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昱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擅长:急慢性肾炎,蛋白尿血尿,IgA肾病,膜性肾病,慢性肾衰竭,糖尿病肾病,狼疮性肾炎,紫癜性肾炎等肾病的诊治。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个人擅长
急慢性肾炎,蛋白尿血尿,IgA肾病,膜性肾病,慢性肾衰竭,糖尿病肾病,狼疮性肾炎,紫癜性肾炎等肾病的诊治。展开
  • 尿毒症能活多久

    透析治疗中规律血液透析经规范治疗约半数患者可存活十年以上且受基础健康状况等影响,腹膜透析患者生存期与腹膜功能等相关部分可存活十年甚至更久;肾移植成功是改善预后重要手段术后五年存活率达一定比例但受供体等制约;自身因素中年轻患者预后优于老年患者,严格生活方式有助延长生存期,合并基础病增加风险;特殊人群儿童需注重营养支持等,女性有妊娠计划需评估谨慎考虑并加强孕期监测。 一、透析治疗对生存期的影响 1.血液透析:接受规律血液透析的尿毒症患者,生存期有较大差异。一般而言,经过规范治疗,约半数患者可存活10年以上。其存活时间受患者基础健康状况、是否合并严重并发症(如心血管疾病等)影响,若能有效控制血压、纠正贫血等,可延长生存期。 2.腹膜透析:腹膜透析患者的生存期也与多种因素相关,如腹膜功能保持情况、有无腹膜炎等并发症。部分患者通过规范腹膜透析,可存活10年甚至更久,年轻、基础状况较好的患者预后相对更优。 二、肾移植对生存期的影响 1.肾移植效果:成功的肾移植是改善尿毒症患者预后的重要手段,术后5年存活率通常能达到70%~90%左右。但肾移植受供体匹配程度、免疫排斥反应等因素制约,若供体与受体匹配良好且患者能有效控制免疫排斥,生存期可显著延长。 三、自身因素对生存期的影响 1.年龄:年轻患者(如18~40岁)身体机能相对较好,对治疗的耐受性及恢复能力较强,一般预后优于老年患者(≥60岁),但老年患者通过规范治疗也可获得一定生存期。 2.生活方式:严格遵循低盐、优质低蛋白饮食,保持规律作息,避免感染等不良生活行为,有助于维持机体状态,延长生存期。例如,每日盐摄入量控制在3~5克以内,避免过度劳累等。 3.基础病史:若患者合并心血管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等)、糖尿病等基础疾病,会增加治疗难度和死亡风险,需在治疗尿毒症的同时积极控制基础病。 四、特殊人群需注意的情况 1.儿童尿毒症患者:儿童尿毒症患者的存活时间受肾脏功能损伤程度、是否及时接受规范治疗等影响。需特别注重营养支持,保证儿童生长发育需求,同时密切监测治疗过程中的并发症,如肾性骨病等,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2.女性尿毒症患者:女性患者若有妊娠计划,需在病情稳定且医生评估后谨慎考虑,妊娠过程中可能面临肾功能进一步恶化等风险,需加强孕期监测和医疗干预。

    2025-10-16 12:37:59
  • 怎么预防尿毒症

    需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并规范稳定血压血糖,合理饮食限制蛋白质摄入、减少盐分摄取,养成每周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戒烟限酒的健康生活方式,高危人群定期进行尿常规肾功能等项目检查,儿童期积极预防肾炎等病症、妊娠期女性密切监测血压肾功能、老年人关注肾功能变化并避免滥用肾毒性药物以早期发现肾脏异常及时干预阻止向尿毒症进展。 一、控制基础疾病 1.1高血压患者需严格遵循医嘱规范控制血压,将血压稳定在130/80mmHg左右,长期高血压会使肾小球内囊压力升高,导致肾小球硬化,逐步增加尿毒症发生风险,因此需定期监测血压并调整降压方案;1.2糖尿病患者应通过饮食、运动及必要时的降糖药物将血糖控制在合理范围,高血糖会引发肾脏微血管病变,进而发展为糖尿病肾病,最终可能进展为尿毒症,故需密切监测血糖变化并规范管理。 二、合理饮食调控 2.1限制蛋白质摄入,根据自身肾功能状况调整,一般慢性肾病患者每日蛋白质摄入量宜维持在0.6~0.8g/kg体重,过高蛋白质摄入会加重肾脏滤过代谢负担,加速肾脏功能衰退;2.2减少盐分摄取,每日盐摄入量应控制在5g以内,过量盐分摄入会引起水钠潴留,导致血压升高,进一步加重肾脏损害。 三、养成健康生活方式 3.1适量运动,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等,运动有助于控制体重、血压和血糖,改善肾脏血流灌注,对肾脏功能维持有积极作用;3.2戒烟限酒,吸烟会损伤血管内皮功能,影响肾脏血液供应,过量饮酒会加重肾脏代谢负担,因此应严格戒烟并限制酒精摄入。 四、定期健康体检 4.1高危人群需定期进行尿常规、肾功能等项目检查,如患有慢性肾病、高血压、糖尿病的人群,建议每3~6个月进行一次相关检查,以便早期发现肾脏异常并及时干预,阻止病情向尿毒症进展。 五、特殊人群防护要点 5.1儿童期应积极预防肾小球肾炎等疾病,若发生呼吸道感染等可能引发肾炎的病症需及时规范治疗,避免肾炎迁延发展为慢性肾病进而进展为尿毒症;5.2妊娠期女性要密切监测血压、肾功能,预防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对肾脏造成损害,因为妊娠期高血压可引发子痫前期等严重并发症,累及肾脏功能;5.3老年人需格外关注肾脏功能变化,定期进行肾功能检查,同时避免滥用可能具有肾毒性的药物,防止药物对肾脏造成隐匿性损伤。

