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ice: Undefined index: department_name in /data/web/project/39yst/www/trunk1/app/modules/ask/index.php on line 310
周艳梅主任医师(121)_问答库_民福康养生
周艳梅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擅长:小儿急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狼疮性肾炎、乙肝病毒相关性肾炎、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诊断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个人擅长
小儿急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狼疮性肾炎、乙肝病毒相关性肾炎、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诊断展开
  • 小孩子几个月会爬

    爬通常指的是爬行,关于小孩子几个月会爬行,这并不能统一而论,因为存在个体差异,一般是在6到11个月时会爬行。爬行属于婴幼儿时期的重要发育阶段之一,不过每个小孩子的发育速度并不相同。具体来说,一、通常大约在6到10个月龄时,小孩子能够开始尝试匍匐或者爬行,但也有部分小孩子会稍晚一些,到11个月或者更久才开始爬行。小孩子在出生后的几个月内会逐步掌握头颈部控制和平衡能力,接着会开始学习翻身、坐起来、爬行等动作。二、如果小孩子在爬行方面出现了显著延迟或者其他异常表现,比如不愿意爬行、站立或支撑自己的上半身等情况,应当及时就医检查,积极进行治疗,以避免延误病情而导致不良后果。 总之,小孩子会爬行的时间有个体差异,一般在6至11个月,若有爬行异常应及时诊治。

    2025-05-06 14:49:12
  • 两个月的宝宝耳朵里流黄水是什么

    两个月的宝宝耳朵里流黄水,常见原因主要有以下两方面。 一、外耳道湿疹:如果流黄水是在外耳道,多数情况是外耳道湿疹,此时可看到宝宝外耳道有明显湿疹且伴有黄色渗出。针对此情况,可给宝宝外用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涂抹,通常绝大部分在3至4天能明显好转。 二、中耳炎:有些宝宝耳朵流黄水也可能是中耳炎,常见于宝宝洗澡或游泳时水进入耳朵,或是继发上呼吸道感染而合并中耳炎。这两种情况都能观察到宝宝耳朵流黄水,渗出物较臭并有异常味道。在中耳炎时一定要及时带宝宝去医院就诊,因为中耳炎可能会让宝宝发热,严重时甚至会影响宝宝听力,必须及时医治。 总之,当两个月宝宝耳朵流黄水时,要注意区分是外耳道湿疹还是中耳炎,以便采取正确的处理措施,避免病情延误带来不良后果。

    2025-05-06 14:47:41
  • 小孩发烧不能吃什么食物

    通常来讲,小孩发烧时有一些食物和药物是不能吃的。食物方面:一、辛辣的食物,小孩发烧时体温较高,不能吃辣椒、花椒、生姜等辛辣食物,否则会影响病情恢复;二、油腻的食物,发烧时小孩可能有腹痛、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像肥肉、炸鸡、烤串等油腻食物不能吃,以免加重胃肠不适。药物方面:一、性热的药物,小孩发烧时若吃肉桂、紫苏、仙茅等性热药物,可能会使病情加重;二、滋补的药物,发烧时小孩通常需按医嘱用感冒清热颗粒、布洛芬栓、阿司匹林片等药物治疗,如果随意用八珍颗粒、补中益气丸、十全大补丸等滋补药物,可能会影响退烧药发挥药效而延误病情。 尾段总结:总之,小孩发烧时在食物上要避免辛辣和油腻,在药物上要避免性热和滋补类,以防影响病情恢复或耽误治疗。

    2025-05-06 14:46:56
  • 小孩发烧什么方法最快退烧

    小孩发热一般不存在最快退热的方法,通常可以通过使用药物、一般治疗、物理治疗等方式来帮助退热。以下是具体的介绍: 一、使用药物: 1.布洛芬颗粒:具有良好的退热效果,需遵医嘱给小孩使用。 2.对乙酰氨基酚颗粒:是常用的退热药物之一。 3.小儿柴桂解毒口服液:能起到退热的作用。 二、一般治疗: 当小孩发热时,体内会有大量水分流失,此时父母要多让小孩喝水,以补充身体所需水分,这对小孩退热有帮助作用。 三、物理治疗: 如果使用药物和一般治疗方法效果不佳,还可以对小孩采取酒精擦浴、温水拭浴、头部冷敷等物理治疗方式来促进其退热。 总之,小孩发热后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来帮助退热,同时要密切关注小孩的状态,如有异常应及时就医。

    2025-05-06 14:46:05
  • 一岁半宝宝肚子大怎么回事

    一岁半宝宝肚子大鼓鼓的原因包括以下这些: 一、生理因素:宝宝的腹壁肌肉尚未发育成熟,这会导致从外形上看肚子显得鼓鼓胀胀。 二、消化不良:宝宝肚子很大很鼓可能是由于消化不良,使得腹腔内产酸产气增多从而引发腹胀。 三、其他消化问题:宝宝积食、消化不良、排便不通畅或者便秘等情况,也会造成宝宝肚子鼓鼓的。 四、先天性巨结肠:这种情况下宝宝肚子鼓得如同孕妇一般,胀得非常明显,此时需要及时到医院就诊。 五、腹腔肿瘤:如果腹腔里面有肿瘤,宝宝同样会出现肚子大鼓鼓的现象,需要做B超来明确诊断。 了解一岁半宝宝肚子大鼓鼓的多种原因,以便能及时发现异常并采取相应措施。当出现异常情况时,应根据具体情况尽快就医或进行相关检查诊断。

    2025-05-06 14:44:40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