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巍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擅长:肝胆胰疾病的诊治。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个人擅长
肝胆胰疾病的诊治。展开
  • 破伤风超过24小时怎么办

    预防和治疗破伤风需及时清创,清创要考虑年龄、生活方式、病史等因素;注射破伤风被动免疫制剂,包括需皮试的破伤风抗毒素及无过敏反应风险的破伤风免疫球蛋白,也需考虑年龄、生活方式、病史等;还需观察症状、伤口并进行后续治疗,儿童等特殊人群需特殊关注。 年龄因素:儿童清创时需更加轻柔,避免造成额外损伤,同时要安抚儿童情绪,使其配合清创操作。 生活方式:若受伤者有吸烟等不良生活方式,可能会影响伤口愈合,清创后更需关注伤口恢复情况。 病史:如有糖尿病等基础疾病,伤口愈合能力差,清创后要加强血糖控制等相关治疗,促进伤口良好恢复。 注射破伤风被动免疫制剂 破伤风抗毒素(TAT): 原理:破伤风抗毒素是一种特异性抗体,能中和破伤风痉挛毒素,起到预防和治疗破伤风的作用。即使受伤超过24小时,仍可注射TAT,但其可能引起过敏反应,使用前需做皮试。 年龄因素:儿童皮试时要注意观察反应的准确性,对于皮试阳性的儿童,可能需要进行脱敏注射,但存在一定风险。 生活方式:有过敏史等特殊生活方式的人群在使用TAT时需特别谨慎。 病史:有严重过敏病史者使用TAT需评估风险收益比。 破伤风免疫球蛋白(TIG): 原理:破伤风免疫球蛋白是人体免疫球蛋白,不含抗体,不会发生过敏反应,效力比TAT持久。受伤超过24小时时可注射TIG进行被动免疫。 年龄因素:儿童使用TIG相对安全,但仍需关注其身体状况和注射后的反应。 生活方式:生活方式无特殊禁忌,但使用时仍要遵循医疗规范。 病史:无特殊的病史禁忌,但需根据患者整体情况评估。 观察与后续处理 症状观察:密切观察受伤者是否出现破伤风的典型症状,如肌肉强直、痉挛等。儿童由于表达能力有限,更需仔细观察其有无哭闹不安、牙关紧闭、角弓反张等异常表现。 伤口观察:定期查看伤口情况,是否有红肿、渗液等感染迹象。对于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如糖尿病患者,要更频繁地观察伤口,防止感染加重。 后续治疗:如果出现破伤风相关症状,需及时送往医院进行进一步的综合治疗,包括控制痉挛、维持呼吸通畅等。对于儿童患者,要采取更加精细的护理措施,确保治疗过程的安全和有效。

    2025-10-22 11:10:05
  • 阑尾炎检查需要空腹吗

    阑尾炎检查部分项目需空腹,如腹部超声和CT检查,而血常规、尿常规检查无需空腹,具体按检查项目遵循相应空腹要求以保证结果准确来制定治疗方案。 需空腹的检查情况 腹部超声检查:进行腹部超声检查来辅助诊断阑尾炎时通常需要空腹。这是因为进食后胃肠道内会产生气体和食物残渣,这些物质会干扰超声波的传导,影响对阑尾区域的清晰成像,从而不利于准确判断阑尾是否存在病变、肿胀等情况。一般建议检查前8-12小时禁食,4-6小时禁饮,以保证胃肠道内空虚,提高超声检查的准确性。对于儿童患者,同样需要遵循空腹要求,若患儿因饥饿出现哭闹等情况,可在医生评估下适当给予少量清水,但需避免大量进食或饮水影响检查。 腹部CT检查:当通过腹部CT来检查阑尾炎时,也多需要空腹。空腹状态下胃肠道内的内容物较少,能减少伪影产生,使CT图像更清晰,有助于医生观察阑尾的形态、周围组织情况等。通常要求检查前禁食4-6小时,禁饮2-4小时。对于婴幼儿等特殊儿童群体,若无法长时间禁食,应及时与医生沟通,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评估是否可以进行检查以及相应的准备措施。 无需空腹的检查情况 血常规检查:血常规检查主要是通过检测血液中的白细胞、中性粒细胞等指标来辅助判断是否存在感染情况,以协助诊断阑尾炎。进食与否对血常规检查结果影响较小,所以进行血常规检查时无需空腹。无论是儿童还是成人,都可以在进食后进行血常规检查来评估是否有炎症相关的血液学变化。不过,在进行血常规检查前,应尽量避免剧烈运动等因素对血液指标的影响,儿童患者检查时要尽量保持安静,配合医护人员采血。 尿常规检查:尿常规检查主要是查看尿液中的成分,如白细胞、红细胞等,来辅助判断泌尿系统是否有异常以及间接评估腹部情况等。进食对尿常规检查结果的影响不大,所以进行尿常规检查时不需要空腹。在留取尿液标本时,要注意女性避开月经期,儿童患者要防止尿液被污染等,以保证尿常规检查结果的准确性。 总之,在进行阑尾炎相关检查时,应根据具体选择的检查项目来遵循相应的空腹要求,以确保检查结果的准确性,从而更好地明确是否患有阑尾炎以及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2025-10-22 11:08:45
  • 阑尾炎的一定要手术吗

