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乐萍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擅长:小儿血液病、普通儿科疾病诊治。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张乐萍,女,1987年毕业于北京医科大学获学士学位,1992年获北京医科大学博士学位,2000年至2001年在美国St Jude儿童研究医院做访问学者,现任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主任医师、儿科副主任、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小儿血液病的研究与治疗工作,任«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第四届编辑委员会委员,负责并完成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参加并完成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参加“985国家重点学科”等项目,参加北京大学医学教材«儿科学»编写工作,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展开
个人擅长
小儿血液病、普通儿科疾病诊治。展开
  • 宝宝眼屎黄粘稠怎么回事

    宝宝眼屎黄粘稠可能是正常生理情况,也可能是病理情况。病理情况包括结膜炎(感染性如细菌、病毒感染,非感染性如过敏)和鼻泪管堵塞。应对措施有清洁眼部、及时就医,特殊人群(宝宝)要注意清洁时动作轻柔、避免揉眼等。 一、正常生理情况 宝宝偶尔出现少量、微黄且较稀的眼屎,可能是正常的生理现象。这是因为宝宝眼部的睑板腺会分泌油脂,起到润滑眼球等作用,在正常代谢过程中可能会形成少量眼屎,通常量不多,也不会伴有其他不适症状。 二、病理情况 1.结膜炎 感染性结膜炎: 细菌感染:宝宝如果感染了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细菌,容易引发细菌性结膜炎。除了眼屎黄粘稠外,还可能伴有眼部充血、发红等表现。这是因为细菌感染眼部后,刺激眼部产生炎症反应,导致眼部分泌物增多且性状改变。宝宝可能会因为眼部不适而出现揉眼等行为。 病毒感染:像腺病毒等感染引起的病毒性结膜炎,也可能出现眼屎黄粘稠的情况,同时可能伴有流泪、眼睑肿胀等症状。病毒感染会引起眼部的炎症病变,影响眼部的正常分泌和代谢功能。 非感染性结膜炎: 宝宝如果接触了过敏原,如花粉、尘螨等,可能会发生过敏性结膜炎,也可能出现眼屎黄粘稠的情况,还常伴有眼睛发痒、频繁眨眼等症状。过敏原刺激眼部的免疫反应,导致眼部出现炎症,进而影响眼屎的性状和量。 2.鼻泪管堵塞 宝宝鼻泪管堵塞时,泪液无法正常排出,容易导致细菌滋生,从而出现眼屎黄粘稠的情况。通常还可伴有眼睛经常流泪的表现。这是因为鼻泪管堵塞后,泪液在眼部积聚,为细菌提供了滋生的环境,引发眼部的炎症反应,使得眼屎增多且性状改变。 三、应对措施及注意事项 清洁眼部:如果宝宝眼屎黄粘稠,可以用干净的湿棉签轻轻擦拭眼部,但要注意动作轻柔,避免损伤宝宝眼部皮肤。对于鼻泪管堵塞的情况,还可以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适当的按摩,帮助疏通鼻泪管。 及时就医:如果宝宝眼屎黄粘稠的情况持续不缓解或者伴有其他异常表现,如眼部明显红肿、宝宝出现发热等全身症状,应及时带宝宝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如眼部检查等,以明确病因,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相应的治疗。 特殊人群(宝宝)注意事项:宝宝皮肤娇嫩,在清洁眼部时要使用柔软的物品,避免刺激眼部。同时,要注意保持宝宝眼部周围的清洁卫生,避免宝宝用手揉眼,防止加重眼部感染等情况。如果是过敏性结膜炎的宝宝,要尽量避免接触过敏原。

    2025-10-11 11:40:01
  • 宝宝发烧如何护理

    宝宝发烧时需监测体温,通过适当增减衣物、温水擦拭物理降温,保证充足水分摄入,保持环境适宜,若发烧持续不退、体温过高或出现异常表现要及时就医。 一、监测体温 对于宝宝发烧,首先要密切监测体温变化。可以使用体温计准确测量宝宝的体温,如口腔体温正常范围是36.3~37.2℃,直肠体温正常范围是36.5~37.7℃,腋下体温正常范围是36~37℃。通过频繁监测体温,能及时了解宝宝体温的波动情况,以便采取相应措施。不同年龄段宝宝体温特点有所不同,新生儿体温调节中枢尚未发育完善,体温易受环境影响;婴儿体温相对活泼,发烧时变化可能更快。 二、物理降温 适当增减衣物:如果宝宝发烧是因穿着过多或包裹过紧引起,可适当减少衣物和被褥,以利于散热。但要注意避免让宝宝直接吹冷风,尤其是年龄较小的婴儿,其体温调节能力弱,过度散热可能导致体温进一步下降或引发其他不适。对于新生儿,包裹应宽松适宜,根据室温调整,保持皮肤温度在合适范围。 温水擦拭:用32~34℃的温水给宝宝擦拭身体,重点擦拭颈部、腋窝、腹股沟等血管丰富的部位,通过水分蒸发帮助散热。擦拭时动作要轻柔,时间不宜过长,防止宝宝着凉。婴儿皮肤娇嫩,擦拭时更要注意力度,避免损伤皮肤。 三、保证充足水分摄入 发烧会使宝宝身体丢失较多水分,要多给宝宝喝温水,以补充水分,防止脱水。可以少量多次喂水,对于婴儿,母乳喂养的妈妈要增加喂养次数,人工喂养的宝宝可适当增加喂水频率。不同年龄宝宝对水分的需求不同,一般来说,婴儿每天需要的水分约为120~150ml/kg,要根据宝宝具体情况保证水分供给,维持身体正常代谢。 四、环境适宜 保持室内温度适宜,一般维持在22~25℃左右,湿度保持在50%~60%。舒适的环境有利于宝宝休息,促进身体恢复。对于新生儿,要注意室内温度稳定,避免温差过大;婴儿则要营造安静、舒适的休息环境,减少外界干扰。 五、及时就医的情况 如果宝宝发烧持续不退(如超过3天)、体温过高(如直肠体温超过38.5℃且物理降温无效)、出现精神萎靡、嗜睡、抽搐、呼吸急促等异常表现,应及时带宝宝就医。不同年龄段宝宝对发烧的耐受程度不同,新生儿和小婴儿发烧更需谨慎对待,因为他们病情变化可能较快。例如,新生儿发烧可能是感染等严重问题的信号,必须及时明确病因并进行相应治疗。

