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玲霞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擅长:乳腺癌、甲状腺癌、鼻炎癌以及肺癌等恶性肿瘤的诊治。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个人擅长
乳腺癌、甲状腺癌、鼻炎癌以及肺癌等恶性肿瘤的诊治。展开
  • 乳房的解剖结构

    乳房包括外部的乳头、乳晕等结构和内部的乳腺组织、脂肪组织、结缔组织,其血液供应有动脉和静脉,淋巴回流有流向腋窝淋巴结、胸骨旁淋巴结、膈下淋巴结前组等途径,各部分结构、功能及相关生理病理意义不同。 乳房的内部结构 1.乳腺组织 乳腺由15-20个乳腺叶组成,每个乳腺叶又分为若干个乳腺小叶,乳腺小叶由小乳管和腺泡组成,是乳腺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腺泡是泌乳的部位,小乳管汇合成乳管,多个乳管汇向乳头,在近乳头处扩大成乳窦,乳窦再汇合成输乳管,开口于乳头。 乳腺组织的发育受体内激素水平影响,青春期后在雌激素等作用下开始发育,妊娠期在雌激素、孕激素等协同作用下进一步发育,为泌乳做准备。对于不同年龄的女性,乳腺组织的结构和功能状态不同,青春期女性乳腺组织处于逐渐发育阶段,绝经后女性乳腺组织会逐渐萎缩。 2.脂肪组织 乳房内脂肪组织较多,脂肪组织的多少决定了乳房的大小,脂肪组织对乳腺组织起支撑和保护作用。不同体型的女性乳房中脂肪组织含量有差异,一般体型较丰满的女性乳房中脂肪组织比例相对较高。 3.结缔组织 包括浅筋膜和深筋膜。浅筋膜浅层位于皮下,深层位于乳腺的深面,它们对乳腺组织起固定作用,使乳房能保持在胸前一定位置,避免过度移动。结缔组织的结构和强度在不同个体间有差异,这可能与遗传等因素有关。例如,某些遗传因素可能导致结缔组织相对薄弱,增加乳房下垂的风险。 乳房的血液供应 1.动脉供应 主要来自胸廓内动脉的穿支、腋动脉的分支胸外侧动脉和肩胛下动脉的分支。胸廓内动脉的穿支分布于乳房内侧部分,胸外侧动脉供应乳房外侧和上部,肩胛下动脉的分支供应乳房下部。不同部位的动脉供应为乳房组织提供营养物质,在女性不同生理阶段,如妊娠期,乳房血液供应会增加以满足乳腺组织增生和泌乳的需求,此时血管会相应扩张,血流量增多。 2.静脉回流 静脉与动脉伴行,乳房的静脉血主要回流至胸廓内静脉、腋静脉和奇静脉系统。静脉回流的顺畅与否关系到乳房组织的代谢产物排出,若静脉回流受阻,可能导致乳房组织水肿等情况,例如长期穿着过紧的内衣可能影响乳房局部静脉回流。 乳房的淋巴回流 1.乳房外侧部和中央部的淋巴 流向腋窝淋巴结,这是乳房淋巴回流的主要途径。腋窝淋巴结又分为胸肌淋巴结、肩胛下淋巴结、中央淋巴结和尖淋巴结等,乳房的淋巴通过这些淋巴结群进行过滤等免疫相关活动。对于女性来说,腋窝淋巴结的状态在乳腺癌的诊断和分期中具有重要意义,因为乳腺癌细胞常经此途径转移。 2.乳房内侧部的淋巴 流向胸骨旁淋巴结,部分淋巴可通过肋间淋巴管流向对侧腋窝淋巴结。胸骨旁淋巴结位于胸骨两侧,乳房内侧部的淋巴经此回流,这也是乳腺癌转移可能涉及的途径之一。 3.乳房下部的淋巴 可流向膈下淋巴结前组,继而到达肝上面。了解乳房淋巴回流对于乳腺癌的淋巴转移途径分析以及治疗方案的制定非常关键,例如在乳腺癌手术中,常需要清扫相关淋巴结以防止肿瘤转移。

