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强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擅长:呼吸道的感染、慢性咳嗽、哮喘以及呼吸道的各种过敏性疾病。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个人擅长
呼吸道的感染、慢性咳嗽、哮喘以及呼吸道的各种过敏性疾病。展开
  • 咳嗽有黄痰是什么原因

    咳嗽有黄痰可由感染性和非感染性因素引起。感染性因素包括上呼吸道感染(细菌感染引发)、下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炎、肺炎);非感染性因素包括空气污染、过敏因素、其他慢性呼吸道疾病(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 一、感染性因素 (一)上呼吸道感染 1.细菌感染引发:当人体抵抗力下降时,如受凉等情况,上呼吸道容易受到细菌侵袭,常见的有溶血性链球菌等。细菌感染会刺激呼吸道黏膜,使其分泌增加,从而产生黄痰。例如,在儿童群体中,由于免疫系统发育尚不完善,更容易因上呼吸道细菌感染出现咳嗽有黄痰的情况,且儿童可能还会伴有发热、咽痛等症状。对于成年人,若长期吸烟等不良生活方式导致呼吸道防御能力下降,也易发生上呼吸道细菌感染致咳嗽有黄痰。 (二)下呼吸道感染 1.急性支气管炎:多由病毒感染继发细菌感染引起。初始可能是病毒侵犯支气管,随后合并细菌感染,炎症刺激支气管黏膜,使黏液分泌增多且变为黄色。在不同年龄段,症状表现有差异,儿童急性支气管炎可能咳嗽相对剧烈,而成年人可能咳嗽症状相对较轻,但都会有咳嗽伴有黄痰的表现。 2.肺炎:肺炎链球菌等细菌感染是常见病因。细菌在肺部引发炎症反应,肺泡等部位受到影响,会出现炎性渗出,导致咳嗽时咳出黄痰。老年人由于机体功能衰退,免疫力低下,患肺炎时更易出现咳嗽有黄痰的情况,且病情可能较为严重,恢复相对较慢;而青壮年患肺炎经过积极治疗恢复相对较快,但也需重视及时就医。 二、非感染性因素 (一)空气污染 长期处于污染严重的环境中,如空气中含有大量的粉尘、有害气体等,这些异物刺激呼吸道,会导致呼吸道黏膜分泌异常,出现咳嗽有黄痰的情况。例如在工业污染严重的地区生活或工作的人群,相比生活在空气质量好的地区的人群,更易因空气污染出现此类症状。 (二)过敏因素 某些过敏物质刺激呼吸道,也可能引发咳嗽伴有黄痰的情况。比如对花粉过敏的人群,在花粉季接触花粉后,呼吸道发生过敏反应,同时可能合并炎症,导致出现黄痰。不同过敏体质的人群,过敏原不同,如有的对宠物毛发过敏,有的对特定食物添加剂过敏等,需注意避免接触过敏原。 (三)其他慢性呼吸道疾病 1.慢性支气管炎:多发生在长期吸烟的人群中,气道长期受到炎症刺激,黏膜腺体增生、分泌亢进,导致咳嗽伴有黄痰,且病情呈慢性进展,每年发病持续3个月以上,连续2年或更长时间。老年人患慢性支气管炎的几率相对较高,病情易反复,在季节变化时症状往往加重。 2.支气管扩张:由于支气管及其周围组织慢性炎症,导致支气管壁结构破坏,引起支气管异常扩张,容易继发感染,出现咳嗽、咳大量脓痰,痰常为黄色,且可能伴有咯血等症状。不同年龄的患者都可能患病,但有基础肺部疾病史的人群更易发生。

