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艳梅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擅长:小儿急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狼疮性肾炎、乙肝病毒相关性肾炎、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诊断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个人擅长
小儿急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狼疮性肾炎、乙肝病毒相关性肾炎、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诊断展开
  • 慢性咳嗽的孩子能不能吃肉和鸡蛋

    慢性咳嗽孩子能否吃肉和鸡蛋需分情况看,无过敏且病情一般时可适量吃清淡烹饪的,过敏时绝对不能吃,病情重或消化差时要控量,婴幼儿要精细处理。 过敏因素影响:如果孩子本身对肉(如某些海鲜类肉类等)或鸡蛋存在过敏情况,那么就绝对不能食用相关食物。因为食用后可能会引发过敏反应,导致咳嗽等症状加重,还可能出现皮疹、瘙痒、呼吸急促等其他过敏表现。此时需要仔细排查孩子的饮食过敏原,必要时通过过敏原检测等手段明确具体过敏物质。 个体差异与病情严重程度:对于病情较重、伴有消化功能明显减退的慢性咳嗽孩子,在吃肉和鸡蛋时要适当控制量。比如一些因慢性咳嗽导致胃肠功能紊乱的孩子,过多食用肉类和鸡蛋可能会引起消化不良,出现腹胀、腹泻等症状,从而影响孩子整体营养状况和疾病恢复。这时候可以先从少量开始尝试,观察孩子食用后的反应,再逐渐调整摄入量。同时要考虑孩子的年龄因素,婴幼儿消化系统发育尚不完善,在处理肉类和鸡蛋时需更加精细,如将肉制成细腻的肉泥,鸡蛋做成蛋羹等,便于消化吸收。

    2025-09-29 09:33:13
  • 宝宝发烧捂出汗好不好

    宝宝发烧时捂出汗不好,因宝宝体温调节中枢未完善,捂汗会阻碍散热致体温进一步升高,甚至引发高热惊厥等,婴儿更需注意,发烧应科学降温,如减衣物被褥、多喝温水、物理降温,超38.5℃且精神不佳等要及时就医。 从生理角度来看,宝宝的体温调节中枢尚未发育完善,捂汗会阻碍热量散发。正常情况下,人体通过皮肤血管扩张、出汗等方式散热来降低体温。而过度捂盖会使宝宝身体周围的环境温度升高,不利于散热,体温可能会持续上升。 对于婴儿等特殊人群,由于他们的体温调节能力更弱,更不能采用捂出汗的方法。一旦宝宝发烧,应该采取科学的降温措施,比如适当减少衣物和被褥,以利于散热;让宝宝多喝温水,补充因发热散失的水分;可以用温水擦拭宝宝的额头、颈部、腋窝、腹股沟等部位进行物理降温。如果宝宝体温超过38.5℃且精神状态不佳等情况,应及时就医,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处理,而不是通过不恰当的捂汗方式来应对。

    2025-09-29 09:32:05
  • 小孩经常喝蜂蜜水好吗

    小孩可以喝蜂蜜水,但需注意适量饮用,一岁以下小孩不建议饮用,以免引起肉毒杆菌中毒。 小孩可以喝蜂蜜水,但需注意适量饮用。 蜂蜜水富含营养,对小孩的健康有一定益处。首先,蜂蜜水可以提供能量,帮助小孩维持身体活动。其次,蜂蜜水含有抗氧化剂,有助于增强小孩的免疫系统。此外,蜂蜜水还可以缓解小孩的咳嗽和喉咙疼痛。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蜂蜜水含有糖分,过量饮用可能会对小孩的牙齿健康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建议在小孩饮食中适量添加蜂蜜水,同时要保持口腔清洁,以预防龋齿。 此外,一岁以下的小孩不建议饮用蜂蜜水,因为蜂蜜可能含有肉毒杆菌孢子,婴儿的肠道菌群尚未完全形成,无法抵御这些孢子的侵袭,可能会引发肉毒杆菌中毒。 总之,小孩可以适量饮用蜂蜜水,但需注意饮用方式和饮用量,以确保其健康成长。如有疑虑,可咨询医生或营养师的建议。

    2025-09-29 09:31:33
  • 喉骨骨软化的婴儿多长时间能好

    喉骨骨软化的婴儿大多18-24个月可自行好转,具体因个体差异,早产婴儿可能稍晚但一般不超2岁,护理要保呼吸道通畅、避呛奶和过度哭闹,异常及时就医。 对于喉骨骨软化的婴儿,在护理方面需要特别注意。要保持婴儿呼吸道通畅,避免呛奶等情况,因为呛奶可能会加重喉部不适。在生活方式上,要注意避免让婴儿过度哭闹,减少对喉部的刺激。对于有特殊病史的婴儿,比如早产婴儿,由于其整体发育可能相对更迟缓一些,喉骨骨软化恢复时间可能会稍有延长,但也大多在2岁左右能恢复。同时,要密切观察婴儿的呼吸情况等,如果出现呼吸困难等异常情况,要及时就医。

