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ice: Undefined index: department_name in /data/web/project/39yst/www/trunk1/app/modules/ask/index.php on line 310
尚丹副主任医师(34)_问答库_民福康养生
尚丹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擅长:静脉曲张、静脉血栓、静脉狭窄以及闭塞、下肢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腹主动脉瘤、主动脉夹层等相关疾病的诊治。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个人擅长
静脉曲张、静脉血栓、静脉狭窄以及闭塞、下肢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腹主动脉瘤、主动脉夹层等相关疾病的诊治。展开
  • 我想知道血管瘤的危害性

    血管瘤的危害包括影响正常器官功能,危害生命,影响美观导致患者自卑;治疗方式有手术切除、放射线治疗、冷冻治疗,患者需选择合适自身的治疗方式。 一、血管瘤的危害 1.当瘤体过大并压迫周围器官或组织时,会干扰正常生理功能,如长在咽喉或颅内部位,可能危及生命。 2.若瘤体出现在暴露或头面部位,会损害患者美观,进而可能使患者产生心理自卑感。 二、血管瘤的治疗 1.手术治疗是主要方式,可切除血管瘤,但切除后局部皮肤可能有较大损伤,需移植其他部位皮瓣填补皮肤缺损。 2.病情严重无法手术时,可采取放射线治疗,对于局部较浅的血管瘤还可进行冷冻治疗。 尾段总结:总之,血管瘤存在多种危害,治疗方式多样,患者应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来处理血管瘤。

    2025-04-24 11:47:19
  • 胳膊血管瘤

    胳膊血管瘤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可发生于婴幼儿和成年人,且针对不同年龄段的治疗方案各异。 一、对于婴幼儿血管瘤: 1.可定期观察,因为部分良性血管瘤患者有自行消退的可能。 2.若手臂上的血管瘤较小且不明显,可采取局部加压的方式,从而抑制血管瘤的增生和生长。 二、对于无法完全消失和萎缩的血管瘤: 1.可采取手术切除。 2.可使用局部外用药,如普萘洛尔软膏、噻吗洛尔乳膏等。 3.可进行局部注射糖皮质激素。 4.还可利用同位素、激光、冷冻等方式进行处理。 当出现胳膊有血管瘤的情况时,最好前往正规的血管外科或骨科进行详细咨询和检查,以找到合适的治疗方案。 总之,胳膊血管瘤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同时要重视专业医生的建议和指导。

    2025-04-24 11:46:52
  • 六个月宝宝胳膊上有血管瘤,会不会自己吸收

    一般情况下,婴儿血管瘤存在不同情况:若没有其他不适症状,会自己消退;若有其他不适症状,则不会自己消退。具体如下: 一、会自己消退: 血管瘤属于良性肿瘤,在婴儿的头部、面部、颈部等部位较为常见。如果血管瘤不存在其他不适症状,通常不会持续发展,而是会随着婴儿的成长发育,逐渐自己消退。 二、不会自己消退: 婴儿血管瘤要是出现颜色改变、按压疼痛等症状,往往不会自己消退。这种情况可能存在血管瘤恶化的风险,建议家长及时带婴儿前往医院接受治疗,必要时需进行手术切除。家长要重视婴儿术后伤口的护理工作,避免婴儿抓挠而导致伤口感染,同时还要按规定时间进行复查。 总结概况提示:文章主要讲述了婴儿血管瘤不同情况下的发展走向,以及应对方式和注意事项。

    2025-04-24 11:46:52
  • 腿部静脉曲张症状有什么啊

    腿部静脉曲张一般会有双腿酸胀不适、下肢水肿、溃疡、出血等表现,且和病情的严重程度相关。 一、双腿酸胀不适:腿部静脉曲张的引发原因包括长时间站立不动、下肢活动过少等。在腿部静脉曲张不太严重的早期阶段,往往会出现双腿酸胀不适的感觉。 二、下肢水肿:若长期进行重体力劳动,有可能提高腿部静脉曲张的发生几率。在发病时,小腿前内侧可能会有青筋样突起的现象,同时伴有下肢水肿情况。 三、溃疡、出血:静脉壁结构异常以及静脉压高容易导致下肢静脉曲张。随着病情的不断加重,下肢会呈现沉胀状态,如果没有及时进行治疗,甚至还会出现溃疡、出血等不良反反应,进而使生活质量下降。 总之,腿部静脉曲张的症状多样且与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应重视并及时就医处理。

    2025-04-24 11:46:35
  • 早期静脉曲张症状

    静脉曲张初期通常无显著临床症状。偶尔在直立或长时间行走后会有腿部酸胀感,且行走时间长或站立过久时,踝部会出现肿胀,这是由于静脉血受重力影响淤滞于小腿,进而致使浅静脉扩张而引发症状。 一、当病情进一步发展到静脉曲张早期时,往往会在小腿局部出现迂曲、扩张的静脉团块,在抬高肢体或休息后团块会消失。 二、此时对于静脉曲张的初期和早期,可采取以下措施:避免久坐、久站,避免盘腿,避免坐立时跷二郎腿等不良习惯。同时可以配合穿着弹力袜,其能很好地将静脉血液送回心脏,减少静脉血的淤滞,还能减轻静脉瓣膜周围的压力,对初期的静脉曲张有一定的逆转作用。 总之,要重视静脉曲张初期和早期的症状及应对方法,通过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辅助措施来缓解病情发展。

    2025-04-24 11:46:19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