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钢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擅长:脑血管疾病的诊断、治疗和康复;各类头痛、眩晕综合治疗;颈椎、周围神经疾病;躯体化障碍;脱髓鞘疾病等。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个人擅长
脑血管疾病的诊断、治疗和康复;各类头痛、眩晕综合治疗;颈椎、周围神经疾病;躯体化障碍;脱髓鞘疾病等。展开
  • 脑梗一到冬天就加重什么问题

    冬季气温变化等因素易加重脑梗死病情,包括气温变化致血管收缩影响脑部供血、交感神经兴奋致血压波动影响脑部血流灌注、呼吸道感染诱发相关症状影响病情、活动减少致血脂血糖等异常促使病情加重,特殊人群如老年人群、有基础病史人群、女性人群有相应注意事项。 交感神经兴奋影响 冬季人体交感神经处于兴奋状态,会释放去甲肾上腺素等物质,导致心率加快、血压波动。脑梗死患者的脑血管自动调节功能通常较差,血压的不稳定容易引起脑部血流灌注的变化。当血压升高时,可能导致原本脆弱的脑血管破裂出血;血压降低时,又会使脑供血不足,促使脑梗死病情加重。 呼吸道感染风险增加 冬天是呼吸道感染的高发季节,而呼吸道感染会诱发发热、咳嗽等症状。发热会使机体代谢率增高,耗氧量增加,同时心率加快,进一步加重心脏负担,影响脑部供血。咳嗽等症状会使腹压升高,影响颅内压力,对于脑梗死患者可能引发病情波动。 活动减少相关影响 冬季人们户外活动相对减少,长期缺乏运动可能导致血脂升高、血糖波动、体重增加等。血脂异常会使血液黏稠度增加,不利于脑部血液循环;血糖不稳定会影响神经细胞的代谢和功能;体重增加则会加重心脏负荷,这些因素都可能促使脑梗病情加重。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老年人群:老年人本身血管弹性差,对气温变化的适应能力更弱,冬季更要密切关注气温变化,及时增减衣物,保持室内温度适宜。建议每天进行适度的室内活动,如慢走等,以促进血液循环,但要避免突然的剧烈运动。 有基础病史人群:本身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基础病的脑梗患者,冬季要严格遵医嘱规律服药,控制好血压、血糖、血脂水平。定期监测相关指标,如血压应控制在140/90mmHg以下(合并糖尿病或肾病者应控制在130/80mmHg以下),血糖空腹控制在4.4-7.0mmol/L,餐后2小时控制在10.0mmol/L以下等。 女性人群:女性在冬季要注意保暖,尤其是四肢和头部的保暖,因为女性相对对寒冷更敏感。同时,要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过度波动,因为情绪激动也会引起血压波动,增加脑梗加重的风险。

    2025-09-30 10:13:58
  • 头痛到想吐是怎么回事

    头痛到想吐可能由紧张性头痛、偏头痛、颅内压增高等原因引起,也可能是其他疾病的症状,持续不缓解或伴有其他严重症状应立即就医,医生会进行检查确定病因并治疗。日常生活中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助于预防头痛。 1.紧张性头痛:这是最常见的头痛类型之一,通常与头部、颈部和肩部的肌肉紧张有关。可能由压力、焦虑、疲劳、不良姿势等引起。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休息:找一个安静、舒适的地方休息一会儿。 放松技巧:尝试深呼吸、冥想、瑜伽或渐进性肌肉松弛等放松技巧。 改变姿势: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定期活动颈部和肩部。 热敷或冷敷:用热毛巾或冰袋敷在头部或颈部,根据个人感受选择。 2.偏头痛:偏头痛是一种常见的遗传性头痛疾病,常伴有恶心、呕吐、光和声敏感等症状。可能与神经递质失衡、血管功能异常等有关。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避免诱因:尽量避免触发偏头痛的因素,如压力、睡眠不足、饮食、气候变化等。 药物治疗:根据医生的建议,使用偏头痛预防性药物或急性发作时的止痛药物。 饮食调整:注意饮食,避免食用含亚硝酸盐、咖啡因、谷氨酸钠等食物。 记录头痛日记:记录头痛的频率、时间、诱因和症状,以便更好地了解自己的病情。 3.颅内压增高:颅内压增高可导致头痛、呕吐,常伴有视力模糊、复视等症状。可能由脑部疾病、脑积水等引起。需要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和治疗。 4.其他原因:其他可能导致头痛到想吐的原因包括感染、头部损伤、中毒、药物副作用等。 如果头痛到想吐的症状持续不缓解或伴有其他严重症状,如意识不清、抽搐、视力问题等,应立即就医。医生会进行详细的身体检查和评估,可能会建议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如头部CT、MRI等,以确定病因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在日常生活中,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也有助于预防头痛的发生,如充足的睡眠、合理的饮食、适度的运动、减少咖啡因和盐分的摄入等。如果头痛频繁发生或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建议咨询医生寻求专业的建议和治疗。此外,对于儿童和孕妇,尤其需要注意头痛的原因和处理方法,因为某些情况可能需要特殊的关注和治疗。

