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艳梅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擅长:小儿急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狼疮性肾炎、乙肝病毒相关性肾炎、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诊断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个人擅长
小儿急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狼疮性肾炎、乙肝病毒相关性肾炎、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诊断展开
  • 十个月宝宝睡眠时间是多少

    十个月宝宝每天睡眠时间通常在12-16小时左右有个体差异,受个体差异、生活环境(温度、安静程度)、日常活动(白天活动量、睡前状态)影响,充足睡眠对其生长发育重要,若睡眠时间异常且伴不良症状需及时就医,调整环境和习惯要以宝宝舒适度为先。 一、十个月宝宝的睡眠时间总体情况 十个月宝宝每天的睡眠时间通常在12-16小时左右,但存在个体差异。一般来说,大部分十个月宝宝白天可能会有2-3次小睡,每次小睡时长大概在1-3小时不等,夜间睡眠时长约为10-12小时。 二、影响十个月宝宝睡眠时间的因素 (一)个体差异 不同宝宝之间存在个体差异,有的宝宝天生精力相对旺盛,可能睡眠时间会略少些;而有的宝宝比较文静,睡眠时间可能会稍多一些。这与宝宝自身的神经系统发育情况等有关,神经系统发育相对成熟度不同会导致睡眠时间有差异。 (二)生活环境 1.环境温度:如果宝宝睡眠的环境温度不适宜,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宝宝的睡眠。比如环境温度过高,宝宝会感觉燥热,难以入睡或者睡眠不踏实;环境温度过低,宝宝会因为寒冷而睡不安稳,正常的睡眠时长就会受到影响。一般适宜的睡眠环境温度在22-25℃左右。 2.环境安静程度:嘈杂的环境会干扰宝宝的睡眠,使宝宝容易惊醒,从而影响总的睡眠时间。所以营造一个相对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很重要,有利于宝宝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 (三)日常活动 1.白天活动量:如果宝宝白天活动量过少,可能会导致夜间睡眠不安稳或者睡眠时间减少;但如果白天活动量过大,宝宝过于疲劳,也可能会影响夜间睡眠质量和时长。合理安排宝宝白天的活动量,有助于宝宝获得良好的夜间睡眠。 2.睡前状态:如果宝宝睡前过于兴奋,比如玩得很嗨或者受到了较强的刺激,那么宝宝入睡会比较困难,即使入睡后也可能睡眠不踏实,进而影响总的睡眠时间。所以在宝宝睡前应该营造一个安静、舒缓的氛围,帮助宝宝平稳入睡。 三、保证十个月宝宝充足睡眠的重要性 充足的睡眠对十个月宝宝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睡眠是宝宝身体生长激素分泌的重要时期,良好的睡眠有助于宝宝骨骼、肌肉等组织的生长发育。同时,充足的睡眠也有利于宝宝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完善,对宝宝的认知、情绪等方面的发展都有积极作用。如果宝宝长期睡眠时间不足,可能会出现生长发育迟缓、免疫力下降、情绪易烦躁等问题。 四、特殊情况的温馨提示 如果十个月宝宝睡眠时间与上述正常范围差异较大且持续异常,比如长时间睡眠时间过短且伴有精神状态差、食欲不佳等情况,建议及时就医,排查是否存在身体不适等问题。同时,家长要注意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在调整宝宝睡眠环境和生活习惯时,要以宝宝的舒适度为首要考虑因素,避免因不当操作影响宝宝的睡眠和健康。

