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杰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擅长:肺淋巴管肌瘤病、乳糜胸、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支气管哮喘、肺部感染、弥漫性肺间质疾病、肺部肿瘤等呼吸内科常见病及罕见病的诊断和治疗。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刘杰,医学博士(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教授),呼吸内科副主任医师。目前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原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呼吸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工作,从事呼吸内科临床工作近20年。担任多项学术任职,具体包括:Director of Guangzhou LAM clinic of American LAM Foundation、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间质性肺疾病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腔内血管学专业委员会淋巴疾病专业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罕见病分会常务理事、广东省医学会罕见病分会现任呼吸学组副组长、广东省医学会罕见病分会委员、原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呼吸科主任(2014-2015)、华南区肺淋巴管肌瘤病专病门诊创始人、负责人。2003年全程参与抗击非典第一线医疗工作,荣获“广东省抗击非典三等功”及“广州市抗击非典先进个人”光荣称号。展开
个人擅长
肺淋巴管肌瘤病、乳糜胸、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支气管哮喘、肺部感染、弥漫性肺间质疾病、肺部肿瘤等呼吸内科常见病及罕见病的诊断和治疗。 展开
  • 孕妈感冒咳嗽该如何处理

    孕妈感冒咳嗽时要保证充足休息、多饮温水,鼻塞可用湿毛巾敷鼻,症状明显需及时就医经评估后由医生权衡安全药物干预,要密切监测自身体温及胎儿胎动,避免自行滥用药物,保持良好心态与营养均衡。 一、非药物干预措施 (一)休息调整 孕妈感冒咳嗽时应保证充足且高质量的休息,每天睡眠时间可适当延长,一般建议每晚睡眠时长不少于7-8小时。充足休息有助于身体调动自身免疫系统来对抗感冒咳嗽等不适,因为休息状态下身体的代谢等生理功能能更高效地运转,利于恢复体力以应对疾病。 (二)水分补充 多饮用温水,每天饮水量建议维持在1500-2000毫升左右。温水能使呼吸道黏膜保持湿润,缓解因咳嗽导致的咽喉不适,还可促进身体新陈代谢,帮助排出体内的代谢废物,对缓解感冒咳嗽症状有积极作用。 (三)鼻部护理 当出现鼻塞症状时,可使用湿毛巾敷鼻,每次敷鼻时间控制在5-10分钟左右,通过湿毛巾的温热作用来改善鼻腔通气状况,减轻鼻塞带来的不适。 二、医疗评估与干预 (一)就医评估 若孕妈感冒咳嗽症状较为明显,如咳嗽频繁且影响日常生活、伴有发热等情况,需及时就医。医生会通过问诊、体格检查等方式评估病情,例如了解咳嗽的持续时间、有无咳痰及痰的性状等情况,以判断感冒咳嗽的严重程度及可能的病因。 (二)药物干预原则 若经医生评估后需要药物干预,会选择对孕妈相对安全的药物,但严格遵循不涉及具体药物服用指导的要求。医生会根据孕妈具体病情谨慎权衡药物的收益与潜在风险,确保在保障孕妈健康的同时最大程度减少对胎儿的影响,因为某些药物可能通过胎盘影响胎儿发育,所以必须由专业医生严格把控用药。 (三)特殊情况关注 孕妈在患病期间要密切监测自身状况,如体温变化,若体温持续高于38.5℃等异常情况需及时告知医生;同时要关注胎儿胎动情况,正常胎动每小时约3-5次,若胎动出现明显异常增多或减少等情况,也要尽快就医,因为这可能提示胎儿在宫内的状况受到影响,需要及时处理以保障母婴健康。 三、特殊人群(孕妈)注意事项 孕妈作为特殊人群,在感冒咳嗽期间要特别注意避免自行滥用药物,因为非专业的用药可能会对胎儿造成不良影响。要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不良情绪可能会干扰身体的恢复进程。同时,要保证营养均衡,合理的饮食能为身体提供充足的营养支持,有助于增强免疫力,促进身体恢复健康。

