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洁谊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擅长:反复呼吸道感染、慢性咳嗽、喘息性疾病、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等呼吸系统疾病及新生儿常见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个人擅长
反复呼吸道感染、慢性咳嗽、喘息性疾病、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等呼吸系统疾病及新生儿常见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展开
  • 宝宝退烧后手脚冰凉是怎么回事

    宝宝退烧后手脚冰凉是因退烧时外周血管收缩功能未完全恢复,致手脚血液灌注不足,其生理机制是人体体温调节中退烧时外周血管收缩有恢复过程且手脚末梢循环差;应对措施有保暖和适当活动;不同年龄段宝宝有特点及注意事项,婴儿要特选柔软衣物并密切观察,幼儿要关注保暖与活动;若伴严重表现可能是严重情况需立即送医救治。 相关生理机制及应对措施 生理机制:人体体温调节是通过神经-体液调节来维持产热和散热平衡。发烧时,机体产热增加,为了散热,外周血管扩张,大量血液流向体表以帮助散热。退烧时,外周血管的收缩功能有一个恢复过程,而手脚处于肢体末端,血液循环相对缓慢,所以容易出现冰凉现象。 应对措施 保暖:可以给宝宝适当增加衣物、盖上被子等,帮助手脚保暖,促进血液循环恢复。但要注意保暖适度,避免过热导致宝宝不适。比如选择柔软、保暖性好的棉质衣物为宝宝穿戴。 适当活动:可以让宝宝适当活动手脚,比如让宝宝做一些简单的手部抓握动作、活动脚部等,通过肌肉的活动促进血液循环,改善手脚冰凉的状况。但要注意活动强度不宜过大,以免宝宝过度劳累。 不同年龄段宝宝的特点及注意事项 婴儿期(0-1岁):婴儿的体温调节中枢发育尚未完善,退烧后手脚冰凉时更要注意保暖和观察。婴儿的衣物选择要特别柔软舒适,避免过硬的衣物刺激皮肤。同时,要密切观察宝宝的精神状态、体温变化等,如果手脚冰凉持续时间较长或伴有其他异常表现,如精神萎靡、呼吸异常等,要及时就医。 幼儿期(1-3岁):幼儿相对有一定的活动能力,但仍要关注其手脚保暖。可以引导幼儿适当活动,但要避免在寒冷的环境中长时间停留。如果幼儿退烧后手脚冰凉,家长可以通过与幼儿互动玩耍等方式,既促进幼儿活动又缓解手脚冰凉情况,同时要注意观察幼儿是否有其他不适症状。 特殊情况及处理原则 如果宝宝退烧后手脚冰凉同时伴有皮肤苍白、发绀,或者伴有意识障碍、呼吸急促等严重表现,可能是出现了休克等严重情况,需要立即送往医院进行紧急救治。这种情况非常危急,家长要保持冷静,尽快拨打急救电话并将宝宝送往最近的医疗机构。

    2025-09-29 10:47:20
  • 五个月宝宝从沙发上摔下来有事吗

    宝宝从沙发摔落后,要观察其精神状态、局部伤口、肢体活动,判断摔倒高度和着地部位,即使当时看似正常也需及时就医评估,就医途中注意观察呼吸面色等,家长平时要加强对五个月宝宝的护理,防止摔落,发生摔落后按相应方法应对保障宝宝健康安全。 一、观察受伤表现 1.精神状态:若宝宝摔落后立即大哭,通常情况相对较好;但需密切关注后续精神状态,如出现持续嗜睡、烦躁不安、频繁哭闹难以安抚等情况,可能存在问题。因为婴儿头部受伤后,颅内出血等情况可能影响神经系统功能,从而导致精神状态异常。 2.局部伤口:查看宝宝身体着地部位有无伤口、出血等情况。若有伤口,需及时进行简单的清洁和包扎,但不要随意涂抹药物,尽快就医进一步处理。 3.肢体活动:观察宝宝四肢活动是否正常,有无肢体瘫痪、活动受限或异常哭闹(尤其在触碰肢体时)。因为摔倒可能导致骨折等情况,若肢体活动异常,要考虑骨折的可能。 二、判断摔倒情况 1.摔倒高度和着地部位:如果是从较低的沙发(比如距离地面约0.5-1米左右)上摔下,且是臀部、腿部等部位着地,相对风险较低;但如果是头部先着地,或者摔倒高度较高,即使当时看起来宝宝反应正常,也需要密切观察。因为头部是人体重要部位,头部受伤可能引发颅内出血等严重问题。 三、及时就医评估 1.即使宝宝当时看似正常:也建议带宝宝到医院进行检查,如头颅CT等。因为有些颅内出血等情况可能在受伤当时没有明显症状,但数小时或数天后会逐渐显现。医生可以通过专业的检查来排除颅内损伤等严重情况。 2.在就医途中的注意事项:要密切观察宝宝的呼吸、面色等情况,保持宝宝呼吸道通畅。如果宝宝出现呕吐,要将宝宝头部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窒息。 四、温馨提示 对于五个月的宝宝,家长在照顾时一定要加强护理,避免宝宝从高处摔落。因为这个阶段宝宝运动功能开始发育,但还不能很好地保护自己。要确保沙发周围没有危险物品,并且在宝宝在沙发上时,要有成人在旁边看护,防止意外发生。一旦发生摔倒情况,按照上述观察和处理方法进行应对,以最大程度保障宝宝的健康和安全。

