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玲霞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擅长:乳腺癌、甲状腺癌、鼻炎癌以及肺癌等恶性肿瘤的诊治。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个人擅长
乳腺癌、甲状腺癌、鼻炎癌以及肺癌等恶性肿瘤的诊治。展开
  • 副乳有危害吗

    副乳可致腋下等部位异常隆起影响穿着美观带来心理困扰,其由乳腺组织构成有发生乳腺增生、乳腺炎、副乳腺癌等风险,女性月经前期或孕期副乳可出现胀痛等不适,有家族乳腺疾病史人群需更密切关注副乳变化定期做乳腺相关检查。 一、外观影响方面 副乳可表现为腋下、腋前或胸壁等部位的异常隆起,影响穿着美观,尤其当穿着紧身衣物或夏季穿着较单薄衣物时,副乳的存在会较为明显,给患者带来心理上的困扰,影响自信心。 二、乳腺疾病风险方面 副乳是由乳腺组织构成,因此具有发生乳腺相关疾病的潜在风险。其一,可能出现乳腺增生,表现为副乳区域周期性的胀痛,尤其在月经前期症状可能加重;其二,存在发生乳腺炎的可能,虽然相对正常乳腺发生乳腺炎的概率无显著差异,但仍有患病风险;其三,有研究指出副乳腺癌的发病率虽低,但确实存在,据相关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副乳腺癌占所有乳腺癌的比例极低,但仍需引起重视,因其病理特征与正常乳腺来源的乳腺癌有相似性,诊断及治疗需遵循相应的肿瘤诊疗规范。 三、特殊时期不适方面 在女性月经前期或孕期,体内激素水平发生变化,可导致副乳出现胀痛等不适症状,尤其孕期时,激素波动更为明显,副乳胀痛可能会影响孕妇的生活质量,出现睡眠不佳、情绪烦躁等情况。对于孕期女性,需注意选择宽松舒适的衣物,减少对副乳的压迫,以缓解不适;而对于月经前期副乳胀痛明显的女性,可通过调整生活方式,如保持心情舒畅、规律作息等方式来减轻症状。另外,有家族乳腺疾病史的人群,副乳发生乳腺疾病的风险相对更高,这类人群应更加密切关注副乳的变化,定期进行乳腺相关检查,如乳腺超声等,以便早期发现可能出现的病变。

    2025-10-14 12:36:59
  • 乳腺腺病如何治疗 介绍3个治疗乳腺腺病的妙招

    乳腺腺病患者需定期行乳腺超声等检查监测病情变化不同年龄等可调整随访频率,要保持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睡眠、合理饮食减少高脂高糖食物摄入增加蔬果等维持健康体重,还需保持心情舒畅通过适当运动社交活动缓解压力特殊人群尤要注重心理调节家人给予支持。 一、定期随访观察 对于无明显症状或症状较轻的乳腺腺病患者,需定期进行乳腺超声等检查以监测病情变化。一般建议每3~6个月复查一次乳腺超声,通过观察乳腺组织的形态、结构等情况评估病情进展。不同年龄患者随访频率可适当调整,例如年轻患者病情稳定时可适当延长随访间隔;年龄较大且有乳腺癌家族史等高危因素的患者则需更密切随访;有既往乳腺病史者也需通过定期随访及时发现可能出现的病变转化等情况。 二、调整生活方式 保持规律作息,成年人建议每日保证7~8小时充足睡眠,避免长期熬夜。长期熬夜会打乱人体内分泌节律,影响激素平衡,可能加重乳腺腺病症状。同时需合理饮食,减少高脂肪、高糖食物摄入,增加蔬菜、水果等富含维生素和膳食纤维食物的摄取,维持健康体重,这对改善乳腺腺病有积极作用。不同性别在生活方式调整上总体遵循此原则,女性在月经周期等特殊生理阶段更需注重生活方式对乳腺的影响。 三、心理调节 保持心情舒畅,避免长期处于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中。可通过适当运动(如每周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像快走、慢跑等)、社交活动等缓解压力。心理状态对乳腺腺病影响显著,长期不良心理状态可导致内分泌失调,加重症状。特殊人群如更年期女性,因体内激素水平变化大,更易出现情绪波动,需特别注重心理调节,家人应给予更多关心支持,帮助其保持良好心态。

