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玲霞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擅长:乳腺癌、甲状腺癌、鼻炎癌以及肺癌等恶性肿瘤的诊治。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个人擅长
乳腺癌、甲状腺癌、鼻炎癌以及肺癌等恶性肿瘤的诊治。展开
  • 乳腺囊性结节怎么治疗

    乳腺囊性结节治疗需综合多方面因素选择方案,包括观察随访,对较小无症状的定期超声检查;药物治疗,伴疼痛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缓解症状但针对症状;手术治疗,结节大、可疑恶变或保守无效时手术,方式有麦默通微创和传统开放,术中送病理;不同人群注意事项不同,育龄、老年及有乳腺病史者各有相关注意要点。 一、观察随访 对于一些较小且无症状的乳腺囊性结节,医生可能会建议定期观察随访。一般每隔3-6个月进行一次乳腺超声检查,以监测结节的大小、形态等变化情况。这是因为部分乳腺囊性结节可能为良性,且在一段时间内可能无明显变化。例如,一些研究表明,大部分单纯性的乳腺囊肿样结节,在定期观察下不会有恶变倾向,但需要密切关注其变化。 二、药物治疗 目前针对乳腺囊性结节并没有特效的治疗药物,但如果患者伴有疼痛等症状,可根据情况使用药物缓解症状。例如,对于疼痛较为明显的患者,可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如布洛芬等,来减轻疼痛症状。不过,药物治疗主要是针对症状,而不是直接消除结节。需要注意的是,药物的使用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不同患者的情况不同,药物的选择和使用也会有所差异。 三、手术治疗 1.手术指征:当乳腺囊性结节较大(直径通常大于2-3厘米),或者通过检查怀疑有恶变可能,又或者结节引起明显的不适症状经保守治疗无效时,通常会考虑手术治疗。例如,超声或钼靶等检查发现结节边界不清、形态不规则、血流信号丰富等可疑恶性表现时,需要手术切除并进行病理检查以明确性质。 2.手术方式:常见的手术方式有麦默通微创手术和传统开放手术等。麦默通微创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适用于一些较小的、位置较合适的结节;传统开放手术则适用于较大的或者复杂情况的结节。手术中会将结节完整切除,然后送病理检查进一步明确结节的良恶性。 四、不同人群的注意事项 1.育龄女性:育龄女性体内激素水平波动较大,乳腺囊性结节可能会受激素影响而有变化。在治疗过程中要关注月经周期对结节的影响,定期进行乳腺检查。同时,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规律作息、合理饮食、适度运动等,以维持激素水平的相对稳定。 2.老年女性:老年女性患乳腺囊性结节时,恶性的可能性相对较高,所以更要重视定期的乳腺检查。在治疗决策上要更加谨慎,综合考虑患者的全身状况等因素来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3.有乳腺病史的人群:如果患者既往有乳腺疾病史,如乳腺增生等,对于乳腺囊性结节的治疗要更加密切监测。在治疗过程中要告知医生既往病史,以便医生制定更合适的治疗计划,避免因既往病史对治疗产生不利影响。 总之,乳腺囊性结节的治疗需要根据结节的具体情况、患者的症状以及个体差异等多方面因素来综合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2025-10-14 15:26:56
  • 月经要来乳房胀痛怎么办