    2025-09-30 10:13:03
  • 脚趾头发麻是什么病征兆

    脚趾头发麻可能是多种疾病的征兆,包括神经病变、血液循环问题、关节炎、营养不良等,应及时就医,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和评估,以确定病因并进行相应的治疗。 1.神经病变:糖尿病、神经炎、脊椎疾病等可能导致神经受损,引起脚趾头发麻。 2.血液循环问题:动脉硬化、栓塞、雷诺病等会影响血液循环,导致脚趾缺血、缺氧,从而引起麻木。 3.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炎等关节疾病可能累及脚趾关节,导致麻木和疼痛。 4.营养不良:维生素B12、叶酸等营养素缺乏可能影响神经功能,引起脚趾头发麻。 5.其他原因:怀孕、过度使用某些药物、长时间受压等也可能导致脚趾头发麻。 如果出现脚趾头发麻的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和评估。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以下检查: 1.神经系统检查:评估神经功能是否受损。 2.血液检查:检查血糖、维生素水平等。 3.影像学检查:如X光、CT、MRI等,以排除其他潜在的疾病。 治疗方法取决于病因。以下是一些可能的治疗措施: 1.针对病因治疗:如果是神经病变,可能需要使用药物治疗;如果是血液循环问题,可能需要改善生活方式或进行药物治疗;如果是关节炎,可能需要药物治疗或物理治疗。 2.缓解症状:可以使用热敷、按摩、伸展等方法缓解麻木和疼痛。 3.生活方式调整: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均衡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有助于改善整体健康状况。 4.注意保暖:在寒冷天气中,注意保暖,避免长时间暴露在寒冷环境中。 5.避免压迫:避免长时间盘腿或穿紧身鞋,以免压迫脚趾。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老年人、糖尿病患者、长期吸烟或患有其他慢性疾病的人群,脚趾头发麻可能是更严重疾病的信号,应特别关注并及时就医。此外,如果脚趾头发麻伴有其他症状,如疼痛、无力、肿胀、发紫等,或症状持续不缓解,应尽快就医。在就医过程中,应详细告知医生症状的发生时间、频率、加重或缓解因素等,以便医生做出准确的诊断和治疗建议。同时,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的健康问题,也是预防脚趾头发麻等症状的重要措施。

