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强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擅长:呼吸道的感染、慢性咳嗽、哮喘以及呼吸道的各种过敏性疾病。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个人擅长
呼吸道的感染、慢性咳嗽、哮喘以及呼吸道的各种过敏性疾病。展开
  • 感冒咳嗽的厉害

    感冒咳嗽厉害由病毒或细菌感染致上呼吸道炎症等引起,有年龄、生活方式、基础病史等相关因素,可通过保持空气湿润、多喝水、调整饮食等非药物缓解,出现高热、呼吸困难等情况需及时就医,儿童、老年人有各自特殊注意事项。 一、感冒咳嗽厉害的原因及相关因素 感冒咳嗽厉害通常是由病毒或细菌感染引起上呼吸道炎症所致。病毒方面,如鼻病毒、冠状病毒等感染后,会刺激呼吸道黏膜,导致黏液分泌增加、气道反应性增高。细菌感染时,病原体在呼吸道繁殖,引发炎症反应,进一步加重咳嗽。年龄因素上,儿童的呼吸道相对狭窄,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更容易因感冒出现剧烈咳嗽;老年人身体机能衰退,呼吸道清除能力下降,感冒后咳嗽也可能更顽固。生活方式方面,长期吸烟的人感冒时咳嗽往往更厉害,因为烟草中的有害物质会损伤呼吸道纤毛,影响呼吸道自净功能。有基础病史的人群,如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患者,感冒后诱发咳嗽加重的风险更高,因为其原本的呼吸道基础就较差,炎症刺激更易导致剧烈咳嗽。 二、非药物缓解措施 1.保持空气湿润:使用加湿器使室内空气湿度保持在40%-60%,有助于减轻呼吸道黏膜的刺激,缓解咳嗽。对于儿童来说,适宜的湿度能让他们呼吸更舒适,减少因干燥空气导致的咳嗽加剧;老年人呼吸道黏膜本身较脆弱,湿润的空气可降低咳嗽发作频率。 2.多喝水:多饮用温水能稀释痰液,使痰液更容易咳出,从而减轻咳嗽症状。儿童要少量多次饮水,避免一次喝太多引起呛咳;老年人则根据自身情况适量饮水,保证呼吸道黏膜处于湿润状态。 3.调整饮食: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这些食物会刺激呼吸道,加重咳嗽。可以多吃一些润肺的食物,如梨、百合等。儿童的饮食要注意清淡易消化,老年人要注重营养均衡且易于吞咽。 三、就医指征及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就医指征:如果感冒咳嗽厉害且伴有高热(体温持续高于38.5℃)、呼吸困难、咳嗽持续超过1周未见缓解、痰中带血等情况,应及时就医。儿童出现感冒咳嗽厉害时,若精神状态差、呼吸急促(婴儿呼吸频率>60次/分钟,幼儿呼吸频率>40次/分钟),也需尽快就医。 2.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感冒咳嗽厉害时,家长要特别注意观察其呼吸情况和精神状态。避免给儿童使用成人止咳药,因为儿童的肝肾功能尚未发育完全,不恰当用药可能会导致严重不良反应。可以采用雾化吸入等相对安全的方式缓解咳嗽,但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雾化药物的选择和操作。 老年人:老年人感冒咳嗽厉害时,要注意防止跌倒等意外情况。因为剧烈咳嗽可能会导致身体晃动,老年人本身骨骼脆弱,容易发生骨折。同时,老年人用药需更加谨慎,在就医时要告知医生自身的基础疾病情况,避免使用可能与基础疾病产生不良相互作用的药物。

