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长远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擅长:呼吸系统疾病。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个人擅长
呼吸系统疾病。展开
  • 代谢性碱中毒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代谢性碱中毒常见原因包括氢丢失过多(经胃丢失如幽门梗阻患者频繁呕吐,经肾丢失如长期用利尿剂、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库欣综合征等)、碳酸氢根摄入过多(外源性如长期口服大量碱性药物,内源性如大量输入库存血)、低钾血症(细胞内外离子转移及肾小管交换改变致氢丢失和碳酸氢根重吸收增多),不同人群因生理特点等发生风险有差异,有基础疾病人群风险更高。 经胃丢失:常见于剧烈呕吐、长期胃肠减压等情况。例如,幽门梗阻患者因频繁呕吐,大量丢失含盐酸的胃液,使胃内氢离子大量丢失,机体为维持酸碱平衡,细胞外液中的碳酸氢根离子重吸收增加,同时肾脏排氢减少、重吸收碳酸氢根增多,从而导致代谢性碱中毒。在儿童群体中,如果存在先天性幽门肥厚等导致呕吐的疾病,也容易引发代谢性碱中毒,儿童由于其生理特点,体液量相对较少,电解质调节能力较弱,呕吐导致的氢丢失更易引起酸碱平衡紊乱。 经肾丢失:长期应用髓袢或噻嗪类利尿剂,如呋塞米、氢氯噻嗪等。这些利尿剂会抑制肾髓袢升支对氯离子和钠离子的重吸收,使远端肾小管内钠离子浓度增高,促进氢离子-钠离子交换,导致氢从尿中大量丢失;某些内分泌疾病,如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体内醛固酮分泌增多,醛固酮作用于肾远曲小管和集合管,促进钠离子重吸收和钾离子、氢离子的排泄,使氢丢失过多;库欣综合征患者,由于皮质醇分泌增多,也会导致肾脏排氢增加,引发代谢性碱中毒。 碳酸氢根摄入过多 外源性摄入:长期口服大量碱性药物,如碳酸氢钠等,会使机体摄入过多的碳酸氢根,超出机体的调节能力,导致代谢性碱中毒。在一些患有胃溃疡等疾病的患者治疗过程中,如果不合理地长期大量使用碳酸氢钠来中和胃酸,就可能出现这种情况。对于不同年龄的人群,儿童的肝肾功能发育尚未完善,对药物的代谢和调节能力更弱,若不当使用碱性药物,发生代谢性碱中毒的风险更高。 内源性产生:大量输入库存血,库存血中的抗凝剂枸橼酸钠在肝脏代谢可产生碳酸氢根。库存血保存时间越长,枸橼酸钠含量越高,输入大量库存血后,机体代谢产生的碳酸氢根增多,超出正常范围,引发代谢性碱中毒。 低钾血症 当机体发生低钾血症时,细胞内钾离子向细胞外转移,细胞外氢离子向细胞内转移,导致细胞外液氢离子浓度降低;同时,肾小管上皮细胞钾离子-钠离子交换减少,氢离子-钠离子交换增强,肾脏排钾减少、排氢增加,使碳酸氢根重吸收增多,从而引起代谢性碱中毒。在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由于饮食结构、生长发育等因素,更容易出现低钾血症,例如长期营养不良的儿童,钾摄入不足,或者患有某些胃肠道疾病导致钾丢失过多,都可能并发低钾性代谢性碱中毒。女性在月经周期等特殊生理阶段,钾的代谢也可能出现变化,若不注意,也可能引发相关酸碱平衡紊乱。一些生活方式不健康的人群,如长期节食、酗酒等,也容易出现低钾血症进而导致代谢性碱中毒。有肾脏病史、内分泌疾病史等基础疾病的人群,本身存在酸碱平衡调节的潜在问题,发生低钾性代谢性碱中毒的风险更高。