    2025-10-14 15:31:20
  • 新冠咳嗽是到什么阶段了

    新冠咳嗽分急性期与恢复期,急性期病毒入侵致呼吸道炎症引发刺激性咳嗽伴其他症状且不同人群表现有差异,恢复期因黏膜损伤修复咳嗽持续且不同人群恢复有别,儿童需留意咳嗽对生活影响及呼吸异常等,老年人恢复期易并发病症要关注症状,哮喘患者感染后咳嗽加重需遵基础病管理原则及注意避免刺激因素。 一、新冠咳嗽的病程阶段划分及特点 (一)急性期(感染后1~2周内) 新冠病毒入侵人体后,首先在呼吸道黏膜复制,引发炎症反应。此阶段咳嗽多与病毒导致的上呼吸道或下呼吸道炎症相关,常伴随其他典型新冠症状,如发热、咽痛、鼻塞、流涕等。炎症刺激呼吸道黏膜神经末梢,引起咳嗽反射,一般为刺激性咳嗽,可能伴有少量白痰,这是机体试图清除呼吸道内炎性物质的表现。此阶段不同人群表现有差异,儿童感染后可能咳嗽相对较急,但症状相对成人可能更隐匿;老年人因免疫力及基础状况不同,咳嗽可能持续时间相对较长且恢复较慢;有哮喘等基础疾病的人群,感染新冠后咳嗽可能因基础疾病影响而加重。 (二)恢复期(感染2周后) 随着机体免疫系统逐步清除病毒,炎症反应渐趋缓解,但呼吸道黏膜损伤需要时间修复。此阶段咳嗽多为刺激性干咳或少量白痰,咳嗽程度较急性期减轻,但可能持续存在。儿童在恢复期咳嗽恢复相对成人可能稍快,但仍需关注咳嗽对生活质量的影响;老年人恢复期咳嗽恢复更需耐心,需注意观察咳嗽有无伴随呼吸困难等异常情况;有基础疾病人群,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感染新冠后进入恢复期,咳嗽可能因基础疾病导致气道高反应性而持续,需警惕病情反复。 二、不同人群新冠咳嗽的特点及注意事项 (一)儿童 儿童感染新冠后咳嗽恢复时间个体差异大,一般来说,年龄较小儿童咳嗽可能更易受家长忽视,需留意咳嗽是否影响睡眠、进食等。若儿童咳嗽伴随呼吸急促、喘息、精神萎靡等,需及时就医,因儿童气道较窄,咳嗽可能更快引发呼吸困难等严重情况。非药物干预方面,可适当增加室内空气湿度,通过吸入温湿空气缓解呼吸道不适,但要注意加湿器清洁避免滋生细菌。 (二)老年人 老年人免疫力低下,新冠咳嗽恢复期可能延长,且容易合并肺部感染等并发症。要密切关注咳嗽有无痰量增多、颜色改变(如转为黄色脓痰)、发热反复等情况,警惕发展为下呼吸道感染。生活中需保证充足休息,适当增加营养摄入以增强机体修复能力,室内环境要保持通风但避免老人直接吹风受凉。 (三)有基础疾病人群(以哮喘为例) 哮喘患者感染新冠后咳嗽可能因气道高反应性加重。需继续遵循基础疾病的管理原则,如避免接触过敏原等诱发因素,密切监测咳嗽频率及喘息情况。若咳嗽伴随喘息加重,应及时就医调整哮喘治疗方案,非药物干预上要注意避免接触刺激性气味,保持室内环境清洁。

