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ice: Undefined index: department_name in /data/web/project/39yst/www/trunk1/app/modules/ask/index.php on line 310
李欣副主任医师(87)_问答库_民福康养生
李欣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擅长:儿科常见疾病的诊治及护理,儿童矮小症、性早熟等儿童内分泌疾病的诊治。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个人擅长
儿科常见疾病的诊治及护理,儿童矮小症、性早熟等儿童内分泌疾病的诊治。展开
  • 婴儿看到脏东西的表现是什么

    婴儿看到脏东西可能会有揉眼睛、眨眼、流泪、皱眉、哭闹等表现,但这些表现因婴儿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 1.揉眼睛 婴儿的眼睛比较敏感,当他们看到脏东西时,可能会用手揉眼睛,以去除眼中的异物。 2.眨眼 婴儿可能会频繁眨眼,以避免脏东西进入眼睛。 3.流泪 当眼睛受到刺激时,婴儿可能会流泪,以排出眼中的异物和分泌物。 4.皱眉 婴儿可能会皱眉,表达他们对脏东西的不满和不适。 5.哭闹 如果婴儿感到非常不舒服,他们可能会哭闹不止。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表现并不是绝对的,每个婴儿的反应可能会有所不同。如果家长发现婴儿有异常表现,应及时带他们去看医生,以确保他们的眼睛健康。同时,家长也应该注意保持婴儿的眼睛清洁,避免让他们接触到脏东西。

    2025-05-22 15:48:43
  • 宝宝腹胀的表现是什么

    婴儿胀肚表现主要有腹胀、恶心呕吐、精神状态差等,需积极治疗以免延误病情。具体如下: 一、腹胀:通常是不良饮食习惯导致,会出现腹部胀气、排气增多等情况。 二、恶心呕吐:每次进食后可能出现恶心甚至呕吐,严重时可致脱水。 三、精神状态差:由于婴儿自身抵抗力较弱,若不及时治疗,会影响其精神状态,进而对身体发育产生不利影响。 此外,还可能出现嗜睡、四肢湿冷、身体发热、生长发育迟缓等症状。可适当对腹部进行推拿,也可遵医嘱口服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乳酸菌素、地衣芽孢杆菌活菌片等药物来改善。 婴儿胀肚的表现多样,包括腹胀、恶心呕吐、精神状态改变等,还可能有其他伴随症状,要重视并及时采取合适的治疗措施。

    2025-05-22 15:44:45
  • 5岁小孩子可以喝红参吗

    小孩子不能喝红参,因为红参是滋补药材,小孩子身体发育不完善,食用红参会导致性早熟等问题,且红参有一定副作用,小孩食用需遵医嘱。 小孩子不能喝红参。红参是一种滋补药材,具有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生津养血、安神益智等功效。但红参不适合小孩子食用,因为小孩子的身体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红参的滋补作用可能会导致小孩子出现性早熟等问题。 此外,红参还具有一定的副作用,如口干舌燥、头晕、血压升高等。因此,小孩子在食用红参之前,应该咨询医生的意见,以免影响身体健康。

    2025-05-22 15:41:03
  • 宝宝三个月咳嗽厉害的治疗小妙招有什么

    宝宝咳嗽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如呼吸道感染、过敏等,治疗小妙招包括保持空气湿润、拍背、多喝水、侧卧或抱起、避免过敏原、注意饮食等,但要注意安全并及时就医。 1.保持空气湿润:可以使用加湿器增加空气湿度,有助于缓解咳嗽。 2.拍背:让宝宝侧卧或抱起,空心掌轻轻拍打宝宝的背部,有助于痰液咳出。 3.多喝水:可以保持呼吸道湿润,缓解咳嗽。 4.适当体位:可以将宝宝竖着抱起来,或者让宝宝趴在大人的腿上,头部稍低,有助于缓解咳嗽。 5.避免过敏原:如果宝宝咳嗽是由过敏引起的,要尽量避免过敏原,如花粉、尘螨等。 6.注意饮食:如果宝宝是母乳喂养,妈妈要注意饮食,避免吃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如果宝宝已经开始添加辅食,可以适当增加水分摄入。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三个月大的宝宝,咳嗽可能是一种严重的症状,需要及时就医。如果宝宝咳嗽持续时间较长、伴有发热、呼吸急促等症状,应立即就医。同时,在使用任何治疗方法时,都要注意安全,避免对宝宝造成伤害。

    2025-05-21 17:02:22
  • 疱疹性咽峡炎最好的用药

    疱疹性咽峡炎是肠道病毒引起的疾病,可使用抗病毒、解热镇痛药、口腔局部药物治疗,具体药物使用需遵医嘱,同时注意饮食均衡、保暖、保持良好心态。 1.抗病毒药物 对于疱疹性咽峡炎,抗病毒药物是首选。这些药物可以减轻症状并缩短病程。常用的抗病毒药物包括阿昔洛韦、利巴韦林等。 2.解热镇痛药 如果患者发热,可以使用解热镇痛药来缓解症状,如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 3.口腔局部药物 口腔局部药物可以帮助缓解喉咙疼痛,如口腔喷雾剂或含片。常用的药物包括利多卡因凝胶、西瓜霜等。 4.抗生素 抗生素对病毒感染无效,因此通常不用于疱疹性咽峡炎的治疗。只有在合并细菌感染时,医生才会考虑使用抗生素。 需要注意的是,药物的使用应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决定,包括年龄、症状严重程度、过敏史等。在使用任何药物之前,最好先咨询医生或药师的建议。此外,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休息和口腔卫生也对缓解症状很重要。 如果症状持续加重或出现其他不适,应及时就医复诊。

    2025-05-21 16:59:32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