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昱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擅长:急慢性肾炎,蛋白尿血尿,IgA肾病,膜性肾病,慢性肾衰竭,糖尿病肾病,狼疮性肾炎,紫癜性肾炎等肾病的诊治。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个人擅长
急慢性肾炎,蛋白尿血尿,IgA肾病,膜性肾病,慢性肾衰竭,糖尿病肾病,狼疮性肾炎,紫癜性肾炎等肾病的诊治。展开
  • 紫癜性肾炎标准

    紫癜性肾炎有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肾活检病理及鉴别诊断等标准,儿童和老年患者有特殊情况需考虑,临床表现有皮肤紫癜及肾受累表现,实验室检查有尿液和肾功能相关指标异常,肾活检可明确病理类型,需与其他血尿蛋白尿疾病鉴别,儿童和老年患者有各自诊疗注意事项。 一、临床表现标准 紫癜性肾炎患者多有皮肤紫癜表现,常于四肢远端伸侧、臀部,对称性分布,紫癜大小不等,可融合成片,部分患者伴关节疼痛、腹痛、便血等肾外表现,肾脏受累表现多样,可出现血尿、蛋白尿、水肿、高血压等。 二、实验室检查标准 1.尿液检查 血尿:镜下血尿是常见表现,尿红细胞形态多为变形红细胞血尿,提示肾小球源性血尿,可通过尿常规、尿沉渣镜检等检测发现。 蛋白尿:尿蛋白定量可反映蛋白尿程度,24小时尿蛋白定量超过0.5g即为异常,可通过24小时尿蛋白定量检测等方法明确。 2.肾功能检查 血肌酐、尿素氮等指标可反映肾功能情况,早期肾功能可正常,随着病情进展,血肌酐可升高,肾小球滤过率下降。 三、肾活检病理标准 肾活检是诊断紫癜性肾炎的重要手段,根据病理表现可分为不同类型,如微小病变型、系膜增生型、局灶节段性增生型、膜增生型、膜性肾病型等。不同病理类型预后有所不同,通过肾活检可明确病理类型,指导治疗及判断预后。例如系膜增生型紫癜性肾炎,若为轻度系膜增生,预后相对较好;若为重度系膜增生伴较多新月体形成,则预后较差。 四、鉴别诊断标准 需与其他可引起血尿、蛋白尿的疾病相鉴别,如原发性肾小球肾炎、狼疮性肾炎、过敏性紫癜(无肾受累者)等。原发性肾小球肾炎一般无皮肤紫癜等肾外表现;狼疮性肾炎多见于育龄女性,有多种自身抗体阳性等表现;过敏性紫癜无肾受累时无蛋白尿、血尿等肾脏表现,通过详细询问病史、全面的实验室检查及肾活检等可进行鉴别。 特殊人群考虑 儿童患者:儿童紫癜性肾炎在临床表现上可能与成人有所不同,儿童血尿、蛋白尿表现可能相对隐匿,需加强尿常规等检查的监测。在治疗上应优先考虑非药物干预措施,如休息、避免过敏原等,药物使用需格外谨慎,避免使用可能对儿童肾脏有损害的药物。同时要关注儿童的生长发育情况,因为紫癜性肾炎及治疗药物可能对儿童生长有一定影响。 老年患者:老年紫癜性肾炎患者常合并其他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在诊断和治疗时需综合考虑基础疾病对肾脏的影响及紫癜性肾炎本身的病情。治疗时要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药物对老年人肝肾功能的影响,密切监测肾功能及其他脏器功能变化。

    2025-10-16 12:59:42
  • 肾炎能吃土豆吗

    肾炎患者通常可吃土豆,但需根据病情及个体情况调整。肾功能不全伴水肿、高钾血症时要限制;烹饪选清蒸、水煮等健康方式;儿童患者要遵原则调整;老年患者若有其他基础病需兼顾其饮食要求。 肾炎患者吃土豆的益处 提供能量:土豆富含碳水化合物,每100克土豆约含17克碳水化合物,能为肾炎患者提供身体活动所需的能量,尤其对于一些因疾病导致食欲不佳、能量摄入不足的患者,土豆是补充能量的良好来源。从营养学角度看,碳水化合物是人体重要的供能物质,合理摄入有助于维持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 补充维生素:土豆含有多种维生素,如维生素C,每100克土豆中维生素C含量约为27毫克,维生素C具有抗氧化作用,有助于增强机体免疫力,对于肾炎患者维持身体的免疫状态有一定帮助;同时还含有维生素B族等,能参与机体多种代谢过程。 肾炎患者吃土豆的注意事项 肾功能不全伴水肿、高钾血症时的限制:当肾炎患者出现肾功能不全,并发水肿且尿量减少时,土豆中含有一定量的水分,过多食用可能会加重水肿。例如,一位慢性肾炎合并肾功能不全、水肿明显的患者,若大量食用土豆,会使体内水分潴留进一步加重,导致水肿难以消退,甚至可能引发心力衰竭等并发症。此外,土豆中钾含量相对较高,每100克土豆含钾约342毫克,当肾炎患者存在高钾血症时,食用土豆可能会使血钾水平进一步升高,而高钾血症可引起心律失常等严重后果,危及生命。此时肾炎患者应根据血钾水平和肾功能情况,在医生或营养师指导下严格限制土豆的摄入量。 烹饪方式的影响:肾炎患者食用土豆时应选择健康的烹饪方式,避免油炸。油炸土豆会增加油脂的摄入,对于合并有高血压、高脂血症的肾炎患者不利,容易加重心血管负担。建议采用清蒸、水煮等方式烹饪土豆,这样能最大程度保留土豆的营养成分,同时减少额外油脂等不利于健康成分的摄入。 对于儿童肾炎患者,由于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对营养的需求有其特殊性。在食用土豆时更要严格遵循上述原则,根据儿童的肾功能、水肿情况和血钾水平等进行调整。如果儿童肾炎患者存在水肿或高钾血症,更要谨慎控制土豆的摄入量,并且在烹饪上要选择清淡的方式,以保障儿童患者的营养摄入同时避免加重病情。而老年肾炎患者,往往同时合并有其他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的概率较高,在食用土豆时除了考虑肾炎本身的因素外,还需兼顾其他基础疾病的饮食要求,例如合并糖尿病的老年肾炎患者,要注意控制土豆的摄入量,因为土豆的碳水化合物含量较高,过多食用可能会引起血糖波动。

