闵存云

广东省人民医院

擅长:肾脏病、糖尿病、不孕不育、风湿关节病、慢性咳嗽及其它疑难杂病的中西医结合诊治。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先后就读于云南中医学院、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山大学,美国 Baylor College of Medicine访问学者,曾师从我国著名肾脏病学专家、中国中西医结合肾脏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山医科大学教授叶任高先生学习肾脏病、红斑狼疮的中西医结合诊疗。2004年7月至今一直在广东省人民医院中医科从事临床和科研工作。期间师从广东省名中医周伯康、黄松柏、刘和强等学习内科杂病的诊治。展开
个人擅长
肾脏病、糖尿病、不孕不育、风湿关节病、慢性咳嗽及其它疑难杂病的中西医结合诊治。展开
  • 女人阴虚是怎么造成的

    女性阴虚的成因包括先天因素(部分女性先天体质阴虚)、年龄因素(青春期、育龄期、围绝经期易出现阴虚)、生活方式因素(饮食不节、作息不规律、过度劳累可致阴虚)、疾病因素(慢性疾病影响、外感病后调理不当易引发阴虚)、情志因素(长期情志不舒致肝郁化火耗伤阴液)。 一、先天因素 具体情况:部分女性先天体质就存在阴虚的倾向,这与遗传等因素有关。比如家族中有阴虚体质的遗传背景,那么女性后代出现阴虚的几率可能相对较高。从中医理论角度看,先天之阴精禀赋不足,就为日后阴虚的发生埋下了潜在的体质基础。 二、年龄因素 青春期:女性在青春期时,身体处于生长发育的快速阶段,阴精相对不足,若不注意调养,容易出现阴虚情况。例如,青春期女性月经初潮后,阴血相对消耗增多,如果营养摄入不均衡等,就可能导致阴虚。 育龄期:育龄期女性要经历月经、妊娠、分娩、哺乳等生理过程,这些过程都会耗伤阴血。比如妊娠时,胎儿生长发育需要消耗母体大量阴血;分娩时出血等也会导致阴血耗损;哺乳期间,乳汁的分泌也会使阴液流失,如果产后调养不当,就容易出现阴虚。 围绝经期:女性进入围绝经期后,体内激素水平发生明显变化,肾阴虚是较为常见的情况。随着卵巢功能逐渐衰退,阴精渐亏,出现潮热盗汗、心烦失眠等阴虚症状的几率增加。 三、生活方式因素 饮食不节:长期过食辛辣燥热之品,如辣椒、花椒、油炸食品等,会损伤阴液。辛辣燥热之性容易耗伤人体的阴津,久而久之导致阴虚。另外,过度节食减肥,营养摄入不足,尤其是缺乏滋阴润燥的食物,如滋阴的瓜果(梨、百合等)、滋阴的肉类(鸭肉等)等,也会使阴液生成不足,引发阴虚。 作息不规律:长期熬夜会耗伤阴液。因为夜间是阴精修复和滋养身体的重要时间,熬夜打乱了正常的阴阳作息规律,导致阴精得不到充分的养护,久而久之出现阴虚。例如,经常熬夜的女性容易出现皮肤干燥、口干舌燥、失眠等阴虚表现。 过度劳累:包括体力劳动过度和脑力劳动过度。体力劳动过度会耗伤气血阴精,脑力劳动过度则会使心阴耗损。长期处于高强度的工作或生活状态下,身体得不到充分的休息和调养,阴精不断被消耗,从而引发阴虚。 四、疾病因素 慢性疾病影响:患有某些慢性疾病,如慢性肝炎、慢性肾炎等,会影响身体的阴液生成和代谢。以慢性肾炎为例,疾病长期存在会导致肾脏阴精亏虚,出现阴虚的一系列表现,如腰膝酸软、头晕耳鸣、手足心热等。慢性肝炎患者,肝脏功能受损,阴血化生不足,也容易出现阴虚情况。 外感病后调理不当:女性在患外感热病后,如温热病等,若病后没有得到proper的调养,余热未清,耗伤阴液,就容易转为阴虚体质。例如,外感发热后,身体阴液被热邪耗伤,若没有及时通过饮食、药物等进行滋阴调养,就可能遗留阴虚的状态。 五、情志因素 长期的情志不舒,如焦虑、抑郁、愤怒等情绪问题,会影响人体的气血阴阳平衡。情志不舒容易导致肝郁化火,火邪耗伤阴液,进而出现阴虚。比如,女性长期处于精神压力大、情绪抑郁的状态下,会影响肝脏的疏泄功能,气机不畅,郁而化火,耗伤阴液,出现阴虚表现,如烦躁易怒、潮热、舌红少苔等。