    2025-10-14 15:27:33
  • 长时间感冒有什么影响

    长时间感冒会对呼吸系统、免疫系统、心血管系统产生不良影响,还会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工作学习及儿童生长发育,如引发呼吸系统并发症、致免疫功能紊乱、影响心血管功能、降低生活工作学习效率等。 一、对呼吸系统的影响 长时间感冒可能导致呼吸系统持续受到炎症刺激,引发支气管炎、肺炎等并发症。例如,感冒后气道黏膜受损,防御功能下降,细菌或病毒易向下蔓延至肺部,引起肺炎时会出现咳嗽加重、咳痰增多且可为脓性痰、发热持续不退甚至体温进一步升高、呼吸急促等表现。对于儿童来说,其呼吸系统发育尚不完善,长时间感冒更易引发下呼吸道感染,且病情进展可能相对较快,需密切关注呼吸频率等情况;而老年人由于呼吸功能本身有所减退,长时间感冒引发肺炎等严重呼吸系统疾病的风险也更高,可能出现氧分压下降等情况影响机体氧供。 二、对免疫系统的影响 长时间感冒会使免疫系统处于持续的应激状态,长期消耗免疫资源。正常情况下免疫系统能有效识别和清除病原体,而长时间感冒时,免疫细胞持续被调动来对抗病毒等病原体,可能导致免疫功能紊乱。比如,会出现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等免疫细胞功能异常,使得机体对其他病原体的抵抗力下降,更容易在感冒未愈时又感染其他病菌,像细菌、支原体等。对于免疫力较低的人群,如患有基础疾病(如糖尿病、艾滋病等)的患者,长时间感冒对免疫系统的不良影响更为显著,可能加重基础疾病的病情或引发新的感染问题。 三、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部分长时间感冒的患者可能出现心血管系统的相关问题。感冒时身体处于炎症反应状态,会释放一些炎性介质,这些介质可能影响心血管系统的功能。例如,可能导致心率加快、血压波动等情况。严重时,对于本身有心血管基础疾病的人群,如冠心病患者,长时间感冒可能诱发心肌缺血等问题,出现胸痛、胸闷等症状加重的情况。老年人本身心血管系统功能有所衰退,长时间感冒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更需重视,可能增加心血管事件发生的风险,如心肌梗死、心律失常等的发病几率相对升高。 四、对日常生活和工作学习的影响 长时间感冒会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学习效率。患者会长期处于身体不适状态,如持续的乏力、头痛、鼻塞、流涕等,导致精力不集中,无法正常进行工作或学习。对于学生而言,长时间感冒会影响听课质量和学习进度,导致学业受到影响;对于上班族来说,会降低工作效率,可能耽误工作任务的完成。而且长时间感冒需要患者花费大量时间用于休息和治疗,会打乱正常的生活节奏,给患者带来心理上的压力,如担心病情加重等,进一步影响身心健康。儿童长时间感冒会影响其正常的生长发育节奏,因为感冒不适会影响食欲、睡眠等,而充足的营养和良好的睡眠对儿童生长发育至关重要。

    2025-10-14 15:26:22
  • 咳嗽有痰咳不出怎么办

    针对咳嗽有痰咳不出的情况,可采取多种方法应对。通过饮水湿化法适当增加水分摄入稀释痰液;用翻身拍背法改变体位并拍打背部促进痰液排出;采用蒸汽吸入法利用水蒸气湿润气道;药物治疗辅助法可在医生指导下用相关药物稀释痰液,但儿童需谨慎;若家庭处理后症状无改善甚至加重,通过就医评估法及时前往医院检查,明确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需充分考虑不同年龄等因素采取合适应对措施。 一、饮水湿化法 原理:适当增加水分摄入可使痰液稀释,利于排出。对于各年龄段人群,都可通过饮水来达到湿化气道的目的。一般来说,成年人每天保证1500-2000毫升的饮水量较为合适,可少量多次饮用。儿童则要根据年龄适当调整饮水量,比如学龄前儿童每天约500-1000毫升。 方法:多喝温开水,也可饮用一些淡茶水等,但应避免过多饮用含糖饮料或咖啡等可能加重痰液黏稠度的饮品。 二、翻身拍背法 原理:通过改变体位并拍打背部,促进痰液松动并排出。适用于各个年龄段,但操作时需注意力度和方法。对于婴儿,可让其趴在家长前臂上,头低脚高,然后用空心掌轻轻拍打其背部;对于儿童和成人,可采取侧卧或坐位,家属用空心掌由下向上、由外向内轻轻拍打背部。 方法:每次拍背时间可控制在10-15分钟,每天可进行3-4次。 三、蒸汽吸入法 原理:利用水蒸气使气道湿润,促进痰液排出。不同年龄段使用时需注意安全。对于成人,可找一个保温杯,倒入约50℃-60℃的热水,将口鼻靠近杯口,吸入蒸汽,每次10-15分钟;对于儿童,要注意控制水温,避免烫伤,可使用专门的儿童蒸汽吸入器,按照说明书操作。 方法:每天可进行2-3次蒸汽吸入。 四、药物治疗辅助法 原理:某些药物可帮助稀释痰液。但对于儿童,要谨慎选择药物,优先考虑安全性高的方法。比如氨溴索等药物有促进黏液排出及溶解分泌物的作用,但低龄儿童使用需严格遵循医生指导。 注意事项:如果是因疾病导致咳嗽有痰,如呼吸道感染等,在医生明确诊断后,可在必要时使用相关药物辅助,但不能自行盲目用药,尤其是儿童。 五、就医评估法 原理:如果经过上述家庭处理后症状仍无改善甚至加重,可能是由某些严重疾病引起,如肺炎、支气管炎等,需要及时就医。不同年龄段就医时的表现可能不同,儿童可能会出现呼吸急促、发热持续不退等情况,成人可能会出现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 方法:及时前往医院进行相关检查,如胸部X线、血常规等,以明确病因并进行针对性治疗。 总之,对于咳嗽有痰咳不出的情况,可先通过非药物的饮水、翻身拍背、蒸汽吸入等方法尝试解决,同时密切关注症状变化,必要时及时就医。在整个过程中,要充分考虑不同年龄、健康状况等因素的影响,采取合适的应对措施。

