闵存云

广东省人民医院

擅长:肾脏病、糖尿病、不孕不育、风湿关节病、慢性咳嗽及其它疑难杂病的中西医结合诊治。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先后就读于云南中医学院、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山大学,美国 Baylor College of Medicine访问学者,曾师从我国著名肾脏病学专家、中国中西医结合肾脏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山医科大学教授叶任高先生学习肾脏病、红斑狼疮的中西医结合诊疗。2004年7月至今一直在广东省人民医院中医科从事临床和科研工作。期间师从广东省名中医周伯康、黄松柏、刘和强等学习内科杂病的诊治。展开
个人擅长
肾脏病、糖尿病、不孕不育、风湿关节病、慢性咳嗽及其它疑难杂病的中西医结合诊治。展开
  • 葱根加红糖和姜煮水的功效

    葱根加红糖和姜煮水有多种功效,可缓解风寒感冒症状、暖身驱寒、辅助调理肠胃,不同人群饮用时需根据自身情况适量或谨慎选择。 一、葱根加红糖和姜煮水的功效 (一)缓解风寒感冒症状 1.原理及作用:葱根、姜都具有辛温解表的作用,对于风寒感冒初期出现的怕冷、流清涕、打喷嚏等症状有一定缓解作用。从现代医学角度看,葱根中含有的某些成分可能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姜中的姜辣素等成分能刺激身体发汗,通过发汗可帮助身体排出寒气,从而减轻风寒感冒带来的不适。例如有研究表明,姜的某些成分能兴奋交感神经,使血管扩张,促进血液循环,进而可能辅助缓解感冒相关的不适表现。 2.不同人群的体现:对于成年人,若因受凉出现风寒感冒初期症状,饮用葱根加红糖和姜煮水可能帮助身体驱散寒气,加快康复进程;对于儿童,风寒感冒时也可在医生指导下适量饮用(需注意儿童体质差异,且要避免过量),但儿童身体机能发育尚未完全,需密切观察饮用后的反应,因为儿童对药物或食物的耐受与成人不同,若饮用后出现不适需及时停止并就医。 (二)暖身驱寒 1.原理及作用:辛温的姜和葱根搭配红糖,饮用后能为身体提供热量,起到暖身的效果。红糖可以补充能量,姜和葱根的辛温性质促使身体产生温热感。从血液循环方面来说,饮用后促进血液循环,让身体各部位能得到更好的血液供应,对于一些体质偏寒、容易手脚冰凉的人群,长期适量饮用可能有一定改善作用。比如,在寒冷的季节里,饮用这种煮水可以帮助身体抵御寒冷,维持体温的相对稳定。 2.不同人群的体现:对于女性,尤其是在经期身体较为虚弱、容易受寒的情况,适量饮用葱根加红糖和姜煮水可以帮助暖身,缓解因受寒可能导致的痛经等不适,但要注意经期的个体差异,若本身月经量较多等特殊情况需谨慎饮用;对于老年人,老年人机体代谢相对缓慢,体质偏寒的情况较为常见,饮用后暖身驱寒的作用有助于维持身体的温暖状态,减少因寒冷引发的一些健康问题,但也要根据自身身体状况适量饮用,避免过量引起不适。 (三)辅助调理肠胃 1.原理及作用:姜对肠胃有一定的调理作用,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消化液分泌,帮助消化。葱根也可能对肠胃功能有一定的调节作用,红糖能提供一定的能量且相对温和。对于一些因受寒或饮食不当导致的肠胃不适,如轻微的腹胀、消化不良等,饮用葱根加红糖和姜煮水可能有一定的缓解作用。例如,姜中的成分可以刺激胃肠道蠕动,帮助食物更好地消化吸收。 2.不同人群的体现:对于一般成年人,若因饮食不节或受寒出现肠胃轻度不适,饮用后可能有一定的调理效果;对于儿童,肠胃功能相对较弱,若出现因着凉等引起的肠胃轻微不适,可在谨慎评估后适量饮用,但要注意儿童肠胃的耐受情况,避免过量饮用导致肠胃负担加重等问题;对于有肠胃疾病史的人群,如胃炎患者等,饮用前最好咨询医生意见,因为不同的肠胃疾病状态对这种煮水的耐受不同,需根据自身病情来决定是否适合饮用以及饮用的量等。