    2025-10-13 12:54:54
  • 肺寒有什么症状

    肺寒可引发呼吸系统相关症状如咳嗽(声重、咯痰清稀色白,不同年龄人群有表现差异,长期处于寒冷潮湿环境易加重)、鼻塞流涕(鼻塞明显、流清涕,有反复受寒病史者易出现,寒冷季节不注意保暖会加重,因寒邪犯肺影响宣发致鼻窍不通、津液外泄);还会导致全身症状如怕冷(不同年龄人群表现略有差异,过度劳累后接触寒冷环境会加重,因肺寒致阳气不能温煦机体)、面色偏白(不同年龄人群有表现,有肺脏基础疾病且反复受寒者更突出,长期寒冷且营养不均衡会加重,因肺寒影响气血运行滋养致气血不能上荣于面);舌苔多为薄白苔,脉象可能出现浮紧脉,不同年龄和生活方式下舌苔脉象有相应变化但反映肺寒致肺脏功能失调病理状态。 一、呼吸系统相关症状 1.咳嗽 多表现为咳嗽声重,咯痰清稀色白。从年龄角度看,儿童肺寒咳嗽时,可能会出现频繁的清稀白痰咳出,且咳嗽较为剧烈;对于成年人,也会有持续的白色稀薄痰液伴随咳嗽。在生活方式方面,如果长期处于寒冷潮湿环境,更容易引发肺寒咳嗽,加重咳嗽症状。 从中医理论结合现代研究来看,肺寒时寒邪侵袭肺脏,导致肺气失于宣降,从而引起咳嗽,肺脏功能受到影响,气道受阻,出现咳嗽咳痰的情况。 2.鼻塞流涕 鼻塞症状较为明显,流清涕。儿童肺寒时,可能会出现鼻腔堵塞,呼吸不畅,同时流出清稀的鼻涕;成年人也会有类似表现,清涕不断。在病史方面,如果有反复感受寒邪的病史,更容易出现肺寒导致的鼻塞流涕。比如既往有反复受凉感冒后遗留肺寒情况的人,鼻塞流涕症状可能会持续或反复出现。生活方式上,在寒冷季节不注意保暖,易加重鼻塞流涕症状。肺寒时,寒邪犯肺,影响肺的宣发功能,肺与鼻相通,所以会出现鼻塞流涕,肺卫功能失调,导致鼻窍不通,津液外泄为清涕。 二、全身症状 1.怕冷 患者自觉怕冷明显,即使在温暖环境中也难以缓解。不同年龄人群表现略有差异,儿童肺寒时可能会比正常情况更易蜷缩身体,表现出明显的怕冷;成年人则会添加衣物来保暖,但仍感觉寒冷。生活方式上,如果过度劳累后又接触寒冷环境,会加重怕冷症状。从中医角度,肺寒导致阳气不能很好地温煦机体,所以出现怕冷表现,肺主气司呼吸,又外合皮毛,肺寒影响阳气的温煦功能,使体表失于温养,从而怕冷。 2.面色偏白 面色呈现苍白或萎黄ish的白色。年龄较小的儿童肺寒时,面色可能显得较为苍白无华;成年人肺寒时,面色也会失去正常的红润,呈现偏白状态。在病史方面,有肺脏基础疾病且反复受寒的人,面色偏白情况可能更突出。生活方式上,长期处于寒冷且营养摄入不均衡的环境,会加重面色偏白的情况。肺寒影响气血的运行和滋养,气血不能上荣于面,所以面色会偏白。 三、其他相关表现 1.舌苔脉象 舌苔多为薄白苔。从脉象来看,可能会出现浮紧脉。对于儿童,医生在进行中医诊断时,通过观察舌苔和脉象来判断肺寒情况,儿童肺寒时舌苔薄白,脉象浮紧提示寒邪在表,影响肺的功能;成年人也是如此,薄白苔反映肺寒为表证,浮紧脉是寒邪侵袭肌表,肺气失宣的脉象表现。在不同年龄和生活方式下,舌苔脉象会有相应变化,但核心是反映肺寒导致的肺脏功能失调的病理状态。