    2025-10-14 16:05:02
  • 乳房硬块如何消除

    乳房硬块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青春发育期因激素变化、孕期为哺乳准备出现的硬块属生理现象,注意生活方式即可;乳腺增生、纤维腺瘤、乳腺炎导致的硬块为病理情况,分别需调整生活方式、定期复查或手术、热敷引流等处理;无论年龄性别发现乳房硬块都应及时就医,明确性质后采取相应合适措施保障乳房健康。 一、生理性乳房硬块的处理 (一)青春发育期乳房硬块 青春发育期的女性,由于体内激素水平变化,乳腺开始发育,可能会出现乳房硬块,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一般随着身体发育成熟,硬块会逐渐消退。此阶段要选择合适的内衣,避免过紧压迫乳房,同时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保证充足睡眠,均衡饮食,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食物,有助于身体正常发育。 (二)孕期乳房硬块 孕期女性乳房为哺乳做准备,乳腺组织增生,可能出现硬块。孕妇要选择舒适的孕妇内衣,每天可适当轻柔按摩乳房,促进血液循环,但要注意力度适中。同时要定期进行产检,关注乳房及身体的变化。 二、病理性乳房硬块的处理 (一)乳腺增生导致的硬块 乳腺增生是常见的乳腺疾病,与内分泌失调有关。对于轻度乳腺增生引起的硬块,可通过调整生活方式来改善,如保持心情舒畅,避免长期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因为不良情绪会影响内分泌,加重乳腺增生。还可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如慢跑、瑜伽等,每周坚持一定时间,有助于调节身体内分泌,缓解乳腺增生相关症状。对于症状较明显的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相应治疗,但不自行随意用药。 (二)乳腺纤维腺瘤引起的硬块 乳腺纤维腺瘤是良性肿瘤,若硬块较小且无明显症状,可定期复查乳腺超声,观察硬块变化情况。一般建议每3-6个月复查一次,了解硬块大小、形态等有无变化。如果硬块较大或生长较快,可考虑手术切除。对于年轻女性,在手术前要充分与医生沟通,了解手术相关情况及术后对乳房外观等的影响。 (三)乳腺炎导致的硬块 哺乳期乳腺炎较为常见,多因乳汁淤积合并细菌感染引起。早期可通过热敷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硬块,每次热敷15-20分钟,每天可多次热敷。同时要保持乳汁排出通畅,可让婴儿多吸吮,或使用吸奶器吸出乳汁。如果形成脓肿,则需要及时就医,可能需要进行脓肿切开引流手术。非哺乳期乳腺炎相对复杂,需要根据具体病情进行相应治疗,如抗感染、抗炎等治疗措施,患者要遵循医生的治疗方案进行规范治疗。 三、就医建议 如果发现乳房硬块,无论年龄、性别,都应及时就医。医生会通过详细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乳腺超声、钼靶等检查手段明确硬块性质。对于不同年龄人群,就医侧重点有所不同,年轻女性乳房硬块良性可能性相对大,但也不能忽视;中年及老年女性乳房硬块要更加警惕恶性病变可能。比如40岁以上女性发现乳房硬块,更要重视,尽快完善相关检查以排除乳腺癌等严重疾病。总之,及时就医明确乳房硬块性质是正确处理的关键步骤,根据不同病因采取相应合适的处理措施才能更好地消除乳房硬块,保障乳房健康。