    阑尾炎并非都需手术治疗,单纯性阑尾炎早期、有手术禁忌证者可非手术治疗;化脓性、坏疽性及穿孔性阑尾炎,阑尾炎反复发作,阑尾脓肿经保守治疗无效者需手术治疗。 一、非手术治疗情况 1.单纯性阑尾炎早期 对于病情较轻的单纯性阑尾炎,在发病早期可考虑非手术治疗。例如,通过使用抗生素来控制感染,常用的抗生素如头孢类抗生素等,依据相关研究,合理应用抗生素有机会使炎症得到控制,从而避免手术。一般来说,患者需卧床休息,禁食水以减少胃肠道负担,同时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包括腹痛、体温、血常规等指标的变化。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身体机能特点,更需谨慎评估病情,非手术治疗要更加严格把控指征,因为儿童阑尾炎变化较快,需密切监测。 2.有手术禁忌证的患者 当患者存在严重的心、肺、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不全,无法耐受手术时,可先尝试非手术治疗。比如一位老年患者,同时患有严重的冠心病和肾功能不全,此时进行阑尾炎手术风险极高,就会先采取非手术的抗感染等对症支持治疗,但需密切关注病情转归,如果病情无改善甚至加重,仍需考虑手术。 二、手术治疗情况 1.化脓性、坏疽性及穿孔性阑尾炎 这类阑尾炎病情较为严重,阑尾已出现化脓、坏疽甚至穿孔,炎症扩散风险大。一旦确诊,通常需要尽快手术。因为阑尾化脓坏疽后,炎症容易波及周围组织,引发腹膜炎等严重并发症。对于不同年龄段的患者,手术操作需有所调整。儿童患者阑尾壁较薄,穿孔发生较早,更应积极手术;老年患者由于反应能力相对较弱,即使症状不典型,也可能病情较重,需及时手术。 2.阑尾炎反复发作 如果患者阑尾炎反复发作,如慢性阑尾炎反复急性发作,由于阑尾已经处于反复炎症刺激状态,阑尾的结构和功能已受到影响,此时手术切除是较为理想的治疗方式。反复发作的阑尾炎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通过手术切除阑尾可彻底解决问题。 3.阑尾脓肿经保守治疗无效 当阑尾脓肿形成后经过一段时间的保守治疗(如抗感染等),脓肿无明显缩小甚至增大,此时也需要手术治疗。手术方式可能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切开引流等,但总体是通过手术来处理阑尾相关的病变,控制感染。

