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敬东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擅长:肝胆胰疾病诊治。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个人擅长
肝胆胰疾病诊治。展开
  • 小儿阑尾炎的症状

    小儿阑尾炎症状多样,不同年龄段表现有别,腹痛多先上腹部或脐周后转移固定右下腹,程度不一;胃肠道症状有恶心呕吐、食欲减退、腹泻便秘等;全身有发热、精神萎靡等,因小儿难表达,家长需密切关注,及时就医,否则易致阑尾穿孔等严重并发症。 腹痛: 多数小儿起病时先有上腹部或脐周疼痛,数小时后疼痛转移并固定于右下腹,这是小儿阑尾炎较为典型的症状,但年幼儿童可能表述不清,仅表现为哭闹不安。比如1-3岁的幼儿可能以频繁哭闹、拒按右下腹部来提示腹痛位置异常。 腹痛程度轻重不一,部分小儿腹痛较为剧烈,可呈持续性,也有的为间断性疼痛,活动或哭闹时腹痛往往会加重。 胃肠道症状: 恶心、呕吐较为常见,发病早期就可能出现,年龄较小的患儿可能表现为吐奶。 部分小儿会出现食欲减退,大一点的儿童可能明确表示不想吃东西。有些小儿还会伴有腹泻或便秘的情况,腹泻时大便次数增多,质地较稀;便秘时排便困难。 全身症状: 发热是常见症状之一,体温可升高至38℃左右,甚至更高。发热程度与阑尾炎症程度相关,炎症越重,体温往往越高。年幼儿童体温调节中枢不稳定,发热表现可能不典型,有时体温升高不明显,但也需警惕病情变化。 患儿可能出现精神萎靡、倦怠等表现,病情较重时还可能出现嗜睡等情况。 对于小儿阑尾炎,由于小儿不能准确表达病情,家长需密切关注小儿的身体状况,一旦发现小儿有上述异常表现,尤其是出现腹痛逐渐转移至右下腹、伴有发热、胃肠道症状等情况,应及时带小儿就医,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避免延误病情导致阑尾穿孔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小儿阑尾炎若未及时治疗,阑尾穿孔后可能引起弥漫性腹膜炎等严重后果,对小儿健康危害极大。

    2025-09-24 12:23:38
  • 阑尾炎会导致体重下降吗

    阑尾炎可能导致体重下降,原因包括炎症影响进食与消化(儿童因炎症刺激致胃肠功能紊乱、食欲减摄入少,成年因炎症致胃肠蠕动减慢、消化吸收受影响)以及机体应激与消耗增加(各年龄段因免疫系统对抗炎症消耗大量能量营养),若怀疑与阑尾炎有关致体重异常下降应及时就医检查,儿童家长要关注进食和体重变化、成年患者治疗时要合理饮食补充营养。 炎症影响进食与消化: 儿童患者:儿童患阑尾炎时,炎症刺激会导致胃肠道功能紊乱,出现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进而影响食欲,使摄入的食物量减少。例如,一些儿童阑尾炎患者会因为腹痛而抗拒进食,导致热量、营养物质等摄入不足,长期如此就会影响生长发育,出现体重下降情况。 成年患者:成年阑尾炎患者发病时,炎症会刺激胃肠道,引起胃肠蠕动减慢,消化功能减弱,患者可能会出现食欲减退,进食量减少,同时营养物质的吸收也会受到一定影响,身体无法获取足够的能量和营养来维持正常的代谢和体重,从而导致体重下降。 机体应激与消耗增加: 各年龄段患者:人体在发生阑尾炎时,机体处于应激状态,会启动免疫系统来对抗炎症,这一过程会消耗机体大量的能量和营养物质。比如,身体为了产生免疫反应,会加速新陈代谢,分解体内的脂肪、蛋白质等以供能,长期的这种高消耗状态如果得不到足够的营养补充,就会导致体重逐渐下降。 如果发现体重异常下降且怀疑与阑尾炎有关,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如血常规、腹部超声等,以明确诊断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对于儿童患者,家长要密切关注其进食情况和体重变化,及时调整饮食,保证营养供应;对于成年患者,在治疗阑尾炎的同时,也要注意合理饮食,补充足够的营养来促进身体恢复。