    2025-10-15 14:56:19
  • 小儿支气管炎引起的肺炎有何症状

    小儿支气管炎引起的肺炎有呼吸系统症状,如咳嗽、气促、呼吸困难;有全身症状,如发热、精神状态改变、食欲减退;体征上早期可能不明显,进展后可闻及固定中细湿啰音等,且症状因小儿年龄、病情严重程度等有差异,家长需留意相关表现及时就医。 一、呼吸系统症状 1.咳嗽 初期可能为刺激性干咳,之后随着病情发展,会出现咳痰。婴儿可能不会主动咳痰,表现为咽部有痰鸣音。这是因为炎症刺激呼吸道黏膜,导致黏液分泌增加,呼吸道受到刺激后引发咳嗽反射来排出分泌物。对于不同年龄段小儿,咳嗽特点有所不同,婴幼儿咳嗽相对较不典型,可能只是呼吸时感觉气道有痰响。 2.气促 多在发热、咳嗽之后出现。小儿会表现为呼吸频率加快,小于2个月婴儿呼吸频率大于60次/分钟,2-12个月婴儿大于50次/分钟,1-5岁幼儿大于40次/分钟。气促是由于肺部炎症影响了气体交换,机体为了获取足够氧气而加快呼吸频率。例如,肺炎时肺泡通气和换气功能障碍,导致缺氧,刺激呼吸中枢使呼吸加快。 3.呼吸困难 严重时小儿会出现鼻翼扇动、三凹征(胸骨上窝、锁骨上窝、肋间隙在吸气时明显凹陷)。这是因为肺部炎症导致通气不足,机体缺氧加重,呼吸肌用力呼吸来弥补通气功能的不足。比如,当肺部炎症范围较广时,气体交换面积减少,就会出现明显的呼吸困难表现。 二、全身症状 1.发热 可为低热,体温在37.5-38℃左右,也可为高热,体温超过38.5℃甚至更高。发热是机体对感染的一种免疫反应,肺炎病原体入侵人体后,引发机体的炎症反应,导致体温调节中枢紊乱而出现发热。不同年龄段小儿发热表现有差异,新生儿肺炎可能发热不明显,甚至体温不升。 2.精神状态改变 小儿可能出现精神萎靡、烦躁不安等表现。这是因为肺部炎症引起的缺氧以及毒素吸收等因素影响了神经系统功能。例如,婴儿肺炎时如果精神差,可能提示病情较重,需要密切观察。 3.食欲减退 小儿会出现吃奶量减少或者拒食的情况。这是由于发热、咳嗽等不适症状影响了小儿的消化功能和食欲,同时疾病状态下机体的代谢变化也会影响胃肠道功能。 三、体征方面 1.肺部体征 早期可能肺部体征不明显,随着病情进展,可闻及固定的中、细湿啰音,以背部两侧下方及脊柱两旁较多,深吸气末更为明显。湿啰音是由于炎症导致肺泡和支气管内有渗出物,气体通过渗出物时形成的水泡破裂声。有些小儿可能还会出现呼吸音改变,如呼吸音粗糙、减低等。对于小婴儿,由于胸廓发育等特点,肺部体征可能不如年长儿典型,需要仔细听诊才能发现湿啰音等改变。 小儿支气管炎引起的肺炎症状会因小儿年龄、病情严重程度等因素有所不同,家长若发现小儿有上述相关表现,应及时带小儿就医,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

    2025-10-15 14:54:31
  • 多动症怎么能治好

    多动症综合干预需多维度开展,包含应用行为分析疗法正性强化良好行为、负性处理不当行为,认知行为疗法协助认识问题及学习应对策略,感觉统合训练改善身体协调性等;药物治疗由专业医生据病情等审慎评估选用且个体化;家庭要耐心理解配合治疗并与学校沟通,学校老师需了解特点调整教学;需保证患儿充足规律睡眠、提供均衡营养饮食、鼓励参与适当体育活动;儿童治疗优先非药物,青少年注重心理疏导,女性治疗考虑生理期影响,特定病史患儿综合评估确保治疗安全可行。 一、综合干预措施 多动症的综合干预需多维度开展,行为疗法是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应用行为分析疗法通过设定明确的行为目标,对患儿的良好行为给予正性强化(如奖励等),负性不当行为给予适当处理,经多项研究证实,长期实施可显著改善注意力不集中、多动等核心症状;认知行为疗法能协助患儿认识自身行为问题的特点,学习应对冲动、控制情绪的策略,助力其社会适应能力提升;感觉统合训练针对存在感觉统合失调的患儿,借助平衡训练、本体觉训练等方式,改善身体协调性、前庭觉功能等,对缓解多动症相关症状有一定帮助。 二、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需由专业医生依据患儿具体病情、年龄等因素审慎评估后选用,常用药物包括中枢兴奋剂等。药物使用遵循个体化原则,医生会综合考量病情严重程度、患儿对药物的耐受等情况来确定用药方案,严格把控药物应用的适应证与禁忌证,确保治疗的安全性与有效性。 三、家庭与学校支持 家庭方面,家长要保持耐心与理解,营造温暖、稳定的家庭氛围,积极配合专业的治疗计划,与学校老师保持密切沟通,共同关注患儿在不同环境中的表现;学校里,老师需充分了解多动症的特点,在课堂上给予患儿适当关注,调整教学方式,例如为患儿提供更多参与课堂互动、承担小任务的机会,帮助其集中注意力、规范行为。 四、生活方式调整 保证患儿拥有充足且规律的睡眠,合理规划作息时间,有助于维持神经功能的稳定;提供均衡营养的饮食,减少过多食用含人工添加剂等可能影响神经发育的食物摄入;鼓励患儿参与适当的体育活动,运动能够帮助释放多余能量,对改善注意力不集中、多动等症状有积极作用,如每日安排一定时间的户外球类运动、跑步等。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患者治疗中应优先采用非药物干预手段,充分考虑儿童生长发育的特殊性,避免过早使用不恰当的治疗方式;青少年患者需注重心理疏导,帮助其正确认识疾病,增强应对疾病的信心,引导其积极配合治疗;女性患者在治疗时要考虑生理期等特殊时期对药物反应的可能影响,用药前需经医生全面评估;对于存在其他神经系统疾病等特定病史的患儿,治疗时要综合评估病情,避免药物之间发生相互作用等不良情况,确保治疗安全可行。

