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艳梅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擅长:小儿急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狼疮性肾炎、乙肝病毒相关性肾炎、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诊断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个人擅长
小儿急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狼疮性肾炎、乙肝病毒相关性肾炎、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诊断展开
  • 小孩子长牙了怎么办

    小孩子开始长牙后要每日用柔软婴儿专用牙刷轻柔清洁牙齿以保持口腔卫生防牙菌斑堆积致龋齿,可准备安全磨牙棒啃咬或用干净湿纱布擦牙龈缓解长牙不适,要提供软质且营养均衡食物避免过硬过黏食物,乳牙萌出后6个月内首次带孩子至口腔科检查及时发现牙齿发育异常情况,婴儿用的清洁工具和磨牙棒须严格符合安全标准,发现孩子牙龈肿胀异常严重、持续哭闹不止等异常要及时就医。 一、牙齿清洁护理:小孩子开始长牙后,需每日用柔软的婴儿专用牙刷轻柔清洁牙齿,保持口腔卫生,防止牙菌斑堆积引发龋齿等问题,清洁时要注意动作轻柔,避免损伤娇嫩的牙龈。二、缓解长牙不适:可准备安全的磨牙棒供孩子啃咬,通过啃咬磨牙棒来缓解牙龈肿胀带来的疼痛,选择磨牙棒时要确保其材质安全,避免过大过小导致孩子出现窒息等风险;也可使用干净的湿纱布轻轻擦拭牙龈,舒缓不适。三、饮食调整:为长牙期孩子提供软质且营养均衡的食物,如煮熟的蔬菜泥、软面条等,避免给孩子食用过硬、过黏的食物,以防损伤牙龈或造成食物嵌塞在牙齿周围。四、定期口腔检查:孩子开始长牙后,应定期带其至口腔科进行检查,一般建议在乳牙萌出后6个月内首次就诊,通过检查能及时发现牙齿发育过程中出现的异常情况,如牙齿萌出顺序异常、龋齿早期迹象等并进行相应处理。五、特殊人群提示:对于婴儿来说,皮肤和牙龈都极为娇嫩,使用的清洁工具和磨牙棒必须严格符合安全标准,家长在照看长牙期孩子时要密切关注孩子的行为和口腔状况,若发现孩子牙龈肿胀异常严重、持续哭闹不止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避免因忽视而延误病情。

    2025-10-17 10:15:15
  • 婴儿发烧按摩哪里能退烧

    婴儿发烧时,按摩穴位可能有退烧作用,但需注意按摩只是辅助方法,不能替代药物治疗。如持续发烧或伴有其他症状,应及时就医。可按摩的穴位包括清天河水、推脊柱、按风池穴、拿风池穴,按摩时手法要轻柔,室内温暖,皮肤破损或感染时不宜按摩。 婴儿发烧时,按摩以下穴位可能有一定的退烧作用,但需要注意的是,按摩退烧只是一种辅助方法,不能替代药物治疗。如果婴儿发烧持续不退或伴有其他症状,应及时就医。 1.清天河水 位置:天河水位于前臂正中总筋至洪池(曲泽)成一直线。 手法:用一只手握住孩子的手腕,使其掌心向上,然后用另一只手的食指、中指指腹自孩子的腕横纹推向肘横纹,推100-300次。 作用:清热解表,泻火除烦。 2.推脊柱 位置:脊柱位于后正中线上,从大椎穴至尾骨末端。 手法:用食指、中指指腹自上而下直推脊柱,推100-300次。 作用:调阴阳,理气血,和脏腑,通经络,培元气,清热。 3.按风池穴 位置:风池穴位于后颈部,后头骨下,两条大筋外缘陷窝中,相当于耳垂平齐。 手法:用拇指按揉风池穴100-300次。 作用:疏风解表,清热醒脑。 4.拿风池穴 位置:风池穴位于后颈部,后头骨下,两条大筋外缘陷窝中,相当于耳垂平齐。 手法:用拇指和食指、中指对称用力,提拿风池穴处的肌肉,向上提起后放松,反复操作3-5次。 作用:疏风解表,清热醒脑。 需要注意的是,给婴儿按摩时,手法要轻柔,力度适中,不要过度用力,以免损伤皮肤。按摩时要保持室内温暖,避免着凉。如果婴儿皮肤有破损或感染,不宜进行按摩。

