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洁谊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擅长:反复呼吸道感染、慢性咳嗽、喘息性疾病、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等呼吸系统疾病及新生儿常见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个人擅长
反复呼吸道感染、慢性咳嗽、喘息性疾病、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等呼吸系统疾病及新生儿常见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展开
  • 怎么判断婴儿颈椎受伤

    婴儿颈椎受伤可通过观察异常哭闹且难安抚、头部活动异常,检查颈部有无肿胀淤青及触摸有无抵触反应,留意四肢活动和感觉情况,结合外伤史判断,怀疑时需立即就医做专业影像学检查,日常要注意保护婴儿颈部减少风险。 检查婴儿身体体征 查看婴儿颈部是否有明显的肿胀、淤青等情况,颈部皮肤出现异常改变可能提示颈部有损伤。触摸颈部时观察婴儿是否有抵触反应,若婴儿对颈部触摸表现出抗拒、哭闹加剧,也可能暗示颈椎存在问题。 留意婴儿神经功能情况 观察婴儿四肢的活动情况,正常婴儿四肢活动较为协调且有力,若受伤侧肢体活动减少、无力或者活动时婴儿有疼痛表现,可能与颈椎受伤影响神经传导有关。同时观察婴儿的感觉情况,比如用轻柔的物品触碰婴儿肢体,看其是否能正常感知,若出现感觉异常也需考虑颈椎受伤导致神经受损的可能。 结合外伤史判断 如果婴儿有过头部受到撞击、坠落等外伤经历,那么发生颈椎受伤的风险会增加,这时候更要仔细从上述行为、体征等方面去排查婴儿是否存在颈椎受伤的情况。 对于婴儿颈椎受伤的判断需要谨慎且全面,一旦怀疑婴儿有颈椎受伤的可能,应立即带婴儿前往医院进行专业的影像学检查,如X线、CT或MRI等,以明确颈椎是否真的受伤以及受伤的具体情况,因为婴儿颈椎比较娇嫩,早期准确判断和处理非常重要。同时,在日常照顾婴儿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保护婴儿颈部,避免婴儿头部受到剧烈的外力冲击等情况,减少颈椎受伤的风险。

    2025-09-29 09:43:42
  • 宝宝关节响怎么回事

    宝宝关节响分生理性和病理性,生理性多因发育完善中相关组织摩擦碰撞,无需特殊处理;病理性包括缺钙致关节稳定性降、关节损伤及先天性关节发育异常,缺钙伴多汗等表现,关节损伤有关节肿疼受限,先天性发育异常有相应体征需检查干预。 病理性关节响 1.缺钙:如果宝宝体内缺钙,会影响骨骼的正常发育,导致骨骼硬度和韧性改变,关节稳定性下降,容易出现关节响。同时宝宝可能还会伴有多汗、夜间哭闹、枕秃等表现。钙是骨骼的重要组成成分,缺乏钙时,骨骼的生长代谢会受到影响,进而影响关节相关结构的正常功能。需要注意给宝宝适当补充富含钙的食物,如奶制品、豆制品等,多带宝宝晒太阳以促进钙的吸收。 2.关节损伤:宝宝在活动过程中如果发生关节扭伤、拉伤等情况,也会出现关节响。比如宝宝在玩耍时不小心摔倒,伤到了关节部位,除了关节响外,可能还会有关节肿胀、疼痛、活动受限等表现。这是因为关节损伤后,关节的正常结构受到破坏,活动时异常的结构之间发生摩擦等就会产生弹响。此时需要及时带宝宝就医,进行相应的检查和处理,避免损伤进一步加重。 3.先天性关节发育异常:有些宝宝可能存在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等关节发育异常情况,也会出现关节响。这类宝宝可能在出生时就有一些体征,如双侧大腿皮肤褶皱不对称等,随着生长发育,关节响的情况可能会逐渐明显。需要通过相关检查,如超声检查等,早期发现并进行干预治疗,以促进关节正常发育。