    2025-10-16 12:37:33
  • 治疗尿毒症的药

    尿毒症相关药物包括透析类药物(促红细胞生成素可纠正肾性贫血但特殊情况需谨慎,活性维生素D及其类似物可调节钙磷代谢但高钙血症患者禁用)、纠正电解质紊乱药物(聚苯乙烯磺酸钠可纠正高钾血症但肾功能严重不全者慎用,碳酸钙可纠正低钙血症但高钙血症等患者禁用且需监测指标)及其他药物(碳酸氢钠可纠正酸中毒但心力衰竭伴水肿患者慎用)。 一、透析类药物 1.促红细胞生成素 尿毒症患者常因肾脏分泌促红细胞生成素减少而出现肾性贫血,促红细胞生成素可刺激骨髓红系造血前体细胞增殖、分化,促进红细胞生成。多项临床研究表明,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能有效纠正肾性贫血,改善患者的乏力、面色苍白等症状。但对于有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病史等特殊情况的患者需谨慎使用,因为该药物可能引发一些血液系统相关的不良反应风险。 2.活性维生素D及其类似物 尿毒症患者肾脏活化维生素D的功能减退,导致钙磷代谢紊乱,出现低钙血症、高磷血症等。活性维生素D及其类似物如骨化三醇等,可促进肠道对钙的吸收,调节钙磷代谢。临床研究显示,骨化三醇能有效改善尿毒症患者的钙磷代谢紊乱,降低甲状旁腺激素水平。但对于高钙血症患者禁用,且老年患者使用时需密切监测血钙水平,因为老年患者钙调节功能可能有所下降,更容易出现高钙血症等并发症。 二、纠正电解质紊乱药物 1.纠正高钾血症药物 聚苯乙烯磺酸钠可通过在肠道内与钾离子交换,促进钾离子排出,从而降低血钾水平。例如,对于尿毒症患者因钾摄入过多、排钾减少等原因导致的高钾血症,聚苯乙烯磺酸钠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但肾功能严重不全者慎用,因为可能影响药物的代谢和排泄,加重肾脏负担。 2.纠正低钙血症药物 碳酸钙等钙剂可补充钙元素,纠正低钙血症。尿毒症患者常伴有低钙血症,碳酸钙在补充钙的同时还能结合磷,降低血磷水平。不过,对于高钙血症或高钙尿症患者禁用,且患者在使用过程中需要监测血钙、血磷水平,根据情况调整剂量,老年患者由于可能存在肾功能进一步减退等情况,更要严格监测,防止出现高钙相关的不良事件。 三、其他药物 1.碳酸氢钠 尿毒症患者常存在代谢性酸中毒,碳酸氢钠可纠正酸中毒。临床研究发现,使用碳酸氢钠能改善患者的酸中毒症状,提高机体的酸碱平衡状态。但对于心力衰竭伴有水肿的患者要慎用,因为碳酸氢钠可能会导致水钠潴留,加重心脏负担。

