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ice: Undefined index: department_name in /data/web/project/39yst/www/trunk1/app/modules/ask/index.php on line 310
周艳梅主任医师(102)_问答库_民福康养生
周艳梅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擅长:小儿急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狼疮性肾炎、乙肝病毒相关性肾炎、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诊断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个人擅长
小儿急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狼疮性肾炎、乙肝病毒相关性肾炎、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诊断展开
  • 小孩睡觉喉咙有痰鸣声是什么原因

    孩子睡觉喉咙有痰鸣声,可能是以下几种情况:一是先天性喉喘鸣,这是因缺钙致喉软骨先天发育不良、软化,声门上部软组织塌陷而在睡眠时出现痰鸣声,随着孩子发育可渐渐好转自愈,这种情况可遵医嘱补充维生素D和钙剂;二是呼吸道感染,像支气管炎、气管炎等,炎症导致痰量增多、堆积,从而睡觉时产生痰鸣音,可遵医嘱使用盐酸氨溴索口服溶液、小儿清肺化痰口服液、鲜竹沥等药物止咳化痰,有细菌感染时用头孢类抗生素抗炎治疗;三是扁桃体或腺样体肥大,由炎症刺激使扁桃体或腺体样组织增生,睡眠时咽喉部肌肉松弛,增大的组织堵塞气管形成痰鸣音,需在专业医生指导下治疗。 除上述情况外,还可能是喉炎、咽炎、支气管炎等导致。家长应鼓励孩子多饮水,保持口腔清洁卫生,可适当运动以提高机体免疫力,还要多开窗通风促进空气流通。 总之,当孩子出现睡觉时喉咙有痰鸣声时,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然后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针对性治疗。

    2025-05-13 11:04:03
  • 满月黄疸值多少算正常

    满月宝宝黄疸正常值通常在34.2μmol/L以下,即2mg/dL以下。 一、满月后的情况:无论是早产儿还是足月儿,满月之后黄疸都应彻底消退,身上任何部位的黄疸都不应再有,此时血液里胆红素水平通常在34.2μmol/L以下,也就是2mg/dL以下。 1.如果宝宝满月后黄疸水平高于正常值,意味着可能存在病理性黄疸,家长需及时带宝宝到医院做相关检查,以明确病因。 (1)可能的病因包括溶血、感染、母乳等导致的黄疸持续不退。 (2)明确病因后可选择相应治疗方法,如蓝光照射治疗、换血治疗,或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白蛋白等药物治疗,这些都有助于满月宝宝黄疸正常消退。 二、治疗期间注意事项:满月宝宝在治疗期间,家长要加强喂养,这样可促进宝宝体内胆红素排出,同时还需密切关注胆红素水平。 总之,要了解满月宝宝黄疸的正常值及相关情况,当出现异常时及时就医并采取合适的治疗和护理措施。

    2025-05-13 11:02:46
  • 宝宝背上出汗什么原因

    婴儿后背出汗通常由以下原因导致: 一、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成熟:婴儿的体温调节中枢尚未发育完善,同时皮下脂肪较薄,而其新陈代谢又较为旺盛,所以常常通过出汗来散发体内热量。一旦受到外界环境因素影响,比如室温过高、穿着衣物过厚等情况,就极易出现后背出汗的现象。 二、缺乏营养物质:若婴儿缺乏维生素D、钙等营养物质时,也可能有后背出汗的表现,通常还伴有夜间睡眠不安稳、异常哭闹等情况,严重时甚至可能出现枕秃、鸡胸、肋缘外翻等不良后果。 1.维生素D:对维持骨骼健康起着重要作用,缺乏时可能影响钙的吸收和利用。 2.钙:是骨骼生长的关键元素,缺乏会导致一系列问题。 三、体质虚弱:当婴儿体质较为虚弱时,可能引发气血不足的状况,难以稳固地控制津液,致使津液向外泄出,进而出现后背出汗的情形。 总之,婴儿后背出汗可能是多种因素造成的,需要仔细分析和判断,以便采取合适的应对措施。

    2025-05-13 11:01:25
  • 宝宝血热的症状有哪些

    血热指的是热邪侵入机体并停留于血液中,进而引发一系列相关症状。血热主要有血热风盛证、血热炽盛以及脏腑火热炽盛这几种类型,且不同类型的血热所导致的症状各异。 一、血热风盛证:如果宝宝因外感热邪而出现血热风盛证,会致使血行加快、脉道扩张,从而表现出皮肤有红色斑疹、伴有皮肤瘙痒、体温上升、心烦口渴等情况,有些宝宝还可能呈现舌绛红且干、脉细数等症状。 二、血热炽盛:宝宝若是处于血热炽盛状态,通常会因血热扰乱心神而出现心烦、哭闹不停的现象,同时还可能伴有大便色黑、口干、流鼻血、手脚心发热等状况。 三、脏腑火热炽盛:若热邪向内侵犯脏腑,可能造成脏腑内血液不遵循正常路径,出现脏腑出血的情况,比如女宝宝可能有阴道异常出血、吐血、咯血、尿血等症状。 如果宝宝频繁出现哭闹、便秘、口渴、面红目赤等表现,一般可判断为血热症,此时需要尽快就医进行治疗,以免耽误最佳治疗时机。

    2025-05-13 10:59:35
  • 小孩子吃多了吐并且肚子疼怎么办

    如果孩子吃多了吐且肚子疼,可能是消化不良或其他健康问题引起的。应停止进食,及时补充水分,让孩子休息,观察症状。若症状持续加重或出现其他异常,应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诊断和治疗。此外,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孩子的饮食健康。 1.停止进食 让孩子不要再吃任何东西,以免加重胃肠负担。 2.补充水分 孩子可能会因为呕吐而导致脱水,因此需要及时补充水分,可以让孩子喝一些温开水或口服补液盐。 3.保持休息 让孩子尽量休息,避免过度活动。 4.观察症状 密切观察孩子的症状是否有所缓解,如果症状持续加重或出现其他异常,应及时就医。 5.就医诊断 医生会根据孩子的症状、体征和病史进行诊断,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年幼或症状严重的孩子,应尽快就医,以便及时诊断和治疗。同时,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孩子的饮食健康,避免过度进食和食用不易消化的食物。

    2025-05-13 10:58:25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