    2025-10-14 14:28:02
  • 气短喘不上气怎么回事

    呼吸系统疾病方面哮喘是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由过敏原等诱发有发作性喘息等且肺功能可逆气流受限,COPD多与长期吸烟等相关致气道持续不可逆气流受限致气短病情进展,肺炎由细菌病毒感染肺部致炎症有发热咳嗽气短等且胸部影像有浸润影;心血管系统疾病中心力衰竭左心衰竭因泵血功能减弱致肺循环淤血有气短等表现;全身性疾病中贫血因血红蛋白含量降低携氧能力下降致气短等;精神心理因素相关焦虑症有主观气短无明显器质性病变伴紧张不安等情绪;特殊人群里儿童先天性心脏病等可致气短且呼吸道感染常见,老年人需警惕心肺疾病应定期评估,长期吸烟者是COPD高发人群需戒烟并监测肺功能。 一、呼吸系统疾病相关 1.哮喘:是一种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过敏原(如花粉、尘螨)、呼吸道感染等可诱发急性发作,表现为发作性喘息、气短、胸闷等,肺功能检查可见可逆性气流受限。 2.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多与长期吸烟、空气污染等因素相关,气道持续气流受限导致气短,病情逐渐进展,活动耐力下降,肺功能检查显示不可逆的气流受限。 3.肺炎:细菌、病毒等感染肺部引起炎症,影响气体交换,可出现发热、咳嗽、气短等症状,胸部影像学检查可见肺部浸润影。 二、心血管系统疾病相关 1.心力衰竭:左心衰竭时,心脏泵血功能减弱,肺循环淤血,导致气短,多在活动后加重,休息时可缓解,常伴有咳嗽、咳痰、乏力等表现,心脏超声等检查可协助诊断。 三、全身性疾病相关 1.贫血:血红蛋白含量降低,携氧能力下降,机体缺氧,可出现气短、乏力等症状,血常规检查可见血红蛋白浓度降低。 四、精神心理因素相关 1.焦虑症:患者可出现主观的气短感,多无明显器质性病变基础,常伴有紧张、不安、心慌等情绪症状,详细的体格检查及相关辅助检查可排除器质性疾病。 五、特殊人群特点及注意事项 1.儿童:先天性心脏病可导致气短,如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等,常伴有生长发育迟缓、口唇发绀等表现,需通过心脏超声等检查明确诊断;此外,呼吸道感染也是儿童气短的常见原因,应注意观察有无发热、咳嗽等伴随症状。 2.老年人:心肺功能减退,若出现气短需警惕心肺疾病,如冠心病、慢性支气管炎等,应定期进行心肺功能评估,注意避免剧烈活动,预防呼吸道感染。 3.长期吸烟者:COPD的高发人群,气短可能是COPD的早期表现,应建议戒烟并定期进行肺功能监测。

    2025-10-14 14:27:33
  • 感冒炎症的症状表现有哪些

    感冒的症状表现因个体差异而异,局部症状有鼻部的鼻塞、流涕等,咽部的咽干、咽痒、咽痛等;全身症状包括发热、全身不适等;还可能有咳嗽、头痛等其他伴随症状,出现相关症状最好及时就医诊治。 一、局部症状 (一)鼻部症状 普通感冒炎症累及鼻部时,常见症状有鼻塞,主要是由于鼻黏膜充血、水肿导致鼻腔狭窄引起通气不畅;还可出现流涕,初期多为清水样涕,后期可能变为黏液脓性涕。儿童感冒时鼻部症状相对更为突出,婴儿可能因鼻塞而出现张口呼吸、拒奶等情况。 (二)咽部症状 感冒炎症累及咽部时,可表现为咽干、咽痒、咽痛等。病情较重时,咽部可出现明显充血、肿胀,甚至有脓性分泌物附着。对于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咽部炎症可能会加重原有呼吸道疾病的症状,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可能会出现咳嗽、咳痰加剧等情况。 二、全身症状 (一)发热 感冒炎症可引起机体发热,体温可呈低热(37.3~38℃)、中度发热(38.1~39℃)甚至高热(39℃以上)。儿童的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感冒时更容易出现高热情况,且高热可能会导致儿童出现惊厥等并发症。成年人感冒发热一般持续1~3天,而老年人由于机体抵抗力较弱,发热可能持续时间相对较长,且体温波动可能不太规律。 (二)全身不适 多数患者会出现全身乏力、肌肉酸痛等症状,这是因为感冒炎症过程中机体释放的炎性介质作用于全身肌肉等组织所致。例如流感病毒引起的感冒,全身症状往往更为明显,肌肉酸痛可累及全身多个部位,包括四肢、腰背等,严重影响患者的活动和生活质量。 三、其他伴随症状 (一)咳嗽 感冒炎症可刺激呼吸道黏膜引起咳嗽,初期多为刺激性干咳,随着病情发展,可能会有少量痰液产生。对于有吸烟史的人群,感冒时咳嗽往往会加重,因为烟草烟雾会进一步刺激呼吸道黏膜。儿童感冒时咳嗽如果持续不缓解,需要警惕发展为支气管炎或肺炎等情况。 (二)头痛 部分患者会出现头痛症状,主要是由于发热、全身血管扩张以及炎性介质刺激神经等多种因素引起。老年人感冒时头痛可能相对较为常见,且需要注意与脑血管疾病等进行鉴别诊断,因为有些脑血管疾病的早期表现可能类似感冒头痛。 感冒炎症的症状表现因个体差异(如年龄、基础健康状况等)而有所不同,了解这些症状表现有助于及时识别感冒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但出现感冒相关症状时,最好及时就医,由专业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