    2025-10-13 12:54:32
  • 男性阴虚的症状

    男性阴虚有常见症状表现,如五心烦热、潮热盗汗、口干咽燥、舌红少苔等,不同系统也有相关症状,还与年龄、生活方式有关,老年男性和年轻男性阴虚需注意不同调养方式。 一、常见症状表现 五心烦热:自觉手足心、胸口、额头部发热,这是阴虚机体失于滋养,虚热内生的典型表现。从生理角度看,阴液亏虚,不能制约阳气,阳气相对偏亢,就会出现虚热,而手足心等部位相对暴露,更容易感知到这种发热情况。 潮热盗汗:潮热往往表现为定时的发热,比如每天午后或者夜间出现发热情况,像潮水一样有规律。盗汗则是入睡后汗出,醒来汗止,这是因为阴虚导致阴阳失调,夜间卫阳入里,肌表不固,虚热蒸津外泄而出现盗汗。从中医理论来说,阴不制阳,虚热扰动,迫使津液外泄。 口干咽燥:由于阴液不足,不能上承滋润口咽部,所以会感觉口腔、咽喉干燥,想要频繁饮水来缓解。阴液是人体滋润物质的来源之一,阴虚时滋润功能减退,就会出现口咽干燥表现。 舌红少苔:通过舌象观察,阴虚患者舌质偏红,舌苔较少甚至没有舌苔。这是因为阴液亏虚,舌体失去阴液的滋养,同时虚热内生,使得舌质发红,而阴液不足无法生成充足舌苔。 二、不同系统相关症状 神经系统:可能出现头晕耳鸣,因为肾阴不足,不能上荣头目,头目失养则头晕,髓海空虚则耳鸣。在中医理论中,肾与髓海相关,肾阴亏虚,髓海失充,就会引发头晕耳鸣症状。 生殖系统:男性可能出现遗精早泄等情况。肾阴亏虚,相火偏旺,扰动精室,就会导致遗精;相火亢盛,逼迫精液外泄,可出现早泄。肾主封藏,阴虚则封藏失职,相火妄动,影响生殖系统功能。 消化系统:可能有大便干结的表现,阴液不足,肠道失于濡润,传导无力,就会出现大便干结难解的情况。阴液是肠道正常传导功能的重要保障,阴虚则肠道干涩,传导不畅。 三、与年龄、生活方式等的关联 年龄方面:中老年人相对更容易出现阴虚情况,随着年龄增长,肾阴等脏腑阴液逐渐亏虚,加之机体功能衰退,阴液生成减少,消耗相对增多,所以中老年人阴虚表现更为常见。比如老年男性,由于生理机能减退,肾阴不足的情况较为普遍,进而出现上述阴虚相关症状。 生活方式方面:长期熬夜、过度劳累的男性容易阴虚。熬夜会耗伤阴液,过度劳累则损伤正气,进而影响阴液的生成与维持。长期精神压力大、焦虑的男性也易出现阴虚,因为情志不舒,肝郁化火,耗伤阴液。另外,长期嗜食辛辣、温燥之品的男性,容易灼伤阴液,导致阴虚。 四、特殊人群提示 老年男性:老年男性本身阴液有生理性减退的情况,若出现阴虚相关症状,应更加注重调养。要注意避免过度劳累,保证充足睡眠,可适当进行一些舒缓的运动,如太极拳等,有助于调节身体阴阳平衡。饮食上可适当多吃一些滋阴的食物,如黑芝麻、桑葚、银耳等,但要注意适量,避免过度进食加重脾胃负担。 年轻男性:年轻男性若因生活方式导致阴虚,要及时调整生活作息,尽量避免熬夜,保持心情舒畅,减轻精神压力。在饮食上要注意均衡,减少辛辣、温燥食物的摄入,可适当食用一些滋阴的药膳,如枸杞菊花茶等,但也要根据自身身体状况适度食用,防止因过度滋补出现其他问题。

