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洁谊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擅长:反复呼吸道感染、慢性咳嗽、喘息性疾病、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等呼吸系统疾病及新生儿常见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个人擅长
反复呼吸道感染、慢性咳嗽、喘息性疾病、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等呼吸系统疾病及新生儿常见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展开
  • 宝宝发烧别急,38度快速降温法

    宝宝发烧38℃时应松开衣物穿宽松轻薄的,用32-34℃温水擦颈部等大血管丰富部位并注意保暖,让宝宝多喝温开水补充水分防脱水促代谢,持续关注体温,体温未降或有精神萎靡等异常症状及时就医,新生儿体温调节弱更需谨慎且不建议酒精擦浴。 一、松开衣物 宝宝发烧38℃时,应穿着宽松、轻薄的衣物,避免包裹过严。过厚的衣物会阻碍热量散发,不利于体温下降,宽松衣物可帮助皮肤更好地散热,维持体温在相对适宜的范围。 二、温水擦浴 采用32~34℃的温水擦拭宝宝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丰富的部位,每次擦拭时间约5~10分钟。利用水分蒸发带走热量的原理来降温,擦拭过程中要注意保暖,防止宝宝着凉,因为若宝宝着凉可能会加重病情或引发其他不适。 三、适量饮水 让宝宝多喝温开水,补充因发热散失的水分,防止脱水情况发生。同时,饮水可促进新陈代谢,有助于身体通过排尿等方式排出热量,辅助体温下降。不同年龄的宝宝对水分的需求有差异,需根据宝宝年龄适量调整饮水量,但总体要保证充足摄入。 四、密切观察体温及身体状况 持续关注宝宝体温变化,若体温未下降甚至持续上升,或出现精神萎靡、抽搐、呼吸急促等异常症状时,应及时带宝宝就医。对于新生儿等特殊人群,因其体温调节功能更弱,更需谨慎对待,一旦发现异常需立即就医,且新生儿一般不建议采用酒精擦浴等方法,避免因皮肤薄嫩导致酒精通过皮肤吸收引发不良反应。

    2025-10-14 12:15:35
  • 婴儿牙床出现何种状况表示开始长牙

    婴儿长牙时牙床对应长牙位置会发红肿胀,有啃咬物品增加、更易烦躁等行为表现,轻触牙床对应长牙处可感觉到硬凸起,且因牙齿萌出刺激唾液腺致流口水增多。 一、牙床局部变化 婴儿牙床开始长牙时,首先会出现局部发红、肿胀现象。这是由于牙齿在牙龈下方逐渐生长,对牙龈组织产生刺激,引发牙龈组织的充血、水肿反应,表现为牙床对应长牙位置呈现微红且稍隆起的状态,是牙齿即将突破牙龈的典型局部表现。 二、行为表现变化 1.啃咬行为增加:婴儿开始长牙时,牙龈部位会有不适感,通过啃咬物品能够缓解这种不适。例如婴儿会频繁将手、玩具等放入口中啃咬,这是因为牙齿萌出刺激牙龈神经,产生想要通过机械刺激来减轻不适的行为。 2.烦躁不安:牙龈的不适会使婴儿感觉身体不太舒适,从而出现比平时更易烦躁的情况,可能表现为哭闹增多、难以安抚等,这是因为牙龈局部的刺激影响了婴儿的情绪状态。 三、牙床触感变化 用手指轻触婴儿牙床对应长牙部位时,可感觉到有较硬的凸起感。这是因为牙齿在牙龈下逐渐发育成熟,即将突破牙龈表面,所以在牙床内部能触摸到质地较硬的牙齿雏形,这是判断开始长牙的一个重要触感依据。 四、流口水增多 长牙过程中,牙齿萌出会刺激唾液腺分泌增加,导致婴儿流口水增多。虽然流口水还可能有其他原因,但在长牙阶段,唾液腺受牙齿萌出刺激是流口水增多的常见因素之一,表现为婴儿口周经常处于湿润状态。