    2025-10-13 12:31:46
  • 阴虚的症状有哪些

    阴虚会引发全身、神经、消化、生殖、眼部等多方面症状,全身有午后潮热、手足心热、盗汗;神经会头晕耳鸣;消化现大便干结;生殖上男性遗精、女性月经不调;眼部致视物模糊,不同人群因自身特点易出现相应阴虚症状。 一、全身症状 阴虚时,人体的阴阳平衡被打破,会出现全身的虚热表现,常见有午后潮热,即下午特定时间段出现体温轻度升高的情况,一般体温在37.5℃-38℃左右,这是因为阴虚生内热,午后阳气渐衰,阴气相对更虚,内热更易表现出来;还会有手足心热,也就是双手心和双足心自觉发热的症状,这是由于阴虚不能制约阳气,虚热内生,导致手足心部位有发热感;另外,还可能出现盗汗,即入睡后汗出,醒来汗止的现象,这是因为阴虚内热,逼迫津液外泄,入睡时卫气行于里,不能固摄肌表,津液外泄而汗出,醒后卫气复出于表,固摄肌表,汗出停止。 二、神经系统症状 阴虚可能影响神经系统,出现头晕耳鸣的症状。例如,肾阴亏虚,不能上荣于脑,就会导致头晕;同时,肾开窍于耳,肾阴不足,髓海失养,会出现耳鸣,表现为耳内有持续或间断的声响,如蝉鸣等。对于儿童来说,阴虚导致的头晕耳鸣可能会影响其学习和活动状态,因为头部不适会让儿童感觉精力不集中等;女性在生理期或更年期时,由于生理上的变化,更容易出现阴虚相关的头晕耳鸣症状,因为此时女性的阴血相对不足,容易引发阴虚。 三、消化系统症状 在消化系统方面,阴虚会导致肠道失润,出现大便干结的症状。由于阴液不足,肠道缺乏津液的濡润,大便排出困难,排便时间间隔较长,粪便干结难解。对于老年人来说,本身肠道功能相对较弱,再加上阴虚,更容易出现大便干结的情况,因为老年人的阴液本就相对不足,阴虚会进一步加重肠道失润的状况;儿童如果有不良的饮食习惯,比如挑食、偏食等,也可能导致阴液生成不足,出现大便干结,影响其消化功能和身体健康。 四、生殖系统症状 对于男性,肾阴亏虚可能会出现遗精的症状,因为肾阴不足,相火偏旺,扰动精室,导致精液自行外泄;对于女性,可能出现月经不调,如月经量少、经期提前等情况,这是因为阴血不足,血海不能按时满盈,从而影响月经的正常周期和经量。在育龄期女性中,阴虚导致的月经不调可能会影响受孕,因为月经不调往往意味着生殖内分泌功能出现紊乱,而肾阴是影响生殖功能的重要因素之一;更年期女性由于体内激素水平的变化,本身就容易出现阴虚的情况,进而加重月经不调等症状,此时更需要关注阴虚的调理,以缓解相关不适。 五、眼部症状 阴虚还可能影响眼部,出现视物模糊的症状。肝开窍于目,肝阴不足,不能上荣于目,就会导致眼睛干涩、视物不清等。长期用眼过度的人群,如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的上班族、学生等,更容易出现眼部阴虚的情况,因为过度用眼会耗伤阴液,导致肝阴不足,出现视物模糊等眼部不适;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阴液渐亏,也容易出现眼部阴虚相关的问题,影响其视力和眼部健康。

