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擅长:脊柱肿瘤(原发:骨巨细胞瘤、脊索瘤、血管瘤、神经鞘瘤、骨母细胞瘤、骨髓瘤 、动脉瘤样骨囊肿、 骨样骨瘤、 神经纤维瘤、软骨肉瘤、骨肉瘤、尤文肉瘤等;转移:乳腺癌、甲状腺癌、肾癌、肺癌、前列腺癌等)2. 颈椎病(脊髓型、 神经根型或混合型) 3.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 4. 腰椎退行性疾病(腰椎滑脱、腰椎管狭窄症、腰椎间盘突出症) 5. 脊柱感染、脊柱结核 6.脊柱畸形(脊柱侧弯、脊柱后凸畸形) 7.胸椎管狭窄症8. 脊柱骨折、脊髓损伤。擅长微创脊柱外科技术和脊柱-骨盆肿瘤的切除重建技术。
向 Ta 提问
-
髋臼骨折是什么
髋臼骨折属于骨盆骨折的特殊类型。 髋臼骨折的发生机制涉及到强大的外力作用于髋关节,导致髋臼的骨性结构破坏。这种破坏可能包含髋臼的不同部位,如髋臼顶、后壁、前壁等,且常常伴有髋关节脱位。由于髋臼的解剖结构复杂,骨折的表现可能不典型,通过X光、CT等影像学检查来明确诊断至关重要。但有时仍可能存在漏诊或误诊的情况,需要临床医生具备丰富的经验和细致的分析能力。 而该病的治疗方法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选择取决于骨折的类型、移位程度、患者的整体状况等因素。保守治疗适用于无明显移位或轻度移位且稳定的骨折,而手术治疗则常用于移位明显、不稳定的骨折,以恢复髋臼的解剖结构和髋关节的稳定性。
2025-04-01 17:14:57 -
髌骨骨折术后康复锻炼
髌骨骨折术后康复锻炼至关重要,需要根据早期阶段、中期阶段、后期阶段等阶段进行分析。 1.早期阶段 术后初期,主要进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练习,即绷紧大腿肌肉但不产生关节活动。这样可以防止肌肉萎缩,促进血液循环。同时可进行踝泵运动,通过踝关节的屈伸来增强下肢的血液回流。 2.中期阶段 随着恢复的进展,可以开始进行膝关节的被动活动,如在医生或康复师指导下使用CPM机进行被动屈伸。这有利于逐渐增加关节活动度,避免关节粘连。 3.后期阶段 当骨折愈合较好时,可逐渐过渡到主动的膝关节屈伸练习,以及一些轻度的负重训练,如借助拐杖或助行器进行部分负重行走。但要注意循序渐进,不可过度用力。
2025-04-01 17:14:56 -
撕脱性骨折多久能走路
撕脱性骨折一般需要6周左右可以尝试走路,但具体时间因人而异。 撕脱性骨折的愈合进程是决定何时能走路的关键因素。通常骨折后会经历血肿机化期、原始骨痂形成期、骨痂改造塑形期。在6周左右,骨痂开始形成,此时可以根据复查结果,在医生的指导下尝试部分负重行走。然而,不同个体的恢复能力存在差异。比如年龄、身体状况、营养状况等都会影响恢复速度。年轻人一般恢复较快,而老年人或身体较弱者可能需要更长期。 在骨折恢复过程中,积极合理的康复训练至关重要。包括肌肉的等长收缩训练等,能促进血液循环,帮助骨折愈合,也为日后走路做好准备。但康复训练应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避免不当训练导致二次损伤。
2025-04-01 17:14:55 -
骨折好了和以前一样吗
骨折好了并不一定和以前完全一样。 骨骼强度可能存在差异。虽然骨折经过愈合过程,但新形成的骨痂在结构和强度上可能与原始骨骼不完全相同。特别是在一些严重骨折、复杂骨折或愈合不良的情况下,骨骼的承重能力和抗外力能力可能会有所减弱。且活动范围和功能可能受限。即使骨折愈合良好,在康复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关节僵硬、肌肉粘连等情况,这可能会导致活动范围不如受伤前自如,一些精细的动作或大幅度的运动可能会受到一定影响。不仅如此,还可能存在慢性疼痛或不适。部分患者在骨折愈合后,仍可能会间断性地感受到疼痛、酸胀或其他不适感觉,这可能与骨折部位的微小结构改变、周围组织的损伤修复不完全等因素有关。
2025-04-01 17:14:54 -
骨折治疗原则中首要步骤是
骨折治疗原则中首要步骤难以明确,但患者可以先进行复位处理。 复位是骨折治疗的关键起始环节。首先,准确的复位能够恢复骨骼的正常解剖结构,为后续的愈合创造良好条件。只有将骨折断端恢复到相对正常的位置,才能避免畸形愈合和功能障碍。 其次,良好的复位有助于维持肢体的长度、对线和旋转,确保肢体的外观和功能尽可能接近正常状态。这对于关节部位的骨折尤为重要,能减少创伤性关节炎等并发症的发生几率。除此之外,精确的复位可以促进骨折端的稳定,有利于早期进行功能锻炼,防止肌肉萎缩、关节僵硬等不良后果,加快康复进程。 一旦发生骨折,患者应尽快到医院的骨科就医,积极处理,以促进骨骼部位愈合。
2025-04-01 17:14: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