    2025-10-14 15:25:34
  • 甲型H1N1流感的主要症状

    甲型H1N1流感是由甲型H1N1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症状包括全身症状(发热、全身乏力、肌肉酸痛)、呼吸道症状(咳嗽、咽痛、流涕、鼻塞)及其他症状(部分患者有胃肠道症状,少数有眼部症状)。 全身症状: 发热:多数患者会出现发热症状,体温可迅速升高至38℃甚至更高,部分儿童发热可能较为突出且体温波动较大。这是因为病毒感染人体后,会刺激机体的免疫系统,引发一系列免疫反应,导致体温调节中枢紊乱从而引起发热。对于儿童来说,由于其免疫系统尚不完善,对病毒的反应可能更为强烈,发热情况相对更易出现且需密切关注,以防出现高热惊厥等并发症。 全身乏力:患者常感到全身疲倦、乏力,活动耐力明显下降。这是由于病毒在体内复制繁殖,消耗机体能量,同时机体为对抗病毒处于高代谢状态,导致患者整体机能下降,出现乏力表现。无论是儿童、成年人还是老年人,都可能出现此症状,但不同人群表现程度可能因个体体质差异有所不同。 肌肉酸痛:多表现为全身肌肉,尤其是四肢肌肉酸痛,部分患者还可能伴有关节疼痛。这是因为病毒感染引发炎症反应,炎症介质释放会刺激神经末梢,导致肌肉和关节产生酸痛感。例如,一些患者会感觉像重体力劳动后那样的肌肉酸痛,儿童可能因表达能力有限,表现为哭闹、不愿活动等。 呼吸道症状: 咳嗽:较为常见的呼吸道症状,可为干咳或伴有少量痰液。病毒感染呼吸道后,会刺激呼吸道黏膜,引起咳嗽反射,试图清除呼吸道内的异物和病原体。儿童咳嗽可能相对更频繁,且由于儿童气道较窄,咳嗽时可能更容易出现喘息等表现。 咽痛:患者可感觉咽喉部疼痛、不适,吞咽时疼痛可能加重。这是因为病毒感染咽喉部黏膜,导致局部炎症反应,引起咽痛症状。成年人可能能够较为清晰地表述咽痛情况,而儿童可能会通过拒食、哭闹等方式来体现咽喉部的不适。 流涕:部分患者会出现流涕症状,可为清水样涕。这是由于病毒感染引起鼻腔黏膜充血、水肿,腺体分泌增加,导致流涕。不同人群流涕表现可能相似,但儿童鼻腔相对狭窄,严重流涕时可能影响呼吸。 鼻塞:鼻腔黏膜肿胀可导致鼻塞,影响通气。患者会感觉呼吸不畅,严重时可能需要用口呼吸。儿童鼻塞可能会影响吃奶或睡眠,需要家长密切观察并采取相应措施缓解。 其他症状: 胃肠道症状:部分患者尤其是儿童可能出现胃肠道症状,如恶心、呕吐、腹泻等。这是因为甲型H1N1流感病毒有时可累及胃肠道,引起胃肠道黏膜的炎症反应,导致胃肠道功能紊乱。儿童胃肠道相对娇嫩,对病毒的耐受性较差,所以胃肠道症状相对更易出现。 眼部症状:少数患者可能出现眼部不适,如眼睛发红、疼痛、流泪等,但相对较为少见。这可能是病毒累及眼部组织引起的炎症反应所致。

    2025-10-14 15:24:49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