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洁谊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擅长:反复呼吸道感染、慢性咳嗽、喘息性疾病、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等呼吸系统疾病及新生儿常见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个人擅长
反复呼吸道感染、慢性咳嗽、喘息性疾病、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等呼吸系统疾病及新生儿常见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展开
  • 婴幼儿手足口病治疗方法

    婴幼儿手足口病治疗包括一般治疗(多休息、保持空气流通、清淡饮食、做好口腔皮肤清洁护理)、对症治疗(发热时优先物理降温,超范围且不适时遵医嘱用对症药物,咳嗽等其他症状相应处理)、抗病毒治疗(无特效药物,特殊情况遵医嘱用且严格掌握原则)、重症病例治疗(神经系统受累降颅压镇静等,呼吸循环衰竭呼吸循环支持等)以及特殊人群注意事项(加强护理、密切观察、有基础病谨慎制定方案、保持环境清洁防交叉感染)。 对症治疗 发热处理:如果患儿出现发热症状,由于要以患者舒适度为标准,优先非药物干预,如适当减少衣物、多喝温水等物理降温方式。但要特别注意婴幼儿的特殊情况,低龄儿童应避免使用不恰当的退热方法。当体温超过一定范围且患儿出现不适等情况时,可根据病情遵医嘱选择合适的对症药物,但需严格遵循儿科用药原则。 其他症状处理:若患儿有咳嗽、流涕等症状,也进行相应对症处理,如咳嗽严重时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止咳药物等,但同样要考虑婴幼儿的耐受性等特殊情况。 抗病毒治疗 目前对于肠道病毒引起的手足口病,尚无特效抗病毒药物。但如果是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等特殊情况,可能会根据病情需要在医生评估后考虑使用相关抗病毒药物,但必须严格掌握适应证和禁忌证,充分考虑婴幼儿的年龄等因素。 重症病例治疗 神经系统受累治疗:如果患儿出现神经系统受累表现,如精神差、嗜睡、易惊、头痛、呕吐等,可能需要进行降颅压、镇静等治疗,如使用甘露醇降颅压等,同时要密切监测患儿的生命体征、神经系统症状等变化,这对于婴幼儿来说尤为重要,因为婴幼儿病情变化可能较快,需要精细观察和护理。 呼吸、循环衰竭治疗:当出现呼吸、循环衰竭时,要进行呼吸支持、循环支持等治疗,如机械通气、使用血管活性药物等,在治疗过程中要根据婴幼儿的具体情况调整治疗方案,确保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婴幼儿自身免疫力相对较低,在手足口病治疗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加强护理。要密切观察婴幼儿的精神状态、体温、进食情况等。对于有基础病史的婴幼儿,如既往有神经系统疾病等情况,在治疗手足口病时要更加谨慎,因为手足口病可能会诱发基础病的加重等情况,需要医生在治疗过程中充分评估基础病对病情的影响以及手足口病治疗药物等对基础病的影响,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同时,要注意保持婴幼儿居住环境的清洁卫生,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

    2025-10-11 11:41:39
  • 宝宝便秘喝香油有用吗

    宝宝便秘时喝香油有一定有限的润滑肠道作用,但不科学,因过量摄入影响营养吸收且不能解决根本问题,还可通过调整饮食结构(添加辅食宝宝增膳食纤维、妈妈注意饮食)、培养良好排便习惯(固定时间坐便盆,控制时长)来处理,婴儿尤其是6个月以下不建议轻易用香油,较大宝宝非药物无效应咨询医生,便秘伴其他异常需立即就医排除严重情况。 一、香油对宝宝便秘的作用及局限性 1.可能的作用 香油属于油脂类物质,从理论上来说,其含有的油脂有一定润滑肠道的作用,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宝宝缓解便秘情况。例如,油脂可以使粪便变得相对润滑,从而让粪便更容易排出体外。不过,这种作用是比较有限的。 2.局限性 单纯依靠喝香油来解决宝宝便秘问题并不科学。首先,对于婴儿来说,过量摄入香油可能会影响其对其他营养物质的吸收。因为香油是高脂肪食物,大量摄入会占据宝宝的胃容量,导致宝宝不能摄入足够的其他必需营养成分。而且,宝宝便秘的原因有多种,比如饮食结构不合理(像膳食纤维摄入过少等)、没有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先天性肠道发育异常等,香油只能起到很微弱的辅助润滑肠道的作用,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导致便秘的各种问题。 二、宝宝便秘的其他处理方法及注意事项 1.调整饮食结构 对于已经添加辅食的宝宝,可以适当增加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苹果泥、香蕉泥、西蓝花、胡萝卜等。膳食纤维能够促进肠道蠕动,帮助改善便秘情况。对于母乳喂养的宝宝,妈妈的饮食也很重要,妈妈应避免食用过于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多吃蔬菜水果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通过乳汁传递给宝宝,帮助宝宝改善肠道功能。 2.培养良好排便习惯 可以尝试让宝宝每天在固定的时间坐在便盆上,培养其排便反射。一般建议早餐后半小时左右,因为经过一夜的消化,宝宝容易产生便意。每次坐便盆的时间不宜过长,控制在5-10分钟左右,让宝宝逐渐适应排便的过程。 3.特殊人群情况 对于婴儿,尤其是6个月以下的婴儿,不建议轻易使用香油等方法来缓解便秘。因为婴儿消化系统发育还不完善,使用不当可能会引发消化不良等问题。如果是较大的宝宝,在尝试通过调整饮食等非药物方法无效时,也不应该首先考虑喝香油,而应该先咨询医生,在医生的指导下采取合适的措施。如果宝宝便秘同时伴有其他异常症状,如呕吐、腹胀、精神不佳等,应立即就医,排除肠道器质性病变等严重情况。