    2025-10-11 13:20:20
  • 中暑和感冒的区别

    中暑因高温高湿环境下人体产热散热失衡致体温调节紊乱,感冒多由病毒感染在人体免疫力下降时引发;中暑有热痉挛、热衰竭、热射病不同表现及不同年龄特点,感冒主要是呼吸道症状及不同年龄特点;中暑靠病史、临床表现、体温等诊断,感冒靠临床表现结合血常规等;中暑需脱离高温环境、依类型采取对应降温等治疗,感冒对症治疗为主、多可自限,不同年龄患者治疗有相应注意事项。 感冒:多由病毒感染引起,如鼻病毒、冠状病毒等,通过飞沫传播或接触传播。当人体免疫力下降时,如过度疲劳、受凉等,病毒容易入侵上呼吸道引发炎症。各个年龄段人群均可发病,一般冬春季多见,生活方式不良如缺乏运动、作息不规律等会增加感冒几率,有慢性呼吸道疾病病史者感冒后病情可能更易加重。 症状表现 中暑:热痉挛时多表现为肌肉痉挛,常在剧烈运动后,尤其是大量出汗后出现,好发于四肢肌肉及腹肌等,呈对称性;热衰竭主要有头晕、乏力、恶心、呕吐、出汗、皮肤湿冷、血压下降等表现;热射病则是体温急剧升高,可达40℃以上,伴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如意识障碍、抽搐等,情况危急,可累及多个脏器功能。不同年龄患者症状表现有差异,儿童中暑可能更易出现高热、精神萎靡等,老人中暑后症状可能不典型,易被忽视。 感冒:主要表现为呼吸道症状,如鼻塞、流涕、打喷嚏、咽痛等,部分患者有咳嗽,可伴有低热或中度发热,一般全身症状相对较轻,如头痛、乏力等,无明显的体温调节中枢紊乱导致的核心体温大幅升高情况。不同年龄感冒患者症状有特点,儿童感冒可能胃肠道症状相对明显,如呕吐、腹泻等;成人感冒以呼吸道局部症状为主。 诊断方法 中暑:主要依据病史(高温环境暴露史等)、临床表现及体温测量等。测量体温是重要手段,热射病患者体温明显升高,同时结合临床表现判断病情严重程度,还可能进行血常规、生化检查等,了解有无脏器损伤等情况。对于不同年龄患者,检查时需考虑其生理特点,儿童检查要更轻柔,老人检查要关注基础疾病对检查结果的影响。 感冒:主要通过临床表现结合血常规等检查。病毒感染时血常规常显示白细胞正常或偏低,淋巴细胞比例相对升高。根据典型的呼吸道症状一般可初步诊断,必要时进行病原学检查明确病毒类型等。不同年龄感冒患者诊断时要考虑其常见病毒感染类型及表现差异。 治疗原则 中暑:首先要迅速脱离高温环境,转移至通风阴凉处。热痉挛患者可口服含盐饮料,热衰竭患者需平卧、补充液体,热射病需紧急降温,可采用物理降温(如用冰袋冷敷、温水擦浴等)及药物降温等,同时要防治脏器功能损伤等并发症。对于儿童中暑,降温要温和,避免过度降温导致不适;老人中暑要谨慎选择降温方式,密切监测生命体征。 感冒:以对症治疗为主,如鼻塞流涕可使用减充血剂,咳嗽可使用止咳药物等,一般病毒感染有自限性,注意休息、多饮水,多数可自行恢复。儿童感冒要避免使用不适合的药物,优先选择儿童专用的缓解症状药物;老人感冒要注意基础疾病的管理,防止感冒诱发基础疾病加重。

