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玲霞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擅长:乳腺癌、甲状腺癌、鼻炎癌以及肺癌等恶性肿瘤的诊治。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个人擅长
乳腺癌、甲状腺癌、鼻炎癌以及肺癌等恶性肿瘤的诊治。展开
  • 隆胸后对哺乳有何危害

    隆胸对哺乳的影响分情况,假体隆胸中乳腺后放置假体可能压迫乳腺导管致乳汁排出不畅,手术创伤形成瘢痕也会增加哺乳障碍风险;自体脂肪隆胸对乳腺导管直接影响较小,但有脂肪吸收液化等并发症时会间接影响哺乳;无论是哪种隆胸手术均为有创操作,术后组织重塑、瘢痕等因素及个体身体状况、手术细节、术后恢复、年龄等都会综合影响哺乳,部分可正常哺乳部分会现乳汁分泌减少等问题需谨慎评估手术风险。 一、假体隆胸对哺乳的潜在影响 假体隆胸中假体放置位置主要有胸大肌后和乳腺后两种。若假体放置于乳腺后,可能会对乳腺组织及乳腺导管产生一定影响。在哺乳过程中,乳腺导管需正常通畅以排出乳汁,而乳腺后放置的假体可能会压迫乳腺导管,导致乳汁排出不畅,进而影响哺乳时乳汁的正常分泌与排出。此外,手术操作过程中对乳腺组织的分离、创伤等可能会在术后形成瘢痕,瘢痕组织可能会对乳腺导管的结构和功能造成一定破坏,增加哺乳障碍的风险,但这种情况并非绝对发生,存在个体差异。 二、自体脂肪隆胸对哺乳的影响 自体脂肪隆胸是将自身其他部位的脂肪移植到乳房内。从理论上讲,其对乳腺组织的直接影响相对较小,因为脂肪移植主要在皮下及乳腺后间隙等部位,对乳腺导管的干扰相对较少。然而,脂肪移植后可能存在脂肪吸收、液化等情况,若出现脂肪液化感染等并发症,可能会间接影响乳腺组织的正常功能,进而对哺乳产生一定不利影响,但这种概率相对假体隆胸而言较低。 三、手术相关因素对哺乳的综合影响 无论是假体隆胸还是自体脂肪隆胸,手术本身都属于有创操作,术后可能出现的炎症反应、组织修复过程中的变化等都可能对乳腺的正常生理功能产生一定干扰。例如,术后乳房局部的组织重塑、瘢痕形成的程度等因素都会影响乳腺在哺乳时的正常运作。不同个体的身体状况、手术操作细节以及术后恢复情况等都会导致最终对哺乳影响的差异,部分女性可能在隆胸后仍可正常哺乳,但也有部分女性会出现乳汁分泌减少、排出不畅等问题。同时,需要考虑到年龄因素,年轻女性进行隆胸手术可能对未来哺乳的潜在影响更为关键,因为其乳腺组织仍处于相对活跃的生理状态,手术带来的干扰可能对后续哺乳的影响更易显现;而对于已有哺乳经历或年龄较大的女性,手术对哺乳的影响相对可能有所不同,但总体仍需谨慎评估手术风险。

    2025-10-14 14:13:13
  • 哺乳时应如何挤奶

    挤奶前要清洁手部与乳房,手动挤奶需呈C形握乳房、向乳头方向挤压乳晕周围组织并轮换区域,电动挤奶要按说明安装部件、调节吸力档位并可按摩乳房,乳头皲裂者挤奶轻柔且可护理,乳腺炎者避开感染部位,挤奶频率量按需调整,器具用后需清洁消毒,乳汁储存在清洁密封容器并注意保存取用方法。 一、挤奶前准备 1.清洁手部与乳房:挤奶前应用肥皂和流动水彻底洗净双手,然后用温水轻柔清洗乳房及乳头周围皮肤,去除污垢,保持局部清洁卫生,降低细菌污染风险。 二、挤奶方法 (一)手动挤奶 1.握持乳房:手掌和手指呈C形握住乳房,拇指和食指放在乳晕上方,其他手指托住乳房下方,注意避免挤压乳头根部以外区域。 2.挤压动作:轻柔地向乳头方向挤压乳晕周围组织,依次轮换乳房不同区域,每个区域挤压2-3次,确保乳汁充分排出。 (二)电动挤奶 1.设备准备:按照电动挤奶设备说明书正确安装部件,确保器具清洁且处于良好工作状态。 2.操作设置:根据自身乳房情况调节合适的吸力档位,将吸奶罩稳妥覆盖住乳晕及部分乳房组织,启动设备进行挤奶,挤奶过程中可轻柔按摩乳房以促进乳汁流出。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一)乳头皲裂哺乳期妈妈 挤奶时应更加轻柔操作,手动挤奶时避免过度施压于皲裂部位,电动挤奶可选择较低吸力档位,防止加重乳头损伤,同时挤奶后可遵医嘱使用安全的乳头修复霜等进行局部护理,促进伤口愈合。 (二)乳腺炎哺乳期妈妈 挤奶时需注意避开感染部位,避免用力按压红肿疼痛区域,挤奶后可通过局部冷敷等方式缓解不适,若出现发热、乳房剧烈疼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勿自行盲目加大挤奶力度或时长。 四、挤奶频率与量的调整 挤奶频率和量应根据宝宝需求及乳房充盈情况调整,一般建议按需挤奶,若宝宝不能及时吸吮,每2-3小时可挤奶一次,以维持乳汁正常分泌量,同时要注意观察乳房胀满程度,避免过度挤奶导致乳房损伤。 五、器具清洁与储存 挤奶所用器具每次使用后需用肥皂水彻底清洗,再用清水冲净,然后高温消毒或按器具说明进行消毒处理,挤好的乳汁应储存在清洁、密封且经过消毒的储奶容器中,放置于冰箱冷藏或冷冻保存,冷藏的乳汁一般可保存24小时,冷冻的乳汁可保存3-6个月,取用储存乳汁时要注意遵循正确的解冻和加热方法,确保乳汁安全食用。