    2025-09-29 10:46:58
  • 半岁宝宝拉肚子绿色大便怎么回事

    半岁宝宝正常大便为黄色或金黄色糊状或软便,出现绿色大便可能由饮食因素(母乳喂养时母亲饮食、配方奶中铁含量高)、消化不良、腹部着凉引起,需调整饮食、腹部保暖,密切观察大便情况及有无伴随症状,持续异常或伴其他症状及时就医。 一、正常大便情况 半岁宝宝正常大便颜色通常为黄色或金黄色,质地均匀,呈糊状或软便。但当出现绿色大便时,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 二、常见原因及分析 (一)饮食因素 1.母乳喂养:若母亲饮食中摄入较多绿色蔬菜等,可能导致母乳中绿色素含量增加,宝宝吃了母乳后大便可能呈绿色。例如,母亲大量食用菠菜等绿叶蔬菜,乳汁中绿色素含量上升,宝宝大便就可能呈现绿色。 2.配方奶喂养:部分配方奶中铁含量较高,宝宝不能完全吸收时,多余的铁经肠道细菌作用,会使大便呈绿色。这是因为铁与肠道内物质反应后改变了大便颜色。 (二)消化不良 半岁宝宝消化系统发育尚未完善,若喂养不当,如一次性喂养过多,容易引起消化不良。此时胃肠蠕动加快,胆汁中的胆红素尚未充分转化就排出体外,大便就会呈绿色。比如宝宝进食量超出其胃肠消化能力范围,就可能出现消化不良导致绿色大便。 (三)腹部着凉 半岁宝宝腹部保暖不当,着凉后会使肠道蠕动加快,也可能出现绿色大便。宝宝腹部受到寒冷刺激,影响了肠道正常的消化功能,从而导致大便颜色改变。 三、应对措施及注意事项 (一)调整饮食 1.母乳喂养的母亲应注意调整自身饮食结构,适当减少绿色蔬菜等的过量摄入。 2.配方奶喂养的宝宝,要注意按照正确的冲调比例进行喂养,避免奶粉过浓或过稀。 (二)腹部保暖 要注意给宝宝腹部做好保暖措施,可适当给宝宝穿肚兜或盖好被子,避免腹部着凉。 (三)观察病情 家长需密切观察宝宝绿色大便的情况,包括大便次数、有无伴随其他症状(如呕吐、发热、精神萎靡等)。如果宝宝绿色大便持续时间较长,或伴有其他异常症状,应及时就医,以排除肠道感染等其他疾病的可能。对于半岁宝宝,家长要格外关注其身体状况,因为宝宝年龄小,病情变化相对较快,及时观察和处理能更好地保障宝宝健康。

