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玲霞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擅长:乳腺癌、甲状腺癌、鼻炎癌以及肺癌等恶性肿瘤的诊治。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个人擅长
乳腺癌、甲状腺癌、鼻炎癌以及肺癌等恶性肿瘤的诊治。展开
  • 怎么治疗乳腺腺病

    乳腺腺病的观察随访为无症状或症状较轻的年轻女性定期行乳腺超声等检查观察病情变化,药物治疗是依患者情况用调节内分泌药物且需严格掌握适应证并在医生指导下,手术治疗是伴有不典型增生尤其是重度不典型增生时考虑切除,妊娠期女性需密切监测病情及相关检查,哺乳期女性要注意哺乳卫生与复查,老年患者需综合评估身体状况选影响小的治疗方式,生活方式上要保持心情舒畅、合理饮食、规律作息、适度运动以辅助控制病情。 一、观察随访 对于无症状或症状较轻的乳腺腺病患者,尤其是年轻女性,可定期进行乳腺超声等检查观察病情变化,一般建议每3~6个月复查一次,关注病灶大小、形态等变化,若病情无明显进展可继续随访。 二、药物治疗 可根据患者情况使用调节内分泌的药物,如他莫昔芬等,但需严格掌握适应证,注意可能的不良反应,用药时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依据患者具体病情评估药物使用必要性。 三、手术治疗 当乳腺腺病伴有不典型增生,尤其是重度不典型增生时,可考虑手术切除,手术方式根据病情选择,如局部病灶切除术等,手术前需充分评估患者病情及身体状况以确定合适术式。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妊娠期女性:需密切监测乳腺腺病情况,避免盲目用药,定期进行乳腺相关检查,关注病情对妊娠及哺乳的影响,若有异常及时与医生沟通。 哺乳期女性:若合并乳腺腺病,要注意哺乳卫生,防止感染,哺乳过程中观察乳腺症状变化,定期复查,根据病情调整后续处理方案。 老年患者:治疗时需综合评估身体状况,优先考虑对身体影响较小的治疗方式,充分权衡手术、药物等治疗手段的利弊,以保障患者生活质量为前提制定治疗方案。 五、生活方式调整 保持心情舒畅,避免长期精神紧张,合理饮食,减少高脂肪、高糖食物摄入,规律作息,适度运动,这些都有助于乳腺腺病的控制,可辅助病情的改善。

    2025-10-14 12:57:24
  • 乳头胀痛是怎么回事

    乳头胀痛可由生理性原因如青春期发育、月经周期变化、孕期激素影响引发,哺乳期因婴儿含接姿势不正确致乳头皲裂或乳汁淤积导致,长期穿过紧或材质不适内衣会刺激引起,还与乳腺疾病如乳腺增生(周期性经前重经后轻)、乳腺炎(哺乳期细菌感染伴红肿发热)相关。 一、生理性原因导致的乳头胀痛 1.青春期发育阶段:青春期女性乳腺开始发育,体内雌激素、孕激素等激素水平波动,会刺激乳腺组织增生,从而引发乳头胀痛,一般随着青春期发育成熟,胀痛会逐渐缓解。 2.月经周期相关:女性月经前体内激素水平变化,雌激素升高可引起乳腺组织水肿,导致乳头出现胀痛感,通常在月经来潮后激素水平恢复,胀痛会随之减轻或消失。 3.孕期:怀孕后体内激素(如雌激素、孕激素等)大幅升高,会刺激乳腺发育,为泌乳做准备,部分孕妇会出现乳头胀痛现象,这是正常的生理过程。 二、哺乳期相关的乳头胀痛 1.婴儿含接姿势不正确:哺乳期婴儿含接乳头姿势不当,会过度摩擦乳头,导致乳头皲裂,进而引起乳头胀痛,同时可能伴有乳头破损处的疼痛不适。 2.乳汁淤积:若哺乳期乳汁排出不畅,造成乳汁淤积在乳腺内,会使乳房肿胀,也可牵连引发乳头胀痛,还可能伴有乳房局部硬结等表现。 三、内衣因素导致的乳头胀痛 长期穿着过紧或材质不适的内衣,会对乳头产生持续的机械性摩擦刺激,从而引起乳头胀痛,选择合适宽松、舒适材质的内衣有助于缓解此类胀痛。 四、乳腺疾病相关的乳头胀痛 1.乳腺增生:乳腺增生是常见的乳腺良性疾病,与内分泌失调有关,患者常出现周期性的乳头胀痛,疼痛多在月经前加重,月经后减轻,通过乳腺超声等检查可辅助诊断。 2.乳腺炎:多见于哺乳期女性,多因细菌感染引起,除乳头胀痛外,还常伴有乳房红肿、发热等症状,炎症反应会导致乳头周围组织受影响而出现胀痛。