    2025-10-22 11:06:21
  • 手术后肠粘连怎么办

    对于肠粘连的处理包括观察等待与一般处理、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及预防措施。轻度肠粘连可观察等待,规律饮食、适度运动;有症状时对症用药;严重情况需手术,手术有指征和方式;预防要手术轻柔、术后早期干预。儿童患者各方面需更谨慎考量与操作。 适度运动:鼓励患者在身体状况允许的情况下进行适度运动,如散步等。适当的运动可以促进肠道蠕动,对预防和缓解肠粘连有一定帮助。但运动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适度进行,避免剧烈运动加重肠道负担。对于术后儿童患者,家长可以在安全的环境下引导其进行适合的轻度活动,如在室内缓慢行走等,但要注意避免让儿童进行过于剧烈的跑动等活动。 药物治疗 对症药物:当患者出现腹痛等不适症状时,可根据情况使用一些对症的药物来缓解症状。但药物使用需谨慎,特别是儿童患者,应避免使用可能对其生长发育产生不良影响的药物。例如,对于轻度的腹痛,可在医生评估后考虑使用一些安全性较高的缓解胃肠道痉挛的药物,但必须严格遵循医生的指导。 手术治疗 手术指征:如果肠粘连引起了完全性肠梗阻、频繁发作的绞窄性肠梗阻等严重情况时,则需要考虑手术治疗。手术的目的是松解粘连、恢复肠道的通畅性。对于儿童患者,手术治疗需要更加谨慎评估,因为儿童的身体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手术风险和对身体的影响都需要综合考量,要充分权衡手术带来的益处和可能的风险。 手术方式:手术方式包括粘连松解术等。在手术过程中,医生会仔细分离粘连组织,尽量减少对肠道等组织的损伤。对于儿童患者的手术,医生会更加精细操作,以降低术后再次发生肠粘连等并发症的风险。 预防措施 手术操作技巧:在手术过程中,医生应注意操作轻柔,减少对肠道浆膜等组织的损伤,这有助于降低术后肠粘连的发生概率。对于儿童手术,医生在操作时要特别注意儿童肠道等组织的娇嫩性,避免过度牵拉等操作。 术后早期干预:术后早期鼓励患者尽早下床活动等,也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预防肠粘连的发生。对于儿童患者,家长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协助儿童尽早进行适当的活动,如在术后适当时间帮助儿童在床上进行翻身等轻度活动,逐渐过渡到下床活动。

    2025-10-22 11:05:06
  • 阑尾炎需要做什么检查

    阑尾炎的诊断涉及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体格检查包括腹部视诊、触诊、叩诊,观察腹部外形、检查麦氏点压痛等;实验室检查中血常规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CRP会升高;影像学检查有腹部B超可发现肿大阑尾等,腹部CT对不典型及鉴别其他急腹症有价值,不同年龄、性别等人群检查表现有差异,需综合判断。 一、体格检查 1.腹部视诊:观察腹部外形,有无膨隆、凹陷等情况,阑尾炎患者可能出现右下腹局限性隆起等表现,不同年龄、性别患者表现可能因个体差异有不同呈现,比如儿童腹部相对较柔软,成人可能因病情不同有不同外观。 2.腹部触诊:重点检查右下腹麦氏点(脐与右髂前上棘连线中外1/3交点处)有无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压痛是阑尾炎较常见的体征,不同年龄段人群压痛程度可能不同,儿童腹肌较薄弱,肌紧张表现可能不典型;女性患者还需考虑与妇科疾病鉴别,如经期女性阑尾炎触诊表现可能受月经影响。 3.腹部叩诊:了解有无移动性浊音等情况,判断腹腔内有无积液等,对鉴别阑尾炎病情严重程度有一定帮助。 二、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通常会升高,这是机体对炎症反应的表现。不同年龄阶段白细胞变化可能有差异,儿童白细胞总数相对较高,感染时升高更明显。一般来说,白细胞计数升高幅度与炎症严重程度有一定相关性,但需结合临床综合判断。 2.C反应蛋白(CRP):CRP也会升高,其升高程度往往与炎症活动度相关,可辅助判断阑尾炎的炎症情况,对于病情监测有一定意义。 三、影像学检查 1.腹部B超:可发现肿大的阑尾或阑尾周围脓肿等情况,对诊断阑尾炎有一定帮助,尤其适用于妊娠中晚期、小儿等患者,因为B超相对无创。不同年龄患者阑尾B超表现有差异,小儿阑尾相对较细,B超观察需更细致;妊娠女性因子宫增大,阑尾位置改变,B超检查时需注意定位。 2.腹部CT:对于诊断不典型阑尾炎、鉴别其他急腹症有重要价值,能更清晰显示阑尾形态、周围组织情况等。但CT有辐射,需谨慎应用,尤其对于儿童、孕妇等特殊人群,要权衡利弊,非必要情况尽量避免过多辐射暴露。

    2025-10-22 11:04:21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