差异。比如本身存在肝脏基础疾病的患者,其肝脏对药物的代谢、解毒能力相对较弱,在使用大黄虫丸时就更容易出现肝脏相关的问题。另外,年龄较小的儿童,其肝脏发育尚未完善,代谢功能相对较差,使用大黄虫丸时也需要更加谨慎,不合理使用更易影响肝脏。而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肝脏功能有所减退,也可能对药物代谢能力下降,增加肝损伤风险。 特殊人群方面,儿童由于肝脏功能发育不完全,应避免随意使用大黄虫丸,必须使用时需在医生严格指导下权衡利弊;有肝脏基础疾病的患者使用该药物前应先咨询医生,评估肝脏情况后再决定是否使用及确定合适的用药方案;老年人使用时也需密切关注肝脏功能变化,遵医嘱规范用药。总之,大黄虫丸正确规范使用一般不伤肝,不合理用药等情况可能对肝脏产生不良影响,需重视合理用药及个体差异等因素对肝脏的影响。

    2025-09-30 10:03:05
  • 原发性胆汁型肝硬化怎么治疗

    原发性胆汁型肝硬化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熊去氧胆酸为首选,奥贝胆酸用于不耐受或应答不佳者)、对症治疗(瘙痒用抗组胺药等,防治骨质疏松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及肝移植(晚期肝硬化等并发症时),特殊人群(儿童、老年、妊娠期)需个体化谨慎治疗。 一、药物治疗 1.熊去氧胆酸:是治疗原发性胆汁型肝硬化的首选药物,多项研究表明其可改善患者的生化指标,如降低血清碱性磷酸酶、γ-谷氨酰转肽酶等,还能延缓疾病进展,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2.奥贝胆酸:对于熊去氧胆酸不耐受或应答不佳的患者,奥贝胆酸可作为替代药物,它能通过作用于法尼醇X受体,调节胆汁酸的合成和代谢,改善肝脏的炎症和纤维化。 二、对症治疗 1.瘙痒的治疗:若患者出现瘙痒症状,可使用抗组胺药物,如西替利嗪等缓解症状,严重时可能需要使用阿片受体拮抗剂等药物,但需密切监测药物不良反应。 2.骨质疏松的防治:原发性胆汁型肝硬化患者常伴有骨质疏松风险,应适当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以维持骨骼健康,降低骨折风险。 三、肝移植 对于病情进展至晚期肝硬化、出现严重并发症(如肝功能衰竭、门静脉高压导致的严重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等)的患者,肝移植是有效的治疗手段,可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率。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患者:原发性胆汁型肝硬化在儿童中较为罕见,治疗需谨慎,目前针对儿童患者的治疗经验相对较少,应根据患儿的具体病情,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权衡药物治疗的获益和风险后进行个体化治疗,避免使用可能对儿童肝脏有较大毒性的药物。 2.老年患者:老年患者常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在药物治疗时需考虑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老年人肝肾功能减退对药物代谢的影响,选择对肝肾功能影响较小的药物,并密切监测肝肾功能和药物不良反应。 3.妊娠期患者:妊娠期原发性胆汁型肝硬化的治疗需特别谨慎,药物的使用可能会对胎儿产生影响,应在妇产科和肝病科医生的共同指导下,评估病情,尽量选择对胎儿影响最小的治疗方案。

    2025-09-30 10:02:35
  • 护肝片的功效和作用

    护肝片具疏肝理气健脾消食功效,可降血清转氨酶对化学性肝损伤有保护作用并参与肝脏解毒代谢减轻毒素损害,还能促进肝细胞修复再生维持肝脏内环境稳定改善相关症状,健康人群合理用可维护肝脏基础功能但不可过量或长期无指征滥用,肝病患者需在医生指导下结合病情判断使用,孕妇使用需医生充分评估潜在风险与受益,儿童应避免自行使用需医生依儿科安全护理原则结合具体情况评估是否使用及确定用药方案。 一、护肝片的主要功效与作用机制 护肝片具有疏肝理气、健脾消食之功效,其作用机制主要体现在多方面:一方面,能降低血清转氨酶水平,对四氯化碳、D-氨基半乳糖等所致的化学性肝损伤有一定保护作用,相关研究显示其成分中的有效成分可参与肝脏的解毒代谢过程,减轻毒素对肝细胞的损害;另一方面,可促进肝细胞的修复与再生,通过调节肝脏的代谢功能,维持肝脏内环境稳定,有助于改善因肝脏病变导致的胁痛、腹胀、纳呆等症状。 二、不同人群使用护肝片的相关考量 1.健康人群:合理使用护肝片可在一定程度上维护肝脏基础功能,帮助抵御日常可能对肝脏产生的轻度不良影响,但需注意不可过量或长期无指征滥用,以免增加肝脏代谢负担。 2.肝病患者:有肝病基础的患者使用护肝片时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因为不同肝病类型及病情严重程度下,护肝片的辅助作用有所不同,需结合具体病情综合判断是否适用及调整使用方案,医生会根据患者的肝功能指标、病史等情况来权衡其使用价值。 3.特殊人群: 孕妇:孕妇属于特殊群体,由于肝脏生理状态可能因妊娠发生变化,且药物可能通过胎盘影响胎儿,所以孕妇使用护肝片需谨慎,应在医生充分评估潜在风险与受益后,再决定是否使用。 儿童:儿童的肝脏代谢功能尚未完全发育成熟,随意使用护肝片可能超出其肝脏可承受的代谢负荷,因此儿童应避免自行使用护肝片,若有相关肝脏问题需就医,由专业医生依据儿科安全护理原则,结合儿童具体年龄、体重、病情等因素来评估是否需要使用及确定合适的用药方案。

    2025-09-30 10:02:19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