    2025-10-11 11:40:47
  • 儿童连续几天晚上发烧怎么回事

    儿童连续几天晚上发烧的原因分为感染性因素和非感染性因素。感染性因素有病毒、细菌、支原体感染;非感染性因素包括自身免疫性疾病、恶性肿瘤、环境因素。家长需密切观察儿童情况,超38.5℃伴精神不佳要及时就医,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注意不同年龄儿童护理差异。 细菌感染:常见的有肺炎链球菌、B族链球菌、大肠杆菌等引起的感染。例如肺炎链球菌引起的肺炎,儿童可出现连续几天晚上发烧,同时伴有咳嗽、咳痰、呼吸急促等症状。细菌感染后,细菌释放毒素,引发机体的炎症免疫反应,使得体温持续升高。 支原体感染:肺炎支原体感染也是儿童连续发烧的常见原因之一。支原体感染后,患儿多为中等度发热,但也有部分患儿会出现持续高热,连续几天晚上发烧,同时伴有刺激性干咳等表现。支原体感染人体后,吸附在呼吸道上皮细胞表面,释放毒性物质,引起呼吸道炎症和发热等一系列症状。 非感染性因素 自身免疫性疾病:如幼年特发性关节炎,儿童可出现长期反复发热,多为低热或中等度热,但也有部分患儿会出现高热,且常呈间断性或持续性发热,可连续几天晚上发烧,同时伴有关节肿胀、疼痛、皮疹等表现。自身免疫性疾病是由于机体免疫系统错误地攻击自身组织,引发异常的免疫反应,导致发热等症状。 恶性肿瘤:白血病等恶性肿瘤也可能导致儿童连续几天晚上发烧。白血病患儿除了发热外,还可能伴有贫血、出血、肝脾淋巴结肿大等表现。肿瘤细胞释放的物质可引起机体发热,并且肿瘤细胞增殖消耗机体能量,导致患儿抵抗力下降,容易反复感染,进一步加重发热。 环境因素:如果儿童穿着过厚、室内温度过高,可能会引起散热不良,导致连续几天晚上发烧。儿童的体温调节中枢尚未发育完善,对环境温度变化较为敏感,当环境温度过高时,机体散热困难,体温会升高。 当儿童连续几天晚上发烧时,家长应密切观察儿童的体温、精神状态、伴随症状等。如果体温超过38.5℃且儿童精神状态不佳,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如血常规、C-反应蛋白、病原学检查等,以明确发热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对于儿童发热,应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避免滥用药物,优先采用物理降温等非药物干预措施,如适当减少衣物、用温水擦拭身体等。同时,要注意保证儿童充足的休息和水分摄入,不同年龄的儿童在护理上也有差异,比如婴儿的皮肤较为娇嫩,温水擦拭时要注意力度和温度等。

