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峰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擅长:乙肝,丙肝,脂肪肝,肝癌,自身免疫性肝病,代谢性肝病,发热性疾病,细菌感染等。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2007至今一直在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科工作。医者仁心,技术与责任,不可或缺。展开
个人擅长
乙肝,丙肝,脂肪肝,肝癌,自身免疫性肝病,代谢性肝病,发热性疾病,细菌感染等。展开
  • 新冠病毒是是DNA还是RNA病毒

    新冠病毒是RNA病毒,其基因组为单股正链RNA,长度约27-32千碱基,可直接作为mRNA被宿主核糖体识别进行蛋白质合成等,其RNA病毒特性决定传播、致病等基本特征,特殊人群感染表现还涉宿主免疫反应,病毒本身RNA病毒本质是基础。 新冠病毒全称为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ARS-CoV-2),它属于RNA病毒。RNA病毒的遗传物质是核糖核酸(RNA),与DNA病毒的遗传物质为脱氧核糖核酸(DNA)不同。 从病毒结构方面来看,新冠病毒的基因组是单股正链RNA,长度约为27-32千碱基。这种RNA结构使得病毒在复制等过程中有其独特的机制。例如,其RNA可以直接作为信使RNA(mRNA),被宿主细胞的核糖体识别,从而进行蛋白质的合成等过程。众多科学研究已经通过对新冠病毒的基因组测序等多种技术手段明确了其遗传物质是RNA。在不同年龄、性别等人群感染新冠病毒时,病毒本身作为RNA病毒的特性决定了其传播、致病等方面的一些基本特征,但病毒对不同人群的具体影响还会涉及宿主的免疫反应等多种因素。对于特殊人群,如儿童,由于其免疫系统发育尚未完善,感染RNA病毒后可能在病程进展、症状表现等方面与成人有所不同,但这是基于宿主因素与病毒作为RNA病毒特性共同作用的结果,而病毒本身作为RNA病毒的本质特性是基础。

    2025-07-29 15:13:33
  • 不小心被自己家的狗牙划出血了怎么办

    被狗牙划出血后,应立即用肥皂水和清水冲洗伤口15分钟以上,然后用酒精或碘伏消毒,较小较浅的伤口可暴露,较大较深或无法确定深度的伤口需就医,如狗未按时注射狂犬疫苗或情况不明,需及时就医注射狂犬疫苗,在注射疫苗期间需注意观察。 1.清洗伤口:立即用肥皂水和清水冲洗伤口,至少15分钟。 2.消毒处理:用酒精或碘伏消毒伤口。 3.观察伤口:如果伤口较小较浅,可以暴露伤口,让其自然愈合。如果伤口较大较深,或者无法确定伤口深度,需要及时就医。 4.注射疫苗:如果狗没有按时注射狂犬疫苗,或者不确定狗是否健康,需要及时就医,注射狂犬疫苗。 5.注意观察:在注射疫苗期间,需要注意观察伤口和身体状况,如果出现发热、头痛、乏力等不适症状,需要及时就医。 需要注意的是,被狗咬伤后,注射狂犬疫苗是预防狂犬病的关键。狂犬疫苗需要在受伤后24小时内注射,越早越好。如果伤口较深,还需要注射破伤风疫苗。此外,在注射疫苗期间,需要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避免饮酒和浓茶等刺激性饮料。 对于儿童来说,被狗咬伤后,家长需要更加注意。由于儿童的皮肤比较娇嫩,更容易受伤,而且儿童的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更容易感染病毒。因此,家长需要及时带孩子就医,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处理。同时,家长也需要教育孩子,不要与狗玩耍,避免被狗咬伤。