    2025-10-17 10:14:37
  • 两个多月宝宝吐唾沫的原因

    两个多月宝宝吐唾沫有正常和异常情况。正常是唾液腺发育及口腔探索行为;异常需警惕口腔炎症(伴口腔黏膜发红等)、呼吸道感染(伴鼻塞等症状),要观察吐唾沫频率及伴随症状,单纯吐唾沫无异常属正常,有异常伴其他症状及时就医,护理时要保持口腔周围清洁。 口腔探索行为 感知器官发育:此阶段宝宝的神经系统和感知觉在不断发育,宝宝开始对自己的口腔产生兴趣,会通过吐唾沫来感知口腔内的感觉、唾液的性状等。宝宝会利用吐唾沫的动作来探索口腔周围的感觉,这是宝宝认知发展过程中的一种表现,属于正常的行为探索阶段。 异常情况需警惕 口腔炎症:如果宝宝吐唾沫同时伴有口腔黏膜发红、哭闹明显、拒食等情况,可能是口腔炎症引起。例如鹅口疮,多由白色念珠菌感染导致,除了吐唾沫外,口腔黏膜上会有白色斑膜,这是需要及时就医的情况,因为口腔炎症可能会影响宝宝的进食和健康。 呼吸道感染:当宝宝患有上呼吸道感染等疾病时,也可能出现吐唾沫的情况,同时可能伴有鼻塞、咳嗽、发热等症状。因为呼吸道感染时,呼吸道分泌物增多,宝宝可能会通过吐唾沫等方式来排出分泌物,这种情况下需要密切观察宝宝的其他症状,必要时就医诊治。 对于两个多月的宝宝吐唾沫情况,家长要注意观察宝宝吐唾沫的频率、伴随症状等。如果只是单纯的吐唾沫,无其他异常表现,一般属于正常情况;如果伴有其他异常症状,应及时带宝宝到医院就诊,由医生进行专业的判断和处理,以确保宝宝的健康。同时,在护理宝宝过程中,要保持宝宝口腔周围的清洁卫生,及时擦拭口水,避免引起皮肤不适等问题。

    2025-10-17 10:14:10
  • 吐奶了还要继续喂吗

    吐奶后是否继续喂需分情况,生理性吐奶量不多、婴儿无明显不适可继续少量喂养,早产儿生理性吐奶喂养要更小心;病理性吐奶量多、呈喷射性且婴儿伴不适则不应继续喂,有基础疾病婴儿吐奶更要立即停喂就医按专业判断定喂养方案。 情况说明:如果是婴儿生理性吐奶,量不多,婴儿没有明显不适,一般可以继续少量喂养。生理性吐奶通常是因为婴儿的胃肠道发育尚未成熟,食管下括约肌较松弛等原因导致。例如,6个月内的婴儿常见生理性吐奶,此时继续少量喂养一般不会加重吐奶情况,还能保证婴儿的营养摄入。对于母乳喂养的婴儿,可继续按需喂养,每次喂养后注意正确拍嗝等护理;人工喂养的婴儿,可适当调整喂养姿势等后继续少量喂养。 特殊人群考虑:早产儿生理性吐奶相对更常见,由于其胃肠道发育更不成熟,在继续喂养时需更加小心,喂养量和喂养频率可能需要根据医生评估进行调整,以保证营养供应同时避免过度吐奶导致不适。 病理性吐奶 情况说明:如果是病理性吐奶,比如吐奶量较多,呈喷射性,婴儿伴有哭闹不安、精神萎靡等情况,就不应继续喂。病理性吐奶可能由胃肠道梗阻、感染等原因引起,继续喂养可能会导致呕吐加重,甚至引起误吸等严重后果。例如,婴儿患有幽门梗阻时会出现频繁喷射性吐奶,此时必须停止喂养,及时就医诊治。 特殊人群考虑:对于有基础疾病的婴儿,如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婴儿出现吐奶情况,更要谨慎判断是否继续喂养。因为基础疾病可能会因为吐奶而加重病情,所以需要立即停止喂养并及时就医明确吐奶原因,根据医生的专业判断来决定后续的喂养方案。

    2025-10-17 10:13:39
  • 新生儿频繁换奶粉的原因是什么

    新生儿换奶粉可能因不适应现有奶粉致消化问题、因口味不偏好而拒食、因过敏或不耐受需换特殊配方奶粉、还可能因家长误判正常生理现象而盲目更换。 一、不适应现有奶粉 新生儿消化系统尚处于发育阶段,对奶粉中蛋白质、脂肪等营养成分的消化吸收能力有限。若现有奶粉的营养构成或分子结构与新生儿消化能力不匹配,易引发消化问题,如腹胀、腹泻、便秘等不适症状,当宝宝出现此类因不适应奶粉导致的身体不适时,家长可能会考虑更换奶粉以改善宝宝消化状况。 二、口味偏好因素 新生儿出生后逐渐形成对味道的偏好,若当前奶粉的口味不能满足宝宝的味觉喜好,可能出现拒食表现,如喂奶时抗拒、进食量明显减少等情况,此时家长可能会因宝宝对奶粉口味不接受而考虑更换其他口味的奶粉。 三.过敏或不耐受情况 部分新生儿可能存在牛奶蛋白过敏或乳糖不耐受等问题,牛奶蛋白过敏表现为皮肤出现皮疹、反复呕吐、腹泻等症状,乳糖不耐受则主要表现为进食含乳糖奶粉后出现腹泻、腹胀等肠道不适。当检测发现宝宝存在此类对现有奶粉成分的过敏或不耐受情况时,需更换相应特殊配方奶粉,如深度水解蛋白奶粉、氨基酸奶粉或无乳糖奶粉等以缓解不适症状。 四.家长误判情况 家长可能对新生儿正常生理现象误判,例如新生儿大便性状在不同阶段会有变化,轻微的大便次数增多或性状改变可能并非奶粉不适应所致;同时新生儿体重增长有自身规律波动,家长可能因短期体重增长不明显等情况,未正确评估便盲目更换奶粉,实际上这些情况可能属于正常生理范畴,从而导致不必要的频繁换奶粉。

    2025-10-17 10:13:11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