    月经前乳房胀痛可通过调整生活方式、心理调节来缓解,如饮食控制盐分、增加富含维生素食物摄入,选合适胸罩,适当有氧运动;缓解压力,从事喜欢活动转移注意力;若持续不缓解或伴其他异常症状,如乳房肿块、乳头溢液等,应及时就医排除乳腺增生、乳腺炎等疾病,有乳腺癌家族史女性更要警惕,定期检查。 一、调整生活方式 1.饮食方面 控制盐分摄入:月经前乳房胀痛的女性应减少盐分摄入,因为高盐饮食会使乳房胀痛加重。研究表明,高盐饮食会导致体内水钠潴留,乳房组织也会出现水肿,从而加重胀痛感。建议每日盐分摄入量控制在5克以下,避免食用咸菜、腌肉等高盐食品。 增加富含维生素食物的摄入:多吃富含维生素B的食物,如全麦面包、燕麦片等,维生素B可以调节前列腺素E的合成,从而缓解乳房胀痛。还有富含维生素E的食物,像坚果、绿叶蔬菜等,维生素E能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对缓解乳房胀痛有帮助。一般每天应保证摄入维生素B1.2-1.5毫克,维生素E14-16毫克。 2.穿着方面 选择合适的胸罩,胸罩过紧会压迫乳房,加重胀痛。应选择尺寸合适、舒适的棉质胸罩,在月经前乳房开始胀痛时,更要注意胸罩的穿戴,避免过紧的束缚。 3.运动方面 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瑜伽等。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乳房胀痛。例如每周进行3-5次散步,每次30分钟左右,能够改善身体的血液循环状态,减轻乳房的肿胀感。但要注意运动强度不宜过大,避免过度劳累。 二、心理调节 1.缓解压力 月经前乳房胀痛可能与心理压力过大有关。可以通过冥想、深呼吸等方式来缓解压力。冥想每天进行15-20分钟,能帮助放松身心,减轻焦虑情绪,从而缓解乳房胀痛。因为长期的高压力状态会影响内分泌系统,进而加重乳房胀痛。 从事自己喜欢的活动,如听音乐、看电影等,转移注意力,减少对乳房胀痛的关注,也有助于缓解症状。 三、就医评估 1.排除疾病因素 如果乳房胀痛持续不缓解或伴有其他异常症状,如乳房肿块、乳头溢液等,应及时就医。需要排除乳腺增生、乳腺炎等疾病。乳腺增生是女性常见的乳腺疾病,其主要症状之一就是乳房胀痛,可通过乳腺超声等检查来明确诊断。对于年龄在30-50岁之间的女性,更要重视乳房胀痛的情况,定期进行乳腺检查,一般每年至少进行一次乳腺超声检查。 对于有乳腺癌家族史的女性,月经前乳房胀痛时更应提高警惕,及时就医进行详细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可能存在的问题。 总之,月经前乳房胀痛可以通过调整生活方式、心理调节等非药物方法来缓解,如果症状严重或持续不缓解应及时就医评估,排除疾病因素。不同年龄、生活方式和病史的女性都应关注自身乳房健康,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应对月经前的乳房胀痛问题。

    2025-10-14 15:26:10
  • 乳房附近出现什么症状可能是什么疾病的表现

    乳房疼痛有不同情况,哺乳期女性乳房疼痛伴红肿热可能是乳腺炎,育龄女性月经前周期性胀痛月经后缓解多为乳腺增生,中老年女性持续隐痛或刺痛需警惕乳腺癌;乳房肿块年轻女性可活动边界清的多是纤维腺瘤,中老年女性质硬边界不清活动差的高度怀疑乳腺癌,乳房红肿伴肿块可能是乳腺脓肿;乳头溢液单孔血性多见于导管内乳头状瘤,非哺乳期双侧溢液可能与内分泌疾病有关,单侧浆液性需排查导管扩张症;乳房皮肤改变橘皮样改变常见乳腺癌,红肿伴发热可能是炎性乳腺癌;其他相关症状腋窝淋巴结肿大伴乳房异常可能是乳腺癌转移,中老年女性局部皮肤凹陷(酒窝征)多为乳腺癌侵犯Cooper韧带,特殊人群中哺乳期女性要保持乳汁通畅,育龄女性关注内分泌与月经周期,中老年女性应定期进行乳腺筛查出现异常及时就医。 一、乳房疼痛 1.哺乳期女性:乳房疼痛伴红肿热,可能为乳腺炎,多因乳汁淤积后细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引发,炎症导致局部组织充血、水肿出现疼痛及红肿表现。 2.育龄女性:月经前出现乳房周期性胀痛、月经后缓解,可能是乳腺增生,与体内雌激素、孕激素比例失调致乳腺组织增生复旧不全相关。 3.中老年女性:乳房持续隐痛或刺痛,需警惕乳腺癌,肿瘤侵犯周围组织或神经可引起疼痛。 二、乳房肿块 1.年轻女性:乳房可活动、边界清晰的肿块,多考虑乳腺纤维腺瘤,由乳腺纤维组织与腺上皮增生形成,属常见良性肿瘤。 2.中老年女性:乳房质硬、边界不清、活动度差的肿块,高度怀疑乳腺癌,癌细胞浸润周围组织使肿块特性改变。 3.乳房红肿伴肿块:可能为乳腺脓肿,多由乳腺炎进一步发展,局部化脓形成脓肿。 三、乳头溢液 1.单孔血性乳头溢液:多见于导管内乳头状瘤,肿瘤组织脆弱易出血致溢液。 2.非哺乳期双侧乳头溢液:颜色透明、乳白色等,可能与垂体瘤等内分泌疾病有关,垂体瘤可分泌异常激素影响乳腺。 3.单侧浆液性乳头溢液:需排查乳腺导管扩张症等疾病。 四、乳房皮肤改变 1.橘皮样改变:乳房皮肤粗糙、凹陷如橘皮,常见于乳腺癌,肿瘤阻塞皮下淋巴管致淋巴回流障碍引发皮肤改变。 2.乳房皮肤红肿伴发热:可能是炎性乳腺癌,病情进展快,皮肤呈现炎症样改变。 五、其他相关症状 1.腋窝淋巴结肿大伴乳房异常:若乳腺癌发生转移,可出现腋窝淋巴结肿大,需进一步检查明确。 2.中老年女性乳房局部皮肤凹陷(酒窝征):多为乳腺癌侵犯Cooper韧带,致其缩短引发皮肤凹陷。 特殊人群方面,哺乳期女性乳腺炎风险高,需注意保持乳汁通畅;育龄女性乳腺增生与内分泌相关,应关注月经周期变化;中老年女性乳腺癌风险增加,建议定期进行乳腺筛查(如乳腺X线摄影、超声等),出现异常症状及时就医。