    2025-10-13 12:26:33
  • 旱莲草的功效与作用

    旱莲草具有多方面的功效与作用:在血液系统方面,有一定止血作用,能调节血液细胞生成;在免疫系统方面,具有免疫调节功效,可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但特殊人群需谨慎评估;在抗氧化方面,含多种抗氧化成分,能清除自由基,不同人群作用不同,特殊人群需谨慎;在对肝肾等器官保护方面,对肝脏和肾脏有一定保护作用,有相关基础病史人群使用需综合评估,特殊人群也需谨慎权衡利弊。 一、旱莲草的功效与作用 (一)对血液系统的作用 旱莲草具有一定的止血作用,研究表明其能缩短出血时间等。从药理学角度来看,它可能通过影响凝血相关因子来发挥作用。例如,有实验发现旱莲草提取物能促进骨髓造血干细胞增殖分化,对血液细胞的生成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贫血等血液系统相关问题,但具体机制还需更深入研究来明确,且不同年龄、性别等人群在血液系统对其反应可能存在差异,一般人群可通过其对血液细胞生成的调节在一定程度上维护血液系统的相对稳定。 (二)对免疫系统的影响 旱莲草具有免疫调节功效。它可以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比如能提高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等。对于不同生活方式的人群,若生活方式不健康导致免疫功能可能下降,旱莲草的免疫调节作用可能有助于提升其免疫力。在病史方面,对于有免疫功能低下相关病史的人群,旱莲草的这种免疫调节作用可能有一定的辅助益处,但不能替代正规的医疗治疗。不过,特殊人群如孕妇等在免疫系统对其反应及安全性方面还需进一步谨慎评估,因为孕妇的免疫系统状态特殊,需要格外关注药物或具有免疫调节作用物质对其的影响。 (三)抗氧化作用 旱莲草含有多种抗氧化成分,能够清除体内自由基,减少自由基对细胞的损伤。自由基的过度产生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相关,如衰老、心血管疾病等。对于不同年龄人群,随着年龄增长体内自由基清除能力可能下降,旱莲草的抗氧化作用有助于延缓衰老进程等。不同生活方式人群,若有长期暴露于可能产生较多自由基的环境或生活方式(如长期吸烟等),旱莲草的抗氧化作用可帮助减轻自由基带来的危害。但对于本身有严重氧化应激相关疾病病史的人群,使用旱莲草时也需要综合评估其与其他治疗的协同或拮抗作用等情况,特殊人群如儿童等,由于其身体代谢等特点,在抗氧化相关应用上需谨慎考虑其安全性和适用性。 (四)对肝肾等器官的保护作用 有研究显示旱莲草对肝脏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可减轻肝脏损伤,对肾脏也有一定的保护效应,能在一定程度上对抗肾损伤因素。不同年龄人群,肝脏和肾脏的代谢、修复等功能有所不同,对于有肝肾相关基础病史的人群,旱莲草的这种保护作用可能有一定的辅助价值,但不能替代针对肝肾疾病的正规治疗。特殊人群如老年人,其肝肾等器官功能逐渐衰退,在使用旱莲草时需关注其对肝肾的具体影响及个体差异,孕妇等特殊人群在肝肾保护相关应用上也需要谨慎权衡利弊,因为其特殊生理状态可能影响肝肾对旱莲草的代谢等情况。

    2025-10-13 12:25:58
  • 中医如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

    强直性脊柱炎的中医治疗包括中药内服、外治、针灸推拿、康复锻炼及免疫调节与整体调理等多方面。中药内服辨证论治,外治有熏洗、贴敷,针灸推拿可疏通经络等,康复锻炼包括运动和姿势调整,同时注重免疫调节与整体调理,还需关注不同人群心理及个体差异。 一、中药内服治疗 强直性脊柱炎属于中医“痹证”范畴,中药内服需辨证论治。如肝肾不足、督脉空虚型,常用独活寄生汤加减,方中独活、桑寄生、杜仲、牛膝等药物有补肝肾、强筋骨、祛风湿之功,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其中一些药物具有抗炎、调节免疫等作用,可改善患者的关节疼痛、僵硬等症状;若为湿热痹阻型,多选用四妙丸合宣痹汤加减,黄柏、苍术清热燥湿,防己、薏苡仁等利湿通络,这些药物的有效成分能减轻关节的炎症反应。 二、中药外治 1.中药熏洗:常用乳香、没药、木瓜、防风、生草乌、生川乌等药物煎水熏洗患处,利用药物的温热及药力作用,通过皮肤渗透直达病所,促进局部气血流通,缓解关节疼痛、僵硬。熏洗时需注意温度适宜,避免烫伤,对于皮肤过敏者慎用。 2.中药贴敷:可选用具有活血化瘀、通络止痛作用的中药制成药膏贴敷于病变关节局部或相关穴位,如伤湿止痛膏等,通过药物对穴位的刺激及局部的渗透作用,起到疏通经络、消肿止痛的效果,儿童皮肤娇嫩,贴敷时间不宜过长,防止引起皮肤过敏等不良反应。 三、针灸推拿 1.针灸:根据病情选取肾俞、命门、腰阳关、大肠俞等穴位,采用毫针针刺或温针灸,起到补益肝肾、疏通经络的作用。针刺时要注意无菌操作,对于儿童及怕针患者需安抚好情绪。 2.推拿:由专业医师进行适当的推拿手法,如滚法、揉法、按法等作用于脊柱及四肢关节周围,可改善局部气血运行,松解肌肉痉挛,但推拿力度要适中,对于脊柱畸形严重或有骨质疏松的患者需谨慎操作,避免造成损伤。 四、康复锻炼 1.运动疗法:患者可进行适合的康复锻炼,如太极拳、八段锦等,这些运动能增强脊柱及四肢的柔韧性、力量,维持关节的活动度。运动时要根据自身情况循序渐进,避免过度劳累,儿童进行康复锻炼需在家长及专业人员监护下进行,选择适合儿童的简单运动方式。 2.姿势调整:指导患者保持正确的坐姿、站姿及睡姿,避免长时间弯腰、驼背等不良姿势,防止脊柱畸形进一步加重,对于儿童要注意纠正其不良的坐姿等习惯,培养良好的体态。 五、免疫调节与整体调理 中医注重整体调理,通过中药及康复等综合治疗,调节患者的免疫功能,改善机体的内环境。在治疗过程中要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给予心理疏导,因为长期患病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焦虑、抑郁等情绪,而不良情绪又可能影响病情的发展,无论是儿童、成人还是老人,都需要关注其心理因素对病情的影响,必要时可配合心理治疗。同时要根据患者不同的年龄、性别等因素进行个体化调整,如女性患者在经期等特殊时期用药需考虑其生理特点,老人身体机能下降,用药及康复锻炼需更加谨慎。