    2025-10-11 13:19:22
  • 闻敌敌畏会中毒吗

    闻敌敌畏有可能中毒,不同人群如儿童、孕妇、老年人中毒有不同特点,接触后应迅速脱离现场、去除污染衣物并及时就医检查。 一、闻敌敌畏是否会中毒 敌敌畏是一种有机磷杀虫剂,具有挥发性,闻敌敌畏是有可能中毒的。敌敌畏主要通过呼吸道、皮肤和消化道吸收进入人体。当人们闻到敌敌畏的气味时,空气中的敌敌畏分子会通过呼吸道黏膜进入体内,从而引发中毒反应。 (一)中毒的相关机制 敌敌畏进入人体后会抑制胆碱酯酶的活性,使胆碱能神经末梢释放的乙酰胆碱不能及时被水解,导致乙酰胆碱在体内大量蓄积,进而引起一系列中毒症状。胆碱酯酶被抑制后,会出现毒蕈碱样、烟碱样和中枢神经系统等多系统的症状。 二、不同人群闻敌敌畏中毒的特点及注意事项 (一)儿童 儿童的身体代谢和解毒功能尚未发育完善,对毒物的耐受性更差。如果儿童闻到敌敌畏气味中毒,可能会出现更严重且进展更快的症状。例如,可能会更快出现抽搐、昏迷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因为儿童呼吸频率相对较快,单位时间内吸入的敌敌畏量相对较多,且其胆碱酯酶活性本身与成人有差异,更容易受到抑制。所以儿童若处于可能接触敌敌畏的环境中,家长应格外注意,尽量让儿童远离可能有敌敌畏的场所,一旦怀疑接触,需迅速转移至通风良好处并及时就医。 (二)孕妇 孕妇闻到敌敌畏中毒会对自身和胎儿造成双重影响。敌敌畏中毒可能导致孕妇出现严重的生理功能紊乱,而胎儿会通过胎盘受到影响。由于胎儿的器官发育尚未成熟,对毒物更为敏感,孕妇中毒可能会影响胎儿的正常发育,增加流产、早产、胎儿畸形等风险。所以孕妇若接触到敌敌畏气味,应立即脱离接触环境,前往空气清新处,并尽快到医院进行检查,密切监测胎儿的情况。 (三)老年人 老年人各器官功能逐渐衰退,包括呼吸系统、肝脏的解毒功能、肾脏的排泄功能等。老年人闻到敌敌畏中毒后,中毒症状可能不典型,但一旦出现中毒情况,病情往往较为严重,恢复也相对较慢。例如,可能胆碱酯酶活性下降不典型,但却可能出现更明显的心肺功能受影响的表现。所以老年人应尽量避免处于可能有敌敌畏的环境中,若不慎闻到并怀疑中毒,应及时就医,且就医过程中要向医生详细告知接触情况。 三、接触敌敌畏气味后的应急处理 (一)迅速脱离现场 一旦发现闻到敌敌畏气味,无论是何种人群,首先要做的是立即离开有敌敌畏的环境,尽快转移到通风良好、空气新鲜的地方,以减少敌敌畏的继续吸入。 (二)去除污染衣物 如果皮肤或衣物上可能沾染了敌敌畏,要迅速脱去污染的衣物,并用大量清水冲洗皮肤,冲洗时间至少15-20分钟,以尽量清除皮肤上残留的敌敌畏,减少进一步吸收。 (三)及时就医检查 无论是否出现明显症状,都应尽快前往医院进行检查。医生会根据接触的情况进行胆碱酯酶活性等相关检查,以便早期发现是否中毒以及中毒的程度,从而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 总之,闻敌敌畏是有可能中毒的,不同人群中毒有其各自特点,接触后应采取迅速有效的应急处理措施并及时就医。

    2025-10-11 13:18:21
  • cpr心肺复苏流程

    心肺复苏操作需先评估环境与患者情况,若患者无反应且无呼吸等应启动急救系统,然后实施胸外按压(明确成人、儿童、婴儿按压位置、手法、频率、深度要求)、开放气道(分仰头抬颌法和双手托颌法及不同人群注意事项)、人工呼吸(不同人群吹气要求),持续操作至患者恢复或有专业人员接手等终止,要考虑不同人群影响确保有效安全。 一、判断环境与患者情况 1.环境评估:首先要确保现场环境安全,远离危险区域,如避免在车辆通行道、漏电区域等附近进行心肺复苏操作。 2.判断患者反应:轻拍患者肩部并大声呼喊“你怎么了”,检查患者是否有反应。如果患者没有反应且没有呼吸或仅有濒死样呼吸,应立即启动心肺复苏。 二、启动急救系统 1.呼叫急救人员:如果现场有他人,应让其拨打急救电话并获取自动体外除颤器(AED),如果现场只有自己,应先进行心肺复苏,然后再离开去寻求帮助(但现代急救理念也强调在有条件时尽快呼叫急救人员)。 三、实施心肺复苏操作 1.胸外按压 按压位置:两乳头连线中点或胸骨中下1/3处。 按压手法:用手掌根部紧贴患者胸部,双手重叠,手指交叉抬起,手臂伸直,依靠上身重量垂直向下按压。 按压频率:至少100-120次/分钟。 按压深度:至少5-6厘米,但对于儿童患者,按压深度约为胸廓前后径的1/3(大约5厘米),婴儿患者约为4厘米。成人胸外按压深度过浅可能无法有效促进血液循环,过深可能会导致胸廓损伤等并发症;儿童和婴儿的胸廓结构与成人不同,按压深度需根据其生理特点调整,过深可能会损伤内部脏器,过浅则达不到有效的心肺复苏效果。 2.开放气道 仰头抬颌法:一只手放在患者前额,用力向后压,另一只手的手指放在下颏骨处,向上抬颌,使气道打开。对于怀疑有颈部损伤的患者,应采用双手托颌法开放气道,避免进一步损伤颈椎。儿童和婴儿由于颈部肌肉柔软,使用仰头抬颌法时要注意力度,避免过度后仰损伤颈椎,双手托颌法更适合儿童和婴儿开放气道。 3.人工呼吸 口对口人工呼吸:开放气道后,进行两次人工呼吸,每次吹气持续1秒以上,看到胸廓起伏即可。对于儿童患者,人工呼吸的潮气量要适中,以看到胸廓起伏为准,避免过度通气;婴儿患者则用口对口鼻人工呼吸,潮气量更小。如果有AED可用,在AED到达后应立即使用,AED会自动分析患者心律,若提示需要电击除颤,应遵循AED的提示进行操作。 四、心肺复苏的持续与终止 1.持续操作:持续进行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直到患者恢复自主呼吸和循环,或急救人员到达接手进一步处理。 2.终止条件:当患者恢复自主呼吸和循环、有专业急救人员接手、现场环境安全威胁到施救者生命等情况出现时,可终止心肺复苏操作。 在整个心肺复苏过程中,要充分考虑不同年龄、性别等因素对操作的影响,比如儿童和婴儿的身体结构特殊,操作时的力度、部位等都要严格按照儿童和婴儿心肺复苏的标准进行,以确保心肺复苏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最大程度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2025-10-11 13:17:38
  • 藿香正气液能预防中暑吗