    2025-10-13 12:52:35
  • 莲花清瘟胶囊

    莲花清瘟胶囊对流感相关症状有循证改善作用可缓解发热等症状,在新冠治疗中有临床试验支持可改善相关症状但非特异性抗病毒药,儿童使用需谨慎低龄儿童需医生指导,孕妇及哺乳期女性使用需医生评估风险受益,肝肾功能不全者用前应咨询医生,其由多种中药成分组成通过多靶点协同发挥效应有循证支撑。 一、对流行性感冒相关症状的改善作用 莲花清瘟胶囊在改善流行性感冒引起的症状方面有一定循证依据。临床研究显示,其能缓解发热、肌肉酸痛、鼻塞流涕、咳嗽、咽痛等症状。例如多项针对流感患者的对照试验表明,服用莲花清瘟胶囊的患者在症状缓解时间上相较于对照组有明显优势,通过对患者症状评分的统计分析,证实其对流感相关症状有较好的改善效果,主要是基于其中多种中药成分协同发挥作用,调节机体的炎症反应等环节来减轻症状。 二、在新冠病毒感染治疗中的循证情况 在新冠病毒感染的治疗中,有多项临床试验为莲花清瘟胶囊的应用提供了循证支持。研究发现,莲花清瘟胶囊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新冠患者的发热、乏力、咳嗽等症状,缩短症状持续时间。相关研究通过对不同病情严重程度的新冠患者进行观察,统计分析用药后的症状变化情况,表明其能通过调节机体的免疫炎症反应等机制,对新冠病毒感染相关症状起到缓解作用,但需注意其并非针对新冠病毒的特异性抗病毒药物,而是通过多途径发挥对症状的改善作用。 三、特殊人群的注意事项 儿童:低龄儿童由于其生理结构和代谢功能与成人存在差异,莲花清瘟胶囊的使用需谨慎。儿童肝肾功能尚未发育完全,药物在体内的代谢过程不同于成人,可能会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因此,低龄儿童应避免自行使用莲花清瘟胶囊,若有相关病症需要使用,必须在医生的严格指导下,根据儿童的具体体重、病情等因素综合评估后决定是否使用及确定合适的用药方案。 孕妇及哺乳期女性:孕妇处于特殊生理阶段,药物可能会通过胎盘影响胎儿,哺乳期女性用药后药物可能会通过乳汁传递给婴儿。目前关于莲花清瘟胶囊在孕妇及哺乳期女性中的安全性循证资料相对有限,所以这类特殊人群使用莲花清瘟胶囊时需格外谨慎,应在医生充分评估潜在风险与受益后,权衡利弊再决定是否使用。 肝肾功能不全者:肝肾功能不全者的药物代谢和排泄能力下降,莲花清瘟胶囊中的成分需要经过肝肾代谢,可能会加重肝肾负担。因此,肝肾功能不全者使用莲花清瘟胶囊前应咨询医生,医生会根据患者的肝肾功能具体情况来评估用药的安全性和合理性,必要时可能需要调整用药方案。 四、成分及作用机制的循证阐释 莲花清瘟胶囊由多种中药成分组成,如麻黄、金银花、连翘、石膏、板蓝根等。其作用机制通过多靶点发挥效应,例如其中的石膏、知母等成分具有清热作用,可调节机体的体温调节中枢,缓解发热症状;金银花、连翘等成分具有抗炎、抗菌作用,能抑制炎症反应相关的细胞因子释放,减轻呼吸道炎症;麻黄等成分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呼吸道症状,通过调节气道平滑肌等发挥作用,整体上这些成分协同作用来达到改善感冒及新冠病毒感染相关症状的效果,这些作用机制均有相应的药理学研究和临床观察作为循证支撑。