    2025-10-16 12:59:22
  • 急性肾炎综合征包括什么

    急性肾炎综合征主要表现为血尿、蛋白尿、水肿、高血压,常见于链球菌感染后,其他病原体感染也可引起,不同人群需注意相应特点及管理。 血尿:可为肉眼血尿或镜下血尿,肉眼血尿时尿液呈洗肉水样等外观,镜下血尿则需通过显微镜检查发现尿中红细胞增多,血尿的出现是由于肾小球基底膜受损,红细胞漏出进入尿液。不同年龄人群均可发生血尿,儿童和成人在急性肾炎综合征时均可能出现,一般儿童血尿可能因感染等因素诱发,成人则可能有其他基础疾病相关因素;男性和女性在这方面无明显性别差异。 蛋白尿:尿中蛋白含量增加,24小时尿蛋白定量可高于正常范围。蛋白尿的产生是因为肾小球滤过膜通透性改变,大分子蛋白质漏出到尿液中。不同年龄患者蛋白尿程度可能不同,儿童可能因肾脏代偿能力相对较强,早期蛋白尿表现可能相对不典型,成人则可能更易发现蛋白尿异常;生活方式方面,长期高盐饮食等可能加重肾脏负担,影响蛋白尿情况,有基础肾脏病史的患者蛋白尿情况可能更复杂。 水肿:多从眼睑、颜面部开始,逐渐蔓延至全身,严重时可出现胸水、腹水等。水肿的发生机制主要与肾小球滤过率下降,水钠潴留有关。儿童水肿可能因身体组织相对疏松,水肿表现更易察觉;成人水肿情况根据个体基础状况不同而有差异,比如有心脏基础疾病的患者可能因心功能不全合并肾炎综合征时水肿表现不同;女性在月经周期等特殊时期可能影响水肿情况,需注意区分生理因素和疾病因素导致的水肿;有肾脏病史患者水肿可能反复出现且较难消退。 高血压:血压升高,成人收缩压可高于140mmHg和(或)舒张压高于90mmHg,儿童血压有相应年龄阶段的正常范围标准,高于此标准可考虑高血压。高血压的发生与水钠潴留引起血容量增加以及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激活等有关。不同年龄人群高血压的管理需考虑年龄特点,儿童高血压需更谨慎评估和处理,避免影响生长发育;男性和女性在高血压相关并发症风险上可能有差异,比如男性可能在某些心血管并发症风险上相对更高;生活方式中高盐饮食、缺乏运动等会加重高血压,有肾脏病史患者血压控制不佳可能导致肾脏进一步损害。 急性肾炎综合征常见于链球菌感染后,多在感染后1-3周发病,其他病原体感染如病毒等也可能引起。对于不同人群,儿童急性肾炎综合征需密切关注生长发育情况,定期监测肾功能等指标;成人则要注意基础疾病的排查和管理,女性需注意与月经等生理情况区分水肿等表现,有肾脏病史患者要遵循原有的治疗和监测方案,积极控制病情,预防并发症发生。