    2025-10-16 12:37:12
  • 肾功能不全能吃三七粉吗

    肾功能不全患者能否吃三七粉需谨慎评估,其主要含三七皂苷等成分,可能影响肾脏血流动力学、加重肾脏负担,不同阶段肾功能不全患者情况不同,轻度需医生综合评估,中、重度一般不建议盲目服用,特殊人群更要注意,服用时需密切关注身体反应,出现异常立即就医。 一、肾功能不全的基本情况 肾功能不全是各种原因导致肾脏结构和功能出现异常,包括肾小球滤过率下降等情况。不同阶段的肾功能不全患者,身体内环境的稳定程度不同,对于药物等物质的代谢和耐受能力也有差异。 二、三七粉的成分及可能的影响 三七粉主要含有三七皂苷等成分。从现有研究来看,三七粉可能对血液循环等有一定影响。然而,对于肾功能不全患者,需要考虑其对肾脏功能的潜在作用。一方面,三七粉可能会影响肾脏的血流动力学。有研究表明,某些成分可能在一定条件下改变肾脏的血管状态,对于原本肾功能已经受损的患者,这种血流动力学的改变可能进一步影响肾脏的灌注,从而对肾功能产生不利影响。另一方面,肾功能不全患者的药物代谢能力下降,三七粉中的成分需要通过肾脏进行代谢或排泄,这可能会加重肾脏的负担。 三、不同肾功能不全阶段的具体情况 1.轻度肾功能不全:轻度肾功能不全患者肾脏仍有一定的代偿能力,但也不建议随意服用三七粉。需要在医生的综合评估下,权衡服用三七粉可能带来的益处和对肾脏功能进一步影响的风险。因为即使是轻度肾功能不全,肾脏的储备功能已经下降,任何可能影响肾脏血流或代谢的因素都需要谨慎对待。 2.中、重度肾功能不全:中、重度肾功能不全患者肾脏功能已经明显受损,此时服用三七粉导致肾脏负担加重、血流动力学改变等不良影响的风险相对更高。一般不建议盲目服用三七粉,需要由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整体身体状况等多方面因素进行全面评估后再做决定。 四、特殊人群的注意事项 对于肾功能不全的特殊人群,比如老年肾功能不全患者,其身体机能本身处于衰退状态,药物代谢等能力更差,服用三七粉的风险相对更大;而年轻的肾功能不全患者,也需要严格遵循医生的指导,因为即使年龄较小,如果肾脏功能已经受损,也不能忽视三七粉可能带来的不良影响。在生活方式方面,肾功能不全患者本身需要注意低盐、优质低蛋白饮食等,服用三七粉时更要密切关注身体对药物的反应,一旦出现尿量变化、水肿加重等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服用并就医。

    2025-10-16 12:36:38
  • 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的高发人群有哪些

    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的高发人群包括儿童(因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易受感染影响)、青年(生活不规律、过度劳累或自身免疫紊乱易患病)、有反复感染病史人群(感染致免疫反应攻击肾脏易发病)、有自身免疫性疾病人群(自身抗体攻击肾脏易发病)、有过敏体质人群(接触过敏原致免疫失衡易发病)。 一、儿童人群 儿童是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的高发人群之一。儿童免疫系统发育尚不完善,容易受到感染等因素影响。例如上呼吸道感染等感染性疾病较为常见,细菌或病毒感染后可能引发免疫反应,从而累及肾脏导致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儿童若频繁发生呼吸道感染等情况,相对更易罹患该病。 二、青年人群 青年人群中,部分可能因生活不规律、过度劳累等因素增加患病风险。青年阶段往往学业或工作压力较大,长期熬夜、过度劳累等可影响机体免疫功能,使得身体抵御病原体入侵及自身免疫调节的能力下降,当遭遇感染等诱因时,就容易引发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另外,青年中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率相对有一定比例,自身免疫紊乱也可能导致肾脏系膜区出现增生性改变,进而引发该病。 三、有感染病史人群 有反复感染病史的人群,尤其是反复呼吸道感染、皮肤感染等的人群,患病风险较高。感染会激活机体免疫系统,引发免疫反应,免疫系统在清除病原体过程中可能错误地攻击肾脏组织,导致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比如链球菌感染后,部分人可能引发肾炎,其中就包含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这一类型,若链球菌感染反复发生,就更易促使该病发生。 四、有自身免疫性疾病人群 患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人群,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发生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的几率相对较高。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体内存在异常的自身抗体,免疫系统处于紊乱状态,容易对肾脏等器官组织进行攻击,导致肾脏系膜区出现增生性病变,从而引发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例如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其自身抗体可累及肾脏,引发系膜增生等病理改变。 五、有过敏体质人群 有过敏体质的人群,在接触过敏原后,机体发生过敏反应,也可能影响肾脏,增加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的发病风险。过敏反应会引起机体免疫功能的波动,导致免疫失衡,进而可能波及肾脏,使肾脏系膜出现增生性改变。比如对某些食物、药物或环境中的过敏原过敏,反复接触过敏原后,免疫反应持续激活,就可能诱发该病。

    2025-10-16 12:35:46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