    2025-10-11 11:40:04
  • 新生宝宝肚脐脱落后有白色脐根

    新生宝宝肚脐脱落后有白色脐根,可能是正常生理现象,也需警惕感染等异常情况。日常要保持肚脐清洁干燥,用碘伏轻柔擦拭,观察局部及宝宝状态,若有异常及时就医,新生宝宝因皮肤娇嫩护理需严谨细致。 一、可能的正常生理现象 新生宝宝肚脐脱落后出现白色脐根,有可能是正常的表皮组织等情况。在肚脐脱落过程中,局部的表皮等组织可能呈现出白色外观,这是因为局部皮肤的新陈代谢等正常生理过程导致的,一般没有明显红肿、渗液等异常表现,宝宝也没有哭闹不安等不适症状,这种情况通常不需要特殊处理,只需要保持肚脐部位的清洁干燥即可,随着宝宝的生长发育,局部会逐渐恢复正常。 二、需警惕的异常情况及可能原因 1.感染因素 原因:如果白色脐根伴有周围皮肤红肿、有脓性分泌物渗出等情况,可能是发生了肚脐感染。新生宝宝的肚脐部位如果护理不当,比如被尿液、粪便污染,或者在擦拭肚脐时操作不当造成局部损伤,就容易导致细菌侵入引起感染。 表现:除了局部的红肿、渗液外,宝宝可能会出现发热、精神不佳、吃奶量减少等全身症状。这时候需要及时带宝宝就医,进行局部的消毒处理等相应治疗。 2.局部组织增生等情况 原因:少数情况下,肚脐脱落后的白色脐根可能是局部组织异常增生等情况,但这种情况相对较少见。可能与宝宝自身的局部组织发育等因素有关。 表现:需要医生通过专业的检查来判断,如果是组织增生等异常情况,可能需要进一步的评估和处理。 三、日常护理要点 1.保持清洁干燥 每天可以用碘伏轻轻擦拭肚脐部位,从脐根中心向外周环形擦拭,注意保持局部干燥。在给宝宝换尿布时,要避免尿布覆盖到肚脐部位,防止尿液污染。对于女宝宝,要特别注意避免粪便等污染肚脐。 擦拭时动作要轻柔,遵循无菌操作原则,防止加重局部损伤或引起感染。 2.观察变化 家长要密切观察白色脐根周围皮肤的情况,包括颜色、有无红肿、有无渗液等,同时观察宝宝的精神状态、吃奶情况等。如果发现异常变化,如红肿加重、渗液增多、宝宝出现哭闹不安等不适,应及时带宝宝到医院就诊。 3.特殊人群注意事项(新生宝宝) 新生宝宝皮肤娇嫩,在护理肚脐时要格外小心。由于宝宝的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一旦肚脐发生感染,容易扩散引起更严重的问题,所以对于新生宝宝的肚脐护理要严谨细致,严格按照科学的护理方法进行操作,以保障宝宝的健康。

    2025-10-11 11:39:02
  • 怎样判断宝宝肠套叠

    肠套叠有阵发性哭闹、呕吐、血便等症状表现,腹部可有右上腹腊肠样包块及腹部触诊异常,辅助检查有B超可显示同心圆或靶环状肿块图像、空气灌肠可见空气受阻端呈“杯口状”或“弹簧状”阴影,宝宝出现疑似表现应立即就医明确诊断并治疗。 一、症状表现 1.阵发性哭闹 多见于健康的肥胖婴儿,平素健康的婴儿突然出现剧烈的有规律的阵发性哭闹,持续约10-20分钟,间隔数分钟又反复发作。这是因为肠套叠时,肠系膜被牵拉,肠管痉挛引起疼痛。 对于不同年龄的宝宝,表现可能略有差异。新生儿可能表现为突然的烦躁不安、拒食、面色苍白等。 2.呕吐 早期呕吐为反射性,吐出物为奶块或食物残渣,以后呕吐物可含胆汁,晚期可吐出粪便样液体。一般在发病后数小时即可出现呕吐症状,随着病情进展,呕吐会逐渐频繁和加重。 婴儿的呕吐可能不容易被家长及时发现,需要家长密切观察宝宝的进食后反应。 3.血便 发病后6-12小时可出现果酱样黏液血便,这是肠套叠的特征性表现之一。是由于肠套叠处的肠壁血循环障碍,导致黏膜渗血与肠黏液混合而成。 对于早产儿或有基础疾病的宝宝,血便出现时间可能会有所不同,需要更加仔细观察。 二、腹部体征 1.腹部包块 在右上腹季肋下可触及腊肠样、光滑、稍活动并有压痛的包块。这种包块是由于套叠的肠管形成,随着病情发展,包块的位置可能会有变化。 检查时要轻柔,避免过度用力加重宝宝的不适。对于体型较胖的宝宝,触摸包块可能有一定难度,需要经验丰富的医护人员进行检查。 2.腹部触诊异常 发病早期腹部柔软,随着病情进展,可能出现腹胀等表现。当肠套叠导致肠管梗阻时,腹部会逐渐膨隆。 三、辅助检查 1.B超检查 是诊断肠套叠的常用影像学检查方法。在B超下可显示肠套叠的同心圆或靶环状肿块图像,这对于明确肠套叠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对于肥胖的宝宝,B超检查可能会受到一定影响,但仍可作为初步筛查的重要手段。 2.空气灌肠 不仅可以用于诊断,还可以同时进行复位治疗。在X线透视下可见空气在结肠内受阻,受阻端呈“杯口状”或“弹簧状”阴影。 对于新生儿或小婴儿,进行空气灌肠时要严格控制压力等条件,避免发生肠穿孔等并发症。 如果宝宝出现上述疑似肠套叠的表现,应立即带宝宝就医,通过详细的体格检查和必要的辅助检查来明确是否为肠套叠,以便及时进行相应的治疗。

    2025-10-11 11:38:37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