    2025-10-15 14:53:38
  • 宝宝高烧一只眼睛肿怎么办

    宝宝高烧时一只眼睛肿可能由局部感染、炎症蔓延、过敏因素等引起,需针对不同原因采取相应应对措施,同时要注意宝宝年龄因素、护理方面及用药禁忌等特殊情况,如保持眼部清洁、积极治疗原发病、避免接触过敏原、关注婴儿和幼儿不同护理要点、严格遵医嘱用药等。 一、可能的原因及应对措施 (一)局部感染 1.原因:宝宝高烧时身体抵抗力下降,眼部容易受到细菌、病毒等病原体感染。例如,细菌感染可能引发麦粒肿等,病毒感染可能导致病毒性结膜炎等,从而出现一只眼睛肿的情况。 2.应对: 保持眼部清洁:用干净的湿毛巾轻轻擦拭宝宝眼部,清除分泌物等,但要注意动作轻柔,避免损伤宝宝眼部。 及时就医:带宝宝到儿科或眼科就诊,医生会根据感染的病原体类型给予相应处理,如细菌感染可能会开具抗生素眼药水等,但需严格遵医嘱使用。 (二)炎症蔓延 1.原因:高烧可能是全身感染性疾病的表现,如感冒、流感等,感染可能蔓延至眼部,引起眼部炎症反应导致眼睛肿。比如,上呼吸道感染可能引发眼部的继发性炎症。 2.应对: 积极治疗原发病:针对引起高烧的全身疾病进行治疗,如感冒引起的高烧,可根据宝宝具体情况采取相应退烧等对症处理措施,如体温较高时可通过适当减少衣物、温水擦浴等物理降温方式(年龄较小婴儿需注意避免过度擦拭等可能引起不适)。 关注眼部情况:密切观察宝宝眼睛肿的变化情况,如肿胀是否加重、是否出现其他症状(如眼部分泌物增多、流泪等),如有异常及时与医生沟通。 (三)过敏因素 1.原因:宝宝接触到过敏原,如花粉、尘螨等,在高烧的基础上可能诱发过敏反应,导致一只眼睛肿。 2.应对: 避免接触过敏原:尽量让宝宝远离可能的过敏原环境,如花粉季节减少外出等。 就医评估:带宝宝就医,医生会判断是否为过敏因素引起,并给予相应抗过敏等处理建议。 二、特殊人群(宝宝)注意事项 (一)年龄因素 婴儿期宝宝皮肤娇嫩,在处理眼部情况时更要格外小心,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物品接触眼部。而且婴儿高烧时病情变化相对较快,需密切监测体温及眼部症状变化,一旦有异常要及时就诊。 幼儿期宝宝可能不太能准确表达眼部不适,家长要多观察其眼部及整体状态,如是否频繁揉眼等情况。 (二)护理方面 注意宝宝的生活环境:保持室内清洁、通风,温度和湿度适宜,减少过敏原等刺激因素。 饮食方面:保证宝宝充足的营养摄入,有助于提高身体抵抗力,促进恢复,但要注意避免食用可能引起过敏的食物等。 (三)用药禁忌 宝宝年龄小,很多成人用的药物不能随意使用,尤其是眼部用药,必须在医生明确诊断并指导下使用,不能自行给宝宝使用未经医生认可的眼药水等药物,防止因用药不当加重病情或引起其他不良反应。