    2025-10-14 15:34:36
  • 新冠发烧不吃药能退烧吗

    免疫功能正常轻症患者部分可自身调节退烧但受病毒载量等因素影响,非药物干预有增水摄入促代谢散热、环境调节保适宜温度湿度助散热、物理降温擦大血管部位,儿童因体温中枢不完善等病情变化快需密切观察必要就医,老年人自身调节弱伴基础病有异常要尽快就医,孕妇需医生专业评估谨慎处理,体温持续较高伴严重不适等不能单纯依赖不吃药须及时就医。 一、免疫功能正常轻症患者自身恢复可能实现退烧 对于免疫功能正常的新冠轻症感染者,机体免疫系统在应对病毒过程中,部分情况下可通过自身调节使体温下降。人体体温调节机制会启动,如免疫系统识别病毒后,会引发一系列生理反应,当病毒逐步被控制时,体温有自行回落至正常范围的可能性,但这一过程受病毒载量、个体体质等因素影响,并非所有轻症患者都能完全依靠自身不吃药实现退烧。 二、非药物干预辅助退烧的方式及原理 1.增加水分摄入:适量多饮水可促进机体新陈代谢,通过尿液排出等方式帮助散热,一般建议每日饮用500~1500毫升温水(具体量可根据个体情况调整),保持身体水分充足有助于体温调节。 2.环境调节:维持室内通风良好,使空气流通,同时将室温调节至22~25℃、湿度40%~60%,适宜的环境温度和湿度利于身体散热,避免处于高温、闷热环境加重发热不适。 3.物理降温:可采用湿毛巾擦拭额头、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丰富部位,利用水分蒸发带走热量,每次擦拭时间可保持5~10分钟,但要注意避免擦拭心前区等敏感部位,且擦拭后及时更换潮湿衣物,防止因着凉导致病情加重。 三、特殊人群需谨慎对待 1.儿童:儿童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且病情变化相对较快,若新冠发烧超过38℃且精神状态不佳、出现哭闹不止或伴有嗜睡等情况,仅靠不吃药退烧可能存在风险,需密切观察体温及身体其他伴随症状,必要时及时就医,不建议盲目等待自身退烧而延误可能的治疗时机。 2.老年人:老年人常伴有基础疾病,新冠发烧时自身调节能力相对较弱,且基础疾病可能因发热而加重,若体温持续不降或出现呼吸困难、胸痛等异常表现,不能仅依靠不吃药退热,应尽快就医评估病情,采取合适的干预措施。 3.孕妇:孕妇新冠发烧时需特别谨慎,非药物干预效果不明显时,不能自行盲目等待不吃药退热,应在医生专业评估下谨慎处理,因为孕期用药需充分考虑对胎儿的影响,同时要密切关注自身及胎儿的状况。 四、不能单纯依赖不吃药退热的情况 若新冠发烧时体温持续较高(如体温≥38.5℃)且伴有严重头痛、肌肉酸痛等明显不适,或发热持续时间较长仍无下降趋势,甚至出现呼吸急促、意识模糊等症状,仅靠不吃药已无法有效控制病情,必须及时就医,由医生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医疗干预措施,而不能一味等待自身不吃药退热。