    2025-09-24 12:23:11
  • 头皮脂肪瘤CT

    头皮脂肪瘤CT表现为边界清晰接近脂肪密度的低密度影、形态多为圆形或类圆形且无强化,CT可精准区分并助力诊断为临床定方案,头皮无痛性肿块经CT可明确是否为脂肪瘤,单纯无症可观察,有不适等可手术,儿童CT检查需遵儿科原则优化参数安抚,女性表现无显著差异结合症状,有病史者需详问病史,生活方式不直接影响但要结合整体评估头皮肿物情况。 一、头皮脂肪瘤CT表现 头皮脂肪瘤在CT影像上呈现边界清晰的低密度影,其CT值接近脂肪密度,范围多在-20~-120HU,形态常为圆形或类圆形,与周围组织分界明确,且一般无强化表现,通过CT可精准显示脂肪瘤的位置、大小及形态。 二、CT诊断头皮脂肪瘤的优势 CT凭借其对组织密度的高分辨率,能准确区分头皮脂肪瘤与其他头皮肿物,如可与头皮囊肿、纤维瘤等鉴别,利用脂肪密度的特异性特征助力明确诊断,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提供可靠依据。 三、临床意义 对于头皮发现的无痛性肿块,借助CT检查可明确是否为脂肪瘤,若为单纯头皮脂肪瘤且无压迫等症状,可定期观察;若脂肪瘤引起不适或影响外观等,可考虑手术切除。 四、特殊人群考虑 儿童:CT检查时需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优化扫描参数以降低辐射剂量,检查过程中需安抚儿童情绪,确保检查顺利进行。 女性:头皮脂肪瘤的CT表现与其他人群无显著差异,诊断时结合临床症状综合判断即可。 有病史人群:对于有头部外伤史或既往头皮肿物切除史的患者,CT检查时要详细询问病史,避免因病史干扰导致误诊。 生活方式影响:长期熬夜、压力大等生活方式一般不直接影响头皮脂肪瘤的CT表现,但需结合整体健康状况综合评估头皮肿物情况。

    2025-09-24 12:21:42
  • 阑尾炎症状位置

    阑尾炎最典型症状是转移性右下腹疼痛,初始多在脐周或上腹部(儿童因阑尾位置差异初始疼痛位置有别,不良饮食生活习惯是诱因非决定疼痛位置主因),后数小时转移固定于右髂前上棘与脐连线中外1/3交界处的麦氏点,女性妊娠期阑尾位置会随子宫增大改变,既往胃肠道疾病史可能干扰疼痛位置判断需结合体征及辅助检查鉴别。 初始疼痛位置及机制 初始时疼痛在脐周或上腹部,这是因为阑尾受到刺激时,内脏神经反射引起的牵涉痛,此时阑尾的炎症刺激还未局限于阑尾本身。对于儿童来说,由于其阑尾位置与成人有一定差异,年龄较小的儿童阑尾位置较高,初始疼痛位置可能更靠近右上腹,而较大儿童阑尾位置逐渐向麦氏点靠近,但仍可能有一定差异。 从生活方式角度,若有不良的饮食生活习惯,如暴饮暴食、长期饥饿等,可能影响胃肠道功能,使阑尾更容易受到刺激引发炎症,但这主要是诱因,而疼痛位置本身的基本规律还是基于阑尾的解剖位置相关的牵涉痛机制。 固定疼痛位置-麦氏点 麦氏点是位于右髂前上棘与脐连线的中外1/3交界处,这是阑尾的体表投影位置。当炎症逐渐局限于阑尾时,疼痛就固定在麦氏点附近。对于女性患者,在不同生理时期,如妊娠期,由于子宫增大,阑尾位置会随妊娠时间延长而向上外方移位,此时疼痛位置可能会相应改变,但基本的炎症刺激导致的疼痛定位原理还是基于阑尾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在病史方面,如果既往有胃肠道疾病史,可能会干扰对阑尾炎疼痛位置的判断,需要仔细鉴别。例如有胃溃疡病史的患者,初始疼痛可能在上腹部,容易与阑尾炎初始的脐周或上腹部疼痛混淆,此时需要结合其他症状如压痛、反跳痛等体征以及辅助检查来明确诊断。

    2025-09-24 12:21:04
  • 头部脂肪瘤ct表现

    头部脂肪瘤CT具边界清晰低密度影近脂肪组织、多呈圆形类圆形边缘规整分界清且周围组织多受压移位无浸润等典型表现,儿童表现相似但查时需控辐射剂量,性别表现无差异,生活方式与CT影像特征无直接关联,有病史者复查可对比病变变化评估病情。 一、头部脂肪瘤CT的典型表现 1.密度特征:头部脂肪瘤在CT上表现为边界清晰的低密度影,其CT值接近脂肪组织,通常介于-20~-120HU之间,这是由于脂肪瘤主要由脂肪细胞构成,脂肪组织的CT值具有特征性。 2.形态特征:病变多呈圆形或类圆形,边缘规整,与周围正常组织分界清楚,无浸润性生长的表现。 3.周围组织关系:一般不会侵犯周围重要结构,周围组织多为受压移位,不存在浸润破坏周围组织的征象。 二、不同因素影响下的相关表现考量 1.年龄因素:儿童头部脂肪瘤的CT表现与成人相似,均为上述典型低密度影、圆形或类圆形、边界清晰等特征,但儿童在检查时需特别注意辐射防护,因儿童对辐射敏感性相对较高,检查过程中应严格控制辐射剂量。 2.性别因素:头部脂肪瘤的CT表现无明显性别差异,男性与女性患者在CT上均呈现边界清晰的脂肪密度低密度影、形态规则等相同特征。 3.生活方式因素:长期高脂饮食可能与脂肪瘤的形成相关,但CT表现主要基于组织学成分,与生活方式导致的脂肪瘤形成关联不直接体现在CT影像特征上,CT影像主要反映的是已形成脂肪瘤的组织密度及形态特征。 4.病史因素:有脂肪瘤病史的患者复查CT时,可通过对比前后影像观察病变大小、密度等的变化情况,以评估病情进展或稳定状态,若病变无明显变化且无症状,通常无需特殊处理。

    2025-09-24 12:20:16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