    2025-10-14 12:14:59
  • 婴儿出现一个荨麻疹应该如何处理

    观察婴儿单个荨麻疹形态及有无烦躁等伴随症状,非药物干预有温水轻柔清洗患处、避免搔抓可修剪指甲或戴棉质宽松手套、局部冷敷缓解瘙痒,若有严重过敏表现需立即送医,日常留意过敏原护理轻柔,荨麻疹不缓解或加重及时咨询专业儿科医生。 一、观察评估仔细观察婴儿单个荨麻疹的形态,包括大小、颜色、边界是否清晰,同时留意婴儿有无烦躁、呼吸异常、呕吐等伴随症状,若有异常表现需高度关注。二、非药物干预1.皮肤清洁:用温水轻柔清洗患处,避免使用刺激性洗浴用品,保持皮肤清洁干爽,防止继发感染。2.避免刺激:避免婴儿搔抓患处,可为婴儿修剪指甲,必要时给婴儿穿戴棉质宽松手套,减少因搔抓导致荨麻疹加重或皮肤破损的风险。3.局部冷敷:若荨麻疹引起瘙痒,可使用干净冷毛巾局部冷敷,每次冷敷时间控制在5-10分钟,间隔一段时间后可重复冷敷,通过低温缓解瘙痒感。三、特殊情况处理若婴儿出现荨麻疹后伴有呼吸急促、面色苍白、口唇发绀等严重过敏表现,提示可能发生严重过敏反应,需立即送往就近医疗机构急诊处理。四、温馨提示婴儿皮肤娇嫩,家长日常需留意可能的过敏原,如食物(牛奶、鸡蛋等)、接触的织物(化纤类衣物等),尽量避免婴儿接触已知或可疑过敏原;护理时动作要轻柔,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若荨麻疹情况持续不缓解或有加重趋势,及时咨询专业儿科医生,充分考虑婴儿年龄特殊性,以保障婴儿健康安全。

    2025-10-14 12:14:33
  • 三个月宝宝吐口水泡泡怎么回事

    三个月宝宝吐口水泡泡可能是正常生理现象,也可能由口腔炎症、呼吸道感染等引起,家长需观察其是否伴其他症状,单纯吐泡泡无异常则保持口腔周围清洁,有异常表现需及时就医,同时要细心护理预防疾病。 口腔炎症 如果宝宝口腔有炎症,也可能导致吐口水泡泡。例如口腔溃疡,宝宝可能会因为口腔疼痛而出现口水增多、吐泡泡的情况,同时可能伴有哭闹、不愿吃奶等表现。口腔炎症可能是由于口腔卫生不佳、感染等原因引起,宝宝口腔局部会有红肿、溃疡等改变。 呼吸道感染 当宝宝患有呼吸道感染时,也可能出现吐口水泡泡的情况。比如肺炎,除了吐泡泡外,还可能伴有咳嗽、发热、呼吸急促等症状。呼吸道感染时,炎症刺激呼吸道,导致分泌物增多,宝宝可能会通过吐泡泡的方式来排出呼吸道的分泌物。 观察与处理建议 家长需要密切观察宝宝吐口水泡泡的情况以及是否伴有其他症状。如果只是单纯吐口水泡泡,没有其他异常表现,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注意保持宝宝口腔周围皮肤清洁干燥,及时用柔软的纸巾或毛巾擦拭口水,避免引起口水疹。如果宝宝吐口水泡泡同时伴有发热、咳嗽、吃奶差、精神萎靡等异常表现,应及时带宝宝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如血常规、口腔检查、肺部听诊等,以明确病因,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相应的治疗。对于小月龄宝宝,家长要格外细心护理,注意室内空气流通,根据气温合理增减衣物,预防呼吸道感染等疾病的发生。

    2025-10-14 12:14:00
  • 卡介疫苗化脓怎么处理

    卡介疫苗接种后化脓属正常免疫反应过程,需保持局部清洁,用无菌棉签蘸碘伏从化脓部位周围向中心轻柔擦拭并保持干燥避免沾水防继发感染,为宝宝选宽松棉质衣物减少摩擦,特殊人群如婴儿要密切观察化脓处红肿范围、脓性分泌物及宝宝全身症状,异常及时就医且优先非药物干预,家长需持续观察化脓部位变化、宝宝精神状态和体温等,异常及时反馈医生依建议处理以保障宝宝舒适。 一、保持局部清洁干燥 卡介疫苗接种后出现化脓属于正常免疫反应过程,首先要确保局部清洁。可每日用无菌棉签蘸取碘伏,从化脓部位周围向中心轻柔擦拭,保持局部干燥,避免沾水,防止继发细菌感染。 二、穿着宽松衣物 为宝宝选择宽松、棉质的衣物,减少衣物对化脓部位的摩擦,避免因摩擦导致化脓处破损加重或引起不适。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对于婴儿等特殊人群,需格外细致护理。要密切观察化脓部位情况,若化脓处红肿范围逐渐扩大超过2厘米、出现明显脓性分泌物增多,或宝宝伴有发热等全身症状时,应及时带宝宝就医,由专业医生评估是否需要进一步处理,此时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优先采取非药物干预措施,避免自行滥用药物。 四、持续观察与监测 家长需持续观察宝宝接种卡介苗后化脓部位的变化以及宝宝的精神状态、体温等一般情况,若有异常及时反馈给医生,依据医生建议进行相应处理,始终以保障宝宝舒适为首要原则进行护理。

    2025-10-14 12:13:09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