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艳梅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擅长:小儿急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狼疮性肾炎、乙肝病毒相关性肾炎、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诊断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个人擅长
小儿急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狼疮性肾炎、乙肝病毒相关性肾炎、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诊断展开
  • 两个月宝宝皮肤粗糙颗粒状怎么回事

    两个月宝宝皮肤粗糙颗粒状可能由皮肤干燥、新生儿脂溢性皮炎、湿疹早期表现引起,皮肤干燥与环境湿度低、饮水不足等有关,应对措施为调节室内湿度、喂温水、用婴儿保湿霜;新生儿脂溢性皮炎与母体激素变化有关,一般轻时注意清洁,严重就医;湿疹早期与过敏体质及接触过敏原有关,要找并规避过敏原、清洁皮肤、必要时用药物,需密切观察宝宝皮肤变化,不缓解或有异常及时就诊,护理要轻柔。 应对措施:可适当增加室内湿度,比如使用加湿器;给宝宝适当喂些温水,补充身体水分;选择温和无刺激的婴儿专用保湿霜,在宝宝洗澡后及时涂抹,帮助锁住皮肤水分,保持皮肤湿润。 新生儿脂溢性皮炎 原因:可能与宝宝体内从母体获得的激素水平变化有关,皮脂腺分泌相对旺盛,在头皮、面部等部位可出现油腻性鳞屑,有时也表现为皮肤粗糙颗粒状。 应对措施:一般情况较轻,注意皮肤清洁,可用温水轻柔清洗局部,避免用力搓揉。随着宝宝生长发育,多数可自行缓解。若情况较严重,需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处理。 湿疹早期表现 原因:宝宝可能是过敏体质,接触到某些过敏原,如衣物材质(羊毛、化纤等)、母乳妈妈饮食中的某些食物(海鲜、牛奶等)等,引发皮肤免疫反应,早期可表现为皮肤粗糙、有颗粒状改变,可能还会伴有轻微发红等。 应对措施:首先要寻找可能的过敏原并尽量规避,比如选择纯棉材质的衣物;母乳妈妈要注意饮食,观察哪些食物可能引起宝宝皮肤反应并暂时回避。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婴儿湿疹膏等温和的外用药物。 对于两个月宝宝皮肤粗糙颗粒状情况,家长要密切观察宝宝皮肤变化,包括颗粒状的范围、是否有加重或其他伴随症状(如瘙痒、红肿、渗液等)。若持续不缓解或伴有其他异常,应及时带宝宝到正规医院儿科或皮肤科就诊,由专业医生进行评估和诊断,给予针对性处理。同时,护理过程中要注意动作轻柔,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保护宝宝娇嫩的皮肤。

    2025-10-17 10:47:47
  • 宝宝36.3度体温正常吗

    宝宝36.3度体温正常,正常小儿基础体温有范围,不同测量部位正常体温范围不同,受年龄、活动、环境等因素影响,若体温异常波动伴不适要及时就医,日常要细心照料宝宝营造舒适环境。 不同测量部位的正常体温范围及意义 口腔温度:正常范围在36.3℃~37.2℃之间。但由于宝宝较小,一般不采用口腔测温,因为宝宝可能会咬伤体温计等。 直肠温度:正常范围在36.5℃~37.7℃之间。直肠测温相对较准确,但操作时要注意安全,避免损伤宝宝直肠黏膜。 腋窝温度:正常范围通常是36℃~37℃。腋窝测温比较方便、安全,是常用的测温方式。宝宝36.3度若为腋窝温度则属于正常体温。 影响宝宝体温的因素及应对 年龄因素:新生儿和小婴儿的体温调节中枢尚未发育完善,体温易受环境温度影响。例如,新生儿在包裹过紧时,体温可能会略有升高;而在环境温度较低且保暖不足时,体温可能会下降,但一般也会在正常范围内波动。所以要注意根据环境温度适时为宝宝增减衣物,保持合适的保暖状态。 活动因素:宝宝剧烈哭闹、活动后,体温可能会略有升高,一般休息片刻后可恢复至正常。所以在给宝宝测量体温时,最好等宝宝安静状态下进行。 环境因素:如果宝宝处于温度较高的环境中,如室温过高、穿着过厚等,可能会使体温稍有升高;而在寒冷环境中,体温可能会偏低,但一般也会维持在正常范围。要注意保持室内温度适宜,一般维持在22℃~25℃左右比较合适,同时根据环境温度合理给宝宝增减衣物。 特殊人群(宝宝)的温馨提示 宝宝体温36.3度是正常的,家长无需过于紧张。但要继续关注宝宝的体温变化以及精神状态、饮食等情况。如果宝宝体温出现异常波动,或者伴有精神萎靡、拒食、呕吐等其他不适症状,要及时带宝宝就医检查,以明确原因,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同时,要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在日常生活中细心照料宝宝,为宝宝创造一个舒适、健康的成长环境。