    2025-10-14 12:56:27
  • 断奶要涨几天

    断奶时乳房涨奶时长一般3-7天,受个体差异(如乳腺管通畅度、乳汁分泌量)影响,涨奶期间一般人群要避免挤压乳房、穿宽松内衣、适当热敷,哺乳期女性要保持心情舒畅、调整饮食,有乳腺疾病史女性要密切关注乳房变化,异常及时就医。 个体差异影响涨奶时长 产妇自身情况:如果产妇的乳腺管相对较通畅,那么涨奶持续的时间可能会相对短一些;反之,如果产妇的乳腺管存在一定程度的不通畅,涨奶时间可能会延长。例如,有些产妇本身乳腺发育良好,乳腺管较为通畅,可能3天左右涨奶情况就会明显缓解;而有些产妇可能乳腺管不通畅,涨奶时间可能会持续5-7天甚至更久。 乳汁分泌量:如果产妇在断奶前乳汁分泌量较多,那么断奶后涨奶的时间往往会更长。因为乳汁分泌量多,乳房内储存的乳汁量较大,需要更长的时间来被身体吸收和代谢。比如,一位乳汁分泌特别旺盛的产妇,断奶后涨奶时间可能会接近7天,而乳汁分泌量较少的产妇,涨奶时间可能在3-4天就会明显减轻。 涨奶期间的注意事项 一般人群:涨奶期间要注意避免挤压乳房,穿着宽松舒适的内衣,减少对乳房的刺激。可以适当进行乳房的热敷,但要注意温度不宜过高,以免烫伤皮肤,热敷时间一般每次15-20分钟左右,每天可进行2-3次,通过热敷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涨奶不适。 特殊人群 哺乳期女性:断奶期间要注意保持心情舒畅,避免过度焦虑,因为情绪波动可能会影响乳汁的分泌和身体对涨奶的适应。同时,要注意饮食调整,减少汤类等容易促进乳汁分泌食物的摄入。 有乳腺疾病史的女性:如果本身有乳腺增生等乳腺疾病,断奶期间涨奶可能会加重乳房的不适症状。这类女性更要密切关注乳房的变化,如果涨奶期间出现乳房红肿、疼痛加剧、发热等异常情况,要及时就医,因为可能存在乳腺炎等并发症的风险。

