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霖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擅长:脊柱肿瘤(原发:骨巨细胞瘤、脊索瘤、血管瘤、神经鞘瘤、骨母细胞瘤、骨髓瘤 、动脉瘤样骨囊肿、 骨样骨瘤、 神经纤维瘤、软骨肉瘤、骨肉瘤、尤文肉瘤等;转移:乳腺癌、甲状腺癌、肾癌、肺癌、前列腺癌等)2. 颈椎病(脊髓型、 神经根型或混合型) 3.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 4. 腰椎退行性疾病(腰椎滑脱、腰椎管狭窄症、腰椎间盘突出症) 5. 脊柱感染、脊柱结核 6.脊柱畸形(脊柱侧弯、脊柱后凸畸形) 7.胸椎管狭窄症8. 脊柱骨折、脊髓损伤。擅长微创脊柱外科技术和脊柱-骨盆肿瘤的切除重建技术。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个人擅长
脊柱肿瘤(原发:骨巨细胞瘤、脊索瘤、血管瘤、神经鞘瘤、骨母细胞瘤、骨髓瘤 、动脉瘤样骨囊肿、 骨样骨瘤、 神经纤维瘤、软骨肉瘤、骨肉瘤、尤文肉瘤等;转移:乳腺癌、甲状腺癌、肾癌、肺癌、前列腺癌等)2. 颈椎病(脊髓型、 神经根型或混合型) 3.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 4. 腰椎退行性疾病(腰椎滑脱、腰椎管狭窄症、腰椎间盘突出症) 5. 脊柱感染、脊柱结核 6.脊柱畸形(脊柱侧弯、脊柱后凸畸形) 7.胸椎管狭窄症8. 脊柱骨折、脊髓损伤。擅长微创脊柱外科技术和脊柱-骨盆肿瘤的切除重建技术。展开
  • 骨折20天不小心负重怎么办

    骨折20天不小心负重后,需立即停止负重并观察症状,及时就医检查评估,根据结果采取相应措施,后续进行康复并定期复查,儿童和老年人因自身特点在各环节有不同注意要点。 观察局部症状:密切观察骨折部位是否出现疼痛加剧、肿胀明显加重、皮肤出现瘀斑范围扩大等情况。儿童骨折后观察时需注意其是否哭闹不止,因为儿童表述能力有限,哭闹可能是疼痛的表现;老年人则要关注自身感觉,若疼痛较之前突然加重需高度重视。 及时就医检查评估 影像学检查:尽快前往医院进行X线等影像学检查,以明确骨折部位的对位对线情况以及是否有新的损伤。儿童骨折可能需要更频繁或特殊的影像学检查方式来准确评估;老年人由于可能合并骨质疏松等情况,通过影像学检查能更清晰判断骨折端变化。 由医生评估损伤程度:医生会根据影像学结果以及患者的整体情况评估骨折部位的稳定性等。对于儿童,医生会考虑其生长发育对骨折愈合的影响;老年人则会综合考虑其基础疾病等因素来判断后续的治疗方案。 根据检查结果采取相应措施 轻度情况的处理:如果骨折部位对位对线尚可,肿胀疼痛等症状相对较轻,可能会采取继续制动的措施。对于儿童,会使用合适的外固定装置如石膏等进行固定,并告知家长加强对儿童固定部位的护理,避免固定松动;老年人则会强调休息、减少活动等。 严重情况的处理:若骨折部位移位明显等情况较严重,可能需要进行复位等处理。儿童可能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复位方式,如手法复位等,复位后同样需要妥善固定;老年人可能需要进一步评估是否需要手术治疗等,手术前要考虑其身体状况能否耐受手术等。 后续康复与注意事项 康复计划:在经过相应处理后,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儿童骨折康复中要注意循序渐进,避免过度康复影响生长发育;老年人康复要考虑其身体机能下降的情况,康复速度不宜过快,同时要关注其营养状况,因为良好的营养有助于骨折愈合,老年人可能需要补充钙剂等促进骨折愈合的营养物质。 定期复查:按照医生要求定期复查,了解骨折愈合情况。儿童复查频率可能相对较高,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老年人也需要定期复查,监测骨折愈合进程以及是否出现并发症等情况。