    2025-10-14 16:03:55
  • 乳房里有个硬块不疼怎么回事

    乳腺常见疾病包括乳腺纤维腺瘤、乳腺囊性增生病、乳腺癌、脂肪坏死、导管内乳头状瘤。乳腺纤维腺瘤因乳腺小叶内纤维细胞对雌激素敏感性异常增高致,青年女性多见,触诊圆形或椭圆、光滑坚韧等,超声呈低回声区;乳腺囊性增生病因体内女性激素代谢障碍致,中年女性多见,乳房可及多结节、胀痛与月经周期有关,超声见导管扩张无回声区;乳腺癌多因素致,40-60岁女性多见,早期无痛单发小肿块硬等,钼靶及MRI有相应表现;脂肪坏死多有乳房外伤史,肿块在外伤部位、质地硬、边界不清,超声见不均质低回声区;导管内乳头状瘤因雌激素水平过高致,经产妇多见,乳头溢液、乳晕区可及小结节,超声见导管内乳头状结构。 一、乳腺纤维腺瘤 1.成因:主要是由于乳腺小叶内的纤维细胞对雌激素的敏感性异常增高,可能与纤维细胞所含雌激素受体的量或质的异常有关。雌激素是本病发生的刺激因子,所以纤维腺瘤发生于卵巢功能期。 2.特点:多见于青年女性,触诊时多为圆形或椭圆形,表面光滑,质地坚韧,边界清楚,与皮肤和周围组织无粘连,活动度大,月经周期对其大小无影响。超声检查可显示肿瘤呈圆形或椭圆形低回声区,边界清晰、光滑,内部回声均匀。 二、乳腺囊性增生病 1.成因:是乳腺导管和小叶在结构上的退行性和进行性变化,与体内女性激素代谢障碍,尤其是雌、孕激素比例失调有关。 2.特点:常见于中年女性,乳房内可触及多个大小不等的结节,质地韧或硬,呈片状或结节状,部分患者有乳房胀痛,且疼痛与月经周期有关,月经前疼痛加重,月经后缓解。超声检查可见乳腺导管扩张,呈大小不等的无回声区,边界不清晰。 三、乳腺癌 1.成因:乳腺癌的发生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如遗传因素(某些基因突变,如BRCA1、BRCA2基因)、内分泌因素(月经初潮早、绝经晚、未生育或未哺乳等)、生活方式因素(高脂饮食、肥胖、长期大量饮酒等)。 2.特点:多见于40-60岁的女性,早期乳腺癌可表现为乳房内无痛性单发小肿块,质地硬,表面不光滑,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活动度差。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乳房皮肤橘皮样改变、乳头凹陷、乳头溢液等。钼靶X线检查可见边界不规则或呈毛刺状的肿块,有时可见细小钙化灶;乳腺磁共振成像(MRI)对乳腺癌的诊断敏感性较高。 四、脂肪坏死 1.成因:多有乳房外伤史,如撞击、挤压等,外伤后脂肪组织发生坏死,形成硬块。 2.特点:有明确的乳房外伤史,肿块可位于外伤部位,质地较硬,边界可能不太清楚,部分患者可能伴有局部皮肤改变,但一般无疼痛症状。超声检查可显示为不均质的低回声区,边界不清。 五、导管内乳头状瘤 1.成因:可能与雌激素水平过高有关,导管内的上皮细胞增生形成乳头状新生物。 2.特点:多见于经产妇,40-50岁多见,主要表现为乳头溢液,多为血性或浆液性,有时可在乳晕区触及小结节,质地较软,按压肿块时可引起乳头溢液,超声检查可见导管内的乳头状结构。

    2025-10-14 16:02:12
  • 乳房突然疼痛有硬块是什么原因

    乳房突然疼痛伴有硬块可由生理性和病理性因素引起。生理性因素包括青春期乳房发育及月经周期相关;病理性因素有乳腺增生、乳腺炎(分哺乳期和非哺乳期)、乳腺纤维腺瘤、乳腺癌,不同病因有不同特点及应对建议。 一、生理性因素 (一)青春期乳房发育 女性在青春期时,体内激素水平发生显著变化,雌激素水平升高会刺激乳腺组织增生,可能导致乳房突然疼痛且有硬块。一般来说,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随着身体发育成熟,激素水平逐渐稳定,症状多会缓解。比如,12-18岁的女性在乳房发育过程中较易出现此类情况,此阶段应选择合适的内衣,减少对乳房的压迫。 (二)月经周期相关 在月经前期,女性体内雌激素、孕激素水平波动较大,乳腺组织会出现生理性增生和水肿,从而导致乳房突然疼痛伴有硬块。通常月经来潮后,激素水平逐渐恢复正常,乳房的症状也会随之减轻或消失。不同女性月经周期中症状的严重程度可能有所不同,一般育龄期女性较为常见这种因月经周期引起的乳房变化。 二、病理性因素 (一)乳腺增生 乳腺增生是一种常见的乳腺疾病,主要与内分泌失调有关。体内雌激素相对过多,会导致乳腺实质增生过度和复旧不全。患者可表现为乳房疼痛,疼痛具有周期性,与月经周期相关,同时可触及乳腺肿块,肿块大小不一,质地韧或硬。乳腺增生在中青年女性中发病率较高,约占乳腺疾病的70%左右。患者需要保持心情舒畅,避免精神紧张,定期进行乳腺检查,观察病情变化。 (二)乳腺炎 1.哺乳期乳腺炎:多见于产后哺乳期的女性,尤其是初产妇。主要是由于乳汁淤积,细菌入侵感染引起。细菌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患者乳房会出现红、肿、热、痛等症状,同时可触及硬块,伴有发热等全身症状。比如,产后女性如果哺乳姿势不正确、乳头破损等,容易引发哺乳期乳腺炎。此时需要及时排空乳汁,局部热敷等处理,若感染严重可能需要就医使用抗生素等治疗,但应避免影响哺乳。 2.非哺乳期乳腺炎:发病原因较为复杂,可能与自身免疫、导管扩张等因素有关。患者乳房也会出现疼痛、硬块等表现,症状可能持续不缓解,需要进一步检查明确诊断并进行相应治疗。 (三)乳腺纤维腺瘤 是一种常见的乳腺良性肿瘤,多见于青年女性。一般为单发,也可多发,肿块多为圆形或椭圆形,质地韧,边界清楚,活动度好,通常无明显疼痛,但也有部分患者会出现乳房突然疼痛伴有硬块的情况。乳腺纤维腺瘤的发生与雌激素水平失衡有关,对于较小的纤维腺瘤可以定期观察,较大的纤维腺瘤可能需要手术切除。 (四)乳腺癌 乳腺癌好发于中老年女性,但近年来年轻女性发病也有增多趋势。乳腺癌早期可能表现为乳房无痛性肿块,但也有部分患者会出现乳房突然疼痛伴有硬块的情况,肿块质地硬,边界不清,活动度差。乳腺癌的发生与遗传因素、内分泌因素、生活方式等多种因素有关。如果发现乳房有异常硬块且疼痛,应高度重视,及时就医进行乳腺超声、钼靶等检查,必要时进行活检明确诊断。

