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文貌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擅长:胃肠肿瘤、手术治疗肥胖症、2型糖尿病等疾病的诊治。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个人擅长
胃肠肿瘤、手术治疗肥胖症、2型糖尿病等疾病的诊治。展开
  • 阑尾黏液囊肿的就医指征是什么

    当出现腹痛持续不缓解、发现腹部包块、消化道症状明显、出现肠梗阻表现以及影像学检查发现阑尾区域可疑异常时,均需就医,不同人群表现及情况不同,如不同年龄段腹痛表现有差异,特殊病史人群出现肠梗阻表现需高度警惕等,有相关可疑情况应遵医嘱进一步明确诊断及制定诊疗方案。 腹部包块发现 当自身或他人触及腹部有异常包块时需就医。包块可能位于右下腹等阑尾所在区域附近。对于不同生活方式人群,比如长期久坐缺乏运动者,腹部包块可能更易被忽视,但一旦发现应重视。通过就医可以进一步检查包块性质,判断是否为阑尾黏液囊肿等病变导致的包块。 消化道症状明显 出现频繁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等消化道症状时要考虑就医。阑尾黏液囊肿可能影响胃肠道功能,导致消化吸收等出现问题。老年人本身消化功能相对较弱,若出现此类消化道症状更应警惕,因为其可能由多种疾病引起,而阑尾黏液囊肿是其中需要排查的情况之一;年轻人群若长期有消化道不适且经一般调理无改善,也需就医明确病因。 出现肠梗阻表现 若有腹痛、腹胀、停止排气排便等肠梗阻相关表现时应及时就医。阑尾黏液囊肿增大可能压迫肠道,引发肠梗阻。对于有既往腹部手术史等特殊病史的人群,出现肠梗阻表现时更要高度警惕阑尾黏液囊肿等病变导致的肠梗阻,因为这类人群肠道解剖结构等可能有改变,阑尾黏液囊肿引发肠梗阻的风险相对更高。 影像学检查发现异常需随诊就医 既往因其他疾病进行影像学检查时发现阑尾区域有可疑异常,如B超、CT等检查提示阑尾黏液囊肿可能时,需遵医嘱进一步就医明确诊断及制定后续诊疗方案。不同影像学检查对于阑尾黏液囊肿的显示有不同特点,医生会根据具体检查结果综合判断,对于有高危因素人群(如有阑尾相关疾病家族史等),即使初次检查发现可疑情况,也应及时就医跟进。

    2025-09-24 12:35:07
  • 男宝宝疝气是怎么引起的

    男宝宝疝气最常见为腹股沟疝,与先天性解剖因素有关,早产儿、低体重儿更易发生;腹内压增高因素如哭闹、便秘、剧烈运动等会增加发病机会,家长需密切关注,避免男宝宝腹内压增高,特殊人群男宝宝要加强观察护理。 腹内压增高因素 哭闹等情绪因素:男宝宝如果经常大声哭闹,会使腹内压明显升高。频繁的哭闹导致腹腔内压力反复波动,增加了腹腔内容物通过潜在通道突出的机会。例如,一项临床观察研究发现,经常哭闹的男宝宝患疝气的概率比哭闹较少的男宝宝要高,这是因为持续的腹内压增高会对腹股沟区等薄弱部位产生更大的压力冲击,促使原本可能潜在的疝气发病。 便秘:男宝宝如果发生便秘,排便时需要用力屏气,这会使腹内压急剧升高。长时间的腹内压增高会对腹股沟区的组织结构产生不良影响,使得腹腔内的肠管等更容易通过薄弱区域突出形成疝气。比如,有研究统计,存在便秘问题的男宝宝,其疝气的发生率相对正常排便的男宝宝有所上升,就是因为便秘时腹内压增高对腹股沟区的影响。 剧烈运动:当男宝宝进行剧烈运动时,腹内压也会随之升高。例如过度奔跑、跳跃等运动,会使腹腔内压力波动较大,对于腹股沟区已经存在潜在鞘状突未闭合等情况的男宝宝来说,就容易诱发疝气。一些运动医学相关的儿童健康研究表明,经常参与剧烈运动的男宝宝,其疝气的发病风险相对有所增加,主要就是运动导致腹内压变化对腹股沟区域的影响。 对于男宝宝疝气相关情况,家长要密切关注。如果发现男宝宝腹股沟区或阴囊部位有可复性的包块等情况,要及时就医。在护理男宝宝过程中,要尽量避免让男宝宝长时间哭闹、预防便秘等,以降低腹内压增高的风险,减少疝气发生的可能。同时,早产儿、低体重儿等特殊人群的男宝宝更要加强观察和护理,因为他们本身发生疝气的风险相对更高。