    2025-10-17 10:47:12
  • 5岁女孩内裤上黄黄的正常吗

    5岁女孩内裤上黄黄的情况需分情况看待,可能正常,如生理因素或局部清洁不到位;也可能异常,如炎症感染(外阴炎、阴道炎等)或有其他全身症状,家长要密切观察,有异常表现及时带孩子就医,同时注意孩子外阴清洁卫生。 一、可能正常的情况 1.生理因素 女童在幼儿期,雌激素水平会有一定波动,可能会导致阴道分泌物产生。如果只是少量、颜色较淡、没有异味、孩子也没有不适症状,可能是正常的生理现象。这是因为儿童的生殖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但仍会有一些生理性的分泌物产生,只要没有异常表现,通常无需过度担心。 2.局部清洁不到位 若孩子局部卫生清洁不够,尿液、汗液等混合在皮肤上,也可能使内裤上出现黄黄的情况。这种情况下,只要加强局部清洁,用温水轻柔清洗外阴等部位,情况可能会改善。 二、可能异常的情况 1.炎症感染 外阴炎:如果孩子内裤上黄黄的量较多,伴有异味,孩子出现搔抓外阴、哭闹等不适表现,可能是外阴炎引起。女童外阴局部抵抗力较低,容易受到细菌等病原体感染。例如,不注意外阴清洁,与污染的物品接触等都可能导致外阴炎,引起分泌物异常。 阴道炎:5岁女孩也可能患阴道炎,除了内裤黄黄的,还可能出现阴道瘙痒、分泌物性状改变等。常见的病原体有大肠杆菌等,不注意卫生、交叉感染等都可能引发阴道炎。 2.其他异常情况 若孩子除了内裤黄黄的,还伴有发热、腹痛等其他全身症状,可能是存在更严重的感染等问题,需要及时就医检查。 对于5岁女孩内裤上黄黄的情况,家长要密切观察孩子的症状表现。如果只是少量、无不适,加强局部清洁;如果有异常表现,如量多、有异味、孩子不适等,应及时带孩子到医院就诊,进行相关检查,如分泌物检查等,以明确原因,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相应处理。同时,要注意孩子的外阴清洁卫生,每天用温水清洗外阴,保持局部干燥,勤换内裤,尽量给孩子穿棉质、宽松的内裤,减少对外阴的刺激。