    藿香正气液对预防中暑有一定原理和适用情况及局限性,儿童、老年人、特殊体质人群使用需注意,它不能视为万能预防中暑药物,要结合非药物干预应对高温中暑问题,其含解表化湿、理气和中成分,对暑湿引起不适有一定缓解预防作用,但非暑湿中暑作用有限,儿童一般不建议用,老年人等使用需谨慎,过敏等特殊体质人群用前要考量。 一、藿香正气液预防中暑的原理 藿香正气液中的成分具有解表化湿、理气和中的作用。其所含的一些中药成分能够调节人体的机能,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应对暑湿之邪引起的身体不适。从现代药理学角度来看,部分成分可能对调节体温、改善机体的应激状态等有一定作用,但这是基于相关药理研究的推测,不过有一定的科学依据支持其在应对暑湿相关问题时的潜在功效。 二、适用情况及局限性 1.适用场景:在高温环境下,若人们出现因暑湿侵袭导致的头晕、恶心、腹胀、腹痛等不适症状时,藿香正气液可能有一定的缓解作用,从这个角度讲,对于因暑湿引起的身体不适情况,它在一定程度上可起到预防进一步不适加重等作用。比如在户外长时间处于高温潮湿环境中,提前做好防护准备且当出现轻微暑湿相关不适苗头时,藿香正气液可能有一定的预防和缓解效果。 2.局限性:它并非能完全涵盖所有中暑情况。对于非暑湿原因引起的中暑,比如单纯因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中,体温调节中枢功能紊乱等导致的中暑,藿香正气液的预防和治疗作用相对有限。而且每个人的体质不同,对藿香正气液的反应也有差异,不是所有人使用后都能达到理想的预防中暑效果。 三、不同人群需注意的方面 1.儿童: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肝脏、肾脏等器官功能尚未完全成熟,藿香正气液中的某些成分可能对儿童稚嫩的器官产生影响,所以一般不建议低龄儿童使用藿香正气液来预防中暑,若儿童出现疑似中暑情况,应优先采取非药物干预措施,如迅速转移到阴凉通风处、适当补充水分等,必要时就医由医生判断处理。 2.老年人:老年人各器官功能逐渐衰退,对药物的代谢和耐受能力下降。在考虑使用藿香正气液预防中暑时,需要更加谨慎,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自身的健康状况来决定是否使用,因为可能存在药物相互作用等风险,比如老年人可能同时患有其他疾病并服用多种药物,藿香正气液与其他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需要特别关注。 3.特殊体质人群:对于过敏体质的人,使用藿香正气液可能会引发过敏反应,如皮肤瘙痒、皮疹、呼吸困难等,这类人群在考虑用藿香正气液预防中暑时,要先明确自己是否对其中的成分过敏,若有过敏史则禁止使用;对于有基础疾病如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等的人群,使用藿香正气液前也需要咨询医生,因为其成分可能对这类基础疾病产生影响。 总之,藿香正气液在一定程度上对预防因暑湿引起的身体不适有一定作用,但不能将其视为万能的预防中暑药物,在使用时需要根据不同人群的具体情况谨慎对待,并且要结合非药物干预措施来更好地应对高温环境下可能出现的中暑相关问题。

    2025-10-11 13:13:59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