    2025-09-29 09:43:24
  • 手足口病初期症状有什么

    手足口病初期有发热、口腔黏膜疹、手部足部臀部皮疹等症状,发热多为低热或中度发热,部分不明显,口腔现疱疹或溃疡致拒食流涎,手、足、臀有斑丘疹、疱疹且具离心性分布特点,需关注症状变化,加重或有异常表现及时就医。 发热:多数患儿会先出现发热情况,体温一般为低热或中度发热,体温可在38℃左右,部分患儿体温可能会更高,但也有少数患儿可能不出现明显发热。不同年龄患儿对发热的反应可能有所不同,婴幼儿由于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发热时可能精神状态受影响更明显,而年长儿相对能较好耐受低热情况。 口腔黏膜疹:口腔内会出现小疱疹或溃疡,多发生在舌、颊黏膜、硬腭等处,刚开始可能是红色斑疹,很快发展为疱疹,疱疹周围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患儿会因口腔疼痛出现拒食、流涎等表现。年龄较小的患儿可能更难表达口腔疼痛,会通过哭闹、烦躁等方式体现。 手部、足部、臀部皮疹:手、足部位会出现斑丘疹、疱疹,疱疹周围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皮疹不痛、不痒、不结痂、不留疤。臀部也可能出现类似皮疹,皮疹的分布特点具有一定特征性,一般呈离心性分布。对于特殊人群,如婴幼儿,家长要密切观察皮疹情况,防止患儿抓挠疱疹引起感染,同时要注意保持皮肤清洁。 一般来说,手足口病初期症状相对较轻,但也需要引起重视,及时观察患儿症状变化,若症状加重或出现其他异常表现,如精神萎靡、持续高热、呼吸急促等,应及时就医。

    2025-09-29 09:43:05
  • 水痘在潜伏期能传染吗

    水痘潜伏期具有传染性,潜伏期一般10-21天平均14天,病毒存于上呼吸道分泌物,可通过飞沫、接触传播,儿童、免疫力低下人群、孕妇接触潜伏期患者感染风险不同需注意相应防护。 传染性的机制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可存在于潜伏期患者的上呼吸道分泌物中,并且能够通过飞沫传播以及直接接触被污染的物品等途径进行传播。在潜伏期时,病毒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传染性,只是此时患者可能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感染了病毒,从而容易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将病毒传播给其他人。 不同人群的感染风险及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由于免疫系统相对较弱,在接触到潜伏期水痘患者时,感染水痘的风险较高。家长等照顾者需要注意让儿童避免与潜伏期的水痘患者过度密切接触,如避免一起长时间共处封闭空间等。同时,要教导儿童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等,减少感染风险。 免疫力低下人群:例如患有某些基础疾病(如恶性肿瘤、艾滋病等)导致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在接触潜伏期水痘患者后,感染水痘的可能性更大,而且感染后病情可能会更严重。这类人群需要尽量避免接触水痘患者,包括潜伏期的患者,如果必须接触,需要采取更严格的防护措施,如佩戴口罩等。 孕妇:孕妇如果在孕期接触到潜伏期的水痘患者,感染水痘后可能会对胎儿造成不良影响,如导致胎儿畸形等。所以孕妇在孕期要特别注意避免接触水痘患者,包括潜伏期的患者,一旦接触后要密切观察自身情况以及胎儿的状况。

    2025-09-29 09:42:37
  • 未满月宝宝老是打嗝怎么办

    未满月宝宝老是打嗝,常见原因有进食过快或吸入冷空气、神经系统发育未完善致膈肌痉挛,一般可通过轻拍背部、喂温开水、安抚情绪应对,若频繁打嗝久且伴异常症状需就医,护理时要注意喂养方式、腹部保暖,避免宝宝过度哭闹时喂奶。 一、一般应对措施 1.轻拍背部:将宝宝竖直抱起,让其头部趴在家长肩上,然后用手轻轻拍打宝宝的背部,帮助宝宝排出胃内的空气。拍背时要注意力度适中,从下往上轻轻拍打,每次拍10-15分钟左右,有助于缓解打嗝。 2.喂温开水:可以少量给宝宝喂一些温开水,水温宜在37℃-40℃左右。通过让宝宝吞咽温开水,可能会起到缓解膈肌痉挛的作用。喂水时要注意控制速度,避免宝宝呛咳。 3.安抚情绪:如果宝宝是因为哭闹后吃奶导致打嗝,要及时安抚宝宝的情绪,让宝宝停止哭闹,这样也有助于缓解打嗝情况。可以通过轻柔地抚摸宝宝、轻声哼唱等方式来安抚宝宝。 二、特殊情况及注意事项 如果宝宝频繁打嗝且持续时间较长,或者伴有其他异常症状,如呕吐、精神萎靡等,可能是疾病因素引起的,如消化不良、胃肠道感染等,需要及时就医。对于未满月的宝宝,在护理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喂养方式,喂奶时要让宝宝含住整个乳头或奶嘴,避免吸入过多空气;喂奶后要正确拍嗝;同时要注意宝宝腹部的保暖,避免着凉,因为腹部着凉也可能会引起打嗝等不适。另外,要避免在宝宝过度哭闹时喂奶,以免加重打嗝情况。

    2025-09-29 09:42:12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