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擅长:急慢性肾炎,蛋白尿血尿,IgA肾病,膜性肾病,慢性肾衰竭,糖尿病肾病,狼疮性肾炎,紫癜性肾炎等肾病的诊治。
向 Ta 提问
-
查肾功能需要做什么检查
肾功能检查主要涵盖血液检查与尿液检查这两大类别。血液检查主要包含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血尿酸(UA)等项目;尿液检查主要有尿常规、尿蛋白定量、尿肌酐、尿酸、尿钠、尿钾等内容。接下来对这些检查项目及方法予以详细阐释。 一、血液检查 1.血肌酐(Scr):血肌酐属于评价肾功能的常用指标之一,其主要能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通常来说,正常范围会因年龄、性别以及肌肉量等因素而存在差异,一般处在53-115μmol/L之间。若血肌酐出现升高情况,就可能意味着肾功能受到了损害。 2.血尿素氮(BUN):血尿素氮主要能体现肾小球滤过功能与肾小管分泌功能。正常范围是3.2-7.1mmol/L。血尿素氮升高有可能提示肾功能不全。 3.血尿酸(UA):血尿酸主要和代谢紊乱以及肾脏排泄功能相关。其正常范围依性别而有所不同,男性为208-428μmol/L,女性为155-357μmol/L。血尿酸升高可能与痛风、肾病综合征等病症存在关联。 二、尿液检查 1.尿常规:尿常规检查包含了尿液的外观、比重、酸碱度、尿蛋白、尿糖、尿胆原、尿红细胞、尿白细胞等众多指标,通过该项检查可以初步知晓肾脏的排泄功能以及病变状况。 2.尿蛋白定量:尿蛋白定量检查能够对肾小球滤过功能进行评估,正常范围是0-150mg/24h。如果尿蛋白过多,就可能提示肾脏发生了病变。 3.尿肌酐、尿酸、尿钠、尿钾等:借助对尿肌酐、尿酸、尿钠、尿钾等指标的检测,可以了解肾脏对这些物质的排泄功能情况。 总之,对肾功能进行检查需要开展血液检查和尿液检查,这些检查能够全面地掌握肾脏的功能状态。倘若存在疑虑,应及时就医,并依据医生的建议进行相应的检查。
2025-10-16 11:11:34 -
血压高与肾病有关系吗
血压高与肾病相互关联,血压高会损害肾脏血管致肾小球硬化等影响肾脏功能,肾病会因水钠代谢及RAAS失衡引发血压高,二者形成恶性循环致肾功能恶化,不同年龄人群受影响不同,高盐饮食等不良生活方式加剧损害,有相关病史人群需定期监测血压和肾功能。 一、血压高引发肾病的机制 血压高会对肾脏血管造成损害。长期的血压高状态会使得肾小球内的压力升高,进而导致肾小球硬化。肾脏的肾小球是负责过滤血液的重要结构,当它受到损害后,过滤功能会逐渐下降。例如,高血压导致肾小动脉发生玻璃样变、中层平滑肌细胞增殖等病变,影响肾脏的血液供应和正常生理功能。 二、肾病导致血压高的机制 肾病患者由于肾脏功能受损,会影响体内水钠的代谢以及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的平衡。肾脏排水排钠功能减退,会使体内水钠潴留,血容量增加,从而引起血压升高;同时,肾病时RAAS被激活,肾素分泌增加,血管紧张素Ⅱ生成增多,它具有强烈的缩血管作用,也会促使血压升高。 三、二者相互影响的不良后果 血压高与肾病形成恶性循环。血压高加重肾病的进展,而肾病又进一步升高血压,最终可能导致肾功能逐渐恶化,发展为肾衰竭等严重的肾脏疾病。对于不同年龄的人群,比如老年人,本身血管弹性就较差,血压高对肾脏的损害可能更为迅速;年轻人如果患有肾病合并血压高,也需要更加重视,因为长期的不良影响可能会在未来逐渐显现。在生活方式方面,高盐饮食会加重水钠潴留,既会升高血压又会加重肾病患者的肾脏负担;吸烟、酗酒等不良生活方式也会加剧血管的损伤,不利于血压和肾脏功能的控制。对于有高血压病史或肾病病史的人群,定期监测血压和肾功能是非常重要的,以便及时发现异常并采取干预措施。
2025-10-16 11:11:03 -
急性肾衰竭可以治愈吗
急性肾衰竭有治愈可能,其能否治愈取决于肾前性、肾性、肾后性类型及年龄、生活方式、病史等因素,肾前性、及时解除梗阻的肾后性及部分肾性急性肾衰竭经相应治疗有治愈希望,儿童、无慢性肾病基础且生活方式健康者相对更易治愈,老年、有慢性肾病基础及不良生活方式者治愈有挑战但也可能实现。 一、急性肾衰竭的类型及预后差异 急性肾衰竭主要分为肾前性、肾性和肾后性三种类型。肾前性急性肾衰竭多是由于血容量不足、休克等肾灌注不足引起,若能及时纠正诱因,如补充血容量等,肾功能往往可较快恢复,有较大治愈可能;肾性急性肾衰竭由肾脏本身的病变导致,如急性肾小管坏死等,其预后因病因不同而有差异,一些较轻的肾性急性肾衰竭通过治疗也有治愈希望;肾后性急性肾衰竭通常是由尿路梗阻引起,如及时解除梗阻,肾功能也有可能恢复。 二、影响急性肾衰竭治愈的因素 年龄因素:儿童患急性肾衰竭时,若能及时治疗,因儿童自身修复能力相对较强,治愈可能性相对较高;而老年患者由于机体各脏器功能减退,恢复能力较弱,治愈难度相对增大,但也有治愈的可能,只是预后相对复杂。 