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洁谊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擅长:反复呼吸道感染、慢性咳嗽、喘息性疾病、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等呼吸系统疾病及新生儿常见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个人擅长
反复呼吸道感染、慢性咳嗽、喘息性疾病、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等呼吸系统疾病及新生儿常见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展开
  • 新生儿每次喂奶后都会打嗝该如何处理

    新生儿喂奶后打嗝可竖直抱起靠肩轻拍背部助排空气,还需控制喂奶速度与量,以肚脐为中心轻柔顺时针按摩腹部,早产儿处理时要更轻柔且喂奶量速度需专业医护依情况调整。 一、调整喂奶后体位 新生儿喂奶后打嗝,可将其竖直抱起,让头部靠在家长肩部,然后用空心掌轻拍其背部,从下往上轻轻拍打,帮助新生儿排出胃内空气,一般轻拍3-5分钟左右,多数可缓解打嗝情况。此方法利用重力及空气上浮原理,借助拍打使空气顺利排出,符合生理机制。 二、控制喂奶相关因素 1.喂奶速度:喂奶时要注意控制速度,避免新生儿吃奶过急。若使用奶瓶喂奶,可选择流速适中的奶嘴,防止新生儿在吸吮过程中吸入过多空气。过快的吃奶速度会使新生儿吞咽大量空气,是导致打嗝的常见原因之一,通过调整速度可从源头上减少空气摄入。 2.喂奶量:按需喂养新生儿,避免一次喂奶量过多。新生儿胃容量较小,过多喂奶会增加胃肠负担,同时也容易导致空气随奶液进入胃内,进而引发打嗝。根据新生儿月龄合理控制每次喂奶量,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则。 三、腹部轻柔按摩 以新生儿肚脐为中心,用温暖的手掌轻轻顺时针按摩其腹部,按摩力度要轻柔。按摩可促进新生儿胃肠蠕动,帮助气体排出,一般每次按摩5-10分钟左右。这种物理方法通过机械刺激促进胃肠功能,无药物副作用,适合新生儿使用。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对于早产儿,因其身体各器官发育相对不成熟,在采取上述措施时需更加轻柔。轻拍背部的力度要更轻,按摩腹部时手法需格外轻柔,避免对早产儿脆弱的身体造成额外刺激。同时,早产儿的喂奶量和速度控制应更加严格,需在专业医护人员指导下根据其具体情况进行调整,确保护理安全且有效。

    2025-10-16 11:05:36
  • 婴儿益生菌的作用

    益生菌对婴儿有多方面益处,可调节肠道菌群平衡、改善消化功能、增强免疫力、缓解过敏反应,而早产儿等特殊婴儿群体使用益生菌需谨慎,有严重基础疾病婴儿使用也应遵医嘱。 改善消化功能 益生菌可以产生一些酶类,帮助婴儿分解食物中的营养成分,促进消化吸收。比如有助于分解乳糖等碳水化合物,对于一些乳糖不耐受的婴儿可能有一定的改善作用,能减轻腹胀、腹泻等消化不良症状。有临床研究发现,补充益生菌的婴儿在消化相关指标上表现更好,如粪便性状更正常,消化吸收效率有所提高。 增强免疫力 肠道是人体重要的免疫器官,益生菌可以通过调节肠道免疫相关细胞的功能等多种途径来增强婴儿的免疫力。它们能够刺激肠道相关淋巴组织,促进免疫球蛋白的产生等,从而提高婴儿对疾病的抵抗能力。一些实验研究显示,婴儿补充益生菌后,体内的免疫相关指标如免疫球蛋白水平等会有所提升,降低感染性疾病的发生风险。 缓解过敏反应 对于有过敏风险或轻度过敏的婴儿,益生菌可能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部分研究发现,特定益生菌能够调节婴儿的免疫系统,使免疫反应向Th1型免疫应答偏移,从而减轻过敏相关症状。例如在一些婴儿湿疹等过敏相关疾病的辅助治疗中,补充合适的益生菌可能有助于症状的改善,但具体情况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对于早产儿等特殊婴儿群体,在使用益生菌时需要更加谨慎。应在医生的专业评估下选择合适的益生菌菌株及剂型等。因为早产儿的肠道发育等情况与足月儿有所不同,需要确保益生菌的使用安全且能发挥有益作用。同时,对于有严重基础疾病的婴儿,使用益生菌也需要遵循医生的建议,避免与其他药物等产生不良相互作用等情况。

