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昱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擅长:急慢性肾炎,蛋白尿血尿,IgA肾病,膜性肾病,慢性肾衰竭,糖尿病肾病,狼疮性肾炎,紫癜性肾炎等肾病的诊治。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个人擅长
急慢性肾炎,蛋白尿血尿,IgA肾病,膜性肾病,慢性肾衰竭,糖尿病肾病,狼疮性肾炎,紫癜性肾炎等肾病的诊治。展开
  • 尿毒症是绝症吗

    尿毒症不是绝症,通过及时治疗和管理,如血液透析、腹膜透析、肾移植、药物治疗等方法,以及注意饮食、控制血压和血糖、避免肾毒性药物、定期复查等,患者可以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甚至长期生存。 在尿毒症早期,患者可能会出现乏力、疲劳、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症状。随着病情的进展,可能会出现贫血、心力衰竭、酸中毒、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寿命。 然而,尿毒症并不是绝症,通过及时的治疗和管理,患者可以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甚至可以长期生存。目前,尿毒症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血液透析:通过人工肾脏替代肾脏的部分功能,清除体内的代谢废物和多余水分。 腹膜透析:将透析液灌入腹腔,通过腹膜的过滤作用清除体内的代谢废物和多余水分。 肾移植:将健康的肾脏移植到尿毒症患者体内,恢复肾脏的功能。 药物治疗:包括降压药、降糖药、纠正贫血和酸中毒的药物等,以控制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 除了治疗外,尿毒症患者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饮食管理:限制蛋白质、钠、钾、磷等营养素的摄入,根据病情调整饮食。 控制血压和血糖:高血压和高血糖是尿毒症的常见并发症,需要及时控制。 避免肾毒性药物:使用药物时需要告知医生自己的肾脏情况,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 定期复查:定期进行肾功能、血常规、电解质等检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总之,尿毒症不是绝症,患者和家属应该保持积极的心态,及时就医,接受规范的治疗和管理,同时注意饮食和生活方式的调整,以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

    2025-10-16 10:52:01
  • 尿毒症脚踝肿吗

    尿毒症患者可能会出现脚踝肿,主要与水钠潴留、低蛋白血症有关,此外内分泌紊乱等其他因素及患者自身特点(如儿童代偿弱、老年常合并其他病)也可能影响,约60%-70%的尿毒症患者病程中会有不同程度水肿包括脚踝肿,低蛋白血症时血清白蛋白低于30g/L易现明显水肿。 水钠潴留:肾脏是调节水钠平衡的重要器官,尿毒症患者的肾脏功能严重受损,无法有效地排出体内多余的水分和钠离子。当体内水钠潴留时,液体就会在组织间隙积聚,而脚踝部位是比较容易出现水肿的部位之一。例如,相关研究表明,约60%-70%的尿毒症患者在病程中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水肿,其中包括脚踝肿。 低蛋白血症:尿毒症患者由于肾脏功能障碍,会影响蛋白质的代谢和合成,容易出现低蛋白血症。血浆白蛋白水平降低会导致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使得血管内的液体更容易渗出到组织间隙,从而引起水肿。一般来说,当血清白蛋白低于30g/L时,就比较容易出现明显的水肿表现,包括脚踝肿。 其他因素:尿毒症患者常伴有内分泌紊乱等情况,也可能参与了水肿的发生发展。另外,长期卧床等生活方式因素也可能加重脚踝肿的情况。对于儿童尿毒症患者,除了上述因素外,还可能因为儿童的生理特点,如肾脏代偿能力更弱等,更容易出现水肿表现,且需要特别关注患儿的液体出入量等情况,因为儿童的体液平衡调节能力相对较差。对于老年尿毒症患者,往往合并有其他基础疾病,如心功能不全等,这也会增加脚踝肿的发生风险,需要综合评估患者的整体情况来判断水肿的原因及处理措施。