    2025-10-14 15:24:59
  • 女人乳头脱皮什么原因

    乳头脱皮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皮肤干燥、乳头湿疹、感染(细菌感染和真菌感染)、乳头外伤、内分泌变化和营养不良等。皮肤干燥因环境或护肤不当致水分流失脱皮,应对需用保湿护肤品并避免过度清洁;乳头湿疹与过敏、潮湿有关,要保持清洁干燥并避免过敏原,严重就医;细菌感染因皮肤破损引发,需清洁观察,加重就医;真菌感染与潮湿、免疫力低相关,要保持干燥、控制基础病并就医用抗真菌药;乳头外伤由不合适内衣或碰撞致,需换合适内衣;内分泌变化在特殊时期如生理期、孕期易致脱皮;营养不良缺维生素等可致,要营养均衡。若乳头脱皮持续不缓解或伴异常症状应及时就医。 应对措施:选择合适的保湿护肤品,如含有甘油等保湿成分的乳霜,保持乳头皮肤的水分,同时尽量避免过度清洁乳头部位。 乳头湿疹 原因:乳头湿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可能与过敏、局部潮湿等因素有关。过敏因素如对内衣材质(如化纤材质)过敏,或者局部接触了某些致敏物质;局部潮湿可能是因为出汗较多、不注意乳头部位的清洁干燥等。 应对措施:保持乳头部位清洁干燥,避免接触可能的过敏原,如更换舒适透气的内衣。如果症状较为明显,可能需要就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一些外用药物缓解症状,但需谨慎选择适合的药物。 感染 细菌感染: 原因:乳头皮肤破损后,容易受到细菌感染,从而引起脱皮等症状。例如搔抓乳头导致皮肤破损,细菌侵入引发感染。 应对措施:保持乳头清洁,可使用温和的清洁剂清洁乳头,然后观察症状变化,如果感染加重需及时就医。 真菌感染: 原因:如念珠菌感染,可能与局部潮湿、免疫力下降等因素有关。比如糖尿病患者免疫力相对较低,容易发生念珠菌感染,进而出现乳头脱皮等症状。 应对措施:保持局部干燥,控制基础疾病(如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必要时就医使用抗真菌药物治疗。 乳头外伤 原因:穿着不合适的内衣,如过紧的内衣摩擦乳头;或者在运动等过程中乳头受到碰撞等外伤,都可能导致乳头脱皮。 应对措施:更换合适宽松的内衣,避免乳头再次受到外伤,一般轻微的外伤引起的脱皮,随着乳头皮肤的修复会逐渐好转。 其他因素 内分泌变化:女性在生理期、孕期等特殊时期,体内内分泌水平发生变化,可能会影响乳头皮肤的状态,导致脱皮。例如孕期体内激素水平变化较为明显,可能出现乳头脱皮等情况。 营养不良:缺乏某些维生素等营养物质,也可能影响皮肤的健康,包括乳头皮肤。如缺乏维生素B族等,可能导致皮肤出现脱皮等问题。女性在日常饮食中应注意营养均衡,保证各种营养物质的摄入。 如果乳头脱皮情况持续不缓解或者伴有其他异常症状,如乳头疼痛、红肿、渗液等,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的检查和诊断,以便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