生活方式因素:患病前生活方式健康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更有利于肾功能恢复;而长期吸烟、酗酒等不良生活方式的患者,可能会影响肾脏的修复,不利于治愈。 病史因素:本身没有慢性肾脏基础疾病的患者发生急性肾衰竭后,治愈几率相对大;若患者本身有慢性肾病等基础病史,发生急性肾衰竭后,治愈相对更具挑战,但也并非不能治愈,只是需要更综合全面的治疗。 总之,急性肾衰竭有治愈的可能,具体预后需结合患者的具体病情、年龄、生活方式、病史等多方面因素综合判断,通过及时有效的治疗,很多患者可以恢复肾功能达到治愈状态。
2025-10-16 11:10:27 -
小儿肾病能吃排骨玉米红萝卜汤
小儿肾病能否吃排骨玉米红萝卜汤需综合考量,病情稳定期可少量食用但要控排骨量且烹饪清淡,病情活动期通常不适合多吃排骨部分,还需根据患儿具体肾病情况及个体差异判断,密切观察食用反应并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调整饮食。 一、营养成分方面 排骨富含蛋白质等营养物质,蛋白质是人体重要的营养成分,对于小儿生长发育等有重要意义,但小儿肾病患者需关注蛋白质的摄入量及种类。玉米含有碳水化合物等,能提供一定能量。红萝卜含有维生素等营养成分。然而,小儿肾病时肾脏功能可能受到影响,对于蛋白质的代谢和排泄等有特殊要求,若过量食用排骨可能加重肾脏负担。 二、具体情况分析 1.病情稳定期:如果小儿肾病处于病情稳定期,可少量食用排骨玉米红萝卜汤。此时需注意控制其中排骨的量,因为排骨中的蛋白质要根据患儿的肾功能等情况来合理控制摄入,一般建议选择优质蛋白且适量。玉米和红萝卜可正常适量食用,为小儿提供一定的能量和维生素等营养,但要注意烹饪方式尽量清淡,避免过于油腻加重消化负担等。 2.病情活动期:当小儿肾病处于病情活动期,比如有大量蛋白尿、水肿明显等情况时,通常需要严格限制蛋白质等的摄入,此时排骨玉米红萝卜汤可能就不适合多吃,尤其是排骨部分,要避免因蛋白质摄入过多进一步加重肾脏损伤等问题。 三、特殊人群提示 小儿患者个体差异较大,要根据患儿具体的肾病情况,如肾功能指标(肌酐、尿素氮等)、蛋白尿情况等综合判断。对于年龄较小的患儿,在添加此类食物时更要谨慎,密切观察食用后的反应,如是否有水肿加重、尿量变化等情况。同时要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以保障小儿患者的健康,根据病情调整饮食结构,确保营养均衡的同时避免对肾脏造成不良影响。
2025-10-16 11:09:58 -
肾炎激素治疗原理
肾炎激素治疗通过免疫抑制作用,针对肾炎发病中异常免疫反应,抑制T、B淋巴细胞功能减少免疫反应;还具抗炎作用,抑制炎症介质产生释放、稳定溶酶体膜减轻肾脏炎症,不同人群使用需谨慎权衡利弊。 肾炎的发病机制往往涉及异常的免疫反应,机体的免疫系统错误地攻击肾脏组织。激素具有强大的免疫抑制功效,以糖皮质激素为例,它能够影响免疫细胞的功能和免疫反应的多个环节。例如,糖皮质激素可以抑制T淋巴细胞的活化和增殖,减少淋巴细胞的数量,从而降低细胞免疫反应;还能抑制B淋巴细胞产生抗体,减少体液免疫相关的抗体生成,进而减轻免疫系统对肾脏的损伤性攻击。大量的临床研究和基础实验都证实了激素在调节免疫反应方面的重要作用,通过抑制过度活跃的免疫反应来缓解肾炎患者肾脏的炎症状态。 抗炎作用 肾炎患者的肾脏组织存在炎症反应,激素的抗炎作用有助于减轻这种炎症。激素可以抑制炎症介质的产生和释放,炎症介质如前列腺素、白三烯等在肾炎的炎症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激素能够干扰这些炎症介质的合成途径,减少它们的生成量,从而减轻肾脏组织的水肿、渗出等炎症表现。同时,激素还可以稳定溶酶体膜,防止溶酶体酶的释放,进一步减轻对肾脏组织的破坏,从多个环节发挥抗炎效应,改善肾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肾脏功能状况。对于不同年龄、性别的肾炎患者,激素的这种抗炎和免疫抑制原理都是适用的,但在特殊人群如儿童、老年人、妊娠期女性等使用激素治疗肾炎时,需要更加谨慎地权衡利弊,因为不同人群对激素的耐受性和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有所不同。儿童使用激素时要密切关注其生长发育情况,老年人使用时需注意骨质疏松等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妊娠期女性使用则要考虑对胎儿的潜在影响等。
2025-10-16 11: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