    2025-10-16 11:04:57
  • 婴儿吃奶时一直哭闹是怎么回事

    婴儿吃奶时哭闹可能由口腔问题(如鹅口疮、口腔溃疡、出牙期牙龈不适)、鼻塞(鼻腔分泌物堵塞致呼吸不畅)、喂养姿势不当、乳糖不耐受、肠绞痛、对奶粉或母乳过敏及外界环境嘈杂等因素引发,家长需仔细排查,若哭闹持续不缓解应及时带婴儿就医检查。 一、口腔问题 婴儿吃奶时哭闹可能是口腔出现状况,例如鹅口疮,由白色念珠菌感染所致,口腔黏膜会出现白色斑膜,吃奶时会因疼痛而哭闹。此外,口腔溃疡、出牙期牙龈不适等也可能引发吃奶时哭闹,出牙期婴儿牙龈肿胀,吃奶触碰会感到疼痛。 二、鼻塞因素 婴儿鼻腔较为狭窄,若有分泌物堵塞会造成鼻塞,吃奶时需用嘴呼吸,呼吸不畅就会引发哭闹。家长可观察婴儿鼻腔是否有鼻涕等分泌物,若有可尝试用湿润的棉签轻轻清理。 三、喂养姿势不当 喂养姿势不合适会让婴儿吃奶不舒服从而哭闹。比如乳头衔接不好,婴儿难以顺利吸吮,或者姿势让婴儿感到不舒适,此时需调整正确的喂养姿势,让婴儿头部和身体呈一条直线,乳头充分含入婴儿口中。 四、乳糖不耐受 部分婴儿肠道缺乏乳糖酶,无法正常消化母乳或配方奶中的乳糖,会出现腹胀、腹痛等不适症状,吃奶时就会一直哭闹,还可能伴有腹泻等表现。 五、肠绞痛 多见于3个月内的婴儿,原因尚不明确,常出现阵发性哭闹,吃奶时也可能发作,婴儿会表现出双腿蜷曲、面部涨红等情况,一般会持续数小时。 六、其他可能原因 还有可能是婴儿对奶粉或母乳过敏,引发胃肠道不适;或者是环境嘈杂等外界因素干扰,让婴儿在吃奶时无法安心,进而哭闹。家长需仔细排查各种可能因素,若无法确定原因或婴儿哭闹情况持续不缓解,应及时带婴儿就医检查。

    2025-10-16 11:00:55
  • 有些婴儿出生后为何总是哭闹

    婴儿哭闹可因生理需求未被满足如饥饿、口渴、尿布不适引发,也可由病理因素导致,像腹痛相关(肠胀气、肠绞痛)、发热、皮肤问题(湿疹、痱子)等,新生儿期肠绞痛相对常见、3个月内肠胀气较普遍且随月龄增长哭闹原因可能变化,应优先用非药物干预缓解,若有呕吐、腹泻、持续高热等异常伴随症状需及时就医。 一、生理需求引发的哭闹 婴儿出生后哭闹常见于生理需求未被满足。1.饥饿:婴儿胃容量小,一般出生后2-3小时左右需进食,若未及时喂奶,饥饿会引发哭闹,此时及时喂养可缓解;2.口渴:虽婴儿主要从母乳或配方奶获取水分,但环境干燥等情况可能导致口渴,婴儿会通过哭闹表达;3.尿布不适:尿布潮湿、粪便刺激等会使婴儿感觉不适而哭闹,家长需及时检查并更换干净尿布。 二、病理因素导致的哭闹 1.腹痛相关:如肠胀气、肠绞痛,多见于出生后几周内婴儿,可能因喂养时吸入过多空气等导致肠道气体积聚引发腹痛哭闹,可通过飞机抱、腹部顺时针按摩等非药物方式尝试缓解;2.发热:婴儿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感染等因素易致体温升高,体温异常会引起哭闹,需密切监测体温;3.皮肤问题:湿疹、痱子等皮肤不适会造成婴儿皮肤瘙痒,从而引发哭闹,家长要注意保持婴儿皮肤清洁干爽。 三、不同月龄相关差异及应对 新生儿期肠绞痛相对常见,3个月内婴儿肠胀气较普遍,随月龄增长,部分原因导致的哭闹可能会有变化,家长需根据不同月龄婴儿特点细致观察哭闹原因并采取对应措施,优先采用非药物干预方法缓解婴儿哭闹情况,同时注意观察哭闹伴随症状,若有呕吐、腹泻、持续高热等异常伴随症状需及时就医。

    2025-10-16 10:59:14
  • 发烧能不能吃优尔胶囊

    优尔胶囊主要成分是免疫球蛋白可辅助调节机体免疫功能但无直接退热功效,发烧由感染等病因导致需优先针对病因处理,若发烧因免疫功能低下反复出现需医生评估后在针对病因治疗基础上辅助使用,儿童低龄发烧及成人发烧时均需医生明确诊断后结合情况判断是否使用。 一、优尔胶囊的作用机制 优尔胶囊主要成分是免疫球蛋白,可辅助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对免疫功能低下相关情况可能有一定辅助作用,但并非直接针对退烧或治疗发烧病因。 二、发烧时使用优尔胶囊的考量 1.发烧病因与优尔胶囊关联 发烧是机体常见的防御性反应,多由感染(如细菌、病毒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引起,优尔胶囊本身不具备直接退热功效,不能替代针对发烧病因的正规治疗。若发烧由感染等明确病因导致,需优先针对病因进行处理,如细菌感染需使用抗生素等,此时单纯使用优尔胶囊无法解决发烧根源问题。 2.免疫相关发烧的特殊情况 若发烧是因机体免疫功能低下反复出现,需由医生评估后,综合判断是否可在针对病因治疗基础上辅助使用优尔胶囊,但也不能仅依赖优尔胶囊来控制发烧。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群体:儿童发烧时应优先采用非药物干预措施,如物理降温等。低龄儿童发烧时使用优尔胶囊需格外谨慎,必须在医生充分评估儿童具体病情、免疫状态及发烧原因后,遵医嘱决定是否使用,因为低龄儿童身体机能发育不完善,需严格把控药物使用的安全性和必要性。 成人群体:成人发烧时若考虑与免疫功能相关因素导致反复发烧等情况,也需由医生明确诊断后,结合个体免疫状况、发烧严重程度等综合判断是否使用优尔胶囊,不能自行盲目用药。

    2025-10-16 10:58:43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