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峰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擅长:乙肝,丙肝,脂肪肝,肝癌,自身免疫性肝病,代谢性肝病,发热性疾病,细菌感染等。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2007至今一直在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科工作。医者仁心,技术与责任,不可或缺。展开
个人擅长
乙肝,丙肝,脂肪肝,肝癌,自身免疫性肝病,代谢性肝病,发热性疾病,细菌感染等。展开
  • 喂奶可以打新冠疫苗吗

    哺乳期女性接种新冠疫苗安全性经大量研究证实,无接种禁忌证者可正常接种,接种后需在接种点留观30分钟并观察自身及婴儿状况,若接种前已感染处于急性期或有基础病史则需特殊考量,总体无禁忌证时利大于弊可保护母婴健康。 一、哺乳期女性接种新冠疫苗的安全性 目前大量科学研究表明,哺乳期女性接种新冠疫苗是安全的。新冠疫苗不会通过乳汁传递给婴儿,且接种后母体可产生抗体,部分抗体可通过乳汁为婴儿提供一定程度的被动免疫保护,同时能有效降低哺乳期女性感染新冠病毒的风险,保障母婴健康。 二、可接种情况及注意事项 若哺乳期女性不存在新冠疫苗接种禁忌证(如对疫苗成分严重过敏、处于急性疾病发作期等),则可以正常接种新冠疫苗。接种后需在接种点留观30分钟,密切观察自身是否出现发热、皮疹等不适症状。同时,要留意婴儿的一般状况,如有无异常哭闹、腹泻等情况,若出现异常应及时就医。 三、特殊情况考量 若哺乳期女性在接种前已感染新冠病毒,处于疾病急性期时不建议接种新冠疫苗,需待病情稳定、符合接种条件后再考虑接种;若哺乳期女性有基础病史,如慢性疾病等,接种前应咨询医生,由医生评估接种风险后再决定是否接种。总体而言,在无禁忌证的情况下,哺乳期女性接种新冠疫苗利大于弊,能有效保护自身及婴儿免受新冠病毒侵害。

    2025-08-15 11:55:44
  • 肝吸虫病一般怎样治疗

    肝吸虫病主要治疗方式为药物治疗且首选吡喹酮,若出现胆道梗阻等并发症需结合手术治疗,儿童患者用药要充分考量生理特点遵循安全原则关注不良反应及对生长发育影响,孕妇及哺乳期女性用药需评估利弊,有基础疾病患者治疗时要兼顾基础病控制选择对其影响小的方案。 一、药物治疗 肝吸虫病的主要治疗方式为药物治疗,首选药物为吡喹酮,其能通过干扰虫体糖代谢及作用于虫体肌细胞钙通道,使虫体发生痉挛性麻痹,失去吸附能力后被排出体外。 二、手术治疗 若患者出现胆道梗阻、胆囊炎等并发症时,可能需要结合外科手术治疗,通过手术解除梗阻等病变情况,恢复胆道等相关器官的正常结构和功能。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患者:需充分考量儿童的生理特点,优先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用药时严格遵循儿童用药的安全原则,密切关注药物可能带来的不良反应及对儿童生长发育的影响。 孕妇及哺乳期女性:用药需谨慎评估利弊,因为药物可能通过胎盘或乳汁影响胎儿或婴儿,应在医生综合评估病情严重程度、药物对母婴的潜在风险后,权衡是否使用药物及选择合适的药物。 有基础疾病患者:若患者合并其他基础疾病,如心血管疾病、肝肾功能不全等,在治疗肝吸虫病时需兼顾基础病的控制,选择对基础病影响较小的治疗方案,避免因治疗肝吸虫病而加重基础病的病情。