    2025-09-24 12:32:28
  • 切脂肪瘤要拆管

    切脂肪瘤术后放置引流管可引流渗血渗液营造良好愈合环境,拆管依据为引流液少、无感染征象且创面愈合好,不同患者因个体差异拆管时间不同,拆管时医护需严格无菌操作轻柔拔除,患者要配合,儿童需家长安抚安静,老年要放松并关注不适。 一、切脂肪瘤术后引流管放置目的 切脂肪瘤手术中根据创面情况放置引流管,主要作用是引流手术区域可能产生的渗血、渗液,防止积液积聚引发感染等并发症,为手术创面营造良好愈合环境,此为基于临床预防感染及促进创面恢复的常规操作逻辑,是保障手术效果及患者康复的重要环节。 二、拆管时间确定依据 拆管时间依据伤口局部具体情况判定,若引流液量较少,每日引流量低于一定数值(如<10ml),且伤口周围无明显红肿、渗液等感染征象,同时创面愈合状况良好、表皮基本覆盖时,通常可考虑拆除引流管。不同患者因个体差异拆管时间有别,如年轻且身体状况佳者拆管时间相对较早,老年患者或有基础疾病者需依据恢复情况适当延长观察后再拆管,年龄因素会影响身体恢复速度,基础疾病则可能干扰创面愈合进程。 三、拆管时注意事项 医护操作方面:拆管时需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轻柔拔除引流管,避免对创面造成二次损伤,这是确保拆管过程安全、减少患者痛苦及预防感染的关键操作要点。 患者配合方面:患者拆管时要保持放松状态,配合医护人员操作。对于特殊人群,儿童患者需在家长安抚下保持安静,避免因躁动导致引流管相关意外情况,儿童因认知和行为控制能力较弱,躁动易增加操作风险;老年患者要告知其放松身体、呼吸平稳,老年患者可能存在肌肉紧张情况,肌肉紧张可能影响操作,同时需关注老年患者有无头晕等不适,及时做好应对准备,老年患者身体机能相对较弱,对拆管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轻微不适更需密切关注。

    2025-09-24 12:31:43
  • 脂肪瘤用什么药好

    目前尚无特效药物能直接消除脂肪瘤其治疗基于临床情况采取非药物干预或手术等方式,非药物干预中体积较小无明显症状的脂肪瘤建议定期体表检查监测变化,体积较大等情况手术切除是主要方式,特殊人群里儿童优先观察,孕妇需综合评估手术风险先观察,老年人结合基础疾病决策。 目前尚无特效药物能直接消除脂肪瘤,脂肪瘤的治疗主要基于其临床情况采取非药物干预或手术等方式。一、无特效治疗药物:目前不存在经科学验证能确切使脂肪瘤缩小或消退的特定药物,脂肪瘤的形成与脂肪代谢等多种因素相关,现有药物无法针对性改变脂肪细胞异常聚集的状况。二、非药物干预情况:1.观察随访:对于体积较小、无明显症状(如无痛感、不影响外观及功能)的脂肪瘤,通常建议定期进行体表检查,监测其大小、形态、生长速度等变化,一般每6-12个月可通过超声等检查手段评估;2.手术治疗:当脂肪瘤体积较大(直径通常大于5厘米)、压迫周围组织引起疼痛等不适症状,或影响美观、位于易摩擦部位有恶变可疑倾向时,手术切除是主要的治疗方式,通过外科手术完整切除脂肪瘤。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1.儿童:儿童脂肪瘤一般优先采取观察策略,因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盲目使用药物可能带来未知风险,需密切观察脂肪瘤变化,若有异常再考虑进一步处理;2.孕妇:孕妇患脂肪瘤时,需综合评估手术风险,由于孕期身体生理状态特殊,手术需谨慎权衡对胎儿及孕妇自身的影响,通常先以观察为主,必要时在专业医生评估后再决定是否手术;3.老年人:老年人若患有脂肪瘤,要结合其基础疾病情况(如是否有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来决策,若脂肪瘤无明显不适且基础疾病较多,可继续观察,若脂肪瘤有增大趋势或引起不适,则需在控制基础疾病的前提下谨慎评估手术可行性。

    2025-09-24 12:31:12
  • 破伤风过敏皮试地方有点痒怎么回事

    破伤风皮试后局部有点痒可能是局部过敏反应,不同个体因皮肤敏感度、年龄、生活方式等有不同反应,仅痒时避免搔抓,痒感加重等异常需告知医护,过敏史者要提前告知医护人员。 一、局部过敏反应相关情况 破伤风皮试后局部有点痒可能是局部过敏反应的表现之一。破伤风皮试通常使用的是破伤风抗毒素,部分人可能对其中的成分存在过敏倾向,在皮试部位会出现一些局部的反应,痒感是比较常见的局部症状表现。这是因为机体的免疫系统对皮试中的相关物质产生了应答,引起局部的神经末梢受到刺激,从而产生痒感。 二、个体差异导致的不同反应 不同个体对破伤风皮试物质的反应存在差异。有些人的皮肤较为敏感,在进行破伤风皮试后,局部出现痒感的可能性相对较高。年龄方面,儿童的皮肤比成人更娇嫩,相对来说可能对皮试物质更敏感,出现痒感等局部反应的情况可能会更明显一些;而成年人如果本身属于过敏体质,也更容易在皮试后出现局部的不适反应,包括痒感。生活方式方面,如果皮试前皮肤处于干燥状态或者接触过一些可能刺激皮肤的物质等,也可能影响对皮试反应的感知,导致更明显的痒感出现。 三、处理及注意事项 如果只是局部有点痒,一般不需要特殊的药物治疗,但要注意避免搔抓皮试部位,防止抓破皮肤引起感染等情况。对于儿童来说,家长要特别注意看管,避免儿童无意识地搔抓皮试部位。如果痒感持续加重或者出现局部红肿、皮疹范围扩大等其他异常表现,需要及时告知医护人员,以便进一步评估是否需要进行相应的处理,比如判断是否需要采取脱敏注射等措施来应对可能的过敏情况。同时,有过敏病史的人群在进行破伤风皮试时要提前告知医护人员,以便医护人员做好相应的准备和观察,确保皮试过程的安全以及后续破伤风预防措施的合理实施。

    2025-09-24 12:29:55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