    2025-10-14 12:36:31
  • 四种消除副乳的方法

    通过针对性锻炼增强胸部及腋下肌肉力量紧实相关部位改善副乳外观,久坐人群利用工作间隙简单拉伸促进局部血液循环,选择具备良好侧收与托举功能且贴合尺寸合适的内衣调整胸部位置,采用正确手法从腋下向胸部方向轻柔按摩促进淋巴循环及脂肪代谢,手术有吸脂和切除等,存在感染出血等风险,术前需全面评估,术后遵医生康复建议且不同年龄恢复有差异。 一、运动锻炼 通过针对性锻炼增强胸部及腋下肌肉力量,紧实相关部位以改善副乳外观。例如进行俯卧撑、扩胸运动等,每周建议锻炼3~5次,每次20~30分钟,运动强度以自身可承受且不感过度疲劳为宜。久坐人群可利用工作间隙进行简单拉伸,如伸展手臂、转动肩膀等,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减少脂肪堆积风险。 二、穿戴合适内衣 选择具备良好侧收与托举功能的内衣,可调整胸部位置,防止脂肪外溢形成副乳。穿戴时需确保内衣贴合胸部,尺寸合适,避免过紧或过松。不同年龄段女性应按需选择,如青春期女性选舒适透气款,中年女性侧重支撑功能款。 三、按摩推拿 采用正确手法刺激相关经络与部位,促进淋巴循环及脂肪代谢。如从腋下向胸部方向轻柔按摩,每次10~15分钟,每天2~3次,按摩力度适中。有乳腺疾病史人群按摩前需咨询医生,避免加重病情。 四、手术治疗 包括吸脂手术与切除手术等。吸脂手术通过负压吸引吸出副乳脂肪,创伤较小;切除手术直接切除多余乳腺组织与皮肤,适用于副乳较大、影响外观或伴不适症状者。手术存在感染、出血等风险,术前需全面评估,术后遵循医生康复建议。不同年龄人群术后恢复有差异,年轻人群恢复相对较快,老年人群需更谨慎,注重预防感染与促进伤口愈合。

    2025-10-14 12:35:59
  • 正常乳房摸起来是什么样的

    正常乳房质地柔软弹性好且触感均匀无异常包块,青春期随发育饱满质地柔软有韧性,育龄期月经周期有轻度胀感但均匀无异常,绝经后组织松弛仍无异常硬结,男性乳房柔软无异常硬结,若有质地改变需及时就医排查。 一、质地与弹性表现 正常乳房质地呈现柔软且富有弹性的特点,用手指轻按乳房组织时,可感受到适度的回弹,如同触摸柔软的橡胶但又不失柔和,这种弹性反映了乳房组织的正常生理状态,是乳腺腺体及脂肪组织正常构成的体现。 二、触感均匀性特征 乳房各部位触感应保持均匀一致,无明显区域硬度差异。从乳房外上象限、内上象限、外下象限至内下象限进行触摸时,手感无显著不同,这是因为乳房组织在正常生理情况下分布均匀,乳腺腺体与脂肪组织比例协调。 三、无异常包块情况 触摸正常乳房时,不应触及明显的结节、肿块。若存在正常乳腺小叶,其质地相对柔软且呈片状分布,与异常包块的边界清晰、质地坚硬或有固定感不同,正常情况下乳腺小叶触摸时无明显突兀感且活动度良好。 四、不同人群的正常乳房触感特点 1.青春期女性:随乳房发育逐渐饱满,此时乳房质地相对柔软,因乳腺组织开始增生但尚未完全成熟,触感呈现柔软且有一定韧性的状态; 2.育龄期女性:月经周期中受激素影响可能有轻度胀感,但触摸时仍为均匀质地,一般在月经结束后胀感会缓解,整个育龄期乳房保持柔软弹性且无异常包块; 3.绝经后女性:卵巢功能衰退致乳房组织逐渐松弛,触感较育龄期更为松软,但仍应无异常硬结,若出现质地改变需警惕异常情况; 4.男性:正常男性乳房质地柔软,无明显腺体增厚或异常包块,若触摸到异常硬结需及时就医排查。

    2025-10-14 12:34:26
  • 奶头乳晕变小的原因是什么

    乳晕乳头变小可因年龄增长致中老年后激素下降出现生理性萎缩,也可因短时间体重明显下降使乳房脂肪减少,还可因妊娠哺乳结束后激素恢复出现退行性变化,少数因内分泌疾病致激素水平异常影响且常伴其他相关症状需结合检查诊断。 一、年龄相关因素 随着年龄增长,人体内分泌状态逐渐发生变化。进入中老年后,体内雌激素等激素水平呈现下降趋势,乳房组织会出现一定程度的生理性萎缩,乳晕及乳头部分也会随之相对变小,这是正常的生理退变过程,不同个体因衰老进程差异,乳晕乳头变小的程度会有所不同。 二、体重变化影响 当人体在短时间内体重明显下降,尤其是体脂含量大幅减少时,乳房部位的脂肪组织随之减少,乳晕乳头会因周围脂肪组织的减少而相对变小。例如通过节食、运动等方式快速减重的人群,体重恢复到正常范围后,乳晕乳头大小可能趋于稳定,但若体重波动较大,乳晕乳头大小可能反复变化。 三、妊娠哺乳结束后 女性在孕期和哺乳期,体内雌激素、孕激素等水平显著升高,会刺激乳房发育,导致乳晕乳头增大变黑以适应哺乳需求。而在妊娠结束、哺乳期停止后,激素水平逐渐恢复至非孕期状态,乳房组织包括乳晕乳头会经历退行性变化,逐渐缩小恢复至孕前或更接近未孕时的大小,这是身体激素调节和生理恢复的正常过程。 四、内分泌疾病影响 某些内分泌疾病可能导致激素水平异常,进而影响乳晕乳头大小。例如垂体疾病可能影响促性腺激素等的分泌,甲状腺功能减退等也可能通过影响整体激素代谢间接导致乳晕乳头大小改变,但此类情况相对少见,通常会伴随其他内分泌相关症状,如月经紊乱、代谢异常等,需结合内分泌检查明确诊断。

    2025-10-14 12:33:52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