    2025-10-13 12:25:16
  • 脾胃虚寒的症状特征是什么

    脾胃虚寒有消化系统相关症状和全身症状,消化系统相关有腹痛(隐痛、喜温喜按等)、腹胀(食后加重等)、腹泻(大便稀溏等);全身症状有怕冷(四肢末端易凉等)、神疲乏力(活动耐力下降等)、面色萎黄(缺乏红润光泽等),不同人群症状表现有差异,核心是脾胃阳气不足致一系列不适。 腹痛:多为隐痛、绵绵作痛,疼痛程度一般较轻,喜温喜按。进食后可能会有所缓解,尤其是食用温热食物后。例如,有些患者会感觉上腹部或胃脘部有持续的轻度疼痛,用手按压或热敷后疼痛能减轻。从年龄角度看,儿童脾胃虚寒可能表现为脐周反复隐痛,喜欢家长用手捂着肚子;对于老年人,脾胃虚寒引起的腹痛可能更为缠绵难愈,与年老体衰、脾胃功能本就相对较弱有关。在生活方式方面,如果长期饮食不节,过食生冷,会加重脾胃虚寒,导致腹痛症状加重。 腹胀:胃脘部胀满不适,食后腹胀明显加重。患者会感觉腹部有饱胀感,好像食物在胃内不消化。对于女性来说,可能在经期前后由于气血相对不足,脾胃虚寒情况加重,腹胀会更明显。从病史角度,如果有长期脾胃病病史,如慢性胃炎、胃溃疡等,容易出现脾胃虚寒,进而导致腹胀症状反复。 腹泻:大便稀溏,次数增多。大便质地清稀如水样,可能伴有未消化的食物残渣。小儿脾胃虚寒腹泻,大便多呈清稀状,可能一天数次,且精神状态可能受影响,面色萎黄;老年人脾胃虚寒腹泻,往往在晨起时腹泻明显,俗称“五更泻”,这与老年人阳气不足,脾肾阳虚,黎明时分阳气未振,脾胃功能更弱有关。生活方式上,若长期熬夜、过度劳累,会损伤脾胃阳气,引发腹泻。 全身症状 怕冷:患者常自觉怕冷,比常人更易感受寒邪。即使在温暖的环境中,也会有畏寒的感觉,尤其是四肢末端容易发凉,如手脚冰凉。在性别差异上,女性相对更容易出现怕冷的表现,可能与女性生理周期中气血的变化有关,经期前后气血相对不足,脾胃虚寒时怕冷更明显。年龄方面,儿童由于自身阳气未充,脾胃虚寒时怕冷表现较为突出,可能表现为穿衣比同龄儿童多仍觉寒冷;老年人阳气渐衰,怕冷症状更为常见。 神疲乏力:精神疲倦,肢体无力,活动耐力下降。患者感觉浑身没劲儿,不想活动。从生活方式看,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或脑力劳动,过度消耗体力和脑力,会导致脾胃虚弱,进而出现神疲乏力。对于不同年龄,儿童如果脾胃虚寒,可能表现为不爱玩耍,活动量比正常儿童少;老年人神疲乏力更明显,可能影响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面色萎黄:面部色泽发黄、暗淡,缺乏红润光泽。这是因为脾胃虚弱,运化失职,气血生化不足,不能上荣于面。在病史方面,若有慢性消耗性疾病,长期影响脾胃功能,会导致面色萎黄。比如有慢性肝炎病史的患者,脾胃功能受影响,容易出现面色萎黄的症状。 脾胃虚寒的症状特征涵盖消化系统及全身多个方面,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和病史的人群,其症状表现可能会有一定差异,但核心是脾胃阳气不足导致的一系列不适表现。

    2025-10-13 12:23:36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