    2025-10-14 14:12:45
  • 乳房结节1cm要做手术吗

    乳房结节1cm是否需做手术要综合多方面因素判断,首先结节性质是关键,良性结节若无症状一般定期随访,有恶性征象则多需手术;患者自身情况也有影响,心理、生活方式、基础疾病等都会左右决策。 一、结节性质判断是关键 1.良性结节情况 影像学及其他检查初步判断:通过乳腺超声、钼靶等检查初步评估结节特征,若超声提示结节边界清晰、形态规则、内部回声均匀,纵横比小于1等,多考虑良性结节可能。例如,一项针对大量乳腺结节患者的超声回顾性研究显示,具有上述超声表现的良性结节占比较高。对于此类良性的1cm乳房结节,若没有明显症状,一般可以定期随访观察,通常每3-6个月复查乳腺超声,观察结节大小、形态等变化情况。 特殊人群情况:对于妊娠期女性发现的1cm乳房结节,需密切观察,因为妊娠可能会影响结节的变化,一般在产后再进一步评估是否需要手术;对于年龄较小的青少年女性,若结节考虑良性,也多先采取定期观察的策略,因为青少年乳房还在发育过程中,过度干预可能对乳房发育产生一定影响。 2.恶性结节情况 有恶性征象时需手术:如果乳腺超声或钼靶等检查发现结节边界不清、形态不规则、纵横比大于1、内部有微钙化等恶性征象,即使结节仅1cm,也高度怀疑恶性,通常需要进一步行穿刺活检明确病理诊断,若病理证实为恶性,一般需要尽快手术治疗,如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等相关手术方式,具体手术方案需根据肿瘤分期等情况综合制定。 二、患者自身情况影响决策 1.心理因素:有些患者对乳房结节过度担忧,心理压力较大,即使结节初步考虑良性,也可能强烈要求手术以缓解心理负担,这种情况下可以根据患者意愿综合考虑是否手术。 2.生活方式因素:对于生活方式不规律、经常熬夜、精神压力大等情况的患者,若乳房结节1cm,在评估结节性质为良性后,可以建议先调整生活方式,观察一段时间再决定是否手术;而对于生活方式相对健康、心态较平和的患者,可能更倾向于先定期观察。 3.基础疾病情况:如果患者合并有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等基础疾病,身体状况较差,耐受手术的能力较弱,对于1cm乳房结节的处理会更加谨慎,需综合评估手术风险与不手术的潜在风险后再做决策;若患者基础疾病控制良好,则手术相关风险相对较低,可根据结节性质等情况更积极考虑手术。

