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昱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擅长:急慢性肾炎,蛋白尿血尿,IgA肾病,膜性肾病,慢性肾衰竭,糖尿病肾病,狼疮性肾炎,紫癜性肾炎等肾病的诊治。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个人擅长
急慢性肾炎,蛋白尿血尿,IgA肾病,膜性肾病,慢性肾衰竭,糖尿病肾病,狼疮性肾炎,紫癜性肾炎等肾病的诊治。展开
  • 尿毒症患者能喝牛奶吗

    尿毒症患者喝牛奶需分情况,透析患者一般可适量喝低脂或脱脂牛奶,未透析患者因需严格限蛋白摄入通常不建议喝或限制饮用量,透析患者要遵医嘱合理安排摄入量,未透析患者要严格低蛋白饮食并定期复诊。 对于接受透析治疗的尿毒症患者,一般可以适量喝牛奶。牛奶富含优质蛋白质等营养成分。通常建议每天摄入1-1.2g/kg体重的蛋白质,其中优质蛋白质占比较大比例,而牛奶中的蛋白质属于优质蛋白质。例如,一位体重60kg的透析患者,每天可摄入约60-72g蛋白质,从牛奶中获取部分优质蛋白质是可行的,但需注意控制量,避免因蛋白质摄入过多加重肾脏负担。 未透析患者 未进行透析的尿毒症患者,由于肾脏功能严重受损,对蛋白质代谢产物的排泄能力极弱,此时需要严格限制蛋白质摄入。因为牛奶含有蛋白质,过多摄入会导致体内含氮废物增多,加重尿毒症症状。一般这类患者每天蛋白质摄入量需严格控制在0.6g/kg体重左右,所以通常不建议喝牛奶或需限制饮用量。 温馨提示 对于透析患者,喝牛奶时要注意选择合适的种类,如低脂或脱脂牛奶,可减少脂肪摄入,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等。同时,要根据自身的透析情况和营养状况,在医生或营养师的指导下合理安排牛奶的摄入量,确保营养均衡且不加重肾脏负担。 未透析的尿毒症患者,要严格遵循低蛋白饮食原则,除了限制牛奶摄入外,还需限制其他高蛋白食物如肉类、豆类等的摄入,并且要密切关注自身的身体状况,定期复诊,以便及时调整饮食方案和治疗措施。

    2025-10-16 10:48:03
  • 安全利尿的药有哪些

    安全利尿的药主要有袢利尿剂、噻嗪类利尿剂、保钾利尿剂和渗透性利尿剂四种,作用部位和效果各异,不良反应也不同。使用时需根据患者情况个体化选择,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同时注意监测血钾等指标。特殊人群应谨慎使用。 安全利尿的药主要有以下几种: 1.袢利尿剂:如呋塞米、布美他尼等,作用于髓袢升支粗段,利尿作用强且迅速,但可引起低血钾、耳毒性等不良反应。 2.噻嗪类利尿剂:如氢氯噻嗪、氯噻酮等,作用于远曲小管近端,利尿作用中等,可引起低血钾、高血糖、血尿酸升高等不良反应。 3.保钾利尿剂:如螺内酯、氨苯蝶啶等,作用于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利尿作用弱,可引起高血钾等不良反应。 4.渗透性利尿剂:如甘露醇、山梨醇等,通过提高血浆渗透压而产生利尿作用,可用于治疗脑水肿、青光眼等。 需要注意的是,利尿剂的使用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如肾功能、血钾水平、血压等)进行个体化选择,并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以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同时,利尿剂可能会影响其他药物的代谢,如与ACEI、ARB类降压药合用时,可能会引起高血钾。因此,在使用利尿剂期间,应定期监测血钾、血肌酐等指标,并注意有无不良反应的发生。 此外,对于孕妇、哺乳期妇女、儿童、老年人以及肝肾功能不全者等特殊人群,利尿剂的使用更应谨慎,需根据具体情况调整剂量或禁用。 总之,利尿剂是一类重要的药物,但使用时需注意安全,遵循医生的建议。如果对利尿剂的使用有任何疑问,应及时与医生沟通。