    2025-10-15 13:27:36
  • 腓骨骨折如何治疗

    腓骨骨折治疗分非手术与手术,非手术含复位、固定、康复,手术适用于骨折移位等情况及术后处理,儿童多非手术需随访,老年人考量骨质量选择手术或非手术,女性注重钙摄入与康复心态调整。 一、非手术治疗 1.复位:对于无明显移位或经手法复位后位置良好的腓骨骨折,借助手法将骨折端恢复至正常解剖位置,需依据X线等影像学检查确认复位效果,确保骨折端对位对线良好。 2.固定:采用石膏外固定或支具固定,固定时间通常为4~8周,固定期间需密切观察患肢血运、肿胀情况,若出现血运障碍等异常需及时调整固定方式。 3.康复:固定期间开展肌肉等长收缩训练,维持肌肉力量;解除固定后逐步进行关节活动度及肌力训练,如踝关节屈伸、小腿肌肉抗阻训练等,康复进程需循序渐进,避免过早负重致骨折移位,一般需数周至数月逐步恢复正常活动。 二、手术治疗 1.适应证:适用于骨折移位明显、不稳定,或合并胫腓下关节分离、神经血管损伤等情况。手术方式多为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通过手术恢复骨折端解剖对位,为骨折愈合营造良好条件。 2.术后处理:术后早期进行患肢抬高以消肿,依据骨折愈合状况逐步开展康复训练;同时需预防感染等并发症,定期复查X线等影像学检查,评估骨折愈合进程,一般骨折愈合后可取出内固定物(若需取出)。 三、特殊人群考虑 1.儿童:儿童腓骨骨折多为青枝骨折或轻度移位,优先选择非手术治疗,因其骨折愈合能力强,经外固定及康复多可良好恢复,需定期随访观察骨折愈合及肢体发育情况,避免固定过紧影响肢体血运及发育。 2.老年人:老年人常伴骨质疏松,腓骨骨折易复位后再移位,治疗时需考量骨质量,手术治疗利于早期活动、减少卧床并发症,但需评估全身状况能否耐受手术;非手术治疗时固定需更牢固,康复训练宜缓慢进行,可通过饮食或钙剂补充增加钙摄入,促进骨质修复。 3.女性:女性骨折恢复中需注重钙摄入,可通过乳制品、豆制品等富含钙的食物补充,或在医生指导下补充钙剂及维生素D以维持骨健康,康复训练需结合自身身体状况调整,避免过度劳累影响恢复,同时关注骨折恢复过程中心理状态,保持积极心态助力康复。

    2025-10-15 13:25:46
  • 颈椎病自我治疗体操有哪些

    米字操通过头部按米字方向缓慢转动全方位活动颈部关节以增强肌肉力量等,伸展运动双手交叉放头后拉头可拉伸颈部前方肌肉,耸肩运动通过耸肩放松颈部肩部肌肉,老年人伴骨质疏松做体操要轻柔减小幅度,孕妇有颈椎病需在医生指导下选温和动作,颈椎病急性发作期患者先咨询医生经评估后定是否锻炼及方式。 一、米字操 1.动作要点:头部依次向左侧、左前侧、正前方、右前侧、右侧、右后侧、正后方、左后侧转动,每个方向缓慢转动并停留3-5秒,形似书写“米”字。 2.作用:通过全方位活动颈部关节,能增强颈部肌肉力量,改善颈部关节活动度,缓解颈部肌肉紧张与僵硬,从科学研究角度,此类颈部全方位活动锻炼被证实可促进颈部血液循环,减轻颈椎病相关的疼痛与不适症状。 二、伸展运动 1.动作要点:双手交叉放于头后,缓慢将头部向后拉,此时双手给予一定对抗力,保持3-5秒后放松,重复5-10次。 2.作用:可有效拉伸颈部前方的肌肉,缓解因长期低头等不良姿势导致的颈部前方肌肉紧张情况,相关研究表明,定期进行此伸展运动有助于平衡颈部肌肉力量,对颈椎病的预防与缓解有积极作用。 三、耸肩运动 1.动作要点:双肩缓慢向上耸起,尽量贴近耳部,然后缓慢放下,重复10-15次。 2.作用:能放松颈部及肩部的肌肉,缓解颈部肌肉的紧张状态,经临床观察,该运动可减轻颈部因肌肉紧张带来的不适感,促进颈部局部血液循环。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老年人(伴骨质疏松):进行体操时动作需轻柔,避免大幅度快速运动,因为骨质疏松情况下颈部过度活动可能增加椎体损伤风险,应选择幅度较小、缓慢的动作,如可将米字操的转动幅度适当减小,耸肩运动的耸肩高度降低。 孕妇:若有颈椎病需进行体操锻炼,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优先选择温和、对腹部无压迫的动作,如可简化米字操的转动幅度,避免过度后仰或前屈颈部,防止对胎儿造成不良影响。 颈椎病急性发作期患者(疼痛剧烈):应先咨询医生,此类患者可能颈部肌肉处于高度紧张且关节可能有炎症反应,盲目进行体操锻炼可能加重症状,需在医生评估后确定是否适合开展体操锻炼及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