    2025-10-13 12:51:58
  • 老年人腿肿中医如何治疗

    老年人腿肿可通过中医辨证论治,脾虚湿盛型用参苓白术散加减,肾阳亏虚型用金匮肾气丸加减;针灸推拿可选足三里等穴位及按揉相关经络穴位;中药外治有熏洗、贴敷等方法;生活方式上要注意饮食清淡、适当运动、休息时抬高下肢;特殊人群需注意用药、外治安全及结合基础疾病治疗。 一、中医辨证论治 脾虚湿盛型:老年人多脾胃功能减弱,脾虚则运化水湿无力,导致水湿内停,出现腿肿。常见症状为腿肿按之凹陷不易恢复,伴有乏力、食欲不振、腹胀等。治疗以健脾利湿为主,可选用参苓白术散加减。方中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健脾益气;山药、莲子肉助健脾益气之力;砂仁、陈皮、桔梗理气化湿,宣肺健脾,通利气机。 肾阳亏虚型:老年人肾阳不足,不能温煦机体,蒸腾气化水液失常,可致腿肿。表现为腿肿以下肢为甚,按之凹陷不起,伴有畏寒肢冷、腰膝酸软、小便清长等。治疗宜温补肾阳、化气行水,常用金匮肾气丸加减。方中附子、肉桂温补肾阳;熟地、山茱萸、山药滋补肝肾;泽泻、茯苓、丹皮利水渗湿。 二、针灸推拿治疗 针灸:可选取足三里、三阴交、阴陵泉、水分等穴位。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合穴,能健脾和胃;三阴交为足三阴经交会穴,可健脾利湿、补益肝肾;阴陵泉是脾经合穴,有健脾利湿之功;水分能利水消肿。通过针刺这些穴位,起到调理气血、疏通经络、利水消肿的作用。 推拿:按揉下肢膀胱经和胃经,从臀部开始,沿膀胱经向下至小腿,再沿胃经从大腿向下至小腿,以促进气血运行、利水消肿。对于肾阳亏虚型,可在腰部肾俞、命门等穴位进行揉按,以温补肾阳。 三、中药外治 中药熏洗:常用具有利水消肿作用的中药如麻黄、桂枝、茯苓、泽泻、艾叶等煎水熏洗下肢。通过药物的温热刺激和药力作用,促进局部气血流通,达到利水消肿的目的。熏洗时注意温度适中,避免烫伤,尤其是老年人皮肤感觉相对迟钝,更要留意。 中药贴敷:可将利水消肿的中药制成膏剂贴敷于相关穴位,如神阙穴等。神阙穴为经络之总枢,经气之汇海,贴敷于此可调节脏腑功能,促进水湿代谢。 四、生活方式调整 饮食:老年人腿肿应注意饮食清淡,减少盐分摄入,避免食用过多油腻、辛辣、生冷食物。可适当多吃一些健脾利湿的食物,如山药、薏米、冬瓜等。山药能健脾益胃、滋肾益精;薏米利水渗湿、健脾止泻;冬瓜清热利水。 运动: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散步可促进下肢血液循环,增强肌肉力量;太极拳能调节身体气血运行,增强体质,有助于改善腿肿情况,但运动要适度,避免过度劳累。 休息与体位:避免长时间站立或久坐,休息时可适当抬高下肢,高于心脏水平,以促进血液回流,减轻腿肿。老年人长时间站立或久坐后,下肢血液回流不畅,易加重腿肿。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在中医治疗腿肿时需特别注意。用药方面要考虑药物的耐受性和肝肾功能情况,中药外治时注意操作的安全性和舒适性。同时,要密切观察腿肿的变化情况,如有异常及时就医。对于伴有心、肝、肾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中医治疗应与西医治疗相结合,全面评估病情,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以保障老年人的健康和安全。

    2025-10-13 12:50:37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