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擅长:脊柱肿瘤(原发:骨巨细胞瘤、脊索瘤、血管瘤、神经鞘瘤、骨母细胞瘤、骨髓瘤 、动脉瘤样骨囊肿、 骨样骨瘤、 神经纤维瘤、软骨肉瘤、骨肉瘤、尤文肉瘤等;转移:乳腺癌、甲状腺癌、肾癌、肺癌、前列腺癌等)2. 颈椎病(脊髓型、 神经根型或混合型) 3.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 4. 腰椎退行性疾病(腰椎滑脱、腰椎管狭窄症、腰椎间盘突出症) 5. 脊柱感染、脊柱结核 6.脊柱畸形(脊柱侧弯、脊柱后凸畸形) 7.胸椎管狭窄症8. 脊柱骨折、脊髓损伤。擅长微创脊柱外科技术和脊柱-骨盆肿瘤的切除重建技术。
向 Ta 提问
-
怎样判断颈椎有没有压迫神经
判断颈椎是否压迫神经可结合临床症状与医学检查,上肢神经症状包括上肢放射性神经痛,下肢神经症状包括行走不稳等束带感,可通过相应检查确诊。 一、结合临床症状与医学检查判断颈椎是否压迫神经 1.临床症状对于判断有着重要意义。 2.医学检查如颈椎CT、核磁共振等能明确颈椎具体情况。 二、上肢神经症状 1.当疼痛、麻木从肩部放射至上臂、前臂、手指,出现典型上肢放射性神经痛时,颈椎压迫神经的可能性大。 2.此时进行颈椎CT、核磁共振检查,若发现局部有椎间盘突出、退变、骨质增生等,且与上肢神经症状吻合,可确诊颈椎压迫上肢神经。 三、下肢神经症状 1.若下肢有行走不稳、踩棉花感,胸腹部有束带感等典型症状,是颈椎病的典型神经症状。 2.查体时若下肢反射亢进,病理征呈阳性,基本可确定症状源于颈椎压迫下肢神经,同时肌电图检查也可辅助判断。 通过对上肢和下肢神经症状的详细分析以及相应医学检查的阐述,明确了判断颈椎是否压迫神经的具体方法和依据。
2025-06-25 16:16:19 -
滑膜炎和滑囊炎有什么区别
滑膜炎和滑囊炎的区别在于炎症部位和症状表现,滑膜炎主要影响滑膜,症状为关节肿胀、疼痛、活动受限等;滑囊炎主要影响滑囊,症状为局部疼痛、肿胀和活动受限,有时还伴有发热等全身症状。 滑膜炎和滑囊炎的区别主要在于炎症部位和症状表现。 滑膜炎是指滑膜受到刺激产生炎症,造成分泌液失调形成积液的一种关节病变。主要表现为关节肿胀、疼痛、活动受限等。常见的滑膜炎有创伤性滑膜炎、类风湿性滑膜炎、结核性滑膜炎等。 滑囊炎则是指滑囊的急性或慢性炎症。滑囊是位于人体摩擦频繁或压力较大处的一种缓冲结构,其主要功能是减少组织间的摩擦,分泌滑液以营养关节。滑囊炎的主要症状是局部疼痛、肿胀和活动受限,有时还可能伴有发热等全身症状。常见的滑囊炎有肩峰下滑囊炎、肱骨外上髁炎、髋部滑囊炎等。 总之,滑膜炎和滑囊炎虽然都属于炎症性疾病,但它们的病变部位和症状表现有所不同。对于疑似滑膜炎或滑囊炎的患者,应及时就医,以便明确诊断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2025-06-25 16:13:11 -
盆骨滑囊炎可以慢跑吗
盆骨滑囊炎患者通常不建议慢跑,以免加重症状,影响疾病恢复。 盆骨滑囊炎患者通常不建议慢跑。 盆骨滑囊炎是一种发生在盆骨部位的滑囊炎症,主要与过度摩擦、感染、创伤等因素有关。患者会出现局部疼痛、肿胀、活动受限等症状。而慢跑是一种有氧运动,需要反复进行屈伸活动,可能会加重盆骨滑囊炎的症状,影响疾病的恢复。 此外,盆骨滑囊炎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休息:避免长时间站立、行走或进行重体力劳动,尽量减少盆骨的负担。 2.保暖:注意保暖,避免受寒,尤其是在寒冷季节。 3.治疗:遵医嘱使用药物、物理治疗等方法进行治疗,以缓解疼痛、肿胀等症状。 4.康复训练: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康复训练,以增强肌肉力量,改善关节活动度。 总之,盆骨滑囊炎患者在症状缓解之前,应避免进行慢跑等剧烈运动。同时,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注意休息和保暖,以促进疾病的恢复。如果症状加重或出现其他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
2025-06-25 16:06:14 -
骨刺能自愈吗
骨刺一般不能自愈,通常需要治疗,治疗方法包括药物、物理、手术等,具体选择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决定。 骨刺一般不能自愈。 骨刺是一种自然的老化现象,随着年龄的增长,关节的软骨逐渐退化,骨头为了适应这些变化,会自我修复、增生,从而形成骨刺。大多数骨刺并不会引起症状,只有当骨刺压迫到周围的组织或神经时,才会出现疼痛、麻木、关节活动受限等症状。 对于没有症状的骨刺,一般不需要治疗,只要注意休息、保暖、避免过度劳累和受伤即可。如果骨刺引起了症状,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具体的治疗方法需要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来选择。 需要注意的是,骨刺的治疗需要一定的时间,患者需要耐心配合医生的治疗。同时,患者也可以通过一些方法来缓解症状,如保持良好的姿势、加强锻炼、控制体重等。 总之,骨刺一般不能自愈,需要及时就医,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2025-06-25 15:52:25 -
人全身的骨头有多少块
绝大多数成年人的身体里总共有着206块骨,儿童的骨数量则在217至218块之间,而初生婴儿的骨头数量更是多达305块。 人体的骨通过关节相互连接,从而构成人体的骨架即骨骼。人体的骨具体可分为颅骨、四肢骨和躯干骨。成年人有29块颅骨、126块四肢骨以及51块躯干骨。而儿童有5块骶骨,到成年后会合并成1块;儿童尾骨有4至5块,长大后也会合成1块骨。同时,儿童有2块髂骨、2块坐骨和2块耻骨,这几块骨到成年后就会合并成为2块髋骨。正因如此,儿童的骨要比大人多一些。 骨是人体组成运动系统极为重要的部分,一旦骨出现病变,就会严重影响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这时需要及时前往医院的相关科室进行诊疗。 总结概况提示:阐述了不同年龄段人体骨头数量的差异,以及骨在人体中的重要作用和骨病变的应对方式。
2025-06-25 15:4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