    2025-10-15 13:23:48
  • 双侧骶髂关节炎是什么病,严重吗

    双侧骶髂关节炎是发生在双侧骶髂关节的炎症性疾病,病因多样,包括强直性脊柱炎等风湿性疾病及创伤、感染、退行性变等,严重程度分轻度、中度、重度,不同人群表现有差异,应早期诊断治疗以控炎、缓症、延缓进展、改善预后。 疾病的严重程度评估 轻度情况:患者可能仅表现为骶髂关节部位轻微的疼痛、酸胀,在劳累、受凉后症状可能会加重,但休息后可缓解,对日常活动影响较小,通过规范的治疗,病情通常可以得到较好的控制,一般不会出现明显的关节功能障碍。例如,一些因轻微创伤引起的短期骶髂关节炎症,经过休息、局部理疗等处理后,炎症可消退,关节功能恢复正常。 中度情况:疼痛症状较为明显,可能会影响患者的行走、弯腰等活动,夜间疼痛可能会有所加重,患者的日常生活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实验室检查可能会发现炎症指标如血沉、C-反应蛋白升高等,影像学检查可见骶髂关节有明显的炎症改变,如关节面模糊、局部骨质破坏等,但关节结构尚未出现严重的破坏。比如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处于病情进展期,双侧骶髂关节有中度炎症时,患者行走距离会受限,早晨起床时可能会有明显的腰部僵硬感,持续时间在30分钟左右。 重度情况:患者骶髂关节疼痛剧烈,关节活动严重受限,甚至可能出现关节畸形,导致患者无法正常行走、站立,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影像学检查可见骶髂关节结构严重破坏,关节间隙消失、骨质广泛破坏等。例如强直性脊柱炎晚期患者,双侧骶髂关节融合,脊柱呈竹节样改变,患者基本丧失活动能力,生活需人照料。 对于双侧骶髂关节炎患者,不同年龄、性别的表现可能有所差异。年轻人患强直性脊柱炎导致的双侧骶髂关节炎可能进展较快,而老年人因退行性变引起的双侧骶髂关节炎进展相对缓慢。女性在一些与自身免疫相关的骶髂关节炎中,发病可能与激素水平等因素有关。生活方式方面,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剧烈运动的人群更容易发生骶髂关节的损伤,从而增加患双侧骶髂关节炎的风险。有相关风湿性疾病家族史的人群,患双侧骶髂关节炎的概率相对较高。对于双侧骶髂关节炎患者,应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以控制炎症,缓解症状,延缓病情进展,改善预后。

    2025-10-15 13:22:42
  • 骨软骨瘤怎么治

    骨软骨瘤的治疗包括观察等待和手术治疗。无症状、小且不影响功能的可观察等待;出现疼痛、生长快怀疑恶变等情况需手术,手术方式有刮除术和切除术,儿童患者手术要保护骨骺等生长结构,术后密切监测,成年患者考虑肿瘤对功能等影响,女性注意美观,有基础疾病者控制基础疾病防影响伤口愈合。 手术治疗 手术指征:当骨软骨瘤出现以下情况时考虑手术:肿瘤引起疼痛、压迫周围神经、血管、肌腱等结构导致相应症状;肿瘤生长迅速,怀疑有恶变可能;骨软骨瘤影响关节活动或外观,患者有改善需求等。 手术方式 刮除术:适用于比较局限的骨软骨瘤。通过手术将肿瘤组织刮除,但由于骨软骨瘤有残留复发的可能,所以术后仍需密切随访。 切除术:对于较大的、有恶变倾向或症状明显的骨软骨瘤,需将肿瘤及其周围部分正常组织一并切除。在儿童中进行手术时,要充分考虑骨骼的生长发育情况,避免过度切除影响骨骼正常生长。例如,若骨软骨瘤发生在长骨,手术时要尽量保留足够的骨长度和生长潜力,以保障患儿术后肢体的正常发育。对于成年患者,手术主要是解决肿瘤引起的症状和防止恶变等问题。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患者:儿童骨软骨瘤较为常见,由于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手术时要特别注意保护骨骺等生长结构。术后要定期复查骨骼的生长情况,因为骨软骨瘤有一定的复发概率,且手术可能会对儿童的骨骼生长产生一定影响,所以需要密切监测肢体的长度、关节功能等情况。同时,儿童患者在术后恢复过程中要注意适当的营养支持,保证充足的蛋白质、钙等营养物质摄入,以促进骨骼的修复和身体的恢复。 成年患者:成年患者的骨软骨瘤治疗主要考虑肿瘤对身体功能的影响。如果是女性患者,在手术前后要考虑到手术对美观等方面的影响,尤其是发生在肢体暴露部位的骨软骨瘤。在术后康复中,要根据自身的身体状况进行适当的功能锻炼,但要避免过度劳累。对于有基础疾病的成年患者,如合并糖尿病等,要注意控制基础疾病,因为高血糖等情况可能会影响伤口的愈合,需要在术前将血糖等指标控制在相对理想的范围,术后也要密切关注伤口愈合情况,预防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

    2025-10-15 13:20:33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