    2025-10-15 14:52:55
  • 宝宝感冒流黄鼻涕是怎么回事

    宝宝感冒流黄鼻涕多因细菌感染,与流清鼻涕、过敏性鼻炎有别,一般护理可清洁鼻腔、保持适宜环境、让宝宝多休息,还需观察病情变化,低龄宝宝护理要更小心,出现异常需及时就医。 一、感冒流黄鼻涕的原因 宝宝感冒流黄鼻涕通常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当宝宝感冒时,鼻腔受到病毒侵袭后,局部的防御机制被激活,此时细菌容易趁机侵入。例如,常见的化脓性链球菌等细菌感染鼻腔后,会导致鼻腔黏膜产生炎症反应,使黏膜充血、水肿,腺体分泌增加,并且白细胞等免疫细胞与细菌战斗后形成的脓性分泌物就会呈现黄色,从而出现流黄鼻涕的现象。一般多发生在感冒的中晚期阶段,宝宝可能还会伴有鼻塞加重、咳嗽等症状。 二、与其他情况的区别 (一)与流清鼻涕的区别 流清鼻涕一般多见于感冒初期,多由病毒感染引起。病毒感染时,鼻腔黏膜主要是清水样分泌物增加,是因为病毒导致鼻腔黏膜血管通透性增加,渗出液增多,呈现清稀的状态。而流黄鼻涕是细菌感染的典型表现之一,分泌物性质不同。 (二)与过敏性鼻炎的区别 过敏性鼻炎引起的流涕通常是清鼻涕,多有接触过敏原的病史,比如接触花粉、尘螨等,常伴有打喷嚏、鼻痒等症状,且症状往往具有季节性或与接触过敏原相关,而感冒流黄鼻涕多有感冒的其他伴随症状,如发热(部分宝宝可能有)、咽痛等。 三、应对措施 (一)一般护理方面 鼻腔清洁:可以使用生理盐水滴鼻或喷鼻,帮助清理鼻腔内的分泌物,保持鼻腔通畅。对于较小的宝宝,操作时要轻柔,避免损伤鼻腔黏膜。比如使用生理海盐水喷雾器,按照说明书轻轻喷入鼻腔,然后可以轻轻按压鼻翼,促进分泌物排出。 保持室内适宜环境: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湿度适宜,一般湿度保持在50%-60%左右比较合适。可以使用加湿器来调节湿度,但要注意定期清洁加湿器,防止滋生细菌。 让宝宝多休息:保证宝宝充足的睡眠,有利于身体的恢复,因为休息可以使宝宝的体力得到保存,免疫系统更好地对抗感染。 (二)观察病情变化 要密切观察宝宝的症状变化,如体温、鼻涕情况、精神状态等。如果宝宝出现发热持续不退、黄鼻涕增多且伴有头痛、咳嗽加重、呼吸急促等症状,要及时就医,可能需要进一步检查血常规等,以明确是否有细菌感染加重或引发了其他并发症,如鼻窦炎等。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以低龄宝宝为例) 低龄宝宝由于鼻腔比较狭窄,流黄鼻涕时更容易出现鼻塞,影响呼吸和吃奶。在护理时要格外小心,使用生理盐水清理鼻腔后,动作要轻柔,避免因为操作不当引起宝宝不适甚至损伤鼻腔。同时,要注意观察宝宝的精神状态和吃奶情况,如果宝宝出现精神萎靡、吃奶明显减少等情况,提示病情可能较重,需及时就医,因为低龄宝宝病情变化相对较快,不能延误治疗。

    2025-10-15 14:52:01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