    2025-10-14 15:33:34
  • 咳嗽什么是过敏性咳嗽

    过敏性咳嗽称咳嗽变异性哮喘是因过敏原引发气道高反应性的慢性咳嗽病症表现为咳嗽持续超四周以干咳为主多在夜间或清晨发作或加重病因有遗传因素及环境中吸入性过敏原刺激性气体食物过敏原等临床表现为刺激性干咳无典型哮喘表现夜间及凌晨发作或加重可被运动冷空气诱发诊断需询问个人或家族过敏史等病史、行肺功能检查及过敏原检测来明确需与其他咳嗽疾病鉴别治疗原则为避免接触过敏原并药物治疗特殊人群中儿童需留意避免过敏物质及遵循儿科用药规范孕妇用药需谨慎老年需关注药物不良反应并避免接触过敏原保暖。 一、定义 过敏性咳嗽又称咳嗽变异性哮喘,是一种因过敏原引发气道高反应性所致的慢性咳嗽病症,表现为咳嗽持续≥4周,以干咳为主,多在夜间或清晨发作或加重。 二、病因 (一)遗传因素 个体遗传易感性增加是发病基础,若家族中有哮喘、过敏性鼻炎等过敏性疾病史,个体患过敏性咳嗽风险较高。 (二)环境因素 1.吸入性过敏原:如花粉、尘螨、真菌孢子、动物皮毛等,接触后易诱发气道炎症反应导致咳嗽。 2.刺激性气体:烟雾、冷空气等刺激可触发气道高反应,引发咳嗽。 3.食物过敏原:鱼虾、坚果等过敏食物摄入后也可能诱发过敏性咳嗽。 三、临床表现 主要症状为刺激性干咳,无明显喘息、气促等典型哮喘表现,咳嗽较剧烈,夜间及凌晨发作或加重,运动、冷空气等可诱发或加重咳嗽。 四、诊断 (一)病史 询问个人或家族过敏史,如是否有过敏性鼻炎、湿疹等过敏性疾病史,以及近期是否接触过可疑过敏原。 (二)肺功能检查 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或呼气峰流速变异率≥20%,提示存在气道高反应性。 (三)过敏原检测 通过皮肤点刺试验、血清特异性IgE检测等明确过敏原种类。 五、鉴别诊断 需与上呼吸道咳嗽综合征、胃食管反流性咳嗽、嗜酸细胞性支气管炎等疾病鉴别,通过详细询问病史及相关检查(如鼻内镜检查、24小时食管pH监测等)区分不同病因导致的咳嗽。 六、治疗原则 (一)避免接触过敏原 明确过敏原后,应尽量避免接触,如室内定期清洁除螨、花粉季减少外出等。 (二)药物治疗 常用吸入性糖皮质激素(如布地奈德等)、白三烯调节剂(如孟鲁司特等),需在医生指导下根据病情用药。 七、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一)儿童患者 需特别留意避免接触可能引起过敏的物质或药物,密切观察咳嗽频率、程度等变化,及时就医,且儿童用药需严格遵循儿科用药规范,优先考虑非药物干预缓解症状。 (二)孕妇患者 使用药物时需谨慎,优先选择对胎儿影响小的治疗方案,用药前需咨询医生评估利弊。 (三)老年患者 需关注药物不良反应,用药前评估肝肾功能等状况,同时避免处于可能接触过敏原的环境中,如烟雾缭绕场所等,日常注意保暖预防冷空气刺激诱发咳嗽。

    2025-10-14 15:32:59
  • 气道高反应是哮喘吗

    气道高反应是气道对多种刺激因子高度敏感致过强或过早收缩反应,哮喘是以慢性气道炎症和气道高反应性为特征的异质性疾病,气道高反应是哮喘重要特征但不等同,气道高反应可由多种因素诱发有相应表现,哮喘有病理机制和诊断标准,两者有联系(气道高反应是哮喘发病重要生理基础且程度与哮喘严重程度相关)又有区别(其他疾病也可致气道高反应非哮喘),儿童易现气道高反应,需鉴别及针对性处理,哮喘患儿需长期规范治疗控炎症降气道高反应性。 一、气道高反应的相关情况 诱发因素:多种因素可诱发气道高反应,例如变应原(如花粉、尘螨等)、冷空气、运动等。不同个体的气道高反应可能由不同的因素触发,在有过敏体质的人群中,接触变应原后更易出现气道高反应。 表现形式:气道高反应主要表现为咳嗽、喘息、气急等症状,当气道受到刺激时,气道平滑肌收缩,气道狭窄,从而出现这些呼吸相关的不适症状。在儿童中,可能以咳嗽为主要表现,即咳嗽变异性哮喘,也是气道高反应的一种特殊类型。 二、哮喘的相关情况 病理机制:哮喘的病理基础是气道的慢性炎症,这种炎症由多种细胞(如肥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T淋巴细胞等)和细胞组分参与。这些炎症细胞释放炎症介质,如组胺、白三烯等,导致气道黏膜水肿、分泌物增多、气道高反应性进一步加重,最终引起气道的反复狭窄和气流受限。 诊断标准:哮喘的诊断需要综合临床表现、肺功能检查等。典型的哮喘患者会有反复发作的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等症状,多在夜间和(或)清晨发作、加剧,同时存在可变的气流受限,肺功能检查显示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吸入支气管舒张剂后,FEV增加≥12%且绝对值增加≥200ml)或呼气峰流速(PEF)昼夜变异率≥20%等。 三、两者的联系与区别 联系:气道高反应是哮喘发病的重要生理基础,大多数哮喘患者都存在气道高反应性。气道高反应性的程度往往与哮喘的严重程度相关,气道高反应性越明显,哮喘发作的可能性越大、症状可能越严重。 区别:虽然气道高反应是哮喘的重要特征,但其他一些情况也可能导致气道高反应,例如慢性支气管炎、过敏性鼻炎等疾病也可能出现气道高反应,但它们不属于哮喘。也就是说,存在气道高反应的患者不一定就是哮喘患者,还需要结合其他临床特征和检查来明确是否为哮喘。 对于儿童群体,由于儿童的气道发育尚未完全成熟,在面对诱发因素时更容易出现气道高反应的情况。如果儿童出现反复的咳嗽、喘息等症状,家长应及时带孩子就医,进行相关检查以鉴别是单纯的气道高反应还是哮喘等疾病。在生活中,要注意避免儿童接触已知的诱发气道高反应的因素,如过敏原等,以减少不适症状的发生。对于有哮喘的患儿,需要长期规范治疗来控制气道炎症,降低气道高反应性,提高生活质量。

