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毓新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擅长:各种常见皮肤病,真菌病、性病。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王毓新,女,主任医师,教授,1970年毕业于首都医科大学,在北京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皮肤科真菌室进修半年,从事皮肤性病科专业30余年,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对真菌与真菌病从事多年的研究,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展开
个人擅长
各种常见皮肤病,真菌病、性病。展开
  • 尖锐湿疣前期的症状

    尖锐湿疣前期症状包括皮肤黏膜损害表现,初期有细小淡红色丘疹,后逐渐增大增多成乳头状、菜花状、鸡冠状赘生物;还有局部症状特点,部位相关表现因发生部位而异,肛门部位可有胀痛、便血等,部分有异物感等伴随症状,不同人群症状有差异,有高危性行为等情况者发现异常应及时就医检查。 皮肤黏膜损害表现 初期小丘疹:感染HPV后,在生殖器、会阴、肛门等部位的皮肤黏膜上会出现细小的淡红色丘疹,质地柔软,顶端稍尖锐,单个或多个出现。这些丘疹通常没有明显的自觉症状,容易被忽视,一般大小如针尖至米粒状。 丘疹逐渐增大增多:随着病情发展,丘疹会逐渐增大、增多,可融合成乳头状、菜花状、鸡冠状等不同形态的赘生物。乳头状疣体表面凹凸不平,呈乳头样突起;菜花状疣体外观像菜花,有多个指状突起;鸡冠状疣体则形似鸡冠,根部有蒂。 局部症状特点 部位相关表现:发生在生殖器部位的尖锐湿疣,男性多见于龟头、冠状沟、包皮系带、尿道口、阴茎部、会阴等;女性多见于大小阴唇、阴道口、阴蒂、阴道、宫颈、会阴及肛门周围等。在肛门部位的尖锐湿疣,可能会有肛门内胀痛感、便血、排便不畅等症状。 伴随症状:部分患者可能会有局部的异物感、灼痛、刺痒或性交不适等症状。如果疣体发生糜烂、破溃,可能会有渗液、出血和继发感染,伴有恶臭。 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及病史的人群在尖锐湿疣前期症状上可能有一些差异。例如,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如患有艾滋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等),尖锐湿疣前期可能发展相对更快,疣体增长可能更迅速;女性在月经周期、孕期等特殊时期,由于激素水平变化,可能对疣体的生长有一定影响;有多个性伴侣或不安全性行为的人群,感染HPV引发尖锐湿疣的风险更高,更应关注生殖器等部位的异常表现。对于有高危性行为史等情况的人群,若发现生殖器等部位有上述异常丘疹等表现,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如醋酸白试验、HPV检测、组织病理学检查等以明确诊断。

    2025-10-10 10:03:45
  • hpv肛门用药

    HPV肛门感染常用干扰素类药物,其通过与细胞表面受体结合激活细胞内抗病毒蛋白基因抑制病毒核酸合成、阻止复制并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成年符合指征者可考虑用药但要遵医嘱且用药期间避无保护性行为,孕妇感染需极谨慎由医生权衡利弊选药,低龄儿童少见且优先非药物干预,使用时要保持肛门清洁、遵医嘱按时按疗程用,出现严重不适及时就医。 一、HPV肛门感染常用肛门用药类型及作用机制 HPV(人乳头瘤病毒)肛门感染时,常用的肛门用药主要有干扰素类药物。干扰素通过与细胞表面受体结合,激活细胞内抗病毒蛋白基因,抑制病毒核酸合成,阻止病毒复制,同时还能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增强免疫系统对HPV感染细胞的识别和清除能力。 二、适用人群相关考量 1.成年人群:无论男性还是女性,若通过检查确诊肛门HPV感染,在符合用药指征时可考虑使用肛门用药。但需注意,有性行为史者感染风险相对较高,使用药物时要遵循医嘱,且用药期间应避免无保护性行为,防止交叉感染。 2.特殊人群 孕妇:孕妇感染HPV肛门感染时使用肛门用药需极为谨慎。由于孕期生理变化及药物对胎儿可能存在潜在影响,一般优先评估病情轻重,若病情较轻可能先采取观察等非药物干预措施,若必须用药需由医生充分权衡利弊后谨慎选择对胎儿影响最小的药物及用药方案。 儿童:低龄儿童肛门HPV感染相对少见,且儿童用药需特别谨慎,一般优先考虑非药物干预方式提升免疫力等,如无明确医学指征不轻易使用肛门用药,因为儿童身体各系统发育尚未完善,药物可能带来未知风险。 三、使用注意事项 使用HPV肛门用药时,首先要保持肛门局部清洁卫生,用药前可适当清洁肛门周围皮肤,用药过程中要注意避免药物污染其他部位。同时,用药需严格遵循医嘱,按时、按疗程使用,不可自行增减药量或随意停药。另外,在用药期间要密切关注自身症状变化,如用药后局部出现严重红肿、瘙痒加剧等不适反应,应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