    2025-10-17 10:46:39
  • 6个月宝宝倒睫毛处理办法

    6个月宝宝倒睫毛的观察与日常护理需轻柔清洁眼部、避免刺激眼部;就医评估与处理时,若倒睫明显伴不适要及时就医,轻度可观察,严重时医生谨慎处理;特殊人群注意宝宝眼部娇嫩,家长要密切关注并按建议护理观察确保宝宝眼部健康。 避免刺激眼部:要注意宝宝周围环境,避免让宝宝接触可能刺激眼部的物质,如灰尘、烟雾等。灰尘等异物进入眼睛可能会加重倒睫引起的不适,而且宝宝较小,对环境中的刺激物反应更敏感。 就医评估与处理 及时就医检查:如果发现宝宝倒睫毛情况较明显,如倒睫毛频繁刺激角膜,宝宝出现频繁眨眼、流泪、眼睛发红等症状,应及时带宝宝就医。医生会通过专业检查评估倒睫的严重程度。例如,医生会用裂隙灯等仪器仔细观察倒睫对角膜、结膜的影响情况。 根据情况处理: 轻度倒睫:对于一些轻度的倒睫,医生可能会建议继续观察,因为宝宝的面部发育可能会随着成长而改善倒睫情况。比如,宝宝的鼻梁尚未发育完全,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倒睫对眼部的刺激。 严重倒睫:如果倒睫情况较为严重,医生可能会考虑进行一些处理,如在符合操作规范的情况下进行简单的局部处理,但会非常谨慎以确保宝宝的安全。例如,对于极个别严重影响角膜的倒睫,可能会在无菌操作下进行简单的拔除等操作,但这是非常谨慎的处理方式,会充分权衡利弊。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宝宝自身特点:6个月的宝宝眼部组织非常娇嫩,在进行任何护理或医疗操作时都要格外小心。宝宝的神经系统、免疫系统等都还在发育中,对刺激的耐受能力较差。所以在处理倒睫毛相关问题时,一定要严格遵循无菌原则和轻柔操作的要求,避免给宝宝带来不必要的损伤和感染风险。 家长护理责任:家长要密切关注宝宝倒睫情况的变化,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护理和后续观察。家长要学习正确的眼部清洁等护理方法,并且在日常生活中多留意宝宝眼部的异常表现,如发现异常及时再次就医,确保宝宝眼部健康发育。

    2025-10-17 10:45:37
  • 牛奶蛋白过敏能吃面食吗

    牛奶蛋白过敏患者通常能吃面食,面食主要由小麦粉制成,成分不含牛奶蛋白,一般不会引发过敏,婴儿期注意制作软烂卫生,幼儿及儿童期要保证饮食多样且观察异常,制作时无额外易过敏添加成分的单纯面食可放心食用,能保证饮食安全与营养均衡。 一、面食的成分特点 面食常见的有面条、馒头、包子等,以小麦面粉为例,小麦面粉的主要营养成分是淀粉,还含有一定量的蛋白质,但这些蛋白质与牛奶蛋白不同,牛奶蛋白过敏的患者对小麦中的蛋白质一般不会产生过敏反应。所以从成分角度来看,面食不会引发牛奶蛋白过敏患者的过敏症状。 二、不同年龄段牛奶蛋白过敏患者吃面食的注意事项 婴儿期:对于婴儿期牛奶蛋白过敏的患儿,添加辅食时引入面食是比较安全的。在制作面食时要注意保证卫生,避免受到其他污染。可以将面食制作成细软的状态,比如煮得软烂的面条等,方便婴儿食用。因为婴儿消化系统还在发育过程中,过于粗糙的面食可能不利于婴儿消化,但面食本身是适合作为婴儿辅食引入的。 幼儿及儿童期:幼儿和儿童期的牛奶蛋白过敏患者吃面食相对更加灵活,但也要注意饮食的多样性,虽然面食可以吃,但仍要保证摄入其他各类营养物质,如搭配蔬菜、肉类等,以满足生长发育的需求。例如可以将面食与蔬菜汤搭配,做成营养丰富的面食餐食。同时,要注意观察患儿在食用面食过程中是否有其他异常反应,虽然面食本身一般不会引起过敏,但个体差异可能存在,若有异常需及时调整饮食。 三、特殊情况说明 如果面食在制作过程中添加了其他可能引起过敏的成分,如某些调味料、添加剂等,那么需要特别注意。但一般单纯的面食(不额外添加易过敏成分)对于牛奶蛋白过敏患者是可以放心食用的。例如自己在家用纯小麦面粉制作的馒头,就是比较安全的食物选择。 总之,牛奶蛋白过敏患者通常能够吃面食,在食用过程中可根据自身不同年龄段等情况合理安排,保证饮食的安全与营养均衡。

    2025-10-17 10:45:00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