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开焕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擅长:腹腔镜胆囊切除;微创保胆取石 ;双镜联合微创胆总管手术(结石) ;胆道疑难问题的分析与处理;肝脏、胰腺、脾脏外科疾病以及门静脉高压症的诊断和微创治疗。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个人擅长
腹腔镜胆囊切除;微创保胆取石 ;双镜联合微创胆总管手术(结石) ;胆道疑难问题的分析与处理;肝脏、胰腺、脾脏外科疾病以及门静脉高压症的诊断和微创治疗。展开
  • 胆囊息肉怎么检查

    胆囊息肉检查方法有常规超声、增强CT检查、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常规超声是首选,能发现2mm以上息肉,观察形态、单发多发;增强CT对难明确诊断的可助鉴别性质,儿童等对辐射敏感者谨慎,检查前需除金属物品;MRCP适用于超声、CT不明确情况,多角度评估,无辐射,孕妇等可选,检查时间长,体内有金属植入物等可能不适合。 增强CT检查 对于超声检查难以明确诊断的胆囊息肉,可考虑增强CT检查。它能更清晰地显示胆囊息肉与胆囊壁的关系,有助于判断息肉的血供情况等,对鉴别息肉的性质有一定帮助。但增强CT有一定辐射,儿童等对辐射敏感人群需谨慎,检查前需去除身上金属物品等。 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 MRCP对胆囊息肉的检查也有一定价值,尤其适用于超声、CT检查不明确的情况。它可以从胆管、胰管等多角度评估胆囊及息肉情况,且无辐射,对于一些对辐射担忧的人群,如孕妇等可作为选择,但检查时间相对较长,体内有金属植入物等情况可能不适合该检查。

    2025-09-17 12:07:51
  • 肝胆在人体中起什么作用

    肝胆是人体消化系统和代谢器官,具有分泌和排泄胆汁、代谢、解毒、凝血和免疫等功能,对健康至关重要,需保持良好生活习惯,如有症状及时就医。 1.分泌和排泄胆汁:胆汁有助于脂肪的消化和吸收,同时还能清除体内的废物和毒素。 2.代谢功能:肝脏参与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代谢,还能将体内的有害物质转化为无害物质。 3.解毒作用:肝脏可以分解和清除体内的药物、酒精和其他有害物质,保护身体免受损害。 4.凝血功能:肝脏合成凝血因子,有助于血液的凝固。 5.免疫功能:肝脏中的巨噬细胞和Kupffer细胞可以吞噬和清除体内的病原体和异常细胞,起到免疫防御的作用。 总之,肝胆在人体的生理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任何肝胆疾病都可能对健康产生严重影响。因此,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均衡饮食、适量运动、避免饮酒和滥用药物等,对于维护肝胆健康非常重要。如果出现肝胆疾病的症状,如黄疸、腹痛、恶心、呕吐等,应及时就医,以便进行准确的诊断和治疗。

    2025-09-17 12:06:46
  • 胆结石哪里疼

    胆结石疼痛部位通常主要在右上腹,可能放射到右侧肩部、背部等区域,其与胆囊解剖位置相关,儿童、女性、特定生活方式及有胆道疾病病史人群发生胆结石时疼痛部位大致如此。 从解剖学角度来看,胆囊位于右上腹,肝脏的下方。当胆结石引起胆囊收缩或堵塞胆管时,刺激神经就会产生疼痛,这种疼痛起始于右上腹,然后可能会向周围放射。 对于儿童群体,胆结石相对少见,但如果发生胆结石引起疼痛,部位也大致符合右上腹及相关放射区域的特点。儿童胆结石可能与先天性胆道异常、代谢因素等有关,疼痛表现可能因儿童的表述能力不同而有差异,但基本的疼痛部位范围与成人相似。 女性在激素水平等因素影响下,胆结石的发生情况与男性有一定差异,但疼痛部位并无本质不同。而对于有肥胖、高脂饮食等生活方式的人群,胆结石的发生率相对较高,疼痛部位同样是右上腹及可能放射的区域。有胆道疾病病史的人群,再次发生胆结石时疼痛部位也符合上述特点。

    2025-09-17 12:02:36
  • 人体肝脏在哪个位置

    人体肝脏主要位于右上腹,大部分被肋弓覆盖,上界在右锁骨中线平第5肋间,下界与右肋弓一致,正常肋弓下不能触及,瘦长体型深吸气时可触及不超1-2厘米;儿童肝脏位置与成人有差异,婴幼儿下缘可在右肋缘下2-3厘米处触及,随年龄增长靠近正常位置;特殊情况如腹部手术史致腹腔粘连或肝脏增大、大量腹水等会使肝脏位置改变。 对于儿童而言,肝脏的位置与成人有一定差异。婴幼儿的肝脏相对较大,位置比成人稍低,下缘可在右肋缘下2-3厘米处触及,这是因为婴幼儿的腹腔容积相对较小,肝脏占据的空间比例相对较大,但随着年龄增长,肝脏逐渐向正常成人位置靠近。 在一些特殊情况下,比如有腹部手术史导致腹腔粘连,或者存在肝脏增大等病理情况时,肝脏的位置可能会发生改变。例如,当肝脏发生肿大时,其下缘可能会向下移位,超出正常的肋弓范围;而如果存在腹腔内压力增高的情况,如大量腹水时,肝脏的位置也可能会上移。

    2025-09-17 12:01:46
  • 肝内钙化灶是什么意思严重吗

    肝内钙化灶指的是肝内组织损伤后钙盐沉积形成的修复后痕迹,通常大多数此类情况并不严重。 一、肝内钙化灶的发现 一般借助CT、超声等影像学检查,可观察到肝内呈现高密度和高回声的病灶,这便是肝内钙化灶。其形成原因主要是肝部正常组织由于炎性感染、寄生虫寄生或结核感染而遭受损伤,经过修复过程,有钙盐沉积从而导致了钙化灶的出现。 二、肝内钙化灶的性质 钙化灶通常较为稳定,一般不会出现恶化和进展。但如果肝内出现多发性的、体积较大的大部分钙化灶,则可能会对正常肝脏功能产生影响,进而出现消化不良、黄疸等异常症状,这种情况就相对严重。 三、应对措施 当肝内出现钙化灶时,建议保持良好作息,做到禁烟禁酒,适度进行身体锻炼,减少高油高脂食物的摄入,以防止病情出现恶化。 总之,对于肝内钙化灶要有所了解和重视,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来维护肝脏健康。

    2025-09-17 11:59:07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