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ice: Undefined index: department_name in /data/web/project/39yst/www/trunk1/app/modules/ask/index.php on line 310
黎钢主任医师(1)_问答库_民福康养生
黎钢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擅长:脑血管疾病的诊断、治疗和康复;各类头痛、眩晕综合治疗;颈椎、周围神经疾病;躯体化障碍;脱髓鞘疾病等。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个人擅长
脑血管疾病的诊断、治疗和康复;各类头痛、眩晕综合治疗;颈椎、周围神经疾病;躯体化障碍;脱髓鞘疾病等。展开
  • 突然头晕出虚汗是怎么回事?

    突然感到头晕,伴有出虚汗的症状,首先可能是低血糖引起的,如果日常不注重饮食,三餐不规律或者在节食减肥,都有可能引起低血糖,患者会伴有心悸、胸闷、气短等症状。其次,也可能是血压过高造成的,患者会伴有头痛的症状。日常多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保持良好的心情,避免情绪过激。保证三餐规律,避免暴饮暴食,养成少食多餐的好习惯。不宜节食减肥,否则不利于健康。

    2025-03-29 17:47:40
  • 总是头晕目眩是什么原因?

    患者总是出现头晕目眩的症状,一般是因为气血虚、营养不良或者是过度劳累等因素造成的,会影响患者脑部的供氧情况。其次还要考虑患有器质性病变的可能性,例如贫血、低血糖、低血压、颈椎病或者是脑供血不足等。建议:患者要规律的生活作息,不要有熬夜的情况,同时还要加强营养物质的摄入,如果症状没有缓解,就要去医院完善血常规、血糖、颈部核磁共振等检查。

    2025-03-29 16:43:36
  • 脑炎发烧吗

    脑炎是一种炎症性疾病,会导致脑部受损,通常会引起发烧。 脑炎是由于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等感染引起的脑部炎症。这些病原体可以通过血液、飞沫、接触等途径进入人体,引发脑炎。脑炎的症状包括头痛、发热、呕吐、意识障碍、抽搐、颈项强直等。其中,发烧是脑炎最常见的症状之一,这是由于病原体感染后,人体的免疫系统会产生炎症反应,释放出细胞因子和发热介质,导致体温升高。 除了发烧,脑炎还可能导致其他严重的并发症,如脑水肿、脑疝、脑积水等,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因此,如果出现脑炎的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的检查和治疗。 对于儿童、老年人、免疫功能低下者等高危人群,脑炎的风险更高。这些人群更容易感染脑炎病原体,且病情可能更为严重。因此,对于高危人群,应特别注意预防脑炎的发生,如加强锻炼、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避免接触感染者等。 总之,脑炎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可导致发烧等症状,甚至危及生命。如果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诊断和治疗。同时,高危人群应特别注意预防脑炎的发生。

    2025-06-30 17:07:34
  • 脑炎脑脊液鉴别的方法

    不同类型脑炎的脑脊液鉴别要点如下: 1.病毒性脑炎: 外观:无色透明。 细胞数:轻度升高,通常在(50-500)×10?/L之间,以淋巴细胞为主。 蛋白质:正常或轻度升高。 糖和氯化物:正常。 特异性抗体检测:可检测出病毒特异性抗体。 2.化脓性脑膜炎: 外观:混浊或脓性。 细胞数:显著升高,可达数千甚至数万×10?/L,以中性粒细胞为主。 蛋白质:明显升高。 糖和氯化物:降低。 细菌培养:可检出化脓性细菌。 3.结核性脑膜炎: 外观:毛玻璃样。 细胞数:中度升高,以淋巴细胞为主。 蛋白质:升高。 糖和氯化物:降低。 结核菌涂片和培养:可检出结核菌。 4.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 外观:无色透明。 细胞数:轻度升高,以淋巴细胞为主。 蛋白质:升高。 糖和氯化物:降低。 墨汁染色:可检出新型隐球菌。 需要注意的是,脑脊液检查结果需要结合临床症状、体征以及其他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判断。同时,对于脑炎患者,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的检查和诊断,并根据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

    2025-06-30 17:02:34
  • 枕大神经卡压性偏头痛怎么治疗

    对于枕大神经卡压性偏头痛,以下是一些治疗方法: 1.物理治疗:包括热敷、冷敷、按摩、牵引等,可以缓解肌肉紧张,减轻疼痛。 2.药物治疗:如非甾体类抗炎药、镇痛药、肌肉松弛剂等,可缓解疼痛和炎症。 3.神经阻滞:在局部麻醉下,将药物注射到神经周围,可阻断神经传导,缓解疼痛。 4.颈椎牵引:通过牵引颈椎,缓解神经受压,改善症状。 5.手术治疗:如果保守治疗无效,或症状严重影响生活,可考虑手术治疗,如神经减压术等。 此外,患者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缓解症状: 1.保持良好的姿势,避免长时间低头或仰头。 2.进行颈部保健操,增强颈部肌肉力量。 3.避免诱因,如劳累、紧张、压力等。 4.保持充足的睡眠。 需要注意的是,治疗方法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如病情严重程度、病因等。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应遵医嘱,按时服药,定期复查。如果症状加重或出现新的症状,应及时就医。 对于孕妇、哺乳期妇女、儿童等特殊人群,治疗方法应根据具体情况谨慎选择,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2025-06-30 16:59:40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