    2025-07-29 15:13:01
  • 结核病是慢性还是急性传染病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结核分枝杆菌感染人体后有较长潜伏期,病程发展缓慢,具有慢性传染病特点,其病程发展不似急性传染病迅速,传播方面传染源可较长时间排菌,患者需长期管理治疗,且儿童、老年人及有基础病史人群感染后有不同慢性病程特点。 慢性传染病的特点体现 病程发展:结核分枝杆菌感染人体后,不会像急性传染病那样在短时间内迅速导致严重的、危及生命的急性病变,而是经过数周甚至数月才会逐渐表现出典型的结核病症状,病情逐渐进展,例如肺部结核患者可能在感染后数月才出现咳嗽加重、痰中带血等较明显的症状。 传播与控制:结核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传染源在较长时间内可不断排出结核分枝杆菌,且患者在病程较长的慢性过程中需要长期的管理和治疗来控制病情,防止疾病的传播和进一步恶化。对于儿童来说,由于其免疫系统发育尚不完善,感染结核分枝杆菌后更容易发展为慢性感染,且可能因年龄小而在诊断和治疗上需要特别关注其生长发育等情况;对于老年人,本身免疫力相对较低,感染结核分枝杆菌后也容易呈现慢性迁延的病程,需要关注其基础疾病对结核病治疗的影响等;对于有基础病史的人群,如患有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患者,感染结核分枝杆菌后,结核病的病程可能会因为基础疾病的存在而变得更为复杂和慢性化,治疗难度也相对增加。

    2025-07-29 15:11:29
  •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传染性强吗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传染性强,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和接触传播,在密闭、人员密集通风不良场所易传播,不同变异株传染性有差异,人群密集缺防护时传播快,集体场所易致聚集性疫情,儿童、老人及有基础病人群易受影响。 传播途径方面 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当感染者咳嗽、打喷嚏、说话时产生的飞沫中含有病毒,周围人吸入后可能被感染;还可通过接触传播,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后,再接触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部位而感染。例如在一些密闭、人员密集且通风不良的场所,如医院、公共交通工具等,病毒更容易传播。 其传播能力与病毒的变异株等因素有关,不同变异株的传染性有所差异,像德尔塔变异株、奥密克戎变异株等都具有较强的传播能力。 传播速度与范围 在人群密集且缺乏有效防护措施的情况下,传播速度较快。比如在集体生活场所,如学校、养老院等,一旦有输入病例,很容易在短时间内引起聚集性疫情。对于不同年龄人群,儿童由于免疫系统相对不完善且可能防护意识较弱等因素,在集体环境中更容易受到感染;老年人本身身体机能衰退,免疫力相对低下,感染后传播给他人的风险也较高;对于有基础疾病的人群,感染后不仅自身健康受影响,其传播能力也可能因身体状态等因素有一定特点,但总体而言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在人群中传播较为容易,传染性较强。

    2025-07-29 15:10:24
  • 预防小儿结核病的最有效方法

    预防小儿结核病需从接种卡介苗、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三方面入手。接种卡介苗针对新生儿等,早期接种保障免疫;控制传染源要及时发现治疗患者,减少小儿接触高传染环境;切断传播途径需保持室内通风、注意个人卫生、定期消毒物品等。 控制传染源 及时发现和治疗传染性肺结核患者是预防小儿结核病的重要措施。小儿若与传染性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感染风险会大大增加。因此,要加强对肺结核患者的筛查,尤其是家庭中有肺结核患者的情况,需让小儿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高传染性环境中,并且督促患者积极接受规范治疗,减少其排菌时间,从而降低小儿感染的可能性。对于有结核病家族史或存在结核病接触史的小儿,更要密切关注其健康状况,如有可疑症状及时就医排查。 切断传播途径 保持良好的通风环境有助于减少空气中结核菌的浓度。在小儿生活的室内,应经常开窗通风,尤其是在人员密集且可能存在结核菌传播风险的场所,如托儿所、幼儿园等。此外,要注意个人卫生,教育小儿养成不随地吐痰等良好习惯,因为痰液中的结核菌可能传播疾病。对于小儿使用的餐具、玩具等物品,要定期进行消毒处理,避免结核菌通过这些物品传播给小儿。在流感等呼吸道疾病高发季节,更要加强通风和卫生管理,降低结核菌与其他病原体共同传播的机会,保护小儿健康。

    2025-07-29 15:09:31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