    2025-09-29 09:30:28
  • 宝宝一咳就吐怎么回事

    宝宝一咳就吐可能由生理结构、常见疾病、其他因素导致,生理结构上因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发育不完善易反流呕吐;常见疾病如上下呼吸道感染、肺炎等会因炎症刺激或病情导致咳嗽时呕吐;喂养不当、过敏也可引发。应对需调整体位、保持呼吸道通畅、针对病因处理、注意喂养,若呕吐频繁等异常需及时就医。 一、生理结构因素导致宝宝一咳就吐 宝宝的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发育尚未完善,其胃部呈水平位,且食管下括约肌较松弛,当咳嗽时,腹腔内压力升高,容易引起胃部反流导致呕吐。婴儿的气道相对狭窄,咳嗽反射相对敏感,轻微的刺激就可能引发较强烈的咳嗽,进而触发呕吐反射。 二、常见疾病因素 (一)上呼吸道感染 上呼吸道感染时,炎症刺激呼吸道黏膜,引起咳嗽,同时炎症也可能影响胃肠道功能,导致胃肠功能紊乱,一咳就容易引发呕吐。上呼吸道感染多由病毒引起,如鼻病毒、流感病毒等,全年均可发生,婴幼儿免疫力相对较低,更容易患病。 (二)支气管炎 支气管炎时,气管、支气管黏膜受到炎症侵袭,产生较多分泌物,刺激咳嗽,咳嗽剧烈时可导致腹压增加,引起呕吐。支气管炎可由病毒、细菌或支原体等感染引起,冬春季节相对高发,宝宝如果吸入刺激性气体、过敏等也可能诱发。 (三)肺炎 肺炎时,肺部炎症导致咳嗽、咳痰,严重的咳嗽会使腹压骤升,加上肺部炎症影响呼吸功能,宝宝呼吸急促,也容易伴随呕吐。肺炎病原体多样,如细菌(肺炎链球菌等)、病毒、支原体等,婴幼儿肺炎病情变化较快,需要密切关注。 三、其他因素 (一)喂养不当 如果喂奶过多、过快,或喂奶后立即让宝宝平卧,喂奶后体位变动较大等,都可能在宝宝咳嗽时引发呕吐。比如宝宝一次性摄入过多乳汁,胃内压力增加,咳嗽时就容易反流呕吐。 (二)过敏因素 宝宝接触过敏原,如花粉、尘螨、宠物毛发等,引起呼吸道过敏反应,出现咳嗽症状,同时过敏也可能影响胃肠道,导致一咳就吐。过敏情况在有过敏体质的宝宝中较为常见,不同季节过敏原有所不同。 四、应对建议 (一)体位调整 当宝宝咳嗽要呕吐时,可将宝宝抱起,使其上身抬高,呈45度左右的体位,这样有助于减少胃内容物反流。对于小月龄宝宝,还可以轻拍其背部,帮助缓解咳嗽带来的不适,降低呕吐风险。 (二)保持呼吸道通畅 及时清除宝宝口鼻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减少咳嗽刺激。可以使用生理盐水滴鼻,软化分泌物后再用吸鼻器吸出。如果宝宝咳嗽有痰,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雾化吸入等治疗,帮助痰液排出。 (三)针对病因处理 如果是上呼吸道感染引起,多为病毒感染,一般对症支持治疗即可,注意让宝宝多休息、适量饮水。如果考虑细菌感染导致的支气管炎或肺炎等,需在医生评估下合理使用抗生素等药物。对于过敏因素引起的,要尽量避免接触过敏原,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过敏药物。 (四)喂养注意事项 合理喂养,喂奶时避免过急、过快,喂奶后不要立即让宝宝平卧或进行剧烈活动。可以采取少量多次的喂养方式。对于已经添加辅食的宝宝,要注意辅食的质地和添加量,避免食用不易消化的食物。 宝宝一咳就吐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家长需密切观察宝宝的咳嗽频率、呕吐情况、精神状态、体温等,如果呕吐频繁、精神差、发热持续不退或伴有其他异常症状,如呼吸急促、喘憋等,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后进行针对性治疗。

    2025-09-28 13:23:29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