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擅长: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甲状腺疾病、生长发育障碍等内分泌代谢疾病。
向 Ta 提问
-
没有糖尿病能吃二甲双胍吗
没有糖尿病的人不能吃二甲双胍,自行服用可能会出现低血糖、乳酸酸中毒等严重不良反应,甚至危及生命,还可能影响维生素B12吸收导致贫血,如有减肥或其他健康问题,应咨询医生或专业人士,制定适合自己的健康计划,切勿自行服药。 没有糖尿病的人不能吃二甲双胍。二甲双胍是一种降血糖药物,主要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虽然二甲双胍在一些情况下也可用于减肥或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治疗,但这些情况都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并且通常不适合没有糖尿病的人自行服用。 没有糖尿病的人如果服用二甲双胍,可能会出现低血糖、乳酸酸中毒等严重不良反应,甚至会危及生命。此外,二甲双胍可能会影响维生素B12的吸收,导致贫血等问题。 因此,没有糖尿病的人不能吃二甲双胍。如果您有减肥或其他健康问题,应咨询医生或专业的营养师,制定适合自己的健康计划。同时,不要自行服用任何药物,以免对身体造成损害。
2025-04-22 14:43:24 -
htsh超敏促甲状腺素是什么意思
超敏促甲状腺素指的就是超敏促甲状腺素,其在临床上是诊断甲状腺疾病的常见指标之一。 一、超敏促甲状腺素是腺垂体所分泌的一种激素,有着促进甲状腺生长以及维持其正常功能的重要作用。 二、关于该激素指标的正常值,通常情况下,成年男性为2.0~7.3mU/L,成年女性为2.0~16.8mU/L,儿童则是4.5±3.6mU/L。 三、临床上常将该指标作为辅助诊断甲状腺疾病的重要依据,比如激素减少常见于继发性甲减、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肢端肥大症等情况,而导致指标升高的常见原因包含原发性甲减、单纯性甲状腺肿、垂体TSH不恰当分泌综合征等。 四、如果在测量该指标后出现异常现象,应该配合医生进一步完善其他相关检查,以明确具体的引起原因,并进行针对性治疗。 总之,超敏促甲状腺素在甲状腺疾病的诊断中具有关键作用,对于其指标的异常需要重视并进行深入检查和恰当处理。
2025-04-22 14:43:16 -
苦瓜糖尿病患者可以吃吗
糖尿病患者可以吃适量的苦瓜,但需注意食用量和烹饪方式。苦瓜营养丰富,含有苦瓜甙和苦瓜素等成分,有一定降血糖作用,但也含有一定糖分,需控制摄入量。建议糖尿病患者咨询医生或营养师,在其指导下进行饮食管理。 苦瓜是一种营养丰富的食物,含有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和植物化合物。其中,苦瓜中的苦瓜甙和苦瓜素等成分具有一定的降血糖作用,对糖尿病患者有一定的益处。 然而,苦瓜也含有一定的糖分,糖尿病患者在食用时需要注意控制摄入量,以免影响血糖控制。建议糖尿病患者在食用苦瓜前咨询医生或营养师,了解自己的饮食限制和需求。 此外,苦瓜的烹饪方式也会影响其对血糖的影响。建议糖尿病患者选择清蒸、水煮等健康的烹饪方式,避免过度加工和添加大量的糖分、油脂等调味料。 总之,糖尿病患者可以适量食用苦瓜,但需要注意食用量和烹饪方式,并在医生或营养师的指导下进行饮食管理。
2025-04-22 14:43:11 -
再吃不胖,是得了糖尿病么
一直吃不胖可能是以下情况:一是体质原因并非有病;二是疾病导致,比如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一、不是有病 部分人可能是易瘦体质,如果父母双方都偏瘦,可能会遗传这种基因,即便吃很多也难以长胖,会呈现一直吃不胖的现象,通常不会有其他相关不适表现。 二、有病 1.糖尿病 患者体内血糖过高可诱发糖尿病,会使葡萄糖不能进入细胞为机体供能,导致机体能量缺乏而产生饥饿感,同时摄入的食物不能被充分吸收,无法转化为脂肪,进而出现一直吃不胖的情况。 2.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体内甲状腺腺体产生过多甲状腺激素可引发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导致甲状腺功能异常,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使代谢率增加,摄入的食物会快速被消化、吸收和消耗,也就不易形成脂肪,从而有一直吃不胖的现象。 总之,一直吃不胖可能是正常体质因素,也可能是某些疾病引起,要注意分辨,必要时就医检查明确。
2025-04-22 14:43:03 -
女性血糖正常值是多少
女性血糖正常参考值范围:空腹血糖3.9-6.1mmol/L,餐后1小时血糖小于等于11.1mmol/L,餐后2小时血糖小于等于7.8mmol/L。血糖值会受多种因素影响,如有疑虑应就医检查。健康生活方式有助于维持血糖正常,糖尿病患者需遵医嘱治疗。 1.空腹血糖 3.9mmol/L-6.1mmol/L。 2.餐后1小时血糖 小于等于11.1mmol/L。 3.餐后2小时血糖 小于等于7.8mmol/L。 需要注意的是,血糖值会因个体差异、饮食、运动、药物等因素而有所波动。如果怀疑有血糖问题,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的血糖检测和诊断。此外,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均衡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有助于维持血糖正常水平。对于糖尿病患者,应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和管理,包括饮食控制、运动、药物治疗等,以控制血糖水平,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2025-04-22 14:4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