    2025-10-14 15:32:31
  • 病毒性感冒恶心怎么办

    病毒性感冒导致恶心需从多方面调整,包括保证休息与营造舒适环境、饮食上选清淡易消化食物、少食多餐且避刺激性食物、补充水分,儿童和老年患者有特殊注意事项,儿童要观察异常及时就医,老年要综合基础病情况,不适及时就医。 一、休息与环境调整 病毒性感冒导致恶心时,充足的休息至关重要。患者应保证每天有足够的睡眠时间,一般成年人建议7-9小时,儿童可能需要更长时间。处于舒适、安静且通风良好的环境中,有利于身体恢复,避免嘈杂和闷热的环境加重不适。例如,保持室内温度在22-25℃,湿度40%-60%,这样的环境能让患者感觉更舒适,有助于缓解恶心症状。 二、饮食调节 1.选择清淡易消化食物:可适当食用小米粥、软面条等。小米粥富含碳水化合物,容易消化,且能为身体提供能量,同时不会给胃肠道带来过重负担。软面条同样易于消化,还能补充水分和能量。对于儿童患者,应根据其年龄和消化能力调整食物质地,比如婴儿可以将小米粥适当稀释。 2.控制进食量与频率:采取少食多餐的方式,避免一次进食过多加重胃肠道负担。每次进食量不宜过大,可每隔2-3小时进食一次,每次进食量以感觉舒适为准。对于幼儿患者,要注意喂食节奏,避免强迫进食。 3.避免刺激性食物:应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强的食物,如辣椒、油炸食品、咖啡、浓茶等。这些食物可能会刺激胃肠道,导致恶心症状加重。例如,辛辣食物会刺激胃黏膜,引起胃肠道不适,进而加重恶心感。 三、补充水分 多喝水有助于维持身体的水电解质平衡,促进新陈代谢,帮助身体排出毒素,从而缓解病毒性感冒引起的恶心。可以选择饮用温开水、淡盐水等。对于儿童患者,要注意少量多次饮水,防止一次性饮水过多引起呕吐。一般来说,成年人每天饮水量建议在1500-2000ml,儿童可根据年龄和体重适当调整饮水量,比如年龄较小的儿童每天饮水量在500-1000ml左右。 四、针对特殊人群的注意事项 1.儿童患者:儿童的消化系统和免疫系统相对较弱,在处理病毒性感冒恶心时更要谨慎。除了上述饮食和休息等方面的注意事项外,要特别注意观察儿童的精神状态、体温等情况。如果儿童出现持续呕吐、精神萎靡、体温过高或过低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同时,儿童用药需格外谨慎,优先选择非药物干预措施,避免使用不适合儿童的药物。 2.老年患者:老年患者身体机能下降,病毒性感冒后恶心可能会影响营养摄入和身体恢复。老年患者要注意休息,饮食上更要注重营养均衡且易消化。同时,老年患者可能合并有其他基础疾病,在处理恶心症状时要综合考虑其基础疾病情况,比如有心血管疾病的老年患者,要避免因过度呕吐导致血压波动等情况,若恶心症状持续不缓解或伴有其他异常,应及时就医进行全面评估和处理。

    2025-10-14 15:31:57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