    2025-10-11 11:38:17
  • 手足口病什么症状

    手足口病有一般症状和重症表现,一般症状包括发热、口腔疱疹或溃疡、手、足、臀部皮疹;重症表现有神经系统症状、呼吸系统症状、循环系统症状。 发热:多数患儿会出现发热症状,体温一般在38℃左右,部分患儿体温可更高。发热通常是手足口病早期较为常见的表现,是机体对病毒感染的一种免疫反应。不同年龄段的患儿发热表现可能有所差异,婴幼儿由于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发热时可能更易出现体温波动较大的情况。 口腔疱疹或溃疡:口腔内会出现疱疹或溃疡,多发生在舌、颊黏膜、硬腭等部位,有时也会波及软腭、牙龈、扁桃体及咽部。患儿会因口腔疼痛而出现拒食、流涎等表现。比如,幼儿可能会突然出现不愿意吃饭、总是把口水往外流的情况,这往往是口腔疱疹引起疼痛导致的。 手部、足部、臀部皮疹:手、足、臀部会出现皮疹,初期为红色斑丘疹,随后发展为疱疹,疱疹周围可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皮疹具有不痛、不痒、不结痂、不结疤的“四不”特征。但也有少数患儿的皮疹可能会出现异常变化,如疱疹破溃感染等。不同年龄患儿的皮疹分布特点可能略有不同,年长儿的皮疹分布相对更广泛一些,而婴幼儿可能相对集中在手部、足部和臀部。 重症表现 神经系统症状:少数患儿可能出现神经系统受累的表现,如精神差、嗜睡、易惊、头痛、呕吐、谵妄甚至昏迷;肢体抖动、肌阵挛、眼球震颤、共济失调、眼球运动障碍;无力或急性弛缓性麻痹;惊厥等。例如,患儿可能会突然精神萎靡,老是想睡觉,或者出现肢体不自主的抖动等情况。神经系统受累在婴幼儿中相对更易发生,因为其神经系统发育尚不完善,对病毒感染的耐受能力相对较弱。 呼吸系统症状:表现为呼吸浅促、呼吸困难或节律改变,口唇发绀,咳嗽,咳白色、粉红色或血性泡沫样痰液;肺部可闻及湿啰音或痰鸣音等。这是由于病毒感染累及呼吸系统,影响了呼吸功能。年龄较小的患儿呼吸系统代偿能力较差,一旦出现呼吸方面的异常,病情变化可能较为迅速。 循环系统症状:面色苍灰、皮肤花纹、四肢发凉,指(趾)发绀;出冷汗;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延长;心率增快或减慢,脉搏浅速或减弱甚至消失;血压升高或下降等。循环系统受累提示病情较为严重,多是因为病毒感染导致心肌损伤等情况引起循环功能障碍。幼儿的循环系统调节能力相对较弱,所以在出现循环系统症状时需要更加密切的监测和及时干预。