    2025-09-30 10:11:13
  • 脑出血病人忌讳吃什么

    脑出血病人需忌讳高盐、高脂肪食物、刺激性饮料及酗酒,老年和年轻脑出血病人均应严格遵循饮食禁忌以降低复发风险、促进康复,高盐食物会使血压升高增复发风险,每日盐摄入应控5克以下,忌腌制品;高脂肪食物致血脂升、血液黏稠,每日脂肪摄入占比20%-30%以下,选植物油;刺激性饮料如咖啡、浓茶含兴奋成分致血压升,应避免;酗酒损伤血管内皮、影响脂质代谢致血压波动,需严格戒酒。 高脂肪食物 高脂肪食物也需忌讳。大量摄入高脂肪食物会导致血脂升高,血液黏稠度增加,影响血液循环,不利于脑出血病人的康复。常见的高脂肪食物有油炸食品(如炸鸡、油条等)、动物内脏(猪肝、猪脑等)。有研究发现,长期高脂饮食的患者,其脑血管的弹性会下降,容易出现血管狭窄等问题,进而影响脑部血液供应。通常建议每日脂肪摄入量占总热量的20%-30%以下,应选择植物油,如橄榄油、玉米油等,减少动物油的摄入。 刺激性饮料 刺激性饮料也是脑出血病人需要忌讳的。比如咖啡、浓茶等,其中含有的咖啡因等成分具有兴奋神经的作用,可能会导致血压升高,加重脑出血病人的病情。咖啡中的咖啡因会刺激中枢神经系统,使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对于脑出血病人来说,这种血压的波动可能会引发再次出血的风险。一般建议脑出血病人避免饮用咖啡和浓茶,可选择饮用一些清淡的绿茶,但也不宜过量。 酗酒 酗酒绝对是忌讳的。酒精会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影响肝脏对脂质的代谢,还会使血压波动。长期酗酒的人,其脑血管的脆性增加,脑出血复发的几率大大提高。酒精进入人体后,会被肝脏代谢,同时对血管产生刺激,导致血管收缩舒张功能紊乱,进而影响脑部的血液状态。所以脑出血病人必须严格戒酒,避免因为酒精的刺激而引发不良后果。 对于特殊人群,比如老年脑出血病人,由于其身体机能相对较弱,对上述食物和饮料的耐受能力更差,更要严格遵循上述饮食禁忌,以降低脑出血复发的风险,促进身体康复。而年轻的脑出血病人,也不能因为自身身体相对较好就忽视这些禁忌,同样需要保持健康的饮食,防止病情反复。

    2025-09-30 10:09:05
  • 脑梗塞吃药期间能吃鱼

    脑梗塞吃药期间多数能吃鱼,鱼类含多不饱和脂肪酸有益血管,但过敏者不能吃,合并痛风者需谨慎且选低嘌呤品种、控量,吃鱼后有不适要告知医生,要根据自身情况选合适鱼类及烹饪方式。 一、鱼类的营养优势 鱼类含有丰富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尤其是欧米伽-3脂肪酸,研究表明,欧米伽-3脂肪酸有助于降低血脂,对心血管系统有益。例如,有研究发现长期摄入富含欧米伽-3脂肪酸的鱼类,可显著降低血液中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坏”胆固醇)的水平,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是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危险因素,脑梗塞患者往往存在血管粥样硬化等基础问题,所以鱼类中的这种营养成分有助于改善血脂代谢,对血管健康有积极作用。 二、不同人群的情况考虑 一般成年患者:成年脑梗塞患者在吃药期间可以适量吃鱼,如每周吃2-3次,每次吃100-150克左右的常见鱼类,像鲈鱼、鲫鱼等。但要注意选择健康的烹饪方式,尽量采用清蒸、炖煮等方式,避免油炸,因为油炸会增加鱼类的油脂含量,不利于血脂控制。 特殊人群 过敏人群:如果患者对鱼类过敏,那么绝对不能吃鱼,否则会引起过敏反应,可能会影响药物的正常服用以及自身的健康状况。 合并痛风的患者:部分脑梗塞患者可能合并痛风,鱼类中含有一定量的嘌呤,嘌呤代谢异常会导致血尿酸升高,诱发痛风发作。这类患者在吃鱼时需要谨慎,应咨询医生,根据血尿酸水平等情况来决定是否能吃鱼以及吃鱼的量,一般建议选择低嘌呤的鱼类品种,且控制食用量。 三、与药物的相互作用 目前并没有明确的证据表明鱼类会与脑梗塞患者所服用的常见药物发生明显的相互作用。但是,为了确保安全,患者在吃鱼后如果出现任何不适症状,应及时告知医生,以便医生判断是否与药物或吃鱼有关。例如,有些患者可能在吃鱼后出现消化不良等情况,需要区分是药物引起还是吃鱼引起,或者两者共同作用导致。 总之,脑梗塞吃药期间多数患者可以吃鱼,但要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如是否过敏、是否合并痛风等进行综合考虑,并且注意选择合适的鱼类和烹饪方式。

    2025-09-30 10:07:15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