    2025-10-14 14:26:32
  • 双肺间质性改变是啥意思

    双肺间质性改变是胸部影像学检查发现双肺间质组织异常改变的描述,其常见病因与年龄、生活方式、病史等相关,相关检查有胸部CT可看病变情况、肺功能检查能评估肺功能影响,临床需结合具体情况明确病因并针对治疗,特殊人群要特殊评估和处理。 常见病因及相关因素 年龄因素:不同年龄段病因有所差异。例如,儿童出现双肺间质性改变可能与先天性肺发育异常、某些感染性疾病(如病毒性肺炎等)相关;老年人则可能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长期进展、肺纤维化等有关。 生活方式:长期吸烟的人群,烟草中的有害物质会损伤肺部间质组织,增加双肺间质性改变的发生风险;长期处于污染环境中,吸入过多的粉尘、有害气体等,也会对肺部间质造成损害,进而可能导致双肺间质性改变。 病史因素: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病史的人群,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等,自身免疫系统可能会错误地攻击肺部间质组织,引发间质性改变;有肺部感染病史且未得到有效控制的患者,也可能逐渐发展为双肺间质性改变。 相关检查及指标意义 胸部CT检查:可以清晰地显示双肺间质的病变情况,如间质是否增厚、是否有网格状影、蜂窝状改变等。通过CT上病灶的分布范围、形态等特征,有助于初步判断病因。例如,如果是弥漫性的网格状影,可能提示特发性肺纤维化等疾病;如果是伴有磨玻璃影的间质性改变,可能与感染、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等相关。 肺功能检查:可检测患者的通气功能、弥散功能等。双肺间质性改变的患者往往会出现肺容积减少、弥散功能降低等情况,通过肺功能检查能评估疾病对肺功能的影响程度,比如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降低等指标变化,对于病情的评估和预后判断有一定意义。 临床意义及应对建议 一旦发现双肺间质性改变,需要结合患者的具体临床症状(如咳嗽、呼吸困难等)、病史等进一步明确病因。如果是由感染引起的,需要积极控制感染;如果是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的,可能需要针对自身免疫性疾病进行相应治疗;对于特发性肺纤维化等目前尚无特效治愈方法的疾病,需要长期随访,观察病情进展,并采取相应的对症支持治疗,如吸氧等,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对于特殊人群,如儿童,要更加谨慎地评估病情,因为儿童的肺部发育尚未完全成熟,在治疗和随访过程中需要密切关注其生长发育情况;老年人则要考虑其基础疾病较多等因素,在治疗方案的选择上需综合权衡利弊。

    2025-10-14 14:25:22
  • 哮喘会乏力吗

    哮喘有可能引发乏力症状,这可从疾病本身、药物因素、心理因素等方面分析,疾病本身因缺氧、炎症反应可致乏力,部分平喘药物有乏力副作用,患者长期受疾病困扰致心理问题也会加重乏力,哮喘患者出现乏力需综合评估找原因处理。 疾病本身影响 缺氧相关:哮喘发作时,气道痉挛、狭窄,通气功能受限,导致机体缺氧。人体各组织器官依赖氧气进行能量代谢,长期缺氧会使机体能量产生不足,从而引发乏力感。例如,有研究表明,中重度哮喘患者由于持续的气道阻塞,血氧饱和度下降,会较易出现乏力表现。从年龄角度看,儿童哮喘患者若频繁发作导致缺氧,也会影响其生长发育及日常活动耐力,出现乏力不想活动的情况;老年哮喘患者本身身体机能有所下降,缺氧时更易感到明显乏力。 炎症反应:哮喘是一种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炎症反应会持续消耗机体的能量和营养物质。炎症细胞活化等过程会产生一系列炎性介质,影响机体的代谢状态。对于不同性别患者,这种炎症带来的乏力影响可能无明显性别差异,但女性在生理期等特殊时期,本身身体处于相对敏感状态,炎症导致的乏力可能会被放大。在生活方式方面,长期吸烟的哮喘患者,其气道炎症往往更重,乏力症状可能相对更明显,因为吸烟会加重气道损伤和炎症反应。 药物因素影响 平喘药物副作用:一些用于治疗哮喘的药物可能会引起乏力副作用。比如,部分β受体激动剂,像沙丁胺醇等,在个别患者使用后可能出现乏力、震颤等不良反应。不同年龄患者对药物副作用的耐受不同,儿童由于肝肾功能发育不完善,对药物副作用的代谢能力较弱,使用此类药物时出现乏力的风险相对更高;老年患者本身肝肾功能减退,也更易因药物导致乏力。 心理因素影响 疾病困扰:哮喘是一种需要长期管理的疾病,患者长期受疾病折磨,可能会产生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而心理问题又会加重乏力感。例如,一些哮喘患者因担心疾病发作影响生活,长期处于精神紧张状态,会出现躯体化症状,其中就包括乏力。对于女性哮喘患者,由于其情感相对细腻,可能更易受心理因素影响出现乏力;不同生活方式的患者,如长期缺乏运动的哮喘患者,心理调节能力相对较弱,心理因素导致的乏力可能更突出。 总之,哮喘患者出现乏力可能是由疾病本身的缺氧、炎症反应,药物副作用以及心理因素等多方面原因引起。当哮喘患者出现乏力症状时,需要综合评估,查找具体原因并进行相应处理。

    2025-10-14 14:24:54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