    2025-10-11 11:36:45
  • 三个月宝宝睡觉一惊一惊的怎么回事

    三个月宝宝睡觉一惊一惊可能由多种因素导致,包括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环境因素(睡眠环境嘈杂或温度不适)、缺乏维生素D、喂养不当(过度喂养或喂养不足)以及疾病因素(脑部疾病或感染性疾病),家长需营造适宜睡眠环境、合理喂养、补充维生素D,若频繁惊跳伴异常表现需及时就医。 环境因素影响 睡眠环境嘈杂:如果宝宝睡觉的环境有突然的声响,像较大的关门声、电器启动声等,就可能会引起宝宝一惊一惊的情况。因为三个月的宝宝对周围环境的声音比较敏感,微小的声音变化都可能刺激到宝宝,使其出现惊跳反应。 睡眠环境温度不适:宝宝睡觉的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让宝宝感觉不舒服,从而出现一惊一惊的表现。比如温度过高时,宝宝会觉得燥热,难以安稳入睡;温度过低时,宝宝会因为寒冷而身体不自觉地抖动。 缺乏维生素D 维生素D缺乏会影响钙的吸收,导致宝宝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出现易惊、多汗、枕秃等症状。研究表明,体内维生素D水平不足的宝宝,惊跳的发生率相对较高。因为钙是维持神经肌肉稳定性的重要元素,维生素D缺乏时钙的吸收利用受到影响,就会使宝宝的神经肌肉处于兴奋状态,容易出现惊跳。 喂养不当 过度喂养:如果宝宝吃得过多,造成胃肠负担过重,可能会引起腹部不适,进而影响睡眠,出现一惊一惊的情况。宝宝的消化系统还未发育完全,过度喂养容易导致消化不良,引起身体的不适反应。 喂养不足:宝宝没有吃饱时,会因为饥饿而睡眠不踏实,表现出一惊一惊的状态。此时宝宝可能会伴有哭闹等表现,需要及时喂养。 疾病因素 脑部疾病:虽然较少见,但一些脑部的异常情况也可能导致宝宝睡觉一惊一惊。比如颅内出血、脑膜炎等疾病,会影响宝宝的神经系统功能,从而出现异常的神经症状。不过这种情况通常还会伴有其他异常表现,如发热、呕吐、意识改变等。 感染性疾病:宝宝如果患有上呼吸道感染等感染性疾病,身体不适也可能影响睡眠,出现惊跳现象。感染会引起身体的不适反应,导致宝宝睡眠不安稳。 对于三个月宝宝睡觉一惊一惊的情况,家长首先要营造一个安静、舒适、温度适宜的睡眠环境。同时,要注意合理喂养,保证宝宝营养均衡。另外,要注意补充维生素D,按照医生的建议给宝宝适当补充。如果宝宝惊跳情况频繁且伴有其他异常表现,如发热、呕吐、精神差等,应及时带宝宝就医,进行相关检查,以排除疾病因素。

    2025-10-11 11:35:50
  • 宝宝脸上长小米粒怎么办

    宝宝脸上出现小米粒样皮疹可能是粟丘疹、婴儿痤疮、湿疹早期表现或热疹(痱子)。粟丘疹表现为白色或淡黄色、针头大小小白疙瘩,多自行消退,需注意面部清洁;婴儿痤疮与母体雄激素有关,一般可自行消退;湿疹早期可能有小丘疹伴发红,要找过敏原、保湿,加重需就医;热疹因环境温度高、出汗多致汗腺导管堵塞,要调节环境、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一、粟丘疹 表现:宝宝脸上的小米粒可能是粟丘疹,通常是白色或淡黄色,约针头大小,看起来像小白疙瘩,一般没有不适症状。 原因:可能是皮肤在发育过程中,表皮的一些小囊肿没有正常排出所致,或者是皮肤受到轻微损伤后,在修复过程中形成的小囊肿。 处理: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随着宝宝皮肤的生长发育,大多会自行消退。日常要注意宝宝面部清洁,避免过度摩擦刺激脸部皮肤。 二、婴儿痤疮 表现:也可能是婴儿痤疮,多在出生后数周内出现,表现为面部有小米粒样的皮疹,可能伴有红色小丘疹等。 原因:与宝宝在母体时雄激素水平影响有关,出生后雄激素水平暂时下降,但仍可能刺激皮脂腺分泌,导致痤疮样表现。 处理:一般情况不严重,保持面部清洁,不要用手挤压,大多在数周或数月内会自行消退。如果皮疹有加重趋势或出现感染等情况,需及时就医,但要避免自行滥用药物。 三、湿疹早期表现 表现:部分婴儿湿疹早期可能表现为脸上出现小米粒样的小丘疹,可能还会伴有皮肤发红等表现。 原因:可能与宝宝的过敏体质、皮肤屏障功能不完善、接触过敏原(如某些衣物材质、洗护用品等)有关。 处理:要注意寻找可能的过敏原并避免接触,保持面部皮肤清洁、湿润,可使用温和的婴儿保湿霜。如果皮疹加重出现渗液等情况,需及时就医。对于婴儿湿疹,要特别注意选择温和无刺激的护理产品,避免使用含有刺激性化学成分的用品,且要根据宝宝皮肤情况调整护理方式,保持皮肤适宜的湿度和温度,减少外界因素对皮肤的刺激。 四、热疹(痱子) 表现:如果宝宝所处环境温度较高、穿盖过多,脸上可能出现粟粒大小的丘疹或丘疱疹,也就是热疹。 原因:环境温度高,宝宝出汗多,汗腺导管堵塞,导致汗液潴留引起热疹。 处理:要注意调节宝宝所处环境的温度和湿度,保持室内凉爽通风,给宝宝穿宽松、透气的衣物,保持面部皮肤清洁干燥。可以用温水给宝宝洗脸,然后轻轻擦干,避免用刺激性的清洁产品。

    2025-10-11 11:33:34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