    2025-10-10 10:03:11
  • 跖疣冷冻治疗有危险吗

    跖疣冷冻治疗常见局部有治疗时及短时间轻度疼痛可冷敷缓解、可生水疱血疱小的自吸收大的需专业处理、部分患者有色素改变可随时间恢复,特殊人群里儿童需经验丰富医生精准控范围时间并加强护理,孕妇要权衡利弊非必要早期避免必要时医生评估风险谨慎做,基础疾病患者需严格局部护理防感染,罕见严重风险发生率极低规范操作下风险可控收益大于潜在风险关键是专业医生把握适应证和操作规范合理实施。 一、冷冻治疗的常见局部不良反应 跖疣冷冻治疗主要通过低温使疣体组织坏死脱落,治疗后常见局部反应包括: 疼痛:治疗时及治疗后短时间内可能出现疼痛,多数属轻度,可通过冷敷等方式缓解; 水疱或血疱:治疗后局部可能形成水疱或血疱,若水疱较小可自行吸收,较大时需由专业医生处理,避免继发感染; 色素改变:部分患者可能出现治疗部位色素沉着或减退,通常会随时间逐渐恢复,一般数月至1年左右可改善。 二、特殊人群的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皮肤娇嫩,耐受能力相对较弱,进行冷冻治疗时需由经验丰富的医生精准控制冷冻范围和时间,避免过度冷冻导致局部损伤过大,治疗后要加强局部护理,密切观察皮肤恢复情况; 孕妇:孕期进行冷冻治疗需权衡利弊,因孕期特殊生理状态,要充分考虑冷冻可能带来的局部刺激对胎儿的潜在影响,若非必要尽量避免在孕期早期进行冷冻治疗,若必须操作需由医生充分评估风险后谨慎实施; 基础疾病患者:患有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冷冻后局部护理需更加严格,因这类患者伤口愈合能力可能受影响,要注意保持治疗部位清洁干燥,防止感染,若出现局部红肿、渗液等感染迹象需及时就医。 三、罕见严重风险情况 极少数情况下可能出现局部感染扩散、瘢痕形成等,但此类严重风险发生率极低。总体而言,规范操作下跖疣冷冻治疗的风险可控,其收益(去除疣体、改善病情)通常大于潜在风险,关键在于由专业医生严格把握适应证和操作规范,根据患者个体情况合理实施冷冻治疗。