    2025-10-14 12:55:14
  • 乳晕出现小疙瘩是怎么回事

    乳晕上的小疙瘩多为蒙氏结节属正常生理结构妊娠期哺乳期因激素变化增大正常,皮肤炎症因素有清洁不到位致的毛囊炎伴红肿疼痛和过敏等致的湿疹有小疙瘩瘙痒皮疹,部分乳腺疾病也可伴随但少见,孕期女性乳晕小疙瘩多为激素变化增大正常需保持清洁选宽松内衣,哺乳期女性要注重乳头乳晕卫生防感染出现异常需警惕,非孕期女性小疙瘩持续不消伴异常需就医做乳腺检查排查病理因素。 一、正常生理结构相关 乳晕上的小疙瘩多为蒙氏结节,这是乳晕区域特有的皮脂腺。在妊娠期、哺乳期时,受体内激素水平变化影响,蒙氏结节会增大,属于正常生理现象,一般无明显不适症状,主要是为了在哺乳期分泌油脂润滑乳头,利于哺乳。 二、皮肤炎症因素 1.毛囊炎:若乳晕局部皮肤清洁不到位,细菌等病原体容易感染毛囊,引发毛囊炎,表现为乳晕处出现小疙瘩,常伴红肿、疼痛等症状,多因局部卫生状况差导致细菌侵入毛囊引起。 2.湿疹:过敏体质者接触过敏原(如衣物材质、护肤品等)、局部长期处于潮湿环境等,可诱发乳晕湿疹,出现小疙瘩、瘙痒、皮疹等表现,是皮肤的过敏反应所致。 三、其他可能情况 部分乳腺增生等乳腺疾病也可能伴随乳晕局部小疙瘩表现,但相对少见,通常还会伴有乳房周期性胀痛等其他症状,需结合具体伴随表现进一步排查。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孕期女性:乳晕小疙瘩多为蒙氏结节因激素变化增大,属正常生理现象,需注意保持乳晕局部清洁,选择宽松舒适的内衣,减少对乳晕的刺激。 哺乳期女性:要尤其注重乳头乳晕卫生,每次哺乳前后清洁乳晕,预防感染,若出现乳晕小疙瘩伴红肿热痛等情况,需警惕感染可能,及时关注局部变化。 非孕期女性:若乳晕小疙瘩持续不消退,或伴有疼痛、乳头溢液、乳房肿块等异常表现,应及时就医进行乳腺相关检查,排查是否存在病理性因素。

    2025-10-14 12:54:51
  • 哺乳期挤奶了怎么办,有什么能快速疏通的好方法

    哺乳期缓解乳房问题可哺乳前用温毛巾热敷促进血液循环利于乳汁流动,哺乳后轻微肿胀用冷毛巾冷敷,让婴儿充分吸吮堵塞部位,婴儿吸吮力不足用吸奶器适度吸奶且负压不宜过大并配合从外侧向乳头方向按摩,采用螺旋式按摩法从乳房根部向乳头方向轻轻按摩,力度适中并可配合挤压动作,交替按摩不同区域,保持心情舒畅、充足休息、合理饮食,避免油腻辛辣食物,挤奶后出现异常及时就医,操作时注意手部清洁防止细菌感染。 一、物理缓解与局部护理 1.热敷与冷敷结合:哺乳前可用40℃左右温毛巾热敷乳房3~5分钟,促进血液循环,利于乳汁流动;哺乳后若有轻微肿胀,可使用冷毛巾冷敷15分钟左右,减轻局部肿胀感。需注意热敷温度不宜过高,避免烫伤皮肤,冷敷时间也不宜过长,防止引起不适。 2.正确哺乳或挤奶操作:让婴儿充分吸吮堵塞部位,若婴儿吸吮力不足,可使用吸奶器适度吸奶,但要注意吸奶器的负压不宜过大,避免损伤乳头及乳腺组织。吸奶过程中可配合轻柔按摩,从乳房外侧向乳头方向缓慢按摩。 二、按摩疏通技巧 洗净双手后,采用螺旋式按摩法,从乳房根部向乳头方向轻轻按摩,力度以能感受到乳腺组织的移动但无明显疼痛为宜。按摩时可配合轻柔的挤压动作,帮助松动堵塞的乳块,但要避免过度用力,防止造成乳腺组织损伤。同时,可交替按摩乳房不同区域,确保全面疏通。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哺乳期妈妈需保持心情舒畅,焦虑情绪可能影响乳汁分泌与疏通,应尽量放松心态;保证充足休息,合理安排作息,避免过度劳累;饮食上避免食用可能导致乳汁淤积的油腻、辛辣食物,保持营养均衡。若挤奶后出现发热、乳房红肿疼痛加剧、乳头有异常分泌物等情况,可能提示乳腺炎等疾病,需及时就医,避免延误病情。此外,操作过程中要注意手部清洁,防止细菌感染乳腺组织。

    2025-10-14 12:53:36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