    2025-10-16 10:46:49
  • 溶血尿毒症综合征临床表现

    溶血尿毒症综合征(HUS)有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和急性肾功能衰竭三大特征,不同人群表现有差异,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致患儿面色苍白、黄疸等,成人有类似贫血表现;血小板减少致儿童皮肤瘀点等,成人有皮肤瘀斑等;急性肾功能衰竭早期少尿等,进展有氮质血症等消化道症状、电解质紊乱,部分患儿及成人有神经系统症状。 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患者外周血中可见形态特殊的红细胞,如盔甲形、三角形、芒刺形等,这是因为红细胞在微血管内受到机械性损伤而破裂溶血。患儿可能出现面色苍白、黄疸等表现,黄疸是由于红细胞破坏后胆红素释放增加,超过肝脏的处理能力导致血液中胆红素升高引起皮肤、巩膜黄染;成人也可能有类似的面色改变等贫血相关表现。 血小板减少:血小板数量减少会导致出血倾向,儿童可能表现为皮肤瘀点、瘀斑,鼻腔、牙龈出血等;成人也可能出现皮肤瘀斑、鼻出血、月经过多等情况,严重时可能有内脏出血等更严重表现。 急性肾功能衰竭:早期可出现少尿或无尿,患儿可能尿量明显减少,成人也可能出现尿量降低的情况。随着病情进展,会出现氮质血症,血中尿素氮、肌酐等升高,表现为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还可能出现电解质紊乱,如高钾血症等,高钾血症可影响心脏功能,导致心律失常等严重后果。此外,部分患儿可能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如嗜睡、抽搐、昏迷等,这是因为肾功能衰竭导致毒素潴留影响神经系统功能;成人也可能有神经系统受累表现,如头痛、意识障碍等。

    2025-10-16 10:46:14
  • 尿有味是什么原因

    尿味异常可能与饮食、药物、感染、糖尿病、肝脏或肾脏疾病等多种因素有关,如有异常且伴有其他症状,应及时就医。 尿味异常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原因: 1.饮食因素:某些食物,如芦笋、大蒜、洋葱等,可能会影响尿液的气味。 2.水分摄入:饮水不足可能导致尿液浓缩,使尿味加重。 3.药物:某些药物,如抗生素、维生素等,可能会导致尿液气味改变。 4.泌尿系统感染:如尿道炎、膀胱炎等,可能会使尿液产生异味,常伴有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 5.糖尿病: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过高,尿液中可能含有糖分,容易滋生细菌,导致尿液异味。 6.肝脏或肾脏疾病:这些疾病可能影响身体的代谢和排泄功能,导致尿液气味异常。 7.其他健康问题:某些系统性疾病、代谢紊乱等也可能导致尿味异常。 如果发现尿液气味异常,尤其是伴有其他不适症状,如尿频、尿急、尿痛、腰痛、发热等,应及时就医。医生会进行详细的问诊、体格检查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以确定具体原因。 对于一些特殊人群,如孕妇、儿童、老年人等,尿液气味异常可能需要特别关注。孕妇在怀孕期间,由于激素水平的变化,可能会出现尿液气味改变。儿童的尿液气味异常可能与饮食、感染等因素有关。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下降,更容易出现泌尿系统问题,应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此外,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多喝水、勤排尿,有助于预防尿液气味异常的发生。如果对尿液气味异常有疑虑,应及时咨询医生的建议。

    2025-10-16 10:45:38
  • 肾结石肾囊肿严重吗

    肾结石严重程度差异大,小结石可能症状轻,大结石可致尿路梗阻、肾积水损害肾功能,生活方式及病史影响其发生与复发;肾囊肿多数良性小囊肿不严重,大囊肿可压迫肾组织影响功能,老年人肾囊肿多为单纯性进展慢,遗传性多囊肾严重可致肾衰,两者严重程度需综合结石大小、部位及囊肿大小、性质等多因素判断,发现异常应及时就医评估处理。 影响因素:生活方式对肾结石的发生有影响,长期饮水少、高嘌呤饮食、高钙饮食等都可能增加肾结石形成风险。有肾结石病史的人群,复发风险较高,需要注意调整生活方式来预防复发。 肾囊肿 严重程度分析:大多数肾囊肿是良性的,较小的肾囊肿通常不严重,一般没有明显症状,定期复查观察其变化即可。但较大的肾囊肿可能会压迫肾脏组织,影响肾脏功能,这种情况相对严重。例如,当肾囊肿直径大于5厘米时,压迫相关肾组织导致肾功能异常的可能性增加。不同年龄人群中,老年人肾囊肿的发生率相对较高,多数为单纯性肾囊肿,一般进展缓慢,但也需要关注囊肿大小变化。如果是遗传性肾囊肿疾病,如多囊肾,病情往往较为严重,会进行性发展导致肾功能衰竭等严重后果,多囊肾在儿童期可能就有囊肿形成,随着年龄增长,囊肿逐渐增多、增大,严重影响肾脏功能。 总体而言,肾结石和肾囊肿的严重程度不能一概而论,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如结石大小、部位、肾囊肿大小、性质等多方面因素综合判断,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相应的评估和处理。

    2025-10-16 10:44:49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