    2025-10-10 10:02:55
  • 男性尿道内hpv取样

    HPV尿道取样前需患者排空膀胱、取适当体位并告知用药史病史,医生备无菌器具,操作时轻柔将拭子插入尿道擦拭取样本,取样后观察患者反应,样本尽快送检,尿道炎症者需谨慎操作,儿童男性取样极谨慎、有尿道手术史者要评估结构、尿道出血性疾病患者需评估风险并观察出血情况。 一、取样前准备 1.患者状态调整:患者需排空膀胱,避免尿液干扰取样结果,保持放松体位(如仰卧位或截石位),同时向医生详细告知近期用药史及病史,尤其是尿道损伤等相关病史,助医生评估取样安全性与可行性。 2.器具准备:医生需准备无菌尿道拭子等取样器具,确保器具无菌以降低感染风险。 二、取样操作过程 1.体位与插入:患者取适当体位后,医生缓慢将无菌尿道拭子插入尿道内,插入深度约2-4厘米,轻轻旋转擦拭尿道黏膜表面,以获取细胞样本,操作需轻柔,避免暴力致尿道损伤。 2.样本保障:取样过程中避免污染器具,保证样本有效性,以利后续HPV准确检测。 三、注意事项 1.取样后反应观察:取样后患者可能出现轻微尿道不适,多可短时间缓解,若出现明显尿道疼痛、出血较多等情况需及时告知医生。 2.样本送检要求:取样后的样本应尽快送检,防止样本放置过久致细胞降解影响检测结果准确性。 3.特殊病情患者:尿道炎症患者取样需谨慎,操作轻柔,同时考虑炎症对取样结果的可能影响,必要时炎症控制后再行取样。 四、特殊人群提示 1.儿童男性:儿童男性尿道内HPV取样需极谨慎,一般不轻易开展,若必须进行,需经验丰富医生轻柔操作,充分考量儿童尿道黏膜娇嫩,避免损伤,且需安抚儿童情绪以减恐惧。 2.有尿道手术史者:此类患者尿道结构可能改变,取样前需详知手术情况,充分评估尿道状况,选择合适取样方式与深度,避免因结构改变致取样困难或尿道损伤。 3.尿道出血性疾病患者:取样前需评估出血风险,操作轻柔,取样后密切观察尿道出血情况,必要时采取相应止血措施。

    2025-10-10 10:02:31
  • 传染性软疣怎么治

    传染性软疣局部治疗有夹除术(医生用无菌镊子夹除单发或少量疣体要完整取出防复发)、冷冻治疗(液氮使疣体坏死脱落可能需多次治疗局部有反应要清洁)、刮除术(用刮匙刮除避伤正常皮肤刮后止血消毒);特殊人群中儿童夹除需家长安抚观察防搔抓扩散,孕妇选影响小方式评估必要性无菌操作,免疫低下者复发风险高需加强护理观察及在医生指导下增强免疫力。 一、局部治疗为主 1.夹除术:是较为常用的方法,由医生用无菌镊子将软疣小体完全夹除,操作需在无菌条件下进行,以降低感染风险。适用于单发或数量较少的疣体,操作时要确保将软疣小体完整取出,避免残留导致复发。 2.冷冻治疗:利用液氮的低温作用使疣体组织坏死、脱落。通过专业设备将液氮喷射或涂抹于疣体表面,使疣体受冻坏死。该方法对皮肤损伤相对较小,但可能需要多次治疗才能完全清除疣体,治疗后局部可能出现红肿、水疱等反应,需注意保持局部清洁,避免继发感染。 3.刮除术:使用刮匙将疣体刮除,操作时需小心,避免损伤周围正常皮肤。刮除后局部可能会有少量出血,需进行适当的压迫止血及消毒处理。 二、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患传染性软疣时,夹除术操作需家长配合安抚儿童情绪,使其保持安静配合,避免因哭闹导致操作困难或误伤。治疗后要注意观察局部皮肤情况,保持皮肤清洁,防止儿童搔抓引起自身接种扩散。 2.孕妇:孕妇治疗传染性软疣需谨慎,优先选择对胎儿影响小的治疗方式,如局部夹除术等。治疗前需充分评估治疗的必要性及对胎儿的潜在风险,操作时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减少感染等不良事件发生的可能。 3.免疫功能低下者:免疫功能低下者患传染性软疣后,治疗后复发风险相对较高,需加强局部皮肤护理,密切观察疣体恢复情况。若出现复发迹象,应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同时要注意增强机体免疫力,如通过合理饮食、适当运动等方式,但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避免自行滥用免疫增强药物。

    2025-10-10 10:01:46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