    2025-08-15 11:54:45
  • 我想咨询感染科具体有些什么病

    感染科主要看各种传染病和感染性疾病,包括病毒、细菌、真菌、螺旋体、原虫、蠕虫、朊毒体等感染性疾病,以及感染性腹泻、败血症、感染性心内膜炎、肝脓肿、肾脓肿、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等其他感染性疾病。 感染科主要看各种传染病和感染性疾病,具体分析: 1.病毒感染性疾病:如甲型肝炎、乙型肝炎、丙型肝炎、戊型肝炎、麻疹、水痘、手足口病、流行性腮腺炎、风疹、猩红热、流行性感冒、禽流感等。 2.细菌感染性疾病:如肺炎链球菌肺炎、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军团菌肺炎、百日咳、白喉、破伤风、猩红热等。 3.真菌感染性疾病:如念珠菌病、曲霉病、隐球菌病等。 4.螺旋体感染性疾病:如钩端螺旋体病、梅毒、回归热等。 5.原虫感染性疾病:如疟疾、弓形虫病等。 6.蠕虫感染性疾病:如蛔虫病、蛲虫病、钩虫病、丝虫病、血吸虫病等。 7.朊毒体感染性疾病:如克雅氏病等。 8.其他感染性疾病:如感染性腹泻、败血症、感染性心内膜炎、肝脓肿、肾脓肿、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等。 需要注意的是,感染科的疾病种类繁多,不同的疾病需要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因此,如果您或您身边的人出现了感染性疾病的症状,应及时就医,以便得到正确的诊断和治疗。同时,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个人卫生,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以预防感染性疾病的发生。

    2025-08-15 11:54:22
  • 乙肝早期出现腹泻是怎么回事

    乙肝早期致腹泻的原因包括肝脏受损使胆汁分泌代谢异常及消化代谢紊乱引发脂肪泻或腹泻,免疫功能紊乱致肠道菌群失衡等引发肠道功能失调腹泻,心理因素致胃肠功能紊乱出现腹泻,还可因合并肠道基础疾病诱发腹泻。 一、乙肝病毒影响消化系统功能导致腹泻 乙肝病毒感染后,肝脏受损会影响胆汁的分泌与代谢,胆汁对脂肪的消化吸收至关重要,当胆汁分泌异常时,脂肪消化吸收障碍,可引发脂肪泻。此外,肝脏是人体重要的代谢器官,乙肝早期肝脏功能受影响,会导致整体消化代谢功能紊乱,胃肠蠕动及消化酶分泌等出现异常,从而引起腹泻。 二、免疫功能紊乱引发肠道功能失调 乙肝早期机体免疫功能紊乱,免疫系统攻击自身组织的同时,也会影响肠道免疫环境,导致肠道菌群失衡、肠道屏障功能受损等,使得肠道对病原体的抵御能力下降,容易出现肠道感染或功能失调,进而引发腹泻。 三、心理因素致胃肠功能紊乱 乙肝患者在早期可能因对疾病的担忧等产生焦虑、抑郁等情绪,这些心理因素会影响植物神经功能,导致胃肠蠕动及消化液分泌失调,出现胃肠功能紊乱,表现为腹泻症状。 四、合并肠道基础疾病诱发 若乙肝患者本身合并有肠道基础疾病,如肠炎等,在乙肝早期肝脏功能受影响、全身状况改变的情况下,可能诱发肠道基础疾病发作,从而出现腹泻症状。

    2025-08-15 11:53:37
  • 艾滋病初期通常会出现哪些症状

    艾滋病初期有低热、皮疹、淋巴结肿大、咽痛、肌肉关节疼痛、乏力等症状,孕妇感染初期需及时就医进行母婴阻断评估,儿童感染初期症状不典型,需结合流行病学史及相关检查综合判断且要注重早期筛查和及时干预。 一、发热 艾滋病初期多数患者会出现低热,体温一般在37.5~38.5℃之间,可持续数天,这是由于HIV感染人体后引发免疫反应,导致体温调节中枢异常所致。 二、皮疹 多表现为斑丘疹或荨麻疹样皮疹,可分布于全身,无特异性,是病毒血症及免疫反应引起的皮肤表现。 三、淋巴结肿大 常见于颈部、腋窝、腹股沟等部位的淋巴结,质地柔软、可活动、无压痛,是机体免疫反应对抗病毒的表现。 四、咽痛 类似上呼吸道感染的咽痛症状,由病毒感染相关炎症引起。 五、肌肉关节疼痛 全身肌肉酸痛、关节疼痛,可能与病毒感染导致的炎性介质释放有关。 六、乏力 患者感觉全身疲惫、无力,影响日常活动,与机体处于应激状态、能量消耗增加等因素相关。 对于特殊人群,如孕妇,若在孕期感染HIV进入初期阶段出现上述症状,需及时就医进行母婴阻断评估等;儿童感染HIV进入初期,症状可能更不典型,需结合流行病学史及相关检查综合判断,因儿童免疫系统发育尚未成熟,症状表现与成人有差异,更要注重早期筛查和及时干预。

    2025-08-15 11:52:47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