    2025-10-16 10:51:23
  • 尿酸高是肾功能不全吗

    尿酸高不一定是肾功能不全,但尿酸高是肾功能不全的一个重要风险因素。尿酸高的原因有很多,肾功能不全也可能出现尿酸高的症状,如有尿酸高或肾功能不全的疑虑,应及时就医并进行相关检查。 尿酸是人体嘌呤代谢的终产物,正常情况下,尿酸会通过肾脏排泄。当尿酸生成过多或排泄减少时,就会导致血尿酸水平升高。尿酸高的原因有很多,包括饮食、遗传、药物、疾病等。 肾功能不全是指各种原因导致的肾脏功能损害,使肾脏无法有效地排出体内的代谢产物和多余水分。尿酸是肾功能不全患者常见的代谢产物之一,尿酸高可能是肾功能不全的早期表现之一。 除了尿酸高,肾功能不全还可能出现其他症状,如蛋白尿、血尿、水肿、高血压、贫血等。如果怀疑有肾功能不全,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如肾功能检查、尿常规、肾脏超声等,以明确诊断。 对于尿酸高的患者,应采取以下措施: 调整饮食:减少高嘌呤食物的摄入,如动物内脏、海鲜、肉汤等,多吃蔬菜、水果等碱性食物。 控制体重:保持适当的体重,避免过度肥胖。 戒烟限酒:吸烟和饮酒会增加尿酸的生成,应戒烟限酒。 适量运动:适量运动有助于控制体重和尿酸水平。 药物治疗:如果尿酸水平过高,或出现痛风等症状,需要使用药物治疗,如别嘌醇、非布司他等。 需要注意的是,尿酸高和肾功能不全的治疗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方案。在治疗过程中,应遵循医生的建议,按时服药,定期复查,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同时,应注意保护肾脏功能,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定期进行肾脏检查。

    2025-10-16 10:50:31
  • 慢性肾炎会发展吗

    慢性肾炎有可能发展,其发展受病理类型、血压控制情况、蛋白尿程度、生活方式、基础疾病等因素影响,病理类型严重、血压控制不佳、大量蛋白尿、不健康生活方式、合并其他基础疾病等均会加速其向慢性肾衰竭发展,不同年龄患者血压、蛋白尿控制标准不同,还应建议患者合理饮食、戒烟限酒等。 病理类型:若病理类型较为严重,如系膜毛细血管性肾小球肾炎等,相对更容易出现病情进展。例如相关研究表明,系膜毛细血管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进展至慢性肾衰竭的比例相对较高。 血压控制情况:高血压会加重肾小球内高压,加速肾小球硬化,从而促进慢性肾炎的发展。对于不同年龄阶段的患者,血压控制目标有所差异,一般来说,年轻患者血压应控制在130/80mmHg以下,老年患者可适当放宽至150/90mmHg以下,但总体目标是将血压控制在合理范围以延缓病情进展。 蛋白尿程度:大量蛋白尿会损伤肾小管上皮细胞等,导致肾脏进一步受损。不同年龄的慢性肾炎患者,蛋白尿的控制标准也不同,如儿童患者蛋白尿控制目标相对更严格,应尽量减少蛋白尿排泄。 生活方式: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会影响病情发展,比如长期高蛋白饮食会增加肾脏负担,加速肾炎进展;吸烟会影响肾脏血流灌注等。对于不同生活方式的患者,都应建议合理饮食,如采用优质低蛋白饮食,同时戒烟限酒等。 基础疾病:若患者合并有糖尿病等其他基础疾病,会相互影响加重肾脏损害。对于合并糖尿病的慢性肾炎患者,需要更好地控制血糖,因为高血糖会通过多种途径损伤肾脏。

    2025-10-16 10:49:29
  • 儿童隐匿性肾炎自愈概率是多少

    儿童隐匿性肾炎自愈概率受年龄、病因、病情严重程度等因素影响,有一定自愈可能但个体差异大,需密切随访观察,注意让儿童避免劳累、预防感染以利于恢复。 影响自愈概率的因素 年龄因素:年龄较小的儿童,肾脏的修复能力相对较强,可能在某些情况下更有可能自愈。例如,婴幼儿时期发现的隐匿性肾炎,若自身免疫调节等因素较为有利,自愈的可能性相对有一定比例,但这也不是绝对的。 病因相关因素:如果儿童隐匿性肾炎是由一些短暂的、可逆的因素引起,如轻度的呼吸道感染后诱发的一过性肾小球滤过膜轻微损伤等,自愈概率相对会高一些。但如果是由一些基础的肾脏发育异常等因素相关,则自愈概率会受影响。 病情严重程度:病情较轻的隐匿性肾炎,仅表现为单纯的镜下血尿或少量蛋白尿,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这种情况下自愈概率相对较高。而如果病情相对较重,存在一定程度的病理改变,但整体损伤不严重时,也有自愈的可能,但概率会较轻度病情低一些。 总体而言,儿童隐匿性肾炎有一定的自愈可能性,但具体概率因个体差异较大,不能一概而论。对于患有隐匿性肾炎的儿童,需要密切随访观察,包括定期检查尿常规、肾功能等指标,动态评估病情变化。同时,要注意让儿童避免劳累、预防感染等,以利于肾脏功能的恢复,促进病情朝着良好的方向发展,包括可能的自愈情况。对于特殊人群如年龄较小的儿童,更要加强护理和监测,因为他们的身体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肾脏功能调节等相对不稳定,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并采取合适的措施很重要。

    2025-10-16 10:48:59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