    2025-10-14 15:24:17
  • 乳腺的症状有哪些症状

    乳房肿块有单发或多发,单发偏硬边界不清活动差需警惕恶性(多见于中老年女性),年轻女性乳腺纤维腺瘤肿块多良性(质地软、边界清、活动好);乳房疼痛分生理(经前激素波动致胀痛,经后缓解)和病理(如乳腺炎红肿热痛、乳腺增生与周期相关);乳头溢液分生理(孕期哺乳期正常)和病理(单孔血性溢液高度提示癌,非哺乳期溢液需检查);乳房皮肤改变有橘皮样(癌细胞阻塞淋巴管)、酒窝征(肿瘤侵犯韧带)常见于癌;乳头乳晕异常如乳头凹陷可能是癌表现,乳头瘙痒、乳晕色变等与病相关,育龄女性留意周期、哺乳期防乳腺炎、中老年警惕恶性定期体检、有家族史提高关注定期筛查。 一、乳房肿块 乳房肿块是乳腺常见症状之一,可单发或多发。单发肿块质地若偏硬、边界不清且活动度差,需警惕乳腺癌等恶性病变,多见于中老年女性;年轻女性的乳腺纤维腺瘤也可表现为肿块,多为良性,其肿块通常质地较软、边界清晰且活动度较好。不同年龄、性别人群出现肿块时,恶性风险随年龄增长及特定家族史等因素而变化,例如有乳腺癌家族史的人群需更密切监测肿块情况。 二、乳房疼痛 生理性乳房疼痛常见于月经前,因体内激素水平波动,乳腺组织受雌激素影响出现胀痛,月经结束后多可缓解。病理性乳房疼痛可见于多种情况,如乳腺炎时乳房局部伴红肿热痛,炎症导致乳腺组织充血水肿引发疼痛;乳腺增生引起的疼痛常与月经周期相关,月经前疼痛加剧,月经后减轻,增生性疼痛与内分泌紊乱导致的乳腺组织增生、复旧不全有关。 三、乳头溢液 乳头溢液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生理性溢液可见于孕期、哺乳期,为正常生理现象。病理性乳头溢液需关注,若为单孔血性溢液,高度提示乳腺癌可能;非哺乳期出现乳头溢液,无论颜色如何,均应进一步检查以明确病因,因为病理性溢液可能由导管内乳头状瘤、乳腺导管扩张症等疾病引起。 四、乳房皮肤改变 乳房皮肤改变可表现为橘皮样改变,这是由于癌细胞阻塞皮下淋巴管,导致淋巴回流障碍,乳房皮肤出现类似橘皮的凹凸不平外观;酒窝征则是肿瘤侵犯Cooper韧带,使其缩短,牵拉皮肤所致,表现为乳房皮肤局部凹陷,该类皮肤改变常见于乳腺癌患者。 五、乳头乳晕异常 乳头凹陷可能是乳腺癌的表现之一,癌细胞侵犯乳管使其缩短,牵拉乳头导致凹陷;乳头瘙痒、乳晕颜色改变等也可能与乳腺疾病相关,例如乳晕颜色异常加深可能与体内激素变化或某些乳腺病变有关。特殊人群中,育龄女性月经周期影响乳房症状,需留意月经前后症状变化;哺乳期女性出现乳房症状要警惕乳腺炎,需注重哺乳卫生;中老年女性乳房症状更需警惕恶性病变,建议定期进行乳腺体检;有乳腺疾病家族史的人群应提高对乳房症状的关注度,定期进行乳腺筛查。

    2025-10-14 15:21:25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