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艳梅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擅长:小儿急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狼疮性肾炎、乙肝病毒相关性肾炎、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诊断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个人擅长
小儿急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狼疮性肾炎、乙肝病毒相关性肾炎、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诊断展开
  • 小儿流感发烧吃什么药

    儿童流感发烧可根据年龄选择对乙酰氨基酚(3个月及以上适用)或布洛芬(6个月及以上适用)退热,也可采用温水擦浴、减少衣物覆盖等物理降温方法,同时需注意不同年龄段儿童用药差异、有基础疾病儿童用药谨慎及患病儿童保证休息、多喝水、保持室内空气流通等事项。 一、对乙酰氨基酚 1.适用情况:适用于3个月及以上儿童流感发烧,当儿童体温≥38.5℃且出现明显不适时可考虑使用。多项临床研究表明,对乙酰氨基酚能有效降低体温,缓解发热带来的不适,且安全性相对较高,对儿童的肝肾功能影响较小。 2.特殊人群提示:3个月以下婴儿发热需谨慎,应及时就医,因为婴儿体温调节中枢尚未发育完善,使用药物需严格遵循医生指导。 二、布洛芬 1.适用情况:适用于6个月及以上儿童流感发烧,当儿童体温≥38.5℃且物理降温效果不佳时可考虑使用。研究显示,布洛芬退热起效较快,持续时间较长,能较好地缓解儿童流感引起的发热症状。 2.特殊人群提示:6个月以下婴儿使用需格外谨慎,应在医生评估后使用,因为婴儿各器官功能发育尚不完善,药物代谢等方面与年长儿有差异。有哮喘病史的儿童使用布洛芬需密切观察,因为布洛芬可能会诱发哮喘发作。 三、物理降温方法 1.温水擦浴:适用于各年龄段儿童流感发烧,用32-34℃的温水擦拭儿童的额头、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丰富的部位,通过水分蒸发带走热量起到降温作用。但要注意避免擦拭胸前区、腹部、后颈部等对冷刺激敏感的部位,且擦拭过程中要注意保暖,防止儿童着凉。 2.减少衣物覆盖:对于各年龄段儿童,适当减少衣物覆盖,有助于散热降温,但要避免过度包裹。例如,1岁以内婴儿流感发烧时,可适当减少衣物,以轻薄、透气的衣物为宜。 四、其他注意事项 1.年龄因素:不同年龄段儿童对药物的耐受和反应不同,如3个月以下婴儿发热不能自行随意使用退热药物,必须由医生判断后处理。6个月-3岁儿童使用药物时也需严格按照儿童专用剂型和剂量使用。 2.病史因素:如果儿童有基础疾病,如先天性心脏病、肝肾疾病等,在选择退热药物时需格外谨慎,应咨询医生后再决定使用何种退热措施,因为某些药物可能会加重基础疾病的病情。 3.生活方式:患病期间儿童应保证充足的休息,多喝水,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充足的休息有助于身体恢复,多喝水可以补充发热导致的水分丢失,室内空气流通能为儿童创造一个舒适的康复环境。

    2025-10-16 12:43:37
  • 五个月月宝宝便秘怎么办

    对于宝宝便秘可通过调整饮食结构(母乳喂养妈妈多吃富含膳食纤维食物,配方奶喂养选合适配方奶并按比例冲调)、腹部按摩(空腹时以肚脐为中心顺时针轻按5-10分钟,每天2-3次)、增加活动量(如让宝宝多趴着、活动四肢)来缓解,若便秘超1周或伴腹胀、呕吐、食欲减退等异常需及时就医,五个月宝宝各器官发育未完全,采取措施要轻柔适度并关注反应。 一、调整饮食结构 1.母乳喂养宝宝:母乳是宝宝最好的食物,若宝宝是母乳喂养,妈妈的饮食会影响乳汁成分,妈妈应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新鲜蔬菜(菠菜、西兰花等)和水果(苹果、香蕉等),以保证乳汁中含有足够的膳食纤维,帮助宝宝缓解便秘。因为膳食纤维可以增加粪便体积,促进肠道蠕动。 2.配方奶喂养宝宝:选择合适的配方奶也很重要,部分配方奶可能不适合宝宝,可在医生建议下更换更适合宝宝肠道消化的配方奶。同时,冲调配方奶要严格按照说明书的比例进行,过稠的配方奶容易导致宝宝便秘。 二、腹部按摩 1.操作方法:在宝宝空腹时,以宝宝的肚脐为中心,用手掌轻轻顺时针按摩宝宝的腹部,每次按摩时间约5-10分钟,每天可进行2-3次。这样做是因为顺时针按摩可以促进肠道蠕动,帮助粪便排出。按摩时要注意力度适中,避免过于用力伤害宝宝的腹部。 三、增加活动量 1.适当运动:五个月的宝宝可以适当进行一些运动,比如让宝宝多趴着,趴着可以锻炼宝宝的颈部、背部肌肉,同时也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在宝宝清醒且家长能监护的情况下,每天安排一定时间让宝宝趴着玩耍。另外,也可以帮助宝宝活动四肢,如轻轻摆动宝宝的双腿等,通过这些运动来促进宝宝的胃肠蠕动,缓解便秘情况。 四、及时就医情况 1.异常表现需重视:如果宝宝便秘情况持续较长时间,如超过1周,或者同时伴有腹胀明显、呕吐、食欲减退等异常表现,应及时带宝宝就医。因为这些情况可能提示宝宝存在一些肠道疾病等问题,需要医生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诊断,例如可能需要进行腹部超声等检查来排除肠道器质性病变等情况。 五、特殊人群提示(针对五个月宝宝) 1.年龄因素影响:五个月的宝宝身体各器官发育尚未完全成熟,肠道功能相对较弱,所以在采取上述措施时要格外小心谨慎。在进行腹部按摩和运动时,要严格遵循轻柔、适度的原则,避免因为操作不当对宝宝造成伤害。同时,要密切关注宝宝对各种干预措施的反应,如有异常应及时调整处理方式。