    2025-09-29 10:46:18
  • 小女孩四岁多了,睡觉还尿床怎么办

    四岁多小女孩睡觉尿床可能由生理发育、心理、生活方式及疾病等因素引起。生理发育不完善可随年龄增长改善,可通过锻炼膀胱容量应对;心理因素需给予关爱安抚营造稳定氛围;生活方式上要调整睡前饮水并培养睡前排尿习惯;疾病因素则需及时就医检查处理,家长勿过度责备,调整无改善或有异常表现要及时带孩子就医排查病理因素。 四岁多的孩子泌尿系统等生理发育尚不完善,膀胱容量相对较小,神经系统对排尿的控制功能还在逐步成熟过程中,这可能导致夜间不能很好地感知尿意从而出现尿床情况。一般随着孩子年龄增长,多数可自行改善。 应对:白天可以鼓励孩子适当延长排尿间隔时间,锻炼膀胱容量,比如让孩子在感觉有尿意时先尝试忍耐一会儿,逐渐增加膀胱储存尿液的能力。 心理因素 生活中如果孩子近期面临如换新环境、家人关系变化、入托等生活事件的影响,可能会产生心理压力,进而影响夜间睡眠时的排尿控制,出现尿床现象。 应对:家长要多关注孩子的心理状态,给予孩子充分的关爱和安抚,营造轻松稳定的家庭氛围,帮助孩子缓解因生活事件带来的心理压力。 睡前饮水等生活方式因素 若孩子在睡前大量饮水、喝牛奶等,夜间尿液生成量增多,超过了孩子当前的排尿控制能力就容易尿床;另外,睡前没有及时排尿,也可能导致夜间尿床。 应对:调整孩子的睡前饮水习惯,尽量在睡前1-2小时减少液体摄入;并且培养孩子睡前排尿的好习惯,让孩子排空膀胱后再入睡。 疾病因素 某些疾病也可能导致孩子尿床,比如泌尿系统感染,除了尿床还可能伴有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再如脊柱裂等先天性脊柱发育异常疾病,也可能影响排尿功能。 应对:如果怀疑有疾病因素,需要及时带孩子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如尿常规、脊柱超声等,以明确是否存在疾病情况,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相应处理。 对于四岁多尿床的小女孩,家长首先不要过度责备孩子,以免给孩子造成心理负担,应通过上述多方面的观察和调整来帮助孩子改善尿床情况,如果经过一段时间调整仍无改善或伴有其他异常表现,应及时带孩子到正规医院儿科就诊,排查可能存在的病理因素。

    2025-09-29 10:45:32
  • 小孩咳嗽有痰流鼻涕怎么办

    要密切观察小孩咳嗽、咳痰、流涕等症状表现及一般状况,保持室内适宜温湿度,保证充足水分摄入;对症可清理鼻腔分泌物、合理祛痰;若出现咳嗽剧烈影响进食睡眠、高热不退、痰液异常、呼吸异常等要及时就医,过敏体质及特殊人群小孩更需留意并密切观察、及时就医。 保持室内适宜环境:维持室内温度在22-25℃,湿度在50%-60%。合适的温度和湿度有助于减轻呼吸道黏膜刺激,缓解咳嗽和流涕症状。例如,干燥的空气可能加重小孩呼吸道不适,而过于潮湿也可能滋生细菌等。 保证充足水分摄入:让小孩多喝温水,充足的水分可以湿润呼吸道,使痰液更容易咳出。不同年龄小孩的饮水量有所不同,一般婴幼儿每天需保证600-800毫升,学龄前期儿童800-1000毫升左右。 对症处理方法 清理鼻腔分泌物:当小孩流鼻涕较多时,可以使用生理盐水滴鼻剂或生理性海盐水喷雾清洗鼻腔。对于年幼儿童,操作时要轻柔,避免损伤鼻腔黏膜。通过清理鼻腔分泌物,能改善通气,减轻因鼻塞导致的不适。 祛痰措施:如果痰液较稀薄,可尝试让小孩适当翻身拍背,通过体位改变和振动,促进痰液排出。拍背时要注意力度,手掌呈空心状,从下往上、从外向内轻轻拍打小孩背部。对于较大儿童,还可以鼓励其进行有效的咳嗽动作,但要注意方法正确。 就医指征与特殊情况处理 及时就医情况:如果小孩咳嗽剧烈,影响进食、睡眠;或者流涕伴有发热,体温超过38.5℃且持续不退;痰液变得黏稠、颜色发黄,可能提示合并细菌感染;以及出现呼吸急促、呼吸困难、口唇发绀等情况,应立即就医。不同年龄小孩对病情变化的耐受不同,婴儿呼吸急促可能表现为呼吸频率增快,超过40次/分钟等。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对于过敏体质的小孩,要特别留意是否因接触过敏原导致咳嗽、流涕加重,如花粉、尘螨等,尽量避免接触已知过敏原。早产儿、有基础疾病(如先天性心脏病、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等)的小孩出现咳嗽有痰流鼻涕情况时,病情变化可能更迅速,需更加密切观察,一旦有异常应及时就医,因为这类小孩抵抗力相对较弱,病情发展可能较快且容易加重。

    2025-09-29 10:44:34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