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ice: Undefined index: department_name in /data/web/project/39yst/www/trunk1/app/modules/ask/index.php on line 310
黎慧清副主任医师(95)_问答库_民福康养生
黎慧清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擅长: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甲状腺疾病、生长发育障碍等内分泌代谢疾病。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个人擅长
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甲状腺疾病、生长发育障碍等内分泌代谢疾病。展开
  • 餐后2小时血糖正常值8.2

    餐后2小时血糖为8.2mmol/L一般处于正常范围。餐后2小时血糖对诊断是否存在糖尿病意义重大,且针对不同人群在数值上有少许差异,可分为糖尿病患者、普通人群、妊娠期女性。 一、糖尿病患者:通常情况下,餐后2小时血糖范围应在4.4-7.8mmol/L之间,糖尿病患者体内血糖水平高于正常人,其查餐后2小时血糖值若为8.2mmol/L,则处于基本达标状态,属正常现象。 二、普通人群:对于普通人群而言,餐后2小时血糖范围应小于7.8mmol/L,现数值为8.2mmol/L,属于偏高状态,即糖耐量代谢异常。 三、妊娠期女性:若为妊娠期女性,餐后2小时血糖值不超过8.5mmol/L均属正常范围。 总之,建议患者最好前往医院完善相关检查以明确判断。

    2025-04-22 14:41:14
  • 甲状腺激素症状

    甲状腺主要功能为合成、分泌甲状腺激素,包含总T3、总T4、游离T3、游离T4。其调节受垂体促甲状腺激素TSH控制。甲状腺激素是维持人体正常代谢的兴奋性激素。 一、甲状腺激素合成、分泌增多: 1.机体出现高代谢症候群,如心慌、出汗、怕热、食欲亢进、腹泻且大便次数增多。 2.肌张力增高,双手细微震颤,尤其双手伸平、食指分开时明显。 3.可致女性患者月经紊乱,主要表现为月经减少。 二、甲状腺激素合成、分泌减少: 1.产生低代谢症候群,如记忆力减退、嗜睡、黏液性水肿、怕冷、少汗。 无论甲状腺激素过多还是过少,出现相应临床症状和体征都需治疗。 总之,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异常会导致一系列不同的症状,而及时发现和治疗对于患者的健康非常重要。

    2025-04-22 14:41:06
  • 孕晚期血糖高吃什么水果

    孕晚期血糖高的孕妇可以选择圣女果、猕猴桃、柚子、苹果和樱桃等水果,但要适量,同时密切监测血糖变化。如果血糖控制不理想,建议咨询医生。 1.圣女果 属于低糖水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番茄红素等营养物质,有助于降低血糖。 2.猕猴桃 富含维生素C、膳食纤维和矿物质,具有调节血糖的作用。 3.柚子 含有类胰岛素成分,能够辅助降低血糖,同时还具有开胃消食、止咳化痰的功效。 4.苹果 苹果中的膳食纤维和果胶可以降低胆固醇,调节血糖水平。 5.樱桃 富含花青贰,具有抗氧化作用,能够辅助调节血糖。 需要注意的是,即使水果含糖量较低,也应适量食用,同时要密切监测血糖变化。如果血糖控制不理想,建议咨询医生,以获得更专业的饮食建议。

    2025-04-22 14:40:57
  • 糖尿病可以熬夜吗

    糖尿病患者通常不应熬夜,因其会带来诸多不良影响。具体如下: 一、可能导致内分泌紊乱,引起空腹血糖升高,出现血糖异常波动。因为熬夜时人处于清醒状态会分泌升血糖激素,如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等,这些激素能动员身体糖分释放,所以糖尿病患者熬夜最明显的后果就是空腹血糖增高,进而使第二天血糖基础水平上升,导致第二天餐后血糖也升高。 二、若糖尿病患者熬夜时伴随进食,因能量摄入过多会引起血糖升高,从而导致第二天血糖控制不佳。 三、不管是糖尿病患者还是正常人群都不建议熬夜,尤其对于处于生长发育时期的人群,熬夜会影响生长激素分泌,对身高增长有一定影响。 总之,建议大家早睡早起,养成良好生活习惯,以维持身体健康。

    2025-04-22 14:40:49
  • 甲减禁忌食物

    甲减患者的饮食禁忌包括:忌高盐饮食,忌摄入过多胆固醇,忌食用致甲状腺肿物质,忌长期食用大豆,忌吸烟饮酒。 1.忌高盐饮食 甲减患者会出现黏液性水肿,主要表现为手足肿胀、身体发胖,如果吃太咸会引起水、钠潴留,加重水肿。 2.忌摄入过多的胆固醇 甲减患者要控制脂肪的摄入量,因为甲减患者血液中甘油三酯和胆固醇的浓度会增高。 3.忌食用致甲状腺肿物质 避免食用卷心菜、白菜、油菜、木薯、核桃等食物,以免引起甲状腺肿大。 4.忌长期食用大豆 甲减患者应限制大豆的摄入量,因为大豆中含有大豆异黄酮,该物质可以抑制甲状腺激素的产生。 5.忌吸烟、饮酒 吸烟、饮酒会影响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加重甲减的病情。

    2025-04-22 14:40:44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