    2025-10-14 16:00:58
  • 乳腺增生症吃什么好

    乳腺健康饮食需摄入富含维生素的蔬菜水果、全谷物豆类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及坚果深海鱼等健康脂肪类食物,要避免高盐高糖高脂食物,哺乳期女性需保证营养均衡并避刺激性食物,更年期女性应增植物雌激素食物、控脂肪糖分、保持清淡多蔬果以维持营养平衡缓解乳腺增生不适。 一、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1.蔬菜类:西兰花、胡萝卜等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E等。维生素C具有抗氧化作用,可帮助维持乳腺组织的正常代谢;维生素E能调节内分泌,对乳腺健康有益。例如,西兰花中每100克含维生素C约51毫克,能为身体补充所需维生素。 2.水果类:橙子、草莓等是不错的选择。橙子富含维生素C,每100克橙子约含33毫克维生素C,有助于增强机体免疫力,对乳腺增生症的改善可能有一定辅助作用;草莓含有多种维生素及矿物质,对维持身体生理平衡有帮助。 二、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 1.全谷物:燕麦、糙米等全谷物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膳食纤维可促进肠道蠕动,帮助身体排出毒素,从而间接调节体内激素水平。以燕麦为例,每100克燕麦含膳食纤维约10.6克,长期食用有助于维持身体的代谢平衡。 2.豆类:黑豆、红豆等豆类富含膳食纤维和植物蛋白。豆类中的植物雌激素具有双向调节作用,可在一定程度上平衡体内雌激素水平,对乳腺增生症的缓解有积极意义。例如,每100克黑豆含膳食纤维约10.2克,适量食用豆类食品对乳腺健康有益。 三、健康脂肪类食物 1.坚果:杏仁、核桃等坚果富含不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有助于维持乳腺组织的正常结构和功能,对乳腺健康有保护作用。如每100克核桃含不饱和脂肪酸约43.6克,适量食用坚果可获取有益的脂肪酸。 2.深海鱼:三文鱼、沙丁鱼等深海鱼含有丰富的Omega-3脂肪酸。Omega-3脂肪酸具有抗炎作用,能够调节体内激素代谢,对乳腺增生症的改善可能有帮助。例如,三文鱼中Omega-3脂肪酸含量较高,适量摄入深海鱼可补充此类有益脂肪酸。 四、需避免的食物 1.高盐食物:腌制食品如咸菜、腌肉等,高盐饮食会影响体内水钠代谢平衡,可能加重乳腺增生相关的不适症状。 2.高糖食物:糖果、甜饮料等高糖食品,过多摄入会导致血糖波动,影响内分泌系统,不利于乳腺健康。 3.高脂食物:油炸食品、动物内脏等高脂食物,过量食用会使体内脂肪堆积,干扰激素代谢,可能加重乳腺增生的状况。 五、特殊人群饮食注意事项 1.哺乳期女性:需保证充足的营养摄入以维持乳汁分泌,但要注意避免食用可能引起乳腺不适的刺激性食物,同时确保饮食均衡,多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的食物,如牛奶、鸡蛋、新鲜蔬菜等,以保证自身和婴儿的健康。 2.更年期女性:由于雌激素水平波动较大,饮食上更要注重调节。可适当增加富含植物雌激素的食物摄入,如豆类及其制品,同时控制脂肪和糖分的摄入,保持饮食清淡,多吃蔬菜水果,维持身体的营养平衡,缓解更年期相关的乳腺增生不适。

    2025-10-14 15:59:58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