    2025-10-14 14:11:44
  • 乳腺癌患者通常有哪些症状和反应

    乳腺癌的症状包括乳房局部有无痛单发质地硬表面不光滑与周围分界不清不易推动的肿块、出现酒窝征及橘皮样改变,乳头乳晕有非妊娠期血性等溢液、乳头湿疹样癌的糜烂瘙痒等表现,腋窝淋巴结初期质硬可推动后逐渐融合与周围粘连,全身有消瘦乏力,晚期侵犯周围组织或转移至其他部位引发相应疼痛,老年患者症状常不典型多以腋窝淋巴结肿大为首诊,年轻女性肿块生长速度相对快,有乳腺癌家族史者出现相关症状需更警惕应及时就医排查以早期干预。 一、乳房局部症状 1.乳房肿块:多为无痛性、单发小肿块,质地硬、表面不光滑、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且不易推动,流行病学研究显示约80%乳腺癌患者以乳房肿块为首诊症状,其发生与乳腺上皮细胞异常增殖有关,癌细胞无序生长形成肿块。 2.乳房皮肤改变:可出现“酒窝征”,因肿瘤侵犯Cooper韧带致其缩短牵拉皮肤所致;还可出现“橘皮样改变”,系癌细胞堵塞皮下淋巴管致淋巴回流障碍、真皮水肿引发。 二、乳头乳晕改变 1.乳头溢液:非妊娠期出现血性、浆液血性等乳头溢液,乳腺癌患者乳头溢液占比约5%-10%,其中血性溢液需高度警惕乳腺癌可能,此与肿瘤组织侵犯乳管导致分泌物异常有关。 2.乳头糜烂或皮肤瘙痒:乳头湿疹样癌(Paget病)可表现为乳头糜烂、结痂、脱屑、瘙痒等,进而可致乳头回缩、凹陷,是肿瘤累及乳头乳晕区域上皮组织的结果。 三、腋窝淋巴结肿大 乳腺癌细胞经淋巴途径转移至腋窝淋巴结时可致其肿大,初期表现为同侧腋窝淋巴结质硬、可推动,随病情进展淋巴结逐渐融合、与皮肤及周围组织粘连,这是肿瘤淋巴转移的典型表现。 四、全身症状 1.消瘦、乏力:肿瘤为消耗性疾病,晚期乳腺癌患者因肿瘤细胞代谢消耗大量营养物质,且常伴进食减少,致机体营养不足,出现消瘦、乏力等全身消耗表现。 2.疼痛:晚期乳腺癌侵犯周围组织或转移至骨骼、肝脏等部位时可引发相应部位疼痛,如骨转移致骨痛、肝转移致肝区疼痛等,系肿瘤侵犯或压迫相关组织器官所致。 特殊人群方面,老年乳腺癌患者症状常不典型,乳房肿块可不明显,多以腋窝淋巴结肿大为首发症状;年轻女性乳腺癌患者乳房肿块生长速度相对较快;有乳腺癌家族史人群出现上述症状时需更高度警惕,应及时就医行相关检查排查,以早期发现乳腺癌并进行干预。

    2025-10-14 14:11:25
  • 三阴乳腺癌怎么治疗

    三阴乳腺癌的治疗包括手术(保乳手术或乳房全切术)、化疗(术前新辅助化疗、术后辅助化疗)、放疗(术后放疗),目前缺乏明确有效靶向治疗药物,老年和年轻患者治疗有不同注意事项,治疗后需长期随访监测。 乳房全切术:若不适合保乳或患者意愿选择乳房全切,也是可行的手术方式。对于一些晚期或局部进展期的三阴乳腺癌患者,乳房全切可能是主要的手术手段。 化疗 术前新辅助化疗:可使肿瘤缩小,降低分期,增加手术保乳的机会。常用的化疗方案有AC-T(多柔比星、环磷酰胺序贯多西他赛)等,三阴乳腺癌对蒽环类和紫杉类药物较为敏感,新辅助化疗在三阴乳腺癌治疗中应用较多,能通过化疗药物杀灭潜在的微转移灶。 术后辅助化疗:对于术后分期较晚等情况的三阴乳腺癌患者,术后辅助化疗可降低复发转移风险。一般会根据患者的病理分期、身体状况等选择合适的化疗方案,如以紫杉类联合蒽环类为主的方案等。 放疗 术后放疗:对于保乳术后患者,放疗是重要的辅助治疗手段,可降低局部复发率。对于腋窝淋巴结转移等情况的患者,也可能需要进行胸壁和区域淋巴结的放疗。放疗通过高能射线杀灭残留的肿瘤细胞。 靶向治疗 目前三阴乳腺癌缺乏明确的有效靶向治疗药物:与HER2阳性乳腺癌有明确的靶向药物不同,三阴乳腺癌的靶向治疗研究相对滞后,但近年来也有一些新的探索,如针对PARP抑制剂等的研究在进行中,不过目前尚无标准的靶向治疗药物广泛应用于临床。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老年患者:老年三阴乳腺癌患者身体机能下降,在治疗时需更注重对身体耐受性的评估。化疗药物的选择和剂量调整要更加谨慎,需考虑老年患者的肝肾功能等情况,手术风险评估也需更全面,术后恢复要加强护理,如注意预防术后感染等。 年轻患者:年轻三阴乳腺癌患者可能更关注生育等问题,在治疗前需与患者充分沟通生育保存等相关问题。治疗过程中要关注其心理状态,因为疾病和治疗可能对年轻患者的心理造成较大影响,必要时可给予心理支持。 随访监测 三阴乳腺癌患者治疗后需要长期随访监测。包括定期进行乳腺及区域淋巴结的检查,如乳腺超声、钼靶等;监测肿瘤标志物等。一般治疗结束后的前2-3年每3-6个月随访一次,之后可适当延长随访间隔,但需终身随访,以便及时发现复发转移情况并给予相应处理。

    2025-10-14 14:10:43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