    2025-10-16 12:43:01
  • 小孩流鼻血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小孩流鼻血的原因分为局部和全身。局部原因有鼻黏膜干燥、外伤、鼻腔异物;全身原因包括血液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维生素缺乏、急性发热性传染病。流鼻血时应采取正确措施,若不止或伴异常需就医,日常要注意相关防护。 外伤:小孩活泼好动,可能会不小心碰撞到鼻子,或者用手指挖鼻孔,导致鼻黏膜破损出血。例如孩子玩耍时摔倒撞到鼻子,或者自己抠鼻孔过深损伤鼻内血管等。 鼻腔异物:小孩有时会将小物件塞入鼻腔,异物长期刺激鼻腔黏膜,可引起鼻黏膜充血、糜烂,从而导致流鼻血。常见的异物有小玩具、纸团等。 全身原因 血液系统疾病:某些血液系统疾病会影响凝血功能,导致容易出血,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体内血小板数量减少或功能异常,凝血机制发生障碍;再如白血病,会影响骨髓的正常造血功能,导致血小板生成减少等,进而引发流鼻血。这类疾病往往还会伴有其他表现,如皮肤瘀斑、贫血、发热等。 心血管系统疾病:高血压可能会导致鼻腔血管压力增大,容易破裂出血。虽然小孩患高血压相对较少见,但某些继发性高血压,如由肾脏疾病等引起的,也可能导致小孩流鼻血。另外,心力衰竭等心血管疾病也可能影响血液循环,间接导致鼻腔出血相关情况。 维生素缺乏:维生素C、维生素K等缺乏会影响凝血功能。维生素C参与血管壁的合成,缺乏时血管壁韧性降低;维生素K参与凝血因子的合成,缺乏会导致凝血障碍。例如孩子挑食、饮食不均衡,摄入富含维生素的食物过少时,就可能出现维生素缺乏进而流鼻血。 急性发热性传染病:如流感、麻疹、猩红热等急性发热性传染病,在发热期间,鼻黏膜血管会发生充血、肿胀,甚至出现浅表溃疡,容易导致流鼻血。一般随着传染病病情的好转,流鼻血的情况也会逐渐改善。 当小孩流鼻血时,首先要让孩子保持坐位或半卧位,头部稍向前倾,不要后仰,以免血液流入咽部引起不适。可以用手指捏住两侧鼻翼,持续压迫5-10分钟,同时用冷水袋或湿毛巾敷前额和后颈,以促使血管收缩减少出血。如果采取这些措施后鼻血仍不止,或者孩子经常反复流鼻血、流鼻血量大难以止住、伴有其他异常症状(如面色苍白、乏力、发热等),应及时带孩子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如血常规、凝血功能等,以明确病因并进行针对性治疗。对于小孩日常要注意保持室内合适的湿度,教育孩子不要随意挖鼻孔,饮食要均衡,保证各种营养素的摄入,同时要注意安全,避免鼻部外伤等。