    2025-10-16 12:58:27
  • 尿毒症一定要做透析吗

    尿毒症不一定都要做透析,需综合肾功能情况、患者全身状况等多方面因素判断,如肾功能中肾小球滤过率及相关症状,全身状况中年龄、基础疾病等;透析方式有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血液透析适用于大多数患者但血管条件差者受限,腹膜透析适合血管条件不好及儿童等,最终由肾内科医生综合评估决策。 一、影响是否进行透析的因素 1.肾功能情况 肾小球滤过率是重要指标,当肾小球滤过率极低,如低于10ml/min且伴有明显的尿毒症症状,如严重的恶心、呕吐、水肿难以纠正、高钾血症难以控制等时,往往需要考虑透析。但如果肾小球滤过率不是特别低,不过患者有严重的代谢性酸中毒、电解质紊乱等情况,也可能需要透析干预。 2.患者的全身状况 年龄因素:对于儿童尿毒症患者,由于其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对治疗的耐受性和后续影响需要更谨慎评估。如果儿童尿毒症患者一般情况尚可,有希望通过肾移植等方式解决肾功能问题,可能在一定时间内先尝试非透析的保守治疗,但如果病情进展迅速,出现危及生命的并发症,也需要及时透析。而老年尿毒症患者,可能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等,在考虑透析时需要综合评估其心功能等情况,因为透析可能会对心血管系统产生一定影响,如导致低血压等。 基础疾病:如果患者同时合并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如严重的冠心病、心力衰竭等,进行透析时发生心血管事件的风险较高。这时候需要权衡透析带来的益处和可能引发心血管并发症的风险。例如,有的患者合并严重冠心病,在决定是否透析时,要评估透析过程中心脏是否能耐受血流动力学的变化等情况。 二、透析的方式及适用情况 1.血液透析 适用于大多数尿毒症患者,但对于血管条件差、难以建立稳定血管通路的患者可能受限。血液透析是利用透析机将患者血液引出体外,通过透析器进行物质交换,清除体内的代谢废物和多余水分,同时纠正电解质和酸碱平衡。 2.腹膜透析 对于一些血管条件不好的患者,尤其是儿童患者可能更适合腹膜透析,因为腹膜透析不需要建立体外的血管通路。腹膜透析是利用腹膜作为半透膜,通过向腹腔内灌注透析液,借助腹膜两侧的溶质浓度梯度差来清除体内的毒素和多余水分,同时通过透析液补充体内需要的物质。不过腹膜透析需要患者或家属掌握操作技术,并且要注意预防腹膜炎等并发症,对于儿童患者,家长需要更好地配合和学习相关操作。 总之,尿毒症患者是否需要做透析不能一概而论,需要由肾内科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全身状况等多方面因素综合评估后做出决策。

    2025-10-16 12:55:45
  • 慢性肾衰竭可以治愈吗

    慢性肾衰竭通常难以完全治愈,是各种慢性肾脏病进展至后期的共同结局,发病机制是肾脏固有细胞受损、结构破坏,病情渐进不可逆。治疗目标是延缓进展,需控制基础疾病、调整生活方式,尿毒症阶段有血液透析、腹膜透析、肾脏移植等替代治疗手段,不同年龄患者有不同情况需考虑,规范治疗可延缓病情、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 一、发病机制与病情进展特点 慢性肾衰竭的发生是由于肾脏固有细胞受损,肾脏结构被破坏,残存的肾单位发生代偿性肥大等一系列病理改变,导致肾脏逐渐失去正常的滤过等功能。随着病情的发展,肾小球滤过率会不断下降,从代偿期逐渐进展到失代偿期、肾衰竭期直至尿毒症期,这个过程是逐步推进且难以逆转的。 二、治疗目标与管理方向 1.延缓病情进展 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如儿童慢性肾衰竭患者,需要关注其生长发育情况,因为肾脏功能异常可能影响营养物质的代谢和激素的分泌等,进而影响身高、体重等生长指标。要积极控制基础疾病,例如由遗传性肾病导致的慢性肾衰竭,需针对遗传缺陷相关的因素进行管理;对于成年人慢性肾衰竭患者,要控制血压、血糖等,高血压会加重肾脏的负担,加速肾功能恶化,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会导致糖尿病肾病进展为慢性肾衰竭,所以要将血压控制在合适范围(一般建议血压控制在130/80mmHg以下),血糖控制在合理水平。 生活方式方面,不同年龄人群都需要注意,要保持合理的饮食,限制蛋白质、磷等的摄入,以减轻肾脏的负担,例如蛋白质摄入应根据肾功能情况调整,一般采用优质低蛋白饮食;同时要避免劳累、感染等加重肾脏负担的因素,感染会引起身体的炎症反应,不利于肾脏病情的控制。 2.替代治疗手段 当慢性肾衰竭进展到尿毒症阶段时,主要的替代治疗方法有血液透析、腹膜透析和肾脏移植。血液透析是利用透析机,通过半透膜将患者血液中的代谢废物和过多的液体清除出去;腹膜透析是利用人体自身的腹膜作为透析膜,通过向腹腔内灌注透析液来清除毒素和多余液体。肾脏移植是将健康的肾脏移植到患者体内,这是最接近正常肾功能的替代治疗方法,但肾脏来源有限,且存在移植排斥等问题需要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等药物来预防排斥反应。对于儿童患者,肾脏移植需要考虑供体匹配以及术后免疫抑制剂使用对儿童生长发育等方面的影响;对于老年患者,要评估其身体整体状况对手术和术后恢复的耐受性等。 总之,慢性肾衰竭目前尚无法完全治愈,但通过规范的治疗可以延缓病情进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

    2025-10-16 12:55:23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