    2025-10-16 12:41:32
  • 宝宝拉红色果酱样大便是什么原因

    宝宝出现红色果酱样大便可能由肠套叠、过敏性肠炎、细菌性痢疾、肠道息肉等原因引起,肠套叠多见于4-10个月婴幼儿,伴阵发性哭闹等,需空气或钡剂灌肠复位;过敏性肠炎因接触过敏原致肠道过敏,要回避过敏原;细菌性痢疾是感染痢疾杆菌,需用抗生素抗感染;肠道息肉致息肉表面血管脆弱出血,需肠镜等检查明确后治疗,家长需及时带宝宝就医检查并观察情况保障健康。 一、肠套叠 1.发生机制:多见于婴幼儿,尤其是4-10个月大的宝宝,是因肠管部分套入邻近肠腔内,导致肠内容物通过障碍,套叠处的肠黏膜受损出血,与肠黏液混合后排出,就会呈现红色果酱样大便。 2.伴随症状:除红色果酱样大便外,常伴有阵发性哭闹、呕吐、腹部可触及腊肠样包块等表现。 3.应对措施:需及时就医,可能需要进行空气或钡剂灌肠复位等治疗。 二、过敏性肠炎 1.发生机制:宝宝接触过敏原后,肠道发生过敏反应,肠道黏膜可能出现损伤、渗血,血液与大便混合后形成红色果酱样大便。常见过敏原如牛奶、鸡蛋、某些食物添加剂等。 2.伴随症状:可能伴有皮肤瘙痒、皮疹、腹泻、呕吐等表现,且症状往往与接触过敏原相关。 3.应对措施:首先要回避过敏原,如更换为深度水解蛋白奶粉或氨基酸奶粉等特殊配方奶粉。若症状严重,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相应治疗。 三、细菌性痢疾 1.发生机制:宝宝感染痢疾杆菌后,肠道黏膜受到细菌侵袭,出现炎症、溃疡、出血,从而导致大便呈红色果酱样。 2.伴随症状:常伴有发热、腹痛、腹泻、里急后重(频繁想排便但排便量少)等表现。 3.应对措施:需要使用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同时要注意补充水分和电解质,预防脱水等情况发生。 四、肠道息肉 1.发生机制:肠道内出现息肉,息肉表面的血管可能比较脆弱,在宝宝排便过程中受到摩擦等,导致出血,血液与大便混合后可表现为红色果酱样大便。 2.伴随症状:除红色果酱样大便外,可能有排便习惯改变等表现,但有些宝宝可能无明显其他不适。 3.应对措施:需要通过肠镜等检查明确诊断,必要时可能需要进行内镜下息肉切除等治疗。 对于宝宝出现红色果酱样大便的情况,家长要高度重视,及时带宝宝到医院就诊,进行详细的检查,如大便常规、腹部超声等,以明确病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同时,要密切观察宝宝的精神状态、生命体征等情况,注意宝宝的饮食卫生等,以保障宝宝的健康。

    2025-10-16 12:39:26
  • 八个月宝宝肠绞痛症状

    八个月宝宝相对较少见肠绞痛,但也可能出现类似表现,有哭闹无规律且剧烈、双腿蜷缩等表现,腹部有腹胀、肠鸣音活跃,还会拒食、睡眠不安,发作时家长要注意保持宝宝舒适体位、密切观察异常并创造安静舒适环境,出现异常及时就医。 一、肠绞痛的定义 肠绞痛是婴儿期常见的一种综合征,多见于3个月以内的宝宝,也有部分会持续到4-5个月,八个月宝宝相对较少见,但也可能出现类似肠绞痛表现的情况。 二、八个月宝宝肠绞痛可能出现的症状 (一)哭闹表现 哭闹时间无规律但较为集中:宝宝可能在傍晚或夜间时段出现长时间哭闹,哭闹程度较为剧烈,难以安抚。这种哭闹可能持续数小时,与宝宝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对肠道蠕动等生理变化调节能力有限有关,尤其是在这个月龄阶段,肠道功能相对还未完全稳定。 哭闹方式特殊:宝宝可能呈现出双腿蜷缩、双脚发凉、面部涨红等表现,这是因为肠道痉挛等不适导致宝宝身体出现的一种本能反应,由于肠道痉挛引起腹部不适,宝宝通过双腿蜷缩试图缓解腹部的疼痛感。 (二)腹部相关表现 腹胀:家长可能观察到宝宝的腹部看起来比平时膨隆,这是因为肠道内气体积聚等原因导致,肠道痉挛等情况会影响肠道正常的气体排出和蠕动,进而引起腹胀。 肠鸣音活跃:用听诊器等可听到宝宝肠道内肠鸣音较正常频繁,这是由于肠道蠕动紊乱,气体在肠道内运行等因素导致肠鸣音出现变化。 (三)其他伴随表现 拒食:宝宝可能出现不愿意吃奶或者进食减少的情况,因为腹部的不适影响了宝宝的食欲,即使处于饥饿状态,也可能对食物不感兴趣。 睡眠不安:原本能较好入睡的宝宝,在肠绞痛发作时会出现睡眠中断、频繁醒来等情况,睡眠质量大幅下降,这与腹部的不适导致宝宝难以保持舒适的睡眠状态有关。 三、特殊人群(八个月宝宝)的温馨提示 八个月宝宝还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阶段,肠绞痛发作时家长要格外注意护理。首先要保持宝宝的舒适体位,可以尝试让宝宝采取俯卧位,轻拍宝宝背部,这样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腹部的不适,但要注意确保宝宝呼吸通畅。同时,要密切观察宝宝的精神状态、哭闹程度以及是否有其他异常表现,如呕吐、腹泻加重等情况,如果出现异常要及时就医。另外,要避免在宝宝过度饥饿或过饱的状态下尝试安抚,尽量创造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帮助宝宝缓解肠绞痛带来的不适,因为外界环境的刺激可能